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溫庭筠> 溫庭筠的“筠”字怎麼讀

溫庭筠的“筠”字怎麼讀

溫庭筠的“筠”字怎麼讀

  引導語:溫庭筠是唐代詩人,他寫了《菩薩蠻十五首》,分別塑造了十五個姿態婀娜形態各異的春閨女子,被稱為花間鼻祖,但很多人對溫庭筠的筠字,卻經常讀錯,到底是讀是[yún]呢還是[jūn]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溫庭筠的“筠”字怎麼讀,希望有所幫助!

  溫庭筠的“字發音?

  答案:溫庭筠[yún]

  為什麼讀[yún]?

  答:《現代漢語詞典》上“筠”字有“yún”(①竹子的青皮;②借指竹子)和“jūn”(筠連,地名)兩個音。所以人們對溫庭筠的“筠”字有不同的讀法。而以我掌握的音韻學證據來看,溫庭筠的“筠”字應當讀“yún”。

  有的學生以為,既然溫庭筠是個人名,“筠”字就可以仿照地名的讀法來讀。而有的學生以為,既然溫庭筠是個詩人的名字,並且還是個改出來的名字(他原名岐,字飛卿),“庭筠”就應當是個詩意的名字(庭中有竹),“筠”字讀“yún”才有文學意味。

  我想,用地名當人名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人和地名有某些聯絡,或是故鄉,或是出生地,或是某個值得紀念的地方,或是某個嚮往的'地方;一種是胡亂抓個地名就當了人名。

  溫庭筠不可能是胡亂抓個地名就當人名的。那麼你如果主張溫庭筠的“筠”字讀“jūn”,還需要找到某些聯絡作為理由。

  但是,以上都是推想,都不如直接去查查唐朝的字典管用,如果能找到唐朝的字典的話。

  唐朝曾經有一部《唐韻》,可惜失傳很久了。但是,宋朝的《廣韻》(即《大宋重修廣韻》)還在。

  我的手裡沒有《廣韻》,但是有《辭源》和《王力古漢語字典》,還有《漢語大詞典》和《漢語大字典》。以上這些嚴肅認真的漢語工具書都轉引了《廣韻》的反切注音。

  據查可知,“筠”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還沒有,而在《廣韻》中“筠”只有“為贇切”(yún)這一個讀音。

  也就是說,宋朝的字典上,“筠”字還沒有“jūn”這個讀音。那麼,我們就應該把唐朝的“筠”字讀作“為贇切”(yún)。

  結論:

  溫庭筠的“筠”字讀“yún”

  知識擴充套件:

  菩薩蠻·其十四

  溫庭鈞

  竹風輕動庭除冷,珠簾月上玲瓏影。山枕隱濃妝,綠檀金鳳凰。

  兩蛾愁黛淺,故國吳宮遠。春恨正關情,畫樓殘點聲。

  翻譯

  竹梢掠過石階上,帶來陣陣寒風,搖碎珠簾上玲瓏的月光。山枕隱去了她的濃妝,只看見綠檀枕端,畫著一對描金的鳳凰。

  蛾眉淡淡地簇擁著憂傷,她雖身在吳宮,心兒卻在遙遠的故鄉。恨春去匆匆春情更濃,畫樓更漏聲聲敲打著她的無眠,無眠的情思裡天邊又泛起了晨光。

  賞析

  此詞寫女子的春愁春恨。與溫詞中的人物身份大多為普泛化的女性不同,此詞的抒情主人公則是一位幽居深宮的女子。突出宮女懷念其情人、家人之愁怨。

  詞的上片從景物環境寫起。這是一個清幽冷寂的月夜,庭院裡的竹林在輕柔的夜風吹拂下沙沙作響,婆娑的竹影使庭院變得更加幽森清冷;皎潔的月光透過珍珠簾子灑照進來,在地上投下玲瓏斑駁的影子。隨著月光的指引,方顯現出倚憑山枕而臥的女主人公。這位倚枕而臥的女子留著“濃妝”,戴著鳳凰金釵,隱約透露出她有所期盼的幽微心理。

  下片將描寫的筆觸繼續沿著女子的客顏妝飾,進而深入她的內心世界。一雙用青黛描畫的蛾眉,經過輾轉無眠的煎熬已經變得顏色淺淡,眉宇間流溢著愁思,原來她思念的故土——吳國的宮殿已經十分遙遠。至此,抒情主人公方顯露她的廬山真面目:原來她是一個遠離故國的宮女。這令讀者聯想起春秋末期被越王勾踐作為政治誘餌獻給吳王夫差的越國美女西施。詞的末尾,又借拂曉前從畫樓外傳來的更漏殘點之聲,抒寫女主人公纏綿無盡的春恨與愁情。

  通觀全詞,山枕、濃妝、綠檀、金鳳凰之類有關居處環境和容顏妝飾的描寫,仍不脫脂粉氣息,但竹風、審月、殘點等景物意象的渲染烘托,則構築了一個悽清幽微的藝術境界,用以抒寫女主人公幽怨感傷之情,情致深婉,意境渾成。此詞雖然寫得是宮怨,但從主人公的怨恨聲中,似乎還可以感覺到作者對現實的某些不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