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圓明園的毀滅> 五年級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五年級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五年級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讓學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國過去的貧病飢弱而忍受的恥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並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精華,建築藝術的瑰寶";二是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激起了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透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到了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是我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從而喚起學生捍衛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2、瞭解圓明園的昔日輝煌、毀滅過程,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服務的。

  3、理解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或難點:

  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著祖國的強盛與衰敗,進一步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物件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注意力持久,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下,利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因此多媒體條件下實施教學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建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知之甚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創設好良好情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資訊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多媒體設計與創設:

  多媒體正逐漸成為學生嶄新的學習工具,在多媒體輔助下學習拓展了學與教的空間,使學生資訊素養和知識水平的提高成為了必然。本課設計集圖、文、音、像等資訊於一體,自行設計了一個《圓明園的毀滅》的教學課件。

  在介面上,我將課文內容安排在主介面,透過對關鍵詞、句設定各種超級連結,將資訊多樣化呈現,使學生根據自身需求,採用多樣的學習方式獲取各種與課文內容吻合的圖文聲像資訊,或讀、或聽……一切都在自讀、自悟、自冶中完成。這樣的環境真正體現出多媒體化。

  在多媒體的結構上,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大塊:

  名園概貌:概括地介紹圓明園的總體面貌。

  名園風光:透過圓明園四十景,西洋建築等欄目,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訊資源,讓學生感受圓明園的至真至善的美。

  名園浩劫:透過安排英法聯軍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資訊和圓明園的斷壁殘垣的記實圖片,讓學生在一種至醜至惡的情景中產生強烈振動,迅速投入到一種極度激昂悲憤的情緒中,體會強盜們的貪婪、瘋狂,真正瞭解到"國弱則人欺"的歷史原因,進而將內心的憤怒和傷痛發洩至極點。

  (以上設計使學生能較快的把握課文結構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創設情境

  創設情景,鋪設好情感場境。透過圓明園毀滅的介面的欣賞,在沉重的音樂的刺激下,學生在思想上產生強烈振動,迅速投入到與課文內容相應的一種激昂悲憤的情緒中。正由於這種情感內驅力的作用與影響,學生此時定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學習需求與學習動機。

  二、緊扣中心,昇華主旨

  多媒體點擊出示中心句: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為什麼說圓明園的毀滅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多媒體顯示“不可估量”)

  學生討論回答,引出重點句,相應點擊出示重點句

  透過多媒體依次出示中心句、中心句中的重點詞語、重點句。讓文字與朗讀和影片展示同步。讓學生在演示過程中充分感知。(三個重點句的出示互動較強,可根據學生的回答不分先後出示)

  三、自主學習、探究,體驗想象圓明園的輝煌

  1、自主質疑:為什麼說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為什麼說它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多媒體顯示重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