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精選12篇)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精選12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1

  平凡的人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記得還在上學時看過這本書,當時覺得這本書很貼近生活。不對,不僅僅是貼近生活,還是非常貼近我的生活。我父親也是從農村出來的,因為踏實肯幹,被朋友介紹到當地的煤礦上班。書中的提到的孫少平在煤礦的生活我非常的熟悉,小的時候經常跑去父親的單位玩。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好玩的,就是覺得那裡的樹長得真粗啊,樹林裡異常的涼爽。那是總在想,要是能碰上父親下班就好了,可以坐上腳踏車回家。在那時候,坐父親的腳踏車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過因為父親工作需要三班倒的原因,我從沒有碰到父親下班,當然也沒有搭上順風車,每次都是帶著遺憾的心情步行回家的。

  還記得那時的父親,在井下穿的工服上都是溼溼的,父親的腿不好有關節炎不能著涼,母親就時常要求父親將工服直接穿回家,母親先將溼溼的衣褲晾乾,在棉褲的裡面再縫上一片厚厚的護膝。父親現在已經退休,有一次閒聊時,父親說過他的關節炎在這麼多年的井下生活中居然沒疼過,母親功不可沒。說到父親的工服,我到現在的印象都是“都是土,真黑呀”,要不然有很多人都管井下的工人叫煤黑子。自從我出來上學後,很少能聽到這樣稱呼煤礦工人。小時候,聽到有人問母親父親在哪上班,母親總是回家:“我家上班的是煤黑子!”言語中,還有淡淡的自豪感。在那個年代, 有個穩定的鐵飯碗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情,儘管這件工作不體面,但對平凡的百姓來說,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可以養家餬口這就足夠了。

  我們當時有個地方電視臺,每天晚上都播當地的新聞,大部分都是關於煤礦的。我對爸爸工作的瞭解還有一部分是來源於這裡。父親的煤礦相對於書中孫少平所工作的煤礦業來講,可能還好一些。孫少平他們是做罐子車下井的,父親的煤礦是斜井,每次下井時都是坐運輸皮帶下去的。父親剛上班時還是人工採掘,就像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是需要人在撐子面來放炮、採掘、把煤透過皮帶運出來,人員單產非常的低。後來煤礦也更換了自動化的裝置。現在的撐子面都是機器在工作,相對來講在這裡工作的人們也安全了許多。另外,在井下最危險的就是瓦斯,記得在2000年我們當地的煤礦發生了一次瓦斯爆炸,有五十多名礦工遇難。

  我現在好多的同學都留在了當地,父親的工作單位也被神華集團所收購。有一次跟同學閒聊時,說起來了現在的煤礦,還拍了微電影。現在的煤礦已經顛覆了我的認知,這才是一座現代化的煤礦,全部透過資訊或技術手段來完成,看完大呼過癮,你想了解《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工作環境嘛,那就來看看這個微電影吧,我相信孫少平所在的大牙灣煤礦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是這個樣子的!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2

  對我來說難得熱衷於一部電視劇,不是不愛電視劇,而是能夠反映在真實的時代背景下不誇張的電視劇少之又少。也許我是比較感性的一個人,容易入戲。看這部《平凡的世界》是因為聽說這是路遙的得力之作。我也是農村出生長大的孩子,打小就經常聽父輩講述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的艱苦歲月,也對父輩當時生活的環境充滿了好奇。這幾天觀看了這部《平凡的世界》我思緒萬千,感觸很深。電視劇裡的各個人物形象,都成功的塑造了當時在大的社會環境下各個階層人們複雜而又艱苦的生活。形象深刻的詮釋了生與活的艱難,自尊自強和不屈不撓越搓越勇的奮鬥精神,也完美的展現了中華兒女生生不息的堅強意志。

  作者以平凡做為展現平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故事,平凡的人生,形成了一個平凡世界。描述了千千萬萬平凡的勞苦大眾所經歷著的生老病死,喜與悲,笑與痛,富與窮的生活演繹。劇中沒有驚心動魄的畫面和華麗的場景。看完這部電視劇在我內心無法簡單的定義這是部喜劇,還是悲劇。是的,不能以簡單的喜與悲來概括。因為我們平凡的人活著不是為了結果,而是為的過程。這才是要走的真實的人生,現實的生活。

  劇中用同一個家庭,同一環境,不同時代青春期的兩兄弟。以少安,少平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為視角給我們展現出平凡的人在平凡世界裡的千難萬苦。

  少平是一個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希望,認定自己是應該扒上火車離開的那個人,自己是屬於外面的世界。雖然有過一次還沒開始就夭折的愛情並沒有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情,而田曉霞是一個充滿陽光的女孩,她的出現帶給少平這一生最大的幸福和甜蜜,他們的愛情讓人羨慕,雖然最後是一個讓人惋惜的結局。少平在愛情上是成功的,擁有一份真摯而純潔愛情。然而在生活上卻是舉步維艱,最後也被殘酷的現實揉捏到煤礦下井做一名普通掏煤工人。從一個文弱書生轉變成一個錚錚鐵漢,這就是歲月,也正如一首歌詞,人生就像山坡滾落的石子,在顛簸之中磨掉了尖牙。

  劇情對少平的描述要多一些,而似乎我關注少安反而要多一些,他在和潤葉的感情上是個失敗者,縱然有千萬理由,畢竟最後是退縮了,也辜負了潤葉的一片痴情,在這份感情裡,潤葉是政治犧牲品,著實可惜可嘆。少安是幸運的,轉身後遇到了秀蓮,秀蓮的付出是默默的,也是偉大的,在少安事業蒸蒸日上之時她卻又撒手人寰,這又是一個絕筆,讓人痛心惋惜。除此之外,少安做為家裡的頂樑柱,為了改變一個爛包的家,為了脫困,為了不再餓肚子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在改革的浪潮來臨時,用他的勤勞,睿智和勇敢,終於發家致富。少安,少平的共同點是意志堅強,有魄力,有擔當的男人。

  視角不同,收穫感受不同,這部電視劇讓我感受到的是,人雖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只要我們擁有一個顆平凡的心就是幸福。當我們再沒有可以失去的時候,也就是我們收穫的開始。希望我沒有褻瀆路遙對這部作品要表達的深邃和精華。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3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視劇,叫《平凡的世界》。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

  電視劇的主人公孫少安帶領一家人,從貧窮“餓著肚子勞動”過日子,一年一年長大,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田潤葉“忍淚分手”,同愛人秀蓮相親相愛成為眷屬,艱難過日子,並肩攜手,為脫貧致富,不畏艱苦辛勤勞動的經過,深感生活的艱難人生坎坷。

  電視劇以其弟少平為中心所牽扯的周圍一群人和場景,耐人尋味百讀不厭。和藹可親的曹書記一家人,充滿田園風格的信天游,活潑熱情的金波一家人,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活潑瀟灑,溫柔體貼的田曉霞的不幸早逝,遺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樹下的盟約,幾經海誓山盟夢幻親愛的人就在身邊。“一串銀鈴似的笑聲,笑聲遠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餘,深感人生短暫,生命可貴愛情偉大。最後放棄了多情賢惠的美麗姑娘金秀的愛戀,同師傅遺孀惠英嫂的結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們怎樣做人,人在短暫的一生中怎樣生活,“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的與所愛的人一起奮鬥並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

  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正像歌中唱的那樣:“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困難的挑戰,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4

  以前我家有一本《平凡的世界》,只記得那本書很厚,字也很小,有一部份是殘缺的,封皮都不知道用透明膠帶貼了多少,可見已經被傳閱了很多人了。只記得父親那時有一段時間總是捧在手裡看,後來他說,這真是一本好書。我因為嫌棄字太小,總是不願意看,當時也沒有覺得會有多好看。

  上大學一年的寒假,百無聊賴,便用手機開始看這本書,在每天只有兩三個鐘頭睡眠時間,我用了七天看完了整本書。

  我這人向來比較重視睡眠,沒有什麼事能影響到我的睡眠,而在開始要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七天的時間都是隻睡3個鐘頭。它讓我如此著迷,讓我也忘記了時間。在字裡行間,我總覺得夾雜的不是故事,而是人事,是在那樣一個大時代的背景下,西北人民的悲歡離合,以及他們戲劇性的人生。

  看完這本書的時是零晨四點半,我閉上眼睛,眼前總是把他們的故事翻了一遍又一遍,那些悲,那些歡,那些心裡產生的境像,似乎我在那一刻也回到了那個時代,去和他們一起經歷著、感受著、掙扎著、奮鬥著,我眼前是孫少平,田曉霞,是可愛的潤葉,是對愛執著的李向前,是在生命裡活出精彩的孫少文,還是雙水村......這也是一本好的小說精彩之處,它能完全把你帶到故事裡,完全讓你覺得故事就發生在你的生命裡。

  夏末秋初,友人陪同,登文匯山,那條彎曲的黃土小道,帶著對先生的敬意和沉重的心情,我來到了先生的墓前,雖正值七月流火,天氣依然酷暑難耐,在陽光的照耀下,先生的雕像更加的鮮明。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這簡簡單單的十三個字也安安靜靜的寫在先生的背後,先生的作品何常不是影響了我們多少人的精神世界,滋潤著我們文化的心靈。先生墓前有兩棵松柏,常年青翠,在風裡,在雨裡,依然茁壯成長,猶如先生留給我們後世的作品,依然常青。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5

  路遙是一個用生命寫作的作家,他的杜鵑泣血的精神讓每個中國人崇敬。聽到電視劇《平凡的世界》開播的訊息,很是激動和期待。這兩天看了幾集,覺得畫面音樂都還不錯,很接地氣,有鄉土味。孫玉厚、孫玉亭、田福堂、田福軍等幾個老生人物演的傳神到位,很見功底;孫少安這個角色很見精神氣魄,但稍有點過,有的地方太油了些;孫少平這個角色有些呆訥,缺了些靈動,不過也許後面會好一些;佟麗婭演的潤葉深情動人,給人美好印象;但田曉霞這個角色選的演員偏嫩,有些太萌萌了。

  小說《平凡的世界》在好多高校圖書館的借閱率位居前列,也是好多高中學生和大學生最喜歡的書之一。為什麼路遙寫的20世紀中國70、80年代的事依然能夠在21世紀青年的心海激起浪花?我覺得不僅僅是寒門子弟的奮鬥故事給予了我們勵志啟示,更多的是它喚起了我們對淳樸、善良、勤奮、堅韌等普適性美德的認同,給人以還鄉的溫暖感。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6

  平凡的人,就不要去逞英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自己一身爛光景,就不要想著去幫扶別人,人,本性難移,本性難移!救別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你挽救了一個家庭,卻又是對自己家人和愛人的不負責任,毀了自己的家庭,一切犧牲都不值得,因為每天相似的悲劇都在輪番發生,秀蓮的病,曉霞的遭遇,少平的不幸,這不僅僅是那個時代人的悲劇,更是整個人類社會的悲劇。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7

  我是含著眼淚把這部電視劇看完的,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感動,它真實的反映了我的爸爸媽媽生活的年代。原來生活就是這樣苦出來的,上一輩人的付出讓我們子孫後代有了這個來之不易的美好的生活,我們都是幸運的寵兒,感謝生活,感恩一切,也讓我們懂得要珍惜現在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或物。憶苦思甜是每一個時代人都應該有的風格。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但是有些人註定卻活得不平凡,平凡的人生裡活得有意義有充實的人生,有堅持的夢想,有對工作和生活熱愛。這部劇也真實的反映出了人性的弱點和優點,有質樸善良,有虛夥奸詐;也放進了很多時代的原素,例如反腐就是現在生活的了一個寫照,也許這也是每一個時代有需要堅持努力做好的工作,維護人民團結,全民一心。

  孫少平是自尊敏感的,但他堅毅執著,對工作的堅持,他覺得勞動工作才是充實的人生,他也許註定是一個平凡世界裡的平凡人,但是他卻活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我欣賞他的優點,也許沒有經歷過那一切,很難體會出一個過得這麼苦的人是怎樣鼓足勇氣活得那樣堅強,心裡再苦也要堅持,生活就是這樣現實的告訴每一個人。他是怎樣克服心裡的`障礙去接愛小霞的愛呢?小霞與他的差距是特別的大,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小霞真誠的愛打動了她,或許也是少平骨子裡就有一種性格,自己選擇或認定就一定要堅持走下去。這段愛情雖然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幸福中夾雜著不幸和痛苦,快樂中伴隨著憂傷,生活雖然總不能十全十美,但是能收穫那麼一二樣特別珍貴的東西就實屬幸運了。

  至於其它的我倒不想多寫了。只是覺得這部作品在快餐消費的電視劇視代真的拍的很不錯。

  謝謝路遙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也感謝現在還有這樣的好導演能讓我們這一代人留下一點戀想和懷念的東西。讓我們真切的瞭解了以前的生活以及未了解的一切。

  生活很美好,心懷夢想繼續前行,總會發現更美的一切。

  希望自己也能好好在平凡的世界的,把自己平凡的人生經營好,活得平凡但是卻又不平凡。起碼不能平庸的生活。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這一片熱土……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8

  週六晚上在酒店看了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已經播出的前六集,過了一把癮。雖然小說我已經讀過幾遍,對原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命運瞭如指掌,雖然沒有了當年讀小說時的那份熱血沸騰和感動,但還是被深深吸引住,一直看到凌晨三點。對我來說,這是很久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好在第二天是休息日,不用去客戶那裡講課,可以安心睡個懶覺。

  從週一開始,每晚下班回到酒店,匆匆吃過晚飯,開始追劇生活。沒有兒子的“麻纏”,一個人可以安靜地看完兩集,完全沉浸在路遙所杜撰的平凡的世界裡。看到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和田曉霞等次第出場,就像看到自己久別的老友一樣親切,也沒有了一個人在外地出差的孤單寂寞。一邊為他們的命運而哀嘆,一邊也為他們的變化而高興。

  從少平兄弟倆身上也看到我們兄弟倆青少年時代的影子,同他們一樣我們也是農村的孩子,自小生活在貧苦之中,在讀書中獲得快樂,在求知中滋生夢想,不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回憶匆匆那年,往事如昨,與劇中人的感同身受,不禁噓唏不已。孫少安和孫少平是50後出生的農村孩子,我們60後和他們相差十年左右,相比之下也要幸運一些。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期的歷史性變革讓一批批農村孩子有了升入大學和進入城市的機會,這徹底地改變了我們的個人命運,由人及己,撫今思昔,感慨頗多。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說: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在我看來,前者只能美好的願望,或者說是我們為之努力的目標,後者則是社會的現實,物質條件和社會大環境的枷鎖無時無刻不在給人以羈絆和桎梏。人們出生的家境不同,似乎是命中註定的,個人也無從選擇,但這對人一生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少安和少平出生在黃土高原的農村,家境貧寒,少安13歲輟學回鄉務農,幫助父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幹農活掙工分供弟弟少平和妹妹蘭香上學。少安和潤葉也是因為家境和自身條件的差異,有情人難成眷屬,讓人惋惜不已。

  少安在黃土地上起早貪晚不停地辛苦勞作,希望改變自己、家人和村人的貧窮狀態,最後和妻子秀蓮一起辦起磚瓦廠,成為一位農民企業家,走上致富之路,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少平因為去縣城讀書,開闊了眼界,有了自己的夢想,也有了闖世界的雄心,有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和視野。因為當時還不能參加高考,不得不回鄉務農,但還是不甘於命運的安排,走出家鄉去黃原城裡做了攬工漢,最後成為一名煤礦工人,一步一步邁向新的人生征程。

  即便人生而有不平等,譬如有家庭環境的不平等,有智力水平的不平等,但惟有知識和努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正因為我們的起點比別人的低,智力比別人差,所以我們沒有時間懈怠,更沒有時間抱怨,惟有不懈努力並奮力追趕,以期改變個人的命運。正如儒家經典《中庸》中所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好在知識並不獨獨垂青於那些生在富貴人家的幸運兒,也不會吝嗇給於那些蒲柳人家的勤奮孩子,只要他們肯努力地付出,從這一點看上蒼倒是公平的。一個人有了知識,便會有改變自身命運的夢想,有了此種夢想,就會努力奮鬥去實現之。勤能補拙,勤能生知,勤能致富,由此平凡的世界裡的平凡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9

  昨晚,第五十六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演完了,我和C君一直在追劇。最後兩集有點煽情,少平在煤礦受傷,差點要瞎掉眼睛,被網路公認為中國好媳婦的秀蓮卻不幸得了肺癌。看到動情處,我的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再看看C君,也和我一樣忍不住熱淚盈眶。

  路遙走的太早了,他不知道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多麼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也有人說,路遙的思維已完全不適合我們現在這種新媒體時代了,他講的只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年輕人的奮鬥史,但我覺得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生存溫飽之後,其實,還需要精神東西支撐。這種支撐才能讓你坦然地生活下去。

  電視劇裡展示的就是這種滿滿的正能量,所有的晚輩都孝敬有點糊塗的奶奶,田曉霞和孫少平見義勇為,救下被人調戲的小姑娘,曉霞為救人英勇獻身,田福軍因為老婆受了兩茶葉罐的錢,老婆被人帶走。孫少安開了磚廠有錢之後,有人找他去投資拍電視劇,他都有點心動,還去考察,但最終覺得應該把村裡的小學建好,錢用來建了新學校。孫少平,很多人覺得不能理解,他的人脈關係中有很多領導幹部的子女,但他寧願呆在煤礦。對於孫少平後來的道路怎麼走。路遙再沒有寫下去,但是金子總是會閃光,如果有人願意續寫,肯定孫少平也能實現自己的精神追求。

  不過作為一個男性作家,路遙寫主要的女性人物,還是太完美了。潤葉本想隨自己的心找到幸福,無奈卻嫁給了她不愛的李向前,但當向前出車禍失掉了一條腿,她又承擔起做妻子的義務,和李向前過上了真正的家庭生活。在某種意義上,潤葉就是傳統女性的代表。而田曉霞則和潤葉不一樣,她像是路遙心目中的現代女性,同時,她在無時無刻在指導著孫少平,把孫少平拉到她的精神層面上來。但事實上,在大牙灣煤礦的孫少平和在省報做記者的曉霞的地位還是很懸殊的,所以,她不得不死,當然以犧牲的方式,更壯美些。

  寫作是艱苦的事情,據說,路遙為了寫小說曾到銅川煤礦實際下井,瞭解工人的生活。小說中還有一段,但電視劇裡沒表現,就是有人去了我出生地方--楊凌,路遙為此寫了一段。在這段話中路遙居然把楊凌從一個小鎮後來變成農業都市的來龍去脈寫的清清楚楚,我真是佩服。不論路遙為寫作付出生命值得與否,但寫作的這種態度確實值得肯定和敬仰的。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10

  我在高中時候就看過那本叫《平凡的世界》書,看完以後,有一種很震撼的感覺。最近又拍成電視劇,選的演員也很不錯,有眼緣,我也很喜歡看,演的很到位,演出了書中人的性格,雖然有些情節有點改動,但是對時代背景,故事細節的把握絕對還原了原書和那個年代。

  當黃土高原下起大學,人們排隊去打飯吃的時候,人生不會只是初見,那兩個只吃全學校最差的黑饃饃的年輕人未必會是一對,那兩個吃全學校最差伙食的人,可能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的尊嚴,一切只是窮。當一個陳舊的年代裡,孫少平連飯都吃不飽,不知道他的內心還會有一種叫理想的東西嗎?他可曾慨嘆命運,可曾對現實低頭過?當田潤葉認定孫少安就是她愛的人,願意和他好一輩子,孫少安會接受嗎?你只是一個農民,也許你這輩子都不會走出那片黃土地,一輩子都要在黃土地裡耕耘,你敢接受一個女教師愛你嗎?這些都是當時的現實,答案都是否定的,人的一生太過複雜,很少有人能跳出時代的侷限性,孫少安也不敢選擇那種打破世間門庭觀念的愛情,原來愛是那麼脆弱,逃不出時代背景。

  最震撼我的還是那種人極端狀態下的生命力的迸發,人總要生存,總要生活下去,王滿銀,一個農村二流子,就敢追求或者欺騙一個農村少女,感嘆那片黃土高原的寬容和生命力的氣息,一個飯都吃不飽的高中生,卻內心也有愛和理想,生命不息的種子,這也許就是路遙想要告訴世界上人的話,只要你有生命,你生存著,為什麼不迸發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認真的活著,必將是最美麗的生命。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11

  今天看了二十四,二十五集,《平凡的世界》。二十四集講的是少平已經適應了城裡人的生活,他現在還在幹活,乾的越來越好了。有一天,支書家要蓋房,放上一個磚,那個磚不能見血,會很不吉利。那一天,支書讓少平表舅來搬這個磚,一放上去,手流血了。少平表舅舅不讓少平說,可是少平說:“我不會說謊。“支書讓少平表舅舅走了,少平表舅舅讓少平走了,走了之後就住在潤生家,這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要騙人。

  二十五集是少平的哥哥少安從家鄉出來拉回家和少安一起回去開磚窯,讓他們兄弟兩個把這個事業做大做強,一起賺錢。支書想讓少平做他的姑爺,想把少平的戶口移到黃原。移到黃原了,支書把他的戶口落在他家,準備讓他女兒和他成親,少平不同意,潤生就把田曉霞拉過來裝做他的女朋友,少平感覺不行,就跟支書直說了。支書也沒有為難少平,就答應他了。他終於可以完成了自己的心願到大城市,安安心心的打工賺錢。

  少平這一路打拼非常艱難,背上都是傷,身體變壯了,皮膚變粗糙了,他從一個教書先生到一個身經百戰的城市攬工,這中間有這巨大的改變,孫少平也正在完成他的心願。

  《平凡的世界》觀後感 篇12

  一直以來,很喜歡路遙的作品,喜歡他那種樸實無華的寫作風格,喜歡他筆下真實的人物生活。我看過他的《人生》,《黃葉在秋風中飄落》等一些作品。在那些作品中真實的感受到了農家生活帶給我的純樸,但是他們給我的感受都沒有《平凡的世界》給我的感受之深,好像自己走進了他們的生活,參與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為書中生動的情節而感動,為劇中悲慘的場面而深深落淚。在看完《平凡的世界》的那一刻,感覺自己豐富了許多。

  在《平凡的世界》中看不到真愛的結尾,看不到幸福圓滿的結局,留在腦海裡的是對那種樸實生活的模糊的記憶,一種似曾相識的情節,向他人展示了人生的全部意義,不管世事如何變化,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是那種敢於拼搏,敢於向前的勇氣。

  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歷經苦難,走過挫折,享受親情,友情,愛情,領悟生活的真諦,讓思想在平凡的世界中肆意飛揚,用自己雙手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不平凡的人生。也有自卑落魄的日子,但是,他們毫無退卻的意念。他們不屈不撓,他們勇敢向前,在困難中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輝煌!

  故事永遠不會盡如人意,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完美的人生只會讓人無奈甚至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