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月光遐想散文

月光遐想散文

月光遐想散文

  或殘月如鉤,或月圓中天,那一抹抹一縷縷皎潔的月光,輝映銀光大地,洋洋灑灑,輕輕柔柔,飄飄渺渺。寧靜的夏天,寧靜的夜晚,寧靜的月光,風江花月,山如墨,江如雪。月之所及,觸之生情,月中世界,悠然靜好。

  童年的我,出生在一個偏僻閉塞的窮山村。每到夏天的傍晚,童伴的嬉鬧,吵翻農家山野。那圓圓的月亮就象兒時的夥伴,總是悄悄地從山坳爬過來,和我們一同嬉耍。夜幕降臨,圓圓的月亮大大的腦袋團團的臉,羞怯微笑,遠遠幫我們支起紅紅的'燈籠,撒下輕柔的光,幫忙把靜默的山村披輕沙,把秀綠的山野裹銀裝,把晶瑩的院壩涮透亮。月光幫我們點綴兒時的遊戲,月光幫我們編織童年的歌謠,月光伴著無邪的童年成長。月亮之上,童年天堂。有月光,就有說不完的童趣,有講不完的鄉音,有憶不完的鄉愁。

  初中畢業,年少懵懂的我,在那個皓月當空的夜晚,第一次走出大山。兒行千里父母牽絆,陣痛惻隱。在月色中,我獨自一人行走,一步一回望。月光裡父母遠方深情地凝望,紛擾了山野月夜的靜寂,永遠鐫刻在那漸行漸遠的月光山色之中。山風為依,月色作伴,溪流來合,我翻過了山,趟過了河,聽到了陶醉的夜曲,看到了燈火的闌珊。我鍾情於命運的公平,感激於月光把夢想點亮。有月光,就有翠屏山奇麗的風光,有忠師校園裡一見如故的臉龐,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與輕狂。

  在忠師畢業的晚上,又是圓圓的月亮,我們圍坐在操場,一杯濁酒問明月,共話離別淒涼。憧憬著明天的憧憬,悲傷著別離的悲傷。在似醉非醉中,第一次感受了酒與月的交融,別樣的悽美感傷。有月光,就有風風火火的幹勁轟轟烈烈的夢想,有花開花落的寧靜雲捲雲舒的瓢逸,有五尺男兒志在四方的慷慨與激昂。

  三十而立,在飽經風雨的磨厲中,我走上學校主要領導的崗位。恰風華正茂,卻一紙書文把我從學校主要負責人的崗位上調換下來。在那個殘月如鉤的夜晚,我只身佇立汝溪河畔,靜靜守候殘月破曉,看汝溪河磷磷波光。那淡淡的月光,那憂傷的臉龐,濃縮在想也想不過來的一團迷茫。當殘月撥開雲霧,餘光照亮了山河,我頓悟人生自有五彩光,這一彩,雖不亮豔,但同樣可照亮前進的方向。從此,我不再迷茫,不再憂傷。花開花落,潮來潮往,流水捲走時光,以平淡之心,品月光之懷,感人生之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永不沉淪的自我。有月光,就有人生的道路上莫名的堅強,有永不泯滅的心中夢想,有人到中年的成熟與方向。

  “走了太陽來了月亮又是晚上”。這孩童皆知的自然法則,卻樸素表達了對美好的持續嚮往。冥冥之中,大多時候,走了太陽,沒來月亮,難怪詞人感慨,“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賞花吟月,留下千古絕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光下的情思,寄美輪美奐,羞花閉月,沉魚落雁;“.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月光下的惆悵,嘆人生無常,世事多變,生命悲情;“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光下的感慨,意孤高曠遠,契合自然,哲理濃厚。我獨好月,月中可寄千里明月,月中可訴萬般風情。你若是月,我便化作夢中飄逸的青鳥,在月光裡夢幻的世界相望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