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主題教學反思

《水調歌頭》主題教學反思

《水調歌頭》主題教學反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無論是那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都把它列為必讀古詩,向來膾炙人口,它的藝術價值和主題思想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調歌頭》主題教學反思 ,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內容請瀏覽(www.ruiwen.com/wenxue)。

  宋代詩評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現在許多語文教學參考資料,在概括這首詞的主題時都是這樣表述的:這首詞透過作者歡飲時的聯想和想象,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對人生哲理的探索,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樂觀曠達的情緒。

  欣賞古典詩詞,我們首先要做到知人論詩,知事論詩。從詞前小序,我們可以知道這首詞作於丙辰中秋(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任密州太守。宋神宗即位後,由於北宋的政治經濟危機,任用王安石變法,蘇軾因為與王安石的政見不同,便自請外放,到杭州任通判,實際上是遭改革派的打擊排擠,貶出京城。在杭州待了三年,蘇軾又自請到密州做太守。那麼蘇軾為什麼要拋掉湖山秀麗的人間天堂,由南往北到密州去呢?原來蘇軾自遭貶後,有七年與弟弟蘇轍沒有見過面,當時蘇轍在濟南,為了兄弟之情,所以蘇軾自請到密州。但到密州之後,仍不能與弟弟經常見面,對弟弟的思念,對親情的渴望,在中秋之夜發酵到了極點,故小序最後說“兼懷子由”,這就構成了整首詞的感情基調。

  詞的上片借問天抒發自己對政治的感慨。開篇“明月幾時有?”、“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連續發問,筆力奇崛,排空直入,這與屈原的《天問》和李白的《把酒問月》一脈相承,唯東坡才有此問,正說明作者“奮勵有當世志”,而又不諧塵俗的怫鬱心理。但問天天不語,於是乎,作者想到天上看個究竟,又恐“高處不勝寒”,只好在月光下顧影自憐,翩翩起舞。這裡的“天”和“瓊樓玉宇”的月宮不就是天子和朝廷的標誌麼?自古以來,天意難測,伴君如伴虎,朝堂之上,黨爭激烈,象東坡這樣清靜如水的文人,又怎能在這爾虞我詐的宮廷中生存呢?一想到這些,作者只能退一步以求自慰,“何似在人間”,這裡的“人間”可以比作地方,既然天上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好,只要奮發有為,在地方上同樣可以效忠君王,報效國家。這樣一想,不也就“柳暗花明”了嗎?

  詞的下片借問月探索人生的真諦。夜深人靜,面對西沉的圓月,作者不禁對月發問“何事長向別時圓”,但明月有情,不會對人有怨恨之意,作者進一步想開去,原來這是自然法則的選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作者由大自然的變化,想到了人生的坎坷經歷,每個人的經歷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十全十美,我們就沒有必要面對圓月產生無謂的悵恨。到這裡,作者的感情轉為理智,從而化悲怨為曠達。既然如此,作者就從自然和人生的法則中找到了慰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要人平平安安,彼此珍重,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一輪美好的明月。這樣一想,不又是“峰迴路轉”了嗎?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首詞是作者的寬慰之語,排解之辭,主旨在於抒發作者因遭貶謫心懷幽憤之情,努力從大自然規律中尋求“隨緣自娛”的生活真諦。作者在熙寧七年(公元1071年)調任密州太守,雖是自願,實際上仍處於外放冷遇的地位,儘管他當時是“面貌加豐”,頗有些曠達的.表現,有時還“聊發少年狂”,但也難以掩飾深藏內心的孤憤,因此“歡飲”是表象,“大醉”是實質。對於一貫秉持“尊主澤民”節操的蘇軾來說,很想在政治上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這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但殘酷的現實一次又一次摧毀他的理想,所以蘇軾的一生都在“進”與“退”、“仕”與“隱”之間徘徊,進行艱難的抉擇,據說宋神宗讀到“瓊樓玉宇”嘆曰:“蘇軾終是愛君。”但入世不易,出世亦難,在這兩難境地中,作者只能以退為進,既然人生並非事事如意,我們又何必強求呢?有了這樣一種正確對待事物的態度,也就“無人不自得”了。作者摒棄了那種“在神奇的永恆面前的錯愕”的心態,追求一種自然的平和,詞中雖有入世與出世、情與理的矛盾,但作者最終還是以理遣情,立足現實,不悲觀厭世,在俯仰古今變遷之時,感慨宇宙流轉之中,揭示了睿智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