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過零丁洋》和背後的悲傷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過零丁洋》和背後的悲傷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過零丁洋》和背後的悲傷

  引導語:《過零丁洋》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愛國詩,預習班一起來學習《過零丁洋》背後悲傷的故事。

  《過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這是“狀元中的狀元”——文天祥,在1279年被元軍押解經過零丁洋時的嘆息。在敵人的船上,目睹了自己效命的王朝覆亡,那種椎心泣血的傷痛,恐怕是外人很難了解的?

  縱使他們許以高官厚祿,甚至給出一人之下的許諾,都不能讓文天祥的內心動搖分毫。是啊,自古以來誰不會死呢,那麼不妨,追隨自己的內心,把生死置之度外,把評價交給歷史和後人。

  800年後的一天,我輾轉來到了伶仃洋。站在群山之上,看著那萬頃波濤,你很難想象數十萬人和一個王朝,曾經在此埋葬。那麼多的朝代更迭,如今也都了無痕跡,只有先生的詩,煜煜生輝。

  若干年前,伶仃洋上風浪激盪,一位孤零零走向死亡的宰相,站在自己不能主宰命運的船頭……這樣一幅畫面,想來都令人神傷。

  我去的時候恰逢正午,下了山,上船,正午的陽光熱烈地灑在水面。滾滾波浪,瞬間劃過這一片沉寂。我知道,每個人看似絢爛多彩的人生,最終也大多和那些無名的戰士一樣,無聲無息。可是,如此深遠的沉寂,會不會令人絕望?

  一代狀元才,半世飄零命。20歲即高中狀元的文天祥,可謂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也曾詩酒唱酬,也曾歌舞滿庭,然而,一切都隨著元兵南下化為了夢幻泡影。此後,文天祥臨危受命,官居丞相,都督多路軍馬抗擊元兵,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直至1278年12月,文天祥被元軍所俘,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文天祥寫下了《過零丁洋》作為回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斬釘截鐵,果敢決絕,有從容赴死之心,無半點戀棧富貴功名之意。

  山河破碎之際,文天祥用丹心碧血,為一個窮途末路的王朝添上了慷慨悲壯的一筆。文天祥死後,妻子歐陽氏收屍,發現在其衣帶中有幾行字:“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是非得失,青史自會冰鑑。

  有人說文天祥是愚忠,連他所效忠的王朝都不存在了,連本朝的小皇帝也來勸降了,固守己見還有何意義?

  其實不然,文天祥是讀書人,他忠於的是對傳統儒家道統的信仰,這“道”是支援他畢生奮鬥的元氣,是充盈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是他筆下的太史簡、董狐筆、張良椎、蘇武節,是嚴將軍頭、嵇侍中血、張睢陽齒、顏常山舌,是三綱繫命,道義為根。

  投降的皇帝可以卑躬屈膝,但他不可以,他不會苟全性命於亂世,更不會向敵人俯首稱臣。寧可玉碎,也絕不折節事新君。有死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他去世後的赫赫聲名足以讓他無愧立於天地之間,後人稱文天祥為“狀元中的狀元”,足見熱愛與推崇。

  當然,還有他的正氣歌。“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即將臨刑的文天祥,一如既往地捧書展讀,窗外,大風掠過屋簷、席捲天地,世界都風起雲湧,只有他的心,依舊波平如鏡……

 

  [知識拓展]

  【今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裡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註釋】

  ①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於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於是,文天祥寫了這首詩。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為官以來的種種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一經,指因精通某一經籍而透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以進士第一名及第。③干戈寥落: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南宋亡於本年(1279),此時已無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迴圈一週,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詩時四十四歲,這裡四周星用整數。舊注多以“四周星”為文天祥1275年應詔勤王以來的四年,其實本詩前兩句應當合起來理解,是詩人對平生遭遇的回顧。④“山河”句:指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⑤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水流湍急,為贛江十八灘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嘆當前處境以及自己的孤軍勇戰、孤立無援。詩人被俘後,被囚禁於零丁洋的戰船中。⑦汗青:史冊。紙張發明之前,用竹簡記事。製作竹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稱汗青。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鉅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裡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