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教學反思範文
引言:老師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要怎樣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呢?下面小編分享一篇老師的教學反思範文,其他老師可以學習借鑑一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是新課標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寫作時,首尾呼應,題目是“毀滅”,但主要寫它的輝煌,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在教學課文前,
我根據課文的特點,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燬、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等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圍繞目標我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深入地理解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
一、惋惜之情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中國人民為之惋惜。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世界人民也應感到惋惜。
二、讚歎之情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舉世聞名”讓我們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讚歎。圓明園建築宏偉壯觀,充滿詩情畫意,“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裡”。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兩處“最”,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三、仇恨之情
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壯觀的園林,這樣一座當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竟然在幾天之內化成一片灰燼,怎能不激起讀者對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統統掠走”“任意破壞、毀掉”“放火”燒園,這些詞語寫出了侵略者踐蹋人類文化的殘暴面目,令人痛恨。
最後讓學生寫讀後感,教本教學後,學生情緒高漲,義憤填膺,不僅僅是對圓明園的毀滅的心痛,還對英法聯軍強盜的行為極為痛恨。讓學生明白落後就要捱打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