查文庫>閱讀答案>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閱讀答案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閱讀答案

《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閱讀答案

  ①說到童年,我覺得在玩兒這方面,現在的孩子很可憐,太單調。除了到商場買玩具,就是在電腦上玩遊戲。都說這些能鍛鍊兒童的動手能力,開發智力,可我一點都沒有看出來。那些沉迷於電腦網路遊戲的孩子不單智力沒見開發,反而越玩越傻,甚至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世界。我小時候的生活,那才是孩子應該過的童年生活。

  ②記得我八九歲時,院兒裡有個大哥哥迷上釣魚,每天早出晚歸,回家時總能帶回幾尾活蹦亂跳的鮮魚。到家後,拿盆放水,收工具,而家中的爺爺奶奶則忙著擇蔥、切姜、剝蒜、點火,一邊忙活兒一邊津津有味地聽他講述上魚的過程。不一會兒,一盆香噴噴的燉魚就端上了桌,隨之張羅著拿碗拿筷子準備吃飯,同時還不忘打發孩子給鄰居送上幾塊魚肉嚐嚐鮮兒。這時的小院歡騰了,各家各戶都來道謝,嘴裡誇獎著老奶奶燉魚的手藝,手裡奉上自家的特色菜,之後每家都把小桌放在門前或葡萄架下,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樣,吃著、喝著、聊著、樂著,那景象是現在住在樓房裡的孩子想象不出來的。而在當時我認為這一切的美好都是釣魚帶來的,那就學學唄! 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李傳鵬輸入

  ③ 那時不像現在,什麼東西都將買。自己動手製作玩具的過程也是玩兒的一部分,而且使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讓你對這個遊戲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條魚線就是姥姥被子用的粗棉線,用塑膠泡沫中的顆粒穿在棉線中間做了一個七星漂兒,廢牙膏皮捲成卷兒當鉛墜,找鄰居大哥要了一箇舊魚鉤綁在線上。 就剩魚竿是個問題了,我特意跑了很遠的路到郊區蔬菜大棚找了兩根搭豆架用的細竹竿,把線綁在竿頭,我的第一套釣具就這樣拼湊成功了。

  ④【A】和一小塊面,倒點兒白酒,滴幾滴香油,做成魚餌。在腳踏車上綁上魚竿,我迫不及待地出發了。玉淵潭公園有離家最近的 水面,騎車大要一小時。路上腦子裡不想別的,一心只想儘快把鉤兒扔到水裡,幻想著釣到魚那一剎那的'感覺。車騎得飛快,來到湖邊。我支好車,拿起竿兒,掛上食兒,【B】哪兒管什麼 風線長了、水線短了、浮力 大了、鉛墜重了,揚竿甩線,先扔下去再說。說也奇怪,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越是棒越和牌——別看不會釣,扔下去魚就吃食兒,抬起竿兒就有魚。不管是竄釘兒、麥 穗兒還是小虎頭兒,一竿兒一條,雖然個兒都不大,但對我這個初學者來說那簡直是意外的驚喜,收穫頗豐,不到半小時,把我忙活了一腦門子汗。

  ⑤ 正忙得不可開交,就聽得身後坡上有人喊我,轉身看時,一個男的,四十多歲,推著腳踏車站在那裡朝我招手。沒看我這兒正上魚嗎!我不情願地放下魚竿,走上坡岸一問才知道,來人是公園管理處的,我被告知這地方不是公園的釣魚區,嚴禁釣魚,違者罰款。我傻眼了,誰知道還分釣魚區和非釣魚區呀!到這時我才看到岸旁立著“嚴禁釣魚”的牌子,無奈只得拉下臉來跟他對付。求爺爺告奶奶,好話說了一籮筐,他看我是個孩子的份兒上,破魚竿也沒有什麼沒收的必要,最後的處理結果還真不錯——竿兒撅折了,魚也放了,最可樂的他撅竿兒的時候讓魚鉤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鉤了一個大口子!該!誰讓你撅我竿兒來著!可能是他也覺得這事兒弄到這份兒上挺沒勁的,撅完竿兒看都沒看我一眼,蹬上腳踏車回家上藥去了。

  ⑥說實話,撅竿兒、放魚,一點兒都沒有影響我的好心情。那竿兒雖說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沒有什麼保留價值,那魚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養也不能吃,還能看著它們死嗎?所以我根本就沒往心裡去。最關鍵的是我把它們釣上來了,這個體驗時最重要的,這個全新的感覺是最讓我興奮的。我高高興興地騎車回家了,很長時間都在回 味著釣到魚那一瞬間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充滿著誘惑,妙不可言。從此,我的愛好中多了釣魚這一項。 山東省平邑縣興蒙學校李傳鵬輸入

  ⑦回想我的童年時代,孩子們可以盡情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並從中體驗到生活的美妙與歡樂。那可真是無憂無慮,充滿童真童趣。

  (節選自中信出版社《玩兒》一書,有刪改)

  16.為什麼作者認為“我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3分)

  17.第②段描寫了全院的人像一家人一樣分享燉魚的溫場面,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答出兩點。(4分)

  ⑴

  ⑵

  18.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按指定角度對第④段畫線的A、B兩句進行賞。(5分)

  句子

  角度

  賞

  A

  動詞選用

  B

  短句運用

  19.竿兒被撅了,魚也放了,卻一點兒都沒有影響“我”的好心情,從中你悟出了怎樣的人生真諦?(3分)

  參考答案:

  15、【(1)陳葉第一次接到父親在北京打來的電話(陳葉與同在北京的父親只通過一次電話)關注點:陳葉與父親通電話(1分),第一次(或“唯有一次”)通話(1分)。

  (2)陳葉看見父親不敢相認。關注點:陳葉看見父親(或“父親就在眼前”)(1分),陳葉沒與父親相認(1分)。】

  16、【示例一:舍友與家人遠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陳葉與父親同在北京卻似遠隔天涯,形成對比(2分),表現了陳葉的失落、無奈、羨慕等複雜的情感(2分)。

  示例二:收到包裹或電話的舍友與從未收過的陳葉形成對比(2分),表現陳葉的羨慕之情(2分)。

  示例三:陳葉羨慕舍友得到父母關愛,卻不希望父親來看她,形成對比(2分),這種矛盾的心理表現了她的虛榮(2分)。

  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經常寄來包裹和打來電話,與陳葉父親從沒來看女兒形成對比(2分),表現了陳父的怯懦(2分)。】

  17、【(1)(2分)這裡有分明、明顯之意(1分),既形象地表現出“話吧”老闆對陳葉的歧視(或“老闆的勢利”)(1分),也表現了陳葉的敏感(1分)。本小題最多得2分。

  (2)(2分)這裡有固定不動之意(1分),形象地寫出父親的出現使陳葉極度震驚(或“尷尬”、“不知所措”)(1分),表現了陳葉想認又不敢認父親的矛盾心理(或“認還是不認父親的猶豫”)(1分)。本小題最多得2分。】

  18、【小說的結局是陳葉父女最終沒有相認(1分)。妙處:

  ①凸顯人物的性格(1分):表現了父女的怯懦(或“缺乏勇氣”)(2分),女兒怯懦是因為自卑與虛榮(1分),父親怯懦是因為自身的卑微和對女兒深沉的愛(1分)。②深化主題(或點題)(1分):反映了世俗的尊卑觀對人的影響根深蒂固(1分)。本題最多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