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10篇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1
孫少安,孫玉厚家的長子,為了減輕清貧家庭的擔負,初中畢業就停學在家協助父親務農,供還年幼的弟弟妹妹上學。由於他才能突出,不只是家裡的主心骨還當上了消費一隊的隊長,在雙水村頗有名望。但也由於一無所有的家庭,他忍痛放下了田潤葉的感情,而跑到山西娶了個姑娘。生活的艱苦讓他逐漸沉穩,他開端湊錢創辦磚窯,但由於僱傭的燒磚教師是個水貨,讓他的多年心血全都付諸流水,為此他的家更是寒上加霜,但生活不會孤負有心的心,他得到朋友親人的協助和支援,終於完成了鹹魚大翻身,成了當時最先富有起來的農民,讓鎮長和百姓都刮目相看。
他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從小就熱愛讀書,特別是世界名著,他都一五一十,在學校裡,由於家裡的清貧他只能穿那件最薄弱的外套,和吃最不堪入口的黑米膜,同窗們看不起他,不搭理他,卻又羨慕他的學識和才能,他代表學校去黃原縣扮演講故事,他打乒乓球的技術能取得縣裡第一名。高中畢業的少平也由於家庭貧窮而選擇了放棄上大學的時機,他置信生活的貧窮壓不倒剛強的他,像是《鋼鐵是怎樣煉成》裡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
他孤身一人到城裡打短工,卻不測博得了田曉霞的愛。由於機緣巧合,和他的人品學識俱佳之顧,進了煤礦區當上了一名榮耀的礦工,屬於國度工人。後來由於表現好,肯吃苦,有氣魄,當上了段長,成了勞動模範。生活並沒有壓垮他的意志,反而在錘鍊他的力氣,讓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2
看完此書,給我的第一感覺便是在這“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
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麼歷史地位。它不如四大名著那般名聲大震,但它卻能讓看過此書的人靈魂得以淨化。“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信與自強、人的拼搏與奮鬥、痛苦與快樂、挫折與追求、紛繁交織在一起,讀來令人蕩氣迴腸。我很喜歡路遙先生的出發點——“平凡”二字。
是的,他的世界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中又體現著不平凡。例如:作品中的主人翁孫少平,他受過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他能吃苦耐勞、懂事、善良、不好高騖遠等等。在作者的筆下世界中出現的都是些平凡的人物,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由此可見,在作者的筆下人的最大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的平凡。這點在作品主人公的身上便得以體現。相信看過此書的人都有一個感悟——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一種人生的追求與信仰,那是亙古不變的。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
如果有誰看過《平凡的世界》的話,你是否會對生活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對於不太懂生活的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認識一下我們周圍的世界。
生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那麼平凡的生活就不值得去讚頌嗎?也許對自己命運的負責才是重於泰山我們還不能完全詮釋生命的意義,迷茫縈繞其中,我們幾時清醒也不可知。
對生活的覺悟很重要,在我們對孫少平與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惋惜之餘,我們是否應該珍惜自己正在延續的故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我們並不奢望自由形影不離,我們但求生活豐富多彩。
對財富的渴望,對地位的追求,生存的目標如此簡單。在追逐於忙碌中,我們不知不覺失去了很多東西,比如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和感情。問世間情是何物,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短暫而難忘。如果說生之平凡而死之平凡是一種偉大,那麼,他的偉大在於,不隨波逐流,不心高氣傲,不胡作非為……而在於活出自我。
平凡也要精彩,我們生來就帶著諸多使命,家庭的`擔子,事業的責任,死亡帶走了我們,而把這些留給了下一代,我們只有在奮鬥中尋找自我,保證我們隨時都有活下去的勇氣。
我們做著同樣的任務,一旦任務失敗,無門只能放棄他去執行下一個任務,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有了一個缺憾,為此,我們要努力的活下去,努力的活下去……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4
《平凡的世界》——這是我迄今為止讀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作者是路遙,他出生與陝北山區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於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期間開始文學創作。《平凡的世界》是他在1991年完成的,獲得第三屆矛盾文學獎。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堅韌的毅力,強大的精神力量以及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在痛苦和磨礪中,他形成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對苦難的克服,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當我看到還在上中學的孫少平只能吃“黒饃饃”時,不經感到震撼!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大冰箱裡塞滿了雞鴨魚肉、酸奶等等。這些,可是孫少平幾乎沒吃過的東西啊!想想吧!我們現在是多麼的幸福!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有著這平凡的感動有著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不斷地戰勝自我,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感謝路遙帶給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5
第一次接觸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是在上初中時,從家裡唯一的半導體收音機每天中午的小說聯播中聽到的。那時,年少的我對書中的內涵體會的並不深刻。最近在家休息,我重讀了這部文學鉅著。方覺這是一部值得我們現代人細心揣摩的好書。
作者以史詩般的筆觸描述了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陝西農村生活的全景畫卷。真情的貫穿,是小說的魅力所在,小說中描述農民生存環境和心理活動的筆墨較濃,字裡行間滲透著對黃土地、對父老鄉親的深情厚意。小說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以及師孃,少安的山西老婆。還有那個山村裡面所有的人際關係,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刻畫的淋漓盡致,無不給人以靈魂深處的震撼。孫少安參加了全縣升初中的統一考試。在全縣幾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錄取了。但他的學生生涯卻因為家境的貧寒而不得不隨著這張錄取通知書的到來,結束了!他父親在他面前抱住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見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地告別了。他多麼不情願啊!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也不願意斷送他的前程……少安為了弟弟妹妹、為了那個家只有犧牲了自己的前途。讀到這裡,我不禁潸然淚下。
最欣賞的是主人公孫少平的刻畫,他是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物質生活的貧困和精神生活的豐富交織碰撞,他不甘於現狀,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悄悄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從黃土地出發,建築工人到煤礦工人。孫少平的愛情是貫穿他“平凡的世界”的一根主線,那些真心的愛沒有成為他的幸福,或遺憾,或退避。從郝紅梅、田曉霞到惠英嫂,其中還獲得了侯家姑娘和同村金秀的好感,以及贏得僱主夫婦的青睞欲招其為女婿。田曉霞的出現給少平帶來了生活的希望,但是現實的殘酷在無情的奪走田曉霞生命的同時也奪走了少平的夢。在這平凡的世界裡,平凡的人,享受愛情,親情,友情的同時,在痛苦中感受世事無常,感受天災人禍。
縱觀全書,作者用筆基本是坦平直敘的,沒有什麼華麗的字眼,但把蘊含著人類的豐富情感寫到了人靈魂的深處,感謝路遙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澎湃的生命之鉅著。
從這本書裡,讓人獲益的東西我很難一一概括,但我從書中得到了啟發:苦難的遭遇能磨礪堅強的意志,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煉獄,方能讀懂人生,走向成熟;人生的價值,在於對自身苦難的嚴峻正視、深刻思考和不懈抗爭。人,只要不倒下,就昂首堅持前行。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6
人物的刻畫也極其獨到。注重人物的現實性。比如,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地愛著潤葉。但是,卻因為他身為農家,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這樣的心理矛盾,路遙刻畫得細緻入微,尤其逼真。
同樣,也很符合現實狀況以及現實心理。他,最終錯過了潤葉。但是,同樣,因為他的小農意識的侷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後,生活便代替了愛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人物的刻畫也極其獨到。注重人物的現實性。比如,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地愛著潤葉。
但是,卻因為他身為農家,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這樣的心理矛盾,路遙刻畫得細緻入微,尤其逼真。同樣,也很符合現實狀況以及現實心理。他,最終錯過了潤葉。但是,同樣,因為他的小農意識的侷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後,生活便代替了愛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7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
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8
讀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湧起一股熱辣辣的感覺,有時竟禁不住熱淚盈眶。我沒有資格對它評述,只有被它感動。
縱觀全書,我覺得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苦難和奮鬥,平凡和偉大,而貫穿其中的是親情、友情、愛情。講述了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農民的生命同偉人的生命具有同樣的價值,普通人的勞動同偉人的業績一樣偉大,我能夠認識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偉大的,能夠讓我在努力奮鬥的同時提醒自己保持一顆平凡的心。
全書字裡行間流淌的全是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
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為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
因為有愛,有了溫情,有了力量,世界變得如此美麗!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應該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9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鉅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在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程序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以下是一篇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輝煌的一生不是如波濤翻滾,而是平凡如河水般地淌流不息……
——題記
這是對我來說很有意義的一部小說,因為第一次讀它的時候是在讀高三的時候,當時正面臨著考學的壓力,是它給我帶來了動力,並讓我對文學有了另一種釋意-----樸實無華便是真,善,美。多年過去,再次拿起這本厚厚的書,再次讓我聞到了那黃土高坡的氣息。
“平凡的世界”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讀完這本書後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也許還會改變你現在的很多想法 。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麼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藝界居於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開始受到嚴峻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為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為了紀念那裡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路遙該是文壇中少有的英雄,他不僅把寫作當成了一種責任,更當成了一種無比神聖的使命。路遙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他在創作手記中曾這樣寫道:“在這裡,我才清楚地認識到我將要進行的是一次命運的‘’,而賭則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儘管不會讓世俗的觀念最後操縱我的意志,但如果說我在其間沒有作出任何世俗的考慮,那就是謊言。無疑,這部作品將耗時多年,如果將來作品有某種程度的收穫,這還多少對拋灑的青春熱血有個慰藉。如果整個地失敗,那將意味著青春乃至生命的失敗。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華,它的流失應該換取最豐碩的果實——可是怎麼可能保證這一點呢!你別無選擇——這就是命運的題目所在。”最終路遙賭贏了這場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完成了他的願望,只是代價異乎尋常地慘重,他輸掉地是生命!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於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名著《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10
路遙先生筆下的蘭香著墨不多,是孫家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三四歲就挎著小籃子進來挖野菜了。與少安的創業致富和少平的肉體追求相比,蘭香是最不受人關注的,以至不如滿銀蘭花貓蛋狗蛋一家四口故事多。默默的蘭香只是有幾個場景讓人唏噓不已。
一次是家裡出了“大事”,十七歲的少平暫時撐起總指揮的角色,十三歲的蘭香幫不上忙,本人默默地去餵豬撿柴火。等大家都忙成一團,忽然想起豬還沒喂,灶火圪嶗裡才傳出蘭香的怯弱的聲音:“媽,豬我曾經餵過了……”,還撿了夠燒好幾天的柴火。
還有一次印象比擬深入的是少安分家單過以後,每天忙著創業賺錢,進城時忽然想起讀高中的妹妹,要給蘭香留下50塊錢,蘭香的眼淚奪眶而出:“二哥每月給我10塊錢,你那邊還有嫂子呢……”這裡的淚水是複雜的,冤枉,諒解,欣喜,打動……不一而足。
蘭香的懂事不是什麼唉聲嘆氣,也沒什麼動人事蹟,而是默默地諒解家中的一切,做為最小的孩子,從不流顯露女孩子對物質應有的哪怕一點點的等待;家裡一旦有點好吃食,總是默默地不被察覺地有各種藉口分開家,把那一點好吃食留給奶奶和侄子外甥……
蘭香的結局比擬理想(應該是作者的理想吧),考上了名牌大學,還是高大上的理工科專業,找到了耿直的高幹家庭的男友,真正徹底分開了雙水村那個山溝溝,在一個更大更寬廣的世界去領會人生的精彩。
我很喜歡蘭香這個人物,不矯情,不做作,一切的親情,感情,義務,道義,乃至追求,都默默地表現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如此,內心一定是安寧的,過程一定是激盪的,呈現了另一種的高尚之美與貴族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