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心經》的真義

《心經》的真義

《心經》的真義

  世上的人都以“有所得”之心生活在這個人生大舞臺;他們不停地追求想要得到的一切;希望得到知識,得到文憑,得到工作,得到財富,得到愛情,得到朋友,得到地位,得到名譽,得到健康,得到長壽。

  般若波羅蜜多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生從何來?去向何處?我究竟是誰?為何會來到這個世上?生命的真相究竟是什麼?無數個疑問敲打著我們的心靈。

  《心經》猶如夜空中一道閃電,照亮暗夜般的生命之旅,許多人僅僅是讀到這些字眼,心底的渴望就會悄然喚醒,人生旅途中一路的苦楚,滿心的無助,孤單,就像在外流浪的孤兒,終於聽到了來自父母充滿愛意的撫慰:“醒醒,孩子,來我這裡,安穩自在;你會看見所有的苦、所有的恐怖,只是一場顛倒的夢。

  對於多數中國人而言,對“經”充滿恭敬之心,因為“經”既有經典之意,意味著聖賢千古不變的教誨,亦有途徑之意,指引迴歸生命真相之路,故名為“經”。

  《心經》究竟是在說什麼?《心經》顧名思義是在說“心”,包括真心、妄心、眾生心、菩薩心和佛心。許多初學者讀《心經》後似有所悟,開始學會放下,既然“一切皆空”,何須執著不放?然而《心經》所述之“心”,並非僅僅是指妄心,讓我們在茫茫世間際遇無常時萬般看空,而且還有更深一層含義;一切世間的有情眾生除了意識妄心之外,還有一個真實心,也叫如來藏,又名阿賴耶識,祂才是我們的生命之本;真心與妄心的同步運作,方有我們的生存於世。

  有人一聽就慌了,心想“明明只有這個見聞覺知的心,怎麼可能說它是妄心?如果它是妄心,那什麼才是我的真心呢”?醫學常識也證明了佛言不虛:意識妄心是生滅法,是可以斷滅的,所以不是真心;比如我們睡著了以後,這個見聞覺知心就斷了,不見了,就是有人此時拿刀殺我也不知道,可是既然這個心斷滅了,人就應該死了,為什麼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又會醒過來,見聞覺知意識心又出現了?這就證明;見聞覺知心斷滅後,一定還有一個真實心不斷不滅,真實心能生出妄心,這樣我們的見聞覺知心才會重新出現,同理,生死輪迴如出一轍,所以聰明的莊子總結說“明乎晝夜之道而知生死”。意思是生和死的迴圈就像白天黑夜的交替,這是天理。既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要為死亡悲哀呢?

  也有一些糊塗“大師”把《心經》解釋成“一切法緣起性空”,依據是《心經》分明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你看,這難道不是在說“一切法空”嗎?

  細細一想,不對呀;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心”還存在嗎?如果不存在,那為什麼還叫“心經”?那樣一來,無論你是一個作惡累累的殺人犯,還是一個持戒修行的佛弟子;無論是花天酒地的貪官,還是一個為大眾奉獻一生的好人,最終結果都一個樣,這豈不是佛一再批駁的邪知邪見“斷滅空”?

  佛陀夜睹明星證悟後在菩提樹下不由感嘆道:“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陀徹悟生命的真相,發現一切眾生只是沉迷於種種妄想執著中,不知不證本自具有與佛無異的“如來智慧德相”。智慧德相即是第八識如來藏,祖師曰“如來藏中藏如來”,眾生因為不瞭解法界實相和萬法根源迷惑於世間幻象,且由於種種誤導而無法證得真心,以見聞覺之心和處處思量做主之心為我,以為這個就是自己與生俱來的真心,身在寶山不知寶,“日用而不知”。佛為一大事因緣化現於世,在《心經》中向我們敘述生命的秘密;在一切有情眾生的色身中不僅有乖巧伶俐能夠思維的妄心,更有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真心,我們的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續,乃是賴有真心如來藏的執持。在許多佛經裡都有類似開示,比如《楞嚴經》中一語道明:“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這個常住真心。”《如來藏經》雲:“我見眾生煩惱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

  目前佛教界一個普遍的認識誤區就是;有人常常以二乘法的緣起性空來解說大乘般若,甚至取代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證,使得四眾弟子們誤認二乘法即是究竟佛法,投入畢生精力去用功夫,但這樣一來,即使能證得四果阿羅漢,但如果不回小向大而修學“世出世間第一義”的了義佛法,仍然不能如實瞭解佛法大義,不能打破無始無明,白白度過一生不說反而去佛日遠。

  緣起性空從何而來?由五蘊十八界而來,五蘊十八界從何而來?前世的那個“我”在壽終正寢後五蘊色身和意識心隨即壞滅,接著由如來藏出生中陰身,再由中陰身入胎,有了入胎而住的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色身方可說五蘊身心的緣起性空和世間一切法緣起性空。

  山河大地從何而來?乃是共業眾生的如來藏共同變現出來的,並非無因而有。山河大地的緣起性空是依山河大地而有,而山河大地卻依有緣的共業眾生的如來藏而有,所以凡是緣起的法都不出三界,都是源自於如來藏,如來藏則是本來而有,法爾如是,無生無滅。從未有任何一個佛菩薩說如來藏是緣起性空,只有附佛外道如是胡說一氣。二乘菩提緣起性空之法只是在蘊處界上來說,並不涉及法界實相,所以不能代表法界的真實相,不能涵蓋三乘菩提。

  讓我們想想看,緣起性空的本質是什麼?它是說一切諸法沒有獨立的自性,全都是有條件的“依他而起”,所以無常,所以是“空相”,不是永遠存在,但前提是;世間萬法雖空,但能生萬法的真實心卻是永遠不滅真實存在,如果沒有真心在,何來五蘊?既沒有五蘊存在,又何來緣起性空?“法不孤起”,緣起性空這個法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依有如來藏方得以建立,如來藏的“空性”與萬法的“空相”不能混為一談;真實法與虛妄法相待而有,沒有真實的如來藏就沒有虛妄的一切萬法,就像沒有父母就沒有兒女,所以“緣起性空”並非第一義,它本身也是緣起之法,自然屬於世俗諦,有生有滅的世俗諦自然不能當做我們的依止,所以說“五蘊皆空”無我法有很多人誤會了,於是用世俗諦取代第一義,認為一切皆空,終歸於無,那豈不是落入斷見論中了嗎?

  如來藏法義是三乘菩提的核心內容,離此佛法就不存在。佛法僧三寶中,一切僧寶皆依法寶而建立,沒有法就沒有僧,不承認如來藏就等於不承認佛法,既如此,還學個什麼 佛?所以五祖才說;不識自心,學法無益。

  如果沒有這個“實相心”,就算四肢健全也不過是一具殭屍。我們生活中的福禍財運,家庭事業的美滿,生命的價值,幸福的感受,身體的健康,乃至這一生最後的去向,無不和“祂”息息相關。 “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造物主,三界之內包括神鬼悉皆有之,只可惜不認識“祂”罷了,所以才錯將自己當老大。如果人真的是由造物主所造,那麼人人都應該是一樣的壽命、一樣的命運,猶如一個模子製造一樣沒有差異,何來人的千差萬別?何來人的貧窮富貴?正因為有了“祂”和“祂”所含藏的種子,才有我們的現在、過去和將來,因為每個人過去世行善行惡造業不同,“積蓄”不同,今生才會不同命運。否定“祂”就等於否定了自己,否定了因果律。因為無明,我們迷失了方向,所以“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所以才會把“假我”頂到頭上固執己見突出自我,被種種慾望牽著鼻子走,甚至走上損害大眾違反國法的歧路,害人又害己。

  日常生活中,我們眼睛喜歡看好看的,耳朵喜歡聽愛聽的,鼻子喜歡聞香味,舌頭喜歡吃好吃的,身體喜歡柔軟滑嫩, 特別是女士們有多少時間用在打扮上?不停地換新衣服、塗脂、抹粉、畫眉、隆胸、雙眼皮、換髮型,我們被身體感官的種種感受欺騙,所以才不惜一切代價苦苦追求。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把這個見聞覺知的意識心當做自我,而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在死亡之後再去投胎時就會永遠消失,不能到未來世,來世是另一個全新意識心,張三變成了李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六道輪迴。想想看,生生世世曾有無數個“我”來到這個世上數十年然後又匆匆離去,其中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這個不停出生又不停消失的意識心能說是真實的我嗎?生生世世與你同在的真心如來藏才是不生不滅的我,未來能下地獄也能成佛的我。以是意故,佛在《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陀擔心後人難於信受這一聖義諦,苦口婆心反覆提示“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入楞伽經》)

  如來藏乃宇宙萬物的源頭,也是佛法的核心所在,若離於此亦無三界萬法,哪有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若離於此,人死之後一切皆空歸於斷滅,貪官和清官、好人與殺人犯都是一個下場,何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說?若離於此,三藏十二部博大精深的佛學豈非成了戲說?更不能離於此而講緣起性空,五蘊十八界都是緣起法皆依自在心而有,有生的法將來一定有滅所以“性空”;離開了自在的真心五蘊十八界無從生出,萬法又如何“緣起”?沒有“緣起”何來“性空”?所以佛法不能離開真心講一切法空或講“緣起性空”。

  《心經》向我們指明解脫與成佛之路:“從觀見自己的自在心為基礎而照見五蘊皆空”,倘若離了真心而學習佛法猶如“煮沙成飯”終不可得,因此禪宗五祖大師說;“不識自心,學法無益”,但令天下佛子悲哀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一真諦將會越來越難於被人們信受,直至有一天終於湮滅於人世間,何以故?眾生福報已盡故,萬法無常故,謗佛謗法謗僧之“獅子身中蟲”故,到那時雖然人人皆有的真心如來藏依然如故不生不滅,只是如何找到她和驗證她的方法及其對於大千世界有情生命的無量功德受用卻再無人知曉,以致於芸芸眾生竟皆不知自家真心為何物而昏昏度日輪迴六道,人類再次墮入茫茫長夜。是故佛說“更有第一難事;謂於未來正法住世餘八十年,安慰說此摩訶衍經、常恆不變如來之藏,是為甚難,若有眾生聞說常恆不變如來之藏,隨順如實,是亦甚難”(《雜阿含。央掘魔羅經》)今朝吾輩有幸得聞《心經》,又當何以珍惜?何以奉行?

  《心經》乃佛法中般若諸經之精華濃縮,所有言說語句皆以圍繞法界實相心第八識而說,依般若智慧講佛菩提道的次第修行,依據實相心而說解脫道的涅槃境界和佛菩提道的般若智慧境界,包括禪宗學人由證悟如來藏心、眼見佛性直至過牢關而證得有餘涅槃的種種境界。《心經》所論述的解脫道除了二乘菩提行者由現觀五蘊的虛妄而斷盡我見我執,取證小乘佛法解脫果,證得無餘涅槃出離三界輪迴之外,還向我們開示如何從自心如來藏立場來現觀色身五蘊和十八界的虛妄不實,獲得大乘解脫道的功德受用,最終成就究竟佛果。

  《心經》以菩薩所證得的第八識總相智之根本無分別智來說般若別相智——後得無分別智。也就是當你依真見道的根本無分別智深入觀行,且越觀越深之時,即謂“行深般若蜜多”,現前觀察五蘊的一切法皆由如來藏所生,真心與妄心不一不異和合運作,因此如實體會“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在《勝曼經》中說:“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自性清淨心難以了知,而這個清淨心又含藏七識心的煩惱習氣種子,這個道理也同樣難以了知。唯菩薩方可如實驗證,聲聞、阿羅漢相信佛說不虛一定有個不生不滅的第八識實相心在,但尚未親身證得,出於對隔陰之謎的擔心一心想入涅磐先獲解脫。菩薩不但能像阿羅漢一樣現觀五蘊的緣起性空,並且親證五蘊出生之根源所在——自心第八識如來藏,轉依她的清淨體性並且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逐漸轉變七識心自身汙染種子而地地增上,與此同時心無掛礙無所畏懼盡未來際地常在世間荷擔如來家業續佛慧命自度度人。這即是佛於 《金剛經》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經》中所說“遠離顛倒夢想”的菩薩心,這就是佛菩提道和解脫道、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

  佛法宗旨涵蓋解脫道和菩提道所修證的三乘菩提,以其出世間的智慧有別於世間一切宗教。有人認為燒香拜佛、吃素行善就是修行,其實只是人天善法,是在積累修學三乘菩提所必要的福德資糧,其他宗教也勸人行善卻不涉及般若智慧,佛教的解脫是依真實之理的身心解脫,與偶像崇拜和封建迷信等一概無關,如同章太炎所說“佛法本來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無非是斷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佛教的理論,使上智者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佛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斷不是建立一個宗教勸人信仰”。

  《心經》告訴我們:若想滅掉輪迴之因和無明煩惱,必須從斷除色身對五蘊的執著以及對世間萬法的貪慾入手,以證知實相心為入道之門,斷除身見我見,依般若波羅蜜多次地而修,即是唯一的成佛之道,這就是《心經》真義。

  一、經文解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常聽到有人解釋說“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那隻能說明他還不懂《心經》,誰是觀自在菩薩?無論何人,當他(她)證得法界實相的時候,能親身現前觀察自己這個無始以來本來自在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刻不停地與妄心和合運作造作諸業,而如來藏本身卻是如如不動,從不住在任何境界之中,凡是能夠這樣現前觀照的.便是 “觀自在菩薩”。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色蘊的色身,乃是我們每個人依照自己往世的業力,借今世父母為助緣,由自己的如來藏攝取胎胞母血中的四大物質而造出,有生就會有衰老,就會有死亡,死後再去投胎,迴圈往復,無始無終;色蘊不能永久存在,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自然不是真實不壞的法,既然沒有真實性,怎能說是“我”呢?或許有人又會說:能夠見聞覺知的心才是我;可是我們知道,我們的這個能知能覺的意識心,是被意根(注1)和五色根(注2),接觸六塵為緣,從如來藏中而出生的,是依因籍緣而生,不是獨自產生,所以沒有真實體性,一樣是無常生滅法,不是真正的“我”。

  明白了這個理,我們依照般若智慧觀行,站在真實心如來藏的立場來比較觀察五蘊十八界(注3)時,就會發現它們都是依如來藏為因而生起的諸法,因緣假合而有,無真實自性,有生有滅,無常無我,緣起性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世間萬法都是從如來藏中直接和間接出生的,離開了自在的真心,就沒有五蘊可說,一切生命和大千世界皆不存在。

  “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說,五蘊既然是無常,無常所以是苦,世間之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統統都是因為五蘊而有,既然五蘊無常而非真實,那麼這一切苦也失去真實性;當你明白了五蘊十八界皆依如來藏而存在之理,就會轉依如來藏清淨心從此不再以色身和意識心為真實我,小乘佛法以斷我見、證初果為入門,大乘佛法則以開悟明心為入門,對於我見的斷除是修學三乘佛法的前提,斷除了身見(注4)和我見(注5)之後如果繼續深入,最後就連我執(注6)也會斷掉,這就是禪宗所說的“過牢關”,從而獲得人無我、法無我的解脫果證,從此舍離對三界(注7)的貪愛,可以大言不慚地對自己的弟子說“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這就是所謂證得有餘依涅槃(注8),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舍壽之時即可入無餘涅槃(注9),了脫分段生死(注10)之苦。

  有“我”就會有苦,無我苦從何來?“度一切苦厄”包括斷除分段生死之苦和變易生死(注11)之苦,達到究竟涅槃彼岸——成佛之後的無住處涅槃。(注12)前者是小乘佛教的修證極果,後者是大乘佛菩提成佛之道。

  “觀自在”三個字包含密意;既有能觀,也有所觀,否則怎麼能叫做“觀自在”?能觀者誰?——七轉識妄心;所觀者誰?——如來藏真心,為什麼說祂“自在”?因為祂從來就不起觀,一向都離“能觀與所觀”,能所雙亡,無住無取,所以自由自在無所掛礙;你有一天中了大獎興高采烈,祂毫無感覺;你和女朋友分手痛斷肝腸,祂一點也不覺得痛苦,無論你觀不觀,人家都照樣自在,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能觀的心正好相反,祂處處攀緣事事介意,所以一點都不自在,直到命終徹底斷滅。本來自在的心與後天出生能觀察的意識心同時存在,這樣才稱得上是中道觀行,有了這樣的般若智慧,也就證得了一切萬法的實相,打破了無始無明,從此進入可以到達身心解脫彼岸的智慧之門,這就是“行深般若蜜多時”的菩薩,能“度一切苦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是指我們的色身,“空”是指空性如來藏,不是緣起性空的那個“空”,這一點許多人都誤會了,一錯百錯,接著自然就會錯誤百出,與無比勝妙的第一義愈行愈遠。我們人包括一切有情生命的色身乃是由第八識如來藏執持加上前世業力和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以及今生的父母因緣而得以形成。如來藏體性為空,無形無相,並無一個“我的,我能,我所”之存在,她在如如不動中卻是從未間斷地流注識種運作。我們的這個五蘊色身是由如來藏所出生,又由祂所執持,所以自然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既如此,又怎麼能說色身不是空性如來藏呢?祂與空性如來藏非一非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意思是“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乃至“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所以說“亦復如是”。就好比你的影子,你當然不能說它是你,但你也不能否定說:這不是我。

  三界之內雖說苦樂無常,但出了三界我們無路可去。空性如來藏這個真實心同樣無法離開七轉識(第七識末那識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統稱為七轉識)而在三界中獨自運作,就像電能與燈之間的關係,燈因為有電才能發光,離開了燈電也沒用,有了燈才能照亮人間;換句話,這個妄心既能讓我們沉迷六道永無解脫,也能使我們能聽聞佛法自度度人,沒有妄心的轉變,如來藏中的染汙種子就不可能去染還淨,最後成佛也是在三界之內,而非三界之外;七識妄心依賴如來藏心得以存在,受、想、行、識也是同一個道理,生命中的苦受、樂受因為有如來藏的執持才能感受到,這就是如來藏與色身的不一不異。若將如來藏與色身分開而說緣起性空,就等於否定了如來藏的功用而背離佛說。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妄心的法相無常,終歸於空無,所以叫做“空相”,真心的法相也是空,但卻有真實體性,所以稱為“空性”。真心與妄心合在一起稱為“諸法空相”;萬法由心生,有了妄心就有見聞覺知諸法,它們均由空性如來藏所出生,緣於世間六塵,也同是如來藏體性的一部分,妄心依附於真心,一世接著一世,生了又滅,滅了又生,何來生滅之有?真心如來藏無形無色法相猶如虛空,但卻具有真實體性,空性之中卻能生出萬法,蘊含無窮妙有,只要有生就會有滅,祂從來沒有被出生,謂之“不生”,所以從來也就不會有滅,謂之“不滅”。如來藏永無斷滅,即使十方世界諸佛神力加在一起,也不能毀滅哪怕是一隻螞蟻的如來藏,所以才叫做“金剛心”,祂無始無終,永遠存在。緣起性空的“空”與“空性”如來藏的“空”是兩個概念,前者是五陰十八界都是無常,所以歸根結底是“空相”;後者則是如來藏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所以是“空 性”。將“空性如來藏”之勝義諦“空性”與緣起性空的俗義諦“空相”混為一談,是佛門中常見誤區。能觀的妄心與被觀的真心在三界中皆非色法,都是“空”相,合在一起來說即“是諸法空相”。

  真心既沒有形沒有色,妄心也同樣既沒有形沒有色,所以怪不得很多人會把妄心當做真心。他們常常告訴弟子“我們這個見聞覺知的心是空,無形無色,所以說是空性”,誤將緣起緣滅的覺知心當做空性如來藏,在沒有證悟以前,你一想“也對啊,真的是無形無色嘛,所以就應該是佛經中所說的“空性”了,”有一天打坐時坐到一念不生,去找那位大師再一印證,你就會相信,然後去對別人說已經開悟了,那就成了大妄語。

  中道的真實義即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任何事物只要有生則必有滅,如來藏從來都不曾出生過,自然也就不可能會滅掉,所以說“不生不滅”。你的妄心是由真心如來藏所生,七轉識的見聞覺知性依附如來藏真心而有,它既然被如來藏所生,做為如來藏的一部分自然也不會斷滅,除非你入了無餘涅槃,末那識不再升起,十八界法全部消失。

  “不垢不淨”是指如來藏自性無始以來本來就是清淨無染,原本就無貪、嗔、痴之心行,從來都是離見聞覺知,本來就是寂靜涅磐,所以“不垢”;可為什麼還有“不淨”?那是因為如來藏本身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的天然功能,祂的本體清淨無染,但是做為藏識其中所含藏的業力種子卻是無始以來被染汙的,所以才會“不垢”與“不淨”同時存在。

  “不增不減”是說空性如來藏的自性,祂所含藏的有漏和無漏種子的一出一進是相等的,你的有漏法種斷除多少,無漏法種就會增長多少,無有任何增減,猶如天平兩邊一樣此起彼伏、此伏彼起,比方說你的嗔恨心少一分,慈悲心就會多一分,反過來也如是;如來藏所含種子不增不減,自身亦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是故空中無色”:在無餘涅磐之中,沒有任何色法的存在而唯有如來藏本身,沒有了色身也就自然就不會有“色、聲、香、味、觸”覺知性,沒有了“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根、塵相觸才能生識,所以也就自然不會產生“眼識、耳識、鼻識”等六識,正如《圓覺經》所說“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意思是五蘊色身滅了,意識妄心也就滅了,內相分中的外六塵、內六塵也就都不存在了,既然一切都滅了,豈不是一個“空”字?非也!還有第八識如來藏真實存在,“非幻不滅”。第六識意識心審而不恆,人一死去就永遠滅掉,來世又是一個新的意識心;第七識末那識恆而不審,雖然牽著如來藏一世一世去投胎,可祂畢竟還是如來藏所生,既然有生就會有滅,阿羅漢就是證明;意根末那識自我滅掉後,眼識界、耳識界、乃至意識界的知覺功能即無,獨存第八識心體涅槃寂靜,這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之後五蘊十八界法一概不存在的境界。

  請看佛是如何說:“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圓覺經》)。為什麼佛說“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因為如來藏中一法不立。

  無明就是無知,如來藏中原本就沒有無明,為什麼還要讓人家去斷無明?所以祂當然也就沒有“無明盡”可說了;我們知道,有生才會有死,如來藏沒有出生,當然就沒有老死,所以也不會有“老死盡”;因為有六根、六塵、六識及五蘊的存在人才會產生種種無明,沒有了十八界法,沒有了見聞覺知處處作主妄心的分別妄想,自性清淨的實相心何來“無明” ?

  沒有五陰,沒有十八界,沒有三界一切法,沒有任何的無明,也沒有任何的智慧所以“無無明盡”,全部都沒有了,唯有如來獨存,就像《心經》所說,從無色、身、香、味、觸、法開始,無眼、耳、鼻、舌、身、意……一直到無無明、無無明盡,全部都無,只剩下實相心如來獨存而不再有任何一法存在,這就是涅槃;涅槃之意原本就是依照依照如來藏離一切諸法的境界而施設,所以,菩薩心裡明白:“假使我把這些蘊處界種種法全部滅了,剩下祂時就是涅槃。” 可又一想“不對呀,如果滅了五蘊色身,滅了七轉識,誰來成就佛道?誰來弘揚佛法普度眾生?” 所以,菩薩還沒有滅盡五陰十八界自己時,就能現觀第八識如來獨住的不生不滅境界,這個就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共二乘聖人,這是菩薩七住位明心時自己深入觀察以後就能證得,所以菩薩是現觀無餘涅槃。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唯有第八識空性心存在的時候,苦、集、滅、道、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等諸法還會有嗎?一切解脫的智慧還依何而立?所謂解脫和般若智慧都是相對於希求解脫的物件而有,人既無我法亦無我(注11)涅磐之人既無,還有誰能“有所得”? 所以說證得解脫的菩薩實無解脫可證,若言有解脫可證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空性如來藏心原本就是無所得之法,原本就不念一切法,不與一切法相應,它的從來都是自住涅槃寂滅境界,自然是“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世上的人都以“有所得”之心生活在這個人生大舞臺;他們不停地追求想要得到的一切;希望得到知識,得到文憑,得到工作,得到財富,得到愛情,得到朋友,得到地位,得到名譽,得到健康,得到長壽。

  帶著同樣的心態走入佛門,你看那些拜佛的信眾,進了廟門,在菩薩面前燃起一爐高香,捧上一盤供果,然後就口中唸唸有詞:菩薩保佑我。。。。。。,向佛菩薩提出一個又一個的苛刻要求,活像是在商場做交易。在海外生活過的人都知道;那些老外進了教堂是為了向他們心中的“主”真誠的懺悔自己做過的錯事,讓自己心好受一些,相比之下,中國人進了廟門,卻像是為了向菩薩“收禮”,好讓自己今後日子好過些,此情此景,既滑稽又悲哀。問題是:菩薩真的就能滿足你的祈求嗎?

  不停地追求,無止境地佔有,真的就能永遠擁有嗎?世間有哪些東西真正屬於自己?地位?早晚會要失去;愛情?看看如今的離婚率,即便白頭到老,您能攜手一起同遊黃泉路?財富?終歸會消散,要不人說“富不過三代”呢?再者說,就算擁有金山銀海,您能帶的走一分一文嗎?那麼知識呢?總該算是自己所有吧?事實上,在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也會落伍,成為昨日黃花。最後再來看我們這個最最親愛的身體,竟然也這樣變幻無常,絲毫不會因為我們一輩子都在忙忙碌碌地為祂吃,為祂穿,為祂住,為祂享受,種種關愛百般呵護,而永遠地跟隨我們,短短几十年後,祂照樣會一走了之,根本不在乎你的無限留戀。要不《金剛經》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世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緣所生的生滅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最終還是“無所得”。

  誰“無所得”?當然是如來藏,祂能生萬法,卻又本無所得,一切生滅法都不過是在祂表面的折射而已,儘管千姿百態眼花繚亂,卻是曇花一現轉眼就過。是故佛在《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麼,什麼能留下呢?答曰:業力,所做的一切,都成為“種子”被錄入自己如來藏中,他日一旦緣熟成為果報,所以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緣際會時,果報自現前”。因為這個“無所得”的真心有“能藏,所藏,執藏”的功能,所以,有緣人依此“無所得”之心修學三乘菩提,只要用心走對了路就功不唐捐,可以獲得無上智慧。佛法乃智慧寶庫,世出世間一切智慧盡在其中,就看能否有緣得到;般若智慧大致分三種;般若總相智、別相智以及種智。從參禪破初參找到自己的如來藏心,就知道真如是什麼、以及祂的體性,這是般若的總相智,可是這個真如還有許許多多的體性還沒如實取證,需要在善知識指導下一步一步去體驗祂,因為祂有很多別相智;譬如說你從來沒看過汽車,現在有個人開了部車給你看,你只從正面看到這部車子,但如果你還沒看到其它部分如:底盤、側面、後方……等等,這也是車的一部分,這就是別相智。從自己、他人、天主、螞蟻乃至地獄眾生來看真如,這就是別相智;

  真心如來藏有各種自體性,證悟的人才能少分了知,進一步修習別相智和一切種智以後才能多分了知。明心後有了總相智,再從真如的各種法相上面去細心觀察,如實現觀,就能出生般若別相智。別相智細分下來就是種智,也就是我們如來藏之中有無量無數的種子,證知一切種子的智慧名為種智。種子又稱為“界”,為什麼稱為“界”?因為功能差別不同所以有界限;譬如眼識只能看物體但不能聽聲音、不能知冷暖,所以眼識的功能差別叫做眼識界;證得一切種智,般若智慧圓滿即是佛地——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相比之下,阿羅漢的無餘涅槃則不能稱為“究竟涅槃”,因為他只是暫時逃離了世間,不知自身如來藏在何處,般若智慧十分有限,所以不名為成佛之路。

  眾生總是貪生怕死,世人常說“好死不如賴活”,再怎麼苦,活著受苦總比死去要好,這是因為不知道有未來世,不知道自己確有一個清靜無為的真心從來不墮生死之中,永遠與生命相伴。當菩薩親征了佛菩提,知道了解脫生死的道理,他就不怕墮入斷滅,也不害怕輪迴,所以他敢在未離胎昧的階段就發願再來人間,自利利他,住持佛法,因為他知道自己本來就是不生不滅,雖然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十八界中無我,但有一個常住不壞的自心如來自性彌陀,可以世世出生這個見聞覺知心繼續修學佛法,此世所修習的一切智慧都會被收集第八識如來藏中,來世一定會遇緣而起,不會唐捐其功,也不必畏懼隔陰之謎,活在世間安然自在,所以就能“心無掛礙”。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對於第八識真心來講它無受無取,從不領受一切法原本具足本無所得,以七識心來觀察所領受的六塵萬法都是空和無常終歸於無。所以菩薩也不會執著於世間的一切,無論是人還是物,是苦還是樂。他不但從實相心來觀察無所得,還進一步從十八界的一切法一一觀察,發現果然都是一無所得,都是無常故空,既然皆無所得,又何必害怕失去什麼?所以他無所畏懼,只求利益眾生,正法久住。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依照這條成佛之路,依般若波羅蜜多智慧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般若的一切智慧則無不是以第八識真心如來藏為本,如果離開了八識心即無般若一切智慧可言,無般若波羅蜜多可證。成佛須具足一切種智,一切種智的修證則需要有別相智作為基礎,而般若別相智的修證又必須以般若總相智做為前提,必須親證空性心如來藏真實不虛的存在。過去一切佛,現在一切佛,包括我們在內的一切未來佛,都是依此親證如來藏發起般若智慧,直至究竟證知如來藏所含一切種子的智慧,成就佛地三身四智(注13),斷盡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即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佛果。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由此而知,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能使我們渡過生死之河到達涅磐彼岸的甚深智慧,也就是《心經》所說之法乃是世出世間第一義,是究竟圓滿的了義佛法,涵蓋了一切解脫和成佛的智慧,是諸佛菩薩親身證得的真實法,若人能夠如理如法信受奉行,其功德不可思量。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佛法,但一般都會相信因果,因為就連科學和日常生活常識也證明了因果律的存在,但如果人一生只是因果輪迴的一環,只能被動地承受前世帶給我們因果,那麼學佛就不具意義。幸運的是,大乘佛法的如來藏法義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無限生機,為我們改變命運指明瞭方向:命由心生,路在腳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把自己如來藏中含藏的貪、嗔、痴染汙種子一分一分祛除,命運就會從此改變。

  當你證得《心經》中所說的真實心以後,得知除此之外的一切萬法皆屬無常,唯有真心如來藏才是真實存在,從此轉依真心清淨體性,了知真實心乃是無願無求“無我”之空性,既不受苦也不受樂,由此你就改變了以往的觀念和行為,時時處處於歷緣對境中自我淨化,漸漸消融我見我執,身、口、意遂依空性如來藏而轉為清淨,一如古來大德所云“還是舊時人,不同舊行履”,不再以僅僅存在幾十年的這個色身和意識心為真“我”,明白世間一切苦受無非是所謂受苦,即非受苦,是名受苦。不會再因一切的苦受而生煩惱,心地柔軟惡念不生,從而連造作未來世的“苦因”也逐漸消除,沒有了苦因何來苦果?遠離於世間一切生老病死之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蘊幟盛苦,終獲究竟解脫。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的奧秘所在。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意為以智慧而到達解脫生死的彼岸。佛學乃是人類文化中的智慧寶庫,佛教的解脫是智慧解脫,成佛是因般若智慧而成就。般若波羅蜜多咒意為《心經》所說之涵蓋解脫道的佛菩提道之大乘了義佛法,世間萬法中唯有此般若之舟才能使我們徹底覺悟生命本質,達到涅槃彼岸乃至圓滿成佛,將未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無須聽命於他人將自身命運委付於神靈庇護而不能自主,因為一切眾生皆有自己一個不生不滅的真心如來藏,只因無始無明而不能證得。眾生因為不瞭解法界實相和萬法根源,迷惑於世間幻象和種種誤導,所以習慣以意識心和處處做主之心為“我”,以為透過學佛就能將妄心修練成真心,佛陀擔心後人走入歧途,所以告誡我們;“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如此說來,找到這個真心如來藏對一切佛子重要意義不言自明,就像運動員賽跑,先要對準目標,否則跑得越快,就離目標越遠,“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若能如是見者,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有佛陀的教誨善知識的引導眾生定能觀到真心,了悟自性,去染還淨,到達常樂我淨、得大自在的光明彼岸。

  注 解;

  注1、意根:第七識末那識。

  注2、五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注3、五蘊;色、受、想、行、識。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色、聲、香、味、觸、法。

  注4、以自己色身之種種感受當作真實之法謂曰身見,為五種邪見之一

  注5、包括人我見和法我見兩種我見,前者不明五蘊假合之理以自己色身及意識心以為實有,後者不明諸法緣起性空之理,於諸法妄執常住不壞以為真實皆謂我見。

  注6、內執自身如來藏外執五蘊六塵為實有謂曰我執。

  注7、欲界。

  注8、阿羅漢雖已證得涅磐,但仍有受過去世業力的色身在,名為有餘涅磐。

  注9、七轉識包括末那識不再升起,唯如來藏恆存而不生不滅名為無餘涅磐。

  注10、意謂凡夫於三界六道之中依其善惡業力所感其壽命和身形皆有分段差別故曰分段生死。

  注11、意謂三乘聖者已斷見思惑而了分段生死,但隨證量不同而有不同形式的生命存在狀態故曰變易生死。

  注12、不住於生死,也不住於涅盤,圓滿成佛。

  注13、佛教兩種無我觀;人無我,法無我,前者了知五蘊假合併非實有,後者瞭解諸法因緣而生緣盡而滅故云無我。

  注14、能夠見聞覺知的意識心不能再次出生於來世,常人不知前世之事曰隔陰 之迷。

  注15、佛有法身、報身、應身。成佛後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