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思鄉詩> 《泉水》賞析

《泉水》賞析

《泉水》賞析

  《泉水》是《詩經·邶風》的一篇。先秦時代邶地的一首華夏族民歌。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泉水》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泉水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毖彼泉水,亦流於淇。有懷於衛,靡日不思。孌彼諸姬,聊與之謀。

  出宿於泲,飲餞於禰,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出宿於幹,飲餞於言。載脂載轄,還車言邁。遄臻於衛,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茲之永嘆。思須與漕,我心悠悠。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譯文

  泉水汩汩流呀流,一直流到淇水頭。夢裡幾回回衛國,沒有一日不思索。同姓姑娘真美麗,願找她們想主意。

  出嫁赴衛宿在濟,喝酒餞行卻在禰。姑娘長大要出嫁,遠離父母兄弟家。回家問候我諸姑,順便走訪大姊處。

  出嫁赴衛宿在幹,喝酒餞行卻在言。抹好車油上好軸,迴轉車頭向衛走。趕到衛國疾又快,大概不會有妨害。

  我一想到那肥泉,不禁連聲髮長嘆。想到須邑和漕邑,我心憂鬱不稱意。駕好車子去出遊,姑且消除心中愁。

  註釋

  ⑴毖(bì必):“泌”的假借字,泉水湧流貌。

  ⑵淇:淇水,衛國河名。

  ⑶孌:美好的樣子。諸姬:指衛國的同姓之女,衛君姓姬。

  ⑷聊:一說願,一說姑且。

  ⑸泲(jǐ擠)、禰(nǐ你)、幹、言:均為地名。

  ⑹餞:以酒送行。

  ⑺行:指女子出嫁。

  ⑻載:發語詞。脂:塗車軸的油脂。轄:車軸兩頭的金屬鍵。此處脂、轄皆作動詞。

  ⑼還車:迴轉車。邁:遠行。

  ⑽遄(chuán傳):疾速。臻:至。

  ⑾瑕:通“胡”、“何”;一說遠也。

  ⑿肥泉、須、漕:皆衛國的城邑。肥泉一說同出異歸之泉。

  ⒀茲:通“滋”,增加。

  ⒁悠悠:憂愁深長。

  ⒂寫:通“瀉”,除也。與卸音義同。

  鑑賞

  詩歌第一章“毖彼泉水,亦流於淇”兩句,用泉水流入淇水起興,委婉道出自己歸寧的念頭。這兩句與《邶風·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用“彼”、 “亦”兩字起調,文情悽惋悱側而不突兀,由此點出詩題——“有懷於衛,靡日不思。”自己魂牽夢繞著衛國,但如今故國人事有所變故,自己想親往探視而根據禮儀卻不能返衛,深感無限委曲,內心焦急難奈。作為一個女性,在這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出“孌彼諸姬,聊與之謀”兩句。主人公想找她們傾訴苦衷,希望她們能夠為自己出個主意,想條妙計,即便無濟於事,也能夠稍解胸中的鬱悶,聊以自慰。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第一章而來,用賦法鋪寫虛景,表達自己對衛國真摯深切的懷念。第二章寫作者欲歸不得,卻去設想當初出嫁適衛之時與家人飲餞訣別的情景。如今物換星移,寒暑數易,家人近況無由獲知,頗令自己牽掛,歸寧的念頭更加堅定篤實。第三章好像與第二章重複,但卻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設想歸寧路途上的場景,車速之快疾與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發襯托。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終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蘊藉。這兩章全是憑空杜撰,出有入無,詩歌因此曲折起伏,婉妙沉絕。

  第四章寫思歸不成,欲罷不能,只好考慮出遊銷憂,但是思衛地而傷情,愁更轉愁。“我思肥泉,茲之永嘆”,再寫愁懷,迴腸蕩氣;“思須與漕,我心悠悠”,情懷鬱郁,文氣更曲一層。

  陳震《讀詩識小錄》評曰:“全詩皆以冥想幻出奇文,謀與問皆非實有其事。”陳繼揆《讀詩臆補》也說:“全詩皆虛景也。因想成幻,構出許多問答,許多路途,又想到出遊寫憂,其實未出中門半步也。東野《徵婦怨》‘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中門逾有時,漁陽常在眼’,即此意。猶杜工部所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對此詩以幻寫真,透過虛無縹緲的描寫襯托主人公真切深沉的思念的藝術手法讚賞備至。確實此詩“波瀾橫生,峰巒疊出,可謂千古奇觀”(戴君恩《讀詩臆評》)。

  讀解

  思鄉是對家園的依戀。誰都會說家鄉好。這是人類普遍的心態。衡量家鄉好的標準,顯然不是物質條件,而是那份夢繞魂牽 的親情。家鄉完全可能很窮,很落後,很寒傖,沒有豐富的物產 和嫵媚的山水,但這些對思鄉人來說都不重要,都可以被忽略。

  重要的是,生於斯、長於斯、銘刻在心靈深處的人生體驗,以 及由此產生的不可割捨的親情。這些體驗和親情對個人來說一生 只有一次,既不可重複,也不可替代。哪怕是一些極小的細節,比 如曾經採摘鄰居的花朵而遭到責罵,揹著父母下河洗澡,爬上屋 頂惡作劇,放學路上漫無目的地遊蕩和東張西望,都可能隨著歲 月的流逝而在腦海裡突現出來,變成思鄉戀情中的一部分。

  家園感可以說是人類心靈中最為持久和強烈的衝動的來源。 久居家園不容易體驗到這種衝動的'強烈程度,也難以對思鄉愁緒 有深切的感觸。一旦脫離家園,或者喪失家園,方才體會到家園 的可親可愛。遊子思家,古今中外皆然,也是文學藝術表現的永 恆主題。失去家園,既是失去了肉體的寄居之所,同時也是失去 了情感的寄託和精神的歸依。猶太民族為重建失去的家園,忍辱 負重,歷盡坎坷,奮鬥了三千年,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犧 牲。可見,無論對一個民族來說,還是對一個人來說,都不可能 一日無家園。即使沒有實際存在的家園,必定會有心目中既神聖 又可親的家園。

  有家不能回的憂愁,絲毫都不亞於無家可歸的悲哀。在人遭 受痛苦磨難的時候,家園家鄉常常取代神靈上帝而成為人們精神 上的支柱和依靠,成為人們在痛苦磨難中堅持下去、與之抗爭的 力量源泉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說,鄉愁是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