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馮驥才散文自選集》的讀後感1500字

《馮驥才散文自選集》的讀後感1500字

《馮驥才散文自選集》的讀後感1500字

  昨晚在自習教室裡翻看了馮老先生的幾篇文章,心裡的和絃已然被撥起,久久未能平息。

  記得馮老先生曾經說過,最濃烈的感情難以表達出來,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裡。那種人生感,那種悽然,那種無可奈何,正像我們無法把地上的落葉拋回樹枝上去。我不知道的,你是否能夠讀懂!也許明瞭,卻也無可奈何,因為愛情是一條單行道。然而縱使人生就像雨果的悲慘世界,可我們也還是要笑著渡過的。

  記得馮老先生曾經說過 ,孩童有童稚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你中年成熟的美,我有我老來沖淡自如的美。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各有各的美嗎?雖是如此,可我還是特想知道,真的是到了什麼季節就享受什麼季節嗎?如若無所偏愛,又何必去希冀呢。

  是的!對於一些人,故鄉只屬於自己的童年。它是自己生命的巢,生命在那裡誕生,一旦長大後羽毛豐滿,它就遠走高飛。有一些人是註定要漂泊的,我記得的很多詩人就是如此,像蘇軾、杜甫。談起詩人,也就莫名其妙地想起,郭沫若和郁達夫。於是他們那個年代有名的爭論就來了,像是一陣龍捲風。兩種思想巨龍似的,互相纏繞著、鬥爭著,闖入了我的思緒。讓人覺得難受。這到底是為藝術而藝術好、還是為人生而藝術好呢?也許都好,只是風格迥異,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可是如若無所偏愛,又何必去希冀呢?就算是馮老先生,他不是也做出了一個愛好上的選擇嗎?人是為了聽見自己的心才寫作,為了看見自己的心才畫畫。唉!馮老。

  桂林是一座美妙的城市,才短短一年多,它就幾乎佔據了我成長的全部。專業、興趣、人際關係,它都給了我很大的提高空間。彷彿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如果這個城市再多一些淳樸,我想那將是十分完美的。所以我很是喜歡桂林的郊區,譬如雁山,好像舒暢一些也自由一些。喜歡那種純樸,喜歡那種自由,貌似很像藝術裡的理想國是嗎?不知道了,只是仍然很倔強的認為,這只是一種關乎偏愛的選擇。於熱鬧的娛樂中,於靜寂的書香之中。

  剛開始我們都是一群沒有歸宿的孩子或者說是孤魂,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漂泊。於是那一片新的土地便成了我們記憶中的.領域。無所畏懼。桂林也好,南寧也罷。只是還記得習慣了以後,我們原來的緊緊相依便化為了灕江的煙雲。它是那樣的飄渺,那樣的虛無,風一過便什麼都沒了。於是你說,你喜歡南寧的熱鬧,喜歡市區的喧囂。你說,你受不了那種安靜的氣氛。我們的漸行漸遠與情感無關,只與偏愛。

  初入桂林的時候,這座小城的季節輪迴剛好到了秋天。你知道嗎?他們都說桂林是沒有秋天的,或者是說桂林的秋意不夠濃,雖然如此我還是覺 得這裡的秋很深。陽光微涼似水、也如泥。比起我們的老家要好多了。只是不知道它現在是什麼樣子了?曾經在它懷裡一起嬉戲一起奮鬥的孩子正朝著不同的方向走著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我也知道,當時的很多人已經漸漸地淡化出了我的世界,於是偶爾眼睛在百里之內看到竟是朦朧。有人說,那是因為你近視。也有人說,難道你不知道雁山的西邊正在動土嗎?灰塵染滿了整個天際。還有人說,那是江南的煙雨,獨屬於桂林。我努力地噙住眼淚,看著那時的人一批、一批地離我而去。那一張張天真而又爛漫的笑臉,每一種黑色、黃色都疑是你。曾經的你。

  至於馮老先生的一些關於文人書法和繪畫的文章,本著個人雞爪式書寫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記得豐子愷說過,能夠站在藝術殿堂的門口,略為窺探一番已算不錯的了。只是一種愛好的享受。且作為一種想你時候的消遣。在這個將睡未睡的時刻。

  敘給我的第一首歌,假裝,像是鴕鳥一樣相信時間是唯一解藥。視而不見,誰、傻到了這般無可救藥。傻嗎?像唐寅一樣的瘋癲嗎?不是五陵豪  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一切彷彿都與我無關,用不著我自己去推卸。只是我也很想把那一份最脆弱 的感情珍藏在心裡 , 然後笑著渡過,帶著你對我的祝福。一如馮老先生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