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不要積寶於地散文

不要積寶於地散文

不要積寶於地散文

  小時候,父母帶我去雲臺山旅遊,忘了到了一個什麼寺廟,門口有四五個像塔一樣的東西,大概分為七八層,每層都有好幾個小洞。導遊解說說這個東西是用於人們祈福的,遊客可以去售票處兌換硬幣,將硬幣扔進這個塔中,希望得到什麼便將硬幣投入相應的洞中。走近一看,原來那每個小洞上面都有四個小字,什麼“財運亨通”“心想事成”“學業有成”之類的,無非就是人人愛著的吉利話。在我先後將硬幣投入“學業有成”“身體安康”等等小洞後,發現有一個小洞上的四個字我不太明白——時來運轉。於是我跑去問我媽,什麼叫“時來運轉”,我媽說:“就是運氣來了,命運改變了。”現今一想,當時我媽這樣對我解釋就叫敷衍了事。

  於是,我在心裡開始打小算盤,琢磨現在的我運氣算好呢還是算壞呢,一般考試成績我都在班裡前幾名,老師喜歡我,同學喜歡我,父母疼愛我,我就像個小太陽一樣,溫暖著周圍的人也溫暖著自己。我這麼好的運氣要是轉成壞運氣怎麼辦?再一想,我一直靠語文英語打天下,數學從來排不上號。我的作文雖說是班裡較好的,可是從來沒有發表過,長得雖說苗條,可眼睛太小,不太滿意的鼻樑上還架了一副醜醜的兒童眼鏡。這麼一想,我實在是算不上好運,真的需要轉運了。我在人流息壤中徘徊,糾結要不要投這個“時來運轉”。遠處傳來父母的催促聲,我一著急就把硬幣扔了進去。心裡還不斷祈禱,希望把好運轉來,千萬不要把原有的東西轉出去,一連嘴裡唸叨好幾次“阿彌陀佛”,又十分虔誠地像裡面供奉的神仙行李作揖,退後三步才敢回頭走出門外。路上,我一直在想,一直在找自己不足不好的'地方,不知不覺竟嚇了一跳,發現自己有太多的“運”需要“轉”,最後得出結論:我不是一個百分百好運的人,我尚有太多不完善之處。

  旅遊完回家後,新學期也開始了,我便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神仙替自己“轉運”,開始認真對待數學,開始嘗試著去給雜誌投稿,開始對待周圍人更加友善,使出渾身解數讓自己更好一點。幾個星期下來,數學成績有了長進,朋友對我更加真誠,作文比賽也得了獎。似乎運氣真的被轉好了,還鬧騰著去還願。

  長大後,經歷了一些曾經沒有經歷過的,嚐到了一些曾經沒有嘗過的,走過了一些曾經沒有走過的。我才明白,世上本無神祗,更沒有什麼神仙轉運一說,當你十分想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你,也相似於心理學中的“期望定律”,而全世界的力量恰恰源於自己內心的力量。

  《聖經·馬太福音》第六章第十九節說過:“不要把自己積攢的財寶放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

  在今後的路上,我一直把我的“寶”全部移到還需一番努力踮腳才能觸到的地方。讓它充分享受藍天的胸懷和微風的清涼,也讓我不至於太輕易得到而不加以珍惜,太難得到而灰心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