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心經的修持之現前五蘊皆空

心經的修持之現前五蘊皆空

心經的修持之現前五蘊皆空

  心經,是一部很短但也很深奧的經,幾乎所有的學佛者都會背。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心經的修持之現前五蘊皆空,歡迎大家閱讀!

  《心經》當中所要斷除的部分為何呢?我們看《心經》的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是一個直接建立觀自在菩薩所修行的功用,亦即他所修的行,他所行的功用。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就我們而言,是耳熟能詳的事,但是我們恐怕已經把「五蘊皆空」這個名詞,作為在腦中,一個可以隨便儲存,而不去運作的符號而已。

  以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現在我們看到佛經中所言:「五蘊皆空」時,已經不再思索這五蘊要怎麼空法,而是把「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變成知識性質的認知,成為佛學用語了。

  在原始佛教,不是如此看待五蘊的。原始佛典《雜阿含經》中,有佛弟子依五蘊做正思惟,而悟道的經文紀錄,甚而成為《雜阿含經》重要的一部分──五陰誦。因此,「五蘊皆空」雖是很簡單的方法,卻能悟道,是佛弟子所重視的;而我們都把它當成認識佛法的基礎名詞,不用心去思惟,使得「五蘊皆空」這麼清楚、有力的佛法,在我們生命中產生不了任何功效。如此,我們的心,到底有沒有真正的建立「五蘊皆空」的見地呢?恐怕是有極大的問題。

  我們看五蘊中的色蘊,即我們的色身,這色蘊是空!我們是不是真的瞭解色蘊?有沒有真正徹底瞭解這個色蘊是空?我們想一想,思惟一下,什麼是空?什麼是色蘊?我們的手是不是空的?

  假如一個腳曾受傷,並且把受傷當作「我的腳受傷了」的人,回答我:「空是無自性。」我認為他要先空的是「無自性」這句話。因為當他在講的時候,只是一句語言符號而已,並沒真真實實的認清楚:「色蘊是空」。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把「色蘊是空」當作一回事。當他發生車禍時,他的'腳受了傷,打上鐵釘,到現在還沒完全復原,而這整個過程代表著什麼呢?就「色蘊是空」的一個現前的境界啊!若色蘊不是空的,那腳如何受傷?如何復原呢?

  很可惜,他心裡沒真實感受到「色蘊是空」,仍然把它當作是自己的腳受傷了,在走動的時候有障礙而已,這即是將現前的無常相、空相,當作「我的腳受了傷,有障礙」,或者「我的腳好了,可以自由活動」等的常相,而不能深刻體悟,現前境界明顯的變化就是無常!就是空!如此,用一些「空是無我」、「空是無自性」的語言符號來閱讀佛經,都跟所謂「色蘊是空」沒任何的相應。

  當我們把無常的現前境界,當作是一種常相,並認為它本來就是這樣,這就沒辦法真正體會空和無常的。雖然我們了知空、無常的義理,卻從來不用它來思惟,來改變我們內在的思惟架構,而將這色蘊變化的事,當作是常相來看待;若用這樣的態度,來做為修行的依據,這是沒用的。因為這樣的態度,連基礎的功夫都沒進入,怎麼能夠唱談空無自性的佛法呢?當我們連基本的正見都沒確立,如何能明白從正見當中所出生的正確覺受,乃至證入五蘊現空的境界呢?所以各位,回頭是岸!回到正確的正見來,要深刻了知-色蘊是無常的。

  像我們身體,有時會出現一些病,而這些病,要視我們自己本身因緣所對應的恩師,因為這就是無常。例如一位漂亮的小姐,如果她早上起床,看到臉上長了一顆青春痘,通常會感到很討厭;如果她是佛教徒的話,她可能會感到高興,對佛陀說的道理,更能深信不疑。因為青春痘長出來,正是無常的現前,是一種空性的展露!如此,才能真正體會五蘊是空的道理。

  空就是蘊含著一切無常的可能性,空就是意涵著我們是由緣起所構成的;空不是我能造作、能完全控制的。不僅是身體這個色蘊如此,連我們的受、想、行、識這四蘊也都是空的。

  我們肉身的現象,甚至包括整個當前世間的現起,都蘊含著變化,都是由相互的因緣和合所組成。當我們徹見這緣起所組成的蘊含變化,而不會被這緣起現起的相所牽轉,那我們即是現見無常,現證無我;如此,即達解脫寂靜,亦即湼盤寂靜。那麼,我們即是現證諸法現空的境界,也就是現證佛法的根本──三法印。

  在《心經》中,將這三法印用一實相印來代替,經文中:「照見五蘊皆空」,即是用一實相攝受三法印的展現。但若沒提出三法印的次第,一實相印是很難直接提出,也很難做為修行的運用。所以說,沒有次第,就沒有辦法進入圓頓的境界。我們的功夫若不紮實,就不要想可以隨隨便便的證悟。就好象初學騎腳踏車人,看到很多人都可以放雙手騎腳踏車,心中很羨慕,因此還不會騎車,就想學放手騎車,結果一定是摔倒的。

  又如八大山人曾描述畫竹的十大忌諱,初學者若犯此忌諱,竹子就畫不好;但是有一次,八大山人自己畫出來的竹,就犯了他自己所立忌諱中的八大專案。然而,他的畫仍然有很大價值,但對初學而言,依然不能沒有次第性。所以我們要了解,雖然一切現空,但是次第不能亂來。因此我們最先要建立的次第,就是基本的見地,見地弄不清楚,《心經》就白讀了。

  很多人說《心經》很好,我問:「為什麼好?」他說:「可以驅魔。」修行過程中,有時真的會碰到魔擾,如果是初學的人,或只求信仰保平安的人,我會說:「恭喜!恭喜!很好,你總算趨入佛法。」但是,如果是志在佛法者或是老參的行人,我就會好好訶責他!拿《心經》來驅魔,並不是說不可以,但是若把驅魔當作是《心經》的唯一目的,實在是太不尊重佛經了,《心經》是要讓我們成佛的。所以,我們要弄清楚《心經》的基本見地,別矮化了《心經》的偉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