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木末翠樓出》賞析

《水調歌頭·木末翠樓出》賞析

《水調歌頭·木末翠樓出》賞析

  《水調歌頭·木末翠樓出》作者為宋朝詩人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木末翠樓出,詩眼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疇昔此山安在,應為先生見挽,萬馬一時來。白鳥飛不盡,卻帶夕陽回。

  勸公飲,左手蟹,右手杯。人間萬事變滅,今古幾池臺。君看莊生達者,猶對山林皋壤,哀樂未忘懷。我老尚能賦,風月試追陪。

  【賞析】

  這首詞是題張晉英玉峰樓的。上片題玉峰樓。開頭二句寫其設計之精心。詩眼有二義;一是指詩人的觀察力,二是指全詩中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句。玉峰樓青磚綠瓦,高出林表,和周圍景物和諧統一,是建築群的傑作,是張晉英以其慧眼“巧安排”的結果。關合人樓,巧妙地點出了詞題。“天公”二句寫其建構之高超。言此樓之建築,精巧絕倫,猶如“天公一夜削出”,玲瓏剔透,氣象崢嶸,似非人力所能及。“疇昔”三句寫山,寫樓之環境。青玉峰向來不為人知,大約是因為先生恨相見之晚,所以猶萬馬迴旋,遂即呈現出來,供其遊憩。“白鳥”二句,言白鳥飛之不盡,在夕陽的.映照下,又飛了回來。用白鳥戀故林,既刻畫了山間的景物,又反襯出此樓此山之美,神完氣足,把玉峰樓之可愛充分寫了出來。下片寫張晉英,是從作者對其關愛的角度來寫的。“勸公”三句,言假使你能右手端著酒杯,左手持蟹做下酒物,且能終其一生,那就再好不過了。“人間”二句闡述“勸公飲”的原因。那是因為人生無常,世間萬物不斷地發生發展滅亡,請看古往今來能有幾多池臺長期存在!“今古幾池臺”和“木末翠樓出”遙相照應,暗示其難逃歷史厄運,這對張晉英來說無異是一付清醒劑。“君看”三句,言其雖為達者,明知“樂未畢也,哀又繼之”,人對其無能為力,卻對其不能忘懷,這是人生悲劇,引古證今,現身說法,對“勸公飲”原因作更深入的剖析。“我老”二句言假如張公有意,我願追隨其後,陪伴先生吟賞風月,飲酒賦詩。這樣層層深入,循循善誘,把“勸公飲”理由講得神完氣足,既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又表示了對張晉英的關愛,讀來動人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