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子吟> 《遊子吟》教學案例及反思

《遊子吟》教學案例及反思

《遊子吟》教學案例及反思

  《遊子吟》是我國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這首詩語言質樸、簡潔,感情細膩深厚,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深地愛和感激之情,立意深遠,通俗易懂。

  《遊子吟》教學案例

  一、教學設想

  我國古代詩歌自先秦始,流傳千年,是文壇上的一朵奇葩。古詩,無論是形式,聲韻,還是意境,都具有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無可比擬的美感。學習古代詩歌對於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豐富文化底蘊、提高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有著重要作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提出了:“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為語文老師要充分認識到古詩詞教學的重要性。但由於古詩的形式體制、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因此,古詩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個難點。古詩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可傳統的古詩教學,教師講,學生記,模式過於一致,方法單調。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我對古詩的教學進行了以下的嘗試。

  二、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a、分組比賽,比一比哪一組背誦的古詩最多。(透過比賽的形式來複習學過的古詩,這種方式的複習令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b、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表現偉大而平凡的母愛的詩《遊子吟》

  板書課題:遊子吟

  2.解題。

  遊子吟:古時歌曲的名稱。這首詩表現的是偉大的母愛。

  3.教師範讀全詩後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年輕時多次參加科舉考試而未能成功。直到45歲才中進士,一生貧困窮寒。

  4、學生讀全詩,掃除障礙。

  a、讓學生同位互讀,並找出不懂的詞。

  b、指名讀,並糾正讀音。

  5、細讀全詩,理解詩意。

  a、分小組自由讀詩,組內根據課文的註釋合作討論詩句的意思,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來。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不懂詩句作出解釋,說明。

  重點解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言:說。寸草:這裡比喻子女。

  心:既指草木的莖幹,也指兒女的心意。

  報:報答。報得:報答得了。

  心:赤子的心。

  這句詩的意思:誰說那小小的草兒赤子的心,能報答得了陽光母親的恩情。

  b、從詩中的哪些詩句中體現了母親對孩子的關心?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手中線”“密密縫”)(年邁的母親手中那一針一線充分體現了母親對子女的無微不至的關心。)

  c、師:這首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句話?為什麼?

  學生:我喜歡“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因為這句話寫出了母親是每時每刻都在為兒女操心的。

  師:是啊!這句不僅寫出了慈母為將出門遠行的兒子細針密線地縫製衣服的動作神情,而且寫出了母親的內心世界,擔心兒子遲遲不能回來。真摯感人。

  學生:我喜歡最後一句,因為這句詩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師:同學們說得好,我們來齊讀最後一句。

  學生讀,要注意讀出感情來。

  師:這裡把陽光、小草分別比作了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這裡把小草比作兒女的心意,把陽光比作母愛。比喻意味深遠。)

  d、集體再讀全詩,再指名讀,每個學生讀後要評一評他讀得怎樣。

  師:讀了詩,你有什麼話想說呢?

  學生:我想說:母愛實在是太偉大了!

  學生: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學生:我媽媽她也是一個慈母,以後我要多孝順我媽,多幫我媽做家務。

  學生:我想說:媽,你太好了!

  學生:我想說:媽媽,您辛苦了!

  6、背誦全詩。

  a、師:分組比賽,看那組最快把詩背誦下來?每一組說說你們是用什麼方法很快的把詩背下來的?

  b、學生分組討論背誦方法,背誦。

  c、全班交流。(交流的重點放在用什麼方法去把詩句記下來)

  學生:我們組用看著插圖的想詩句的方法來背,很快的就能把詩背下來了。

  師:這是一個挺好的方法,我們可以看著插圖邊想邊背。

  學生:我們組結合老師的板書來背也比較快。

  師:這也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學生:我們組結合自創動作來配合詩句的意思來背,不但容易記還挺好玩的。

  師: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

  學生邊背誦邊做穿針、補衣服、擔心等動作。

  師:同學們,你們更喜歡哪一種呢?

  學生:用配動作的方法背誦詩好像唱歌跳舞一樣挺好玩的,我們喜歡。

  師:那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再來背誦這首詩吧。

  教師小結:其實只要我們多想辦法,就會找到學習的樂趣。這種配動作的背誦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到背誦其他的課文中。

  7、看畫面,寫想象文。

  a、學了這首讚美偉大母愛的詩,你能寫上一兩句讚美偉大母愛的話嗎?把它寫在課文的插圖旁邊。

  b 、看課本中的插圖。請學生想象一位母親在兒子即將出門遠行前,藉著燈光為兒子縫製衣服的情景,再寫下來。

  8 、佈置作業

  做一件令父母開心的`事

  《遊子吟》教學反思

  在此課教學時,我先從唐詩開始,有唐詩引出歌曲《讀唐詩》,先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一方面更深刻地 瞭解唐詩,引出課題《遊子吟》,另一方面,讓學生第一次接觸卡農式地讀歌詞,為後面學完歌曲更好地表現歌曲做準備。但是由於《讀唐詩》這首歌有點長,顯得這個環節時間有點長,如果對歌曲進行剪輯,去除反覆部分,效果應該會更好。

  在學歌教學中,我始終把”情”放在首位,從模唱、到學譜,再到唱詞,處處都注重學生情感的投入。在教學中,我先從歌詞內容入手,讓學生模仿母親縫衣服的感人情境,讓學生在模仿的同時,感受歌曲的意境。接著又由縫的動作引出旋律的線條,從模唱到唱譜,一切都很順利,學生能夠把歌曲中的情感哼唱出來。整個環節似乎比較順暢。在唱詞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跟琴輕唱,在唱的同時,發現難點和不足,等改正了節奏、音高等難點後,我又再三強調了歌曲中所蘊含的“感恩、感激、與感謝”,並引導學生如何唱好最後兩句。學生在我的不斷強調中能基本表達出歌曲的情感。但回想整個環節,似乎都只有我一個人在講,偶爾讓學生將幾個關鍵詞重複一遍,再無其他了,整個環節顯得有點枯燥,試想一下,如果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按節奏讀一讀歌詞,再用示範的方式讓學生聆聽,比較,或許,學習效果會事半功倍,課堂形式也會更為豐富。正是由於這個環節花了太多的時間,以至於後面對歌曲的拓展環節,一半學生唱,一半學生卡農式地誦讀有點顯得有點急。學生能讀對,卻不能讀得很完美,最後的展現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點差距。

  在本課的教學中,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在哪門學科的教學中,情感的教學,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情感不僅是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的手段,也是教學的目的之一。而人的情感不僅是由遺傳和成熟決定的,而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出來的,人的情感發展植根於教學活動之中。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但更是情感的藝術。在本課中,我在教會歌曲的同時,更是著力於學生“遊子”感情的體驗,將“情”融於音樂,在音樂中體驗“情”,這也是我本課的教學教學目標之一,在實現這個目標上,我對本節課還是比較滿意的。

  以上是本人對此節課的點點思考,許多細節,還需在以後的教學上中不斷完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