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徐志摩> 徐志摩《再別康橋》評析

徐志摩《再別康橋》評析

徐志摩《再別康橋》評析

  1928年的深秋,詩人徐志在再度遊歷英國後乘海輪歸國,在茫茫的大海上,他回想此次遊歷的感受,不禁詩情勃發,寫下了名篇《再別康橋》。康橋,今通譯劍橋,是英國學術、文化、風景勝地。正如徐志當初把義大利文化名城佛羅倫薩譯為很有色彩和質感的翡冷翠一樣,康橋這個兼有意譯的音譯也包含有這樣的意思,即安樂的橋,壯美的橋。詩人對康橋有著特別的情感,他曾經一再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他的由康橋培養起來的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卻被軍閥混戰時代中國的殘酷現實撞得粉碎,因此,當他再訪英倫之時,便只能獨自“尋夢”了。在這首詩裡,詩人以纏綿悽惋的筆調,抒寫了自己對夕陽中的康橋的'無限留戀和依依惜別的心情,極其微妙地展露了因“康橋理想”的幻滅而無限哀傷的情懷。

  這首詩意境優美動人。徐志敏銳地抓住了“金柳”“波光”“青”“星輝”等具體而生動的形象,勾勒出無比美麗的康河晚景。夕陽把柳樹染成金黃色,又將其豔麗的樹影投於康河中;軟泥上的青,在柔波里輕輕招搖,這倩影就在目前又似在夢中,它引導著詩人對過往作更加浪漫的遐想:“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裡放歌。”然而,遐思卻為現實的“離別”所警醒:景色依舊,人事全非,那些纏綿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尋夢尋來的是離別的憂傷和悵惘。這感傷情緒隨即感染了康橋,夏蟲和康橋沉默,詩人也化做那“悄悄”的洞簫,於是相對無語,一片沉寂。作者巧妙地把氣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匯在一起,創造了耐人尋味的意境。

  在藝術形式上,全詩分為七節,每節四行,詩行作有規律的錯落排列,整齊而不板滯,活潑而又有度。這首詩不但有聞一多所提倡的建築美,而且具有音樂美。全詩大體上每行三頓,每節一韻,隨節轉換,再加上採用復沓句式,不但朗讀起來抑揚頓挫,而且聲調回環往復,宛轉流利,具有一種輕盈柔和的格調和動態的美感。非常適合表達作者“尋夢”的心情和“悄悄”的離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