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讀書感
《駱駝祥子》讀書感1
《駱駝祥子》這本書是一本諷刺小說。透過祥子從一個積極上進、紮實肯幹的大好青年,最終淪為無惡不作、好賭成性的社會敗類,充分體現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諷刺了政府的無能和封建制度的泯滅任性。祥子的遭遇充分將人性的醜惡和社會骯髒的一面毫無保留的揭露出來。
文章開頭我認為祥子是一個心地善良、淳樸的好少年。在與生活鬥爭中,積極向上,努力想要買到自己的車子,過平平安安的生活,可是命運就是這樣捉弄人,不給好人過好日子。為了買車,祥子取了並不愛的虎妞,虎妞整天欺負他,岳父也是看不起他,可是他仍然執著的為了自己的生活艱苦奮鬥。即使常常遭到白眼,在過了一段時間的平穩生活後,命運不願放棄捉弄這個可憐的人,虎妞死了。祥子賣了車,安葬了虎妞,即使如此,祥子依舊沒有放棄,人性的光輝的一面體現了出來,純潔向上的新,閃爍著光輝。理想使人不斷奮鬥,屢敗屢戰,路戰屢敗!這一刻,這個顆心照亮了世界。但是,這終究是一個悲傷的額故事,命運也沒有如此容易就放過一個人。小福子死了,祥子最愛的人死了,在多重命運的額重擊下,祥子還是不堪重負的墮落了。祥子變得苦悶,開始留戀於抽菸、喝酒、賭博。也不再在乎車子,放棄了理想,還有什麼呢?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思,以至於最後祥子居然成了殺人的幫兇!
現在的人啊,多少人追逐著夢想,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被打擊,然後放棄?沒有血與淚的追求,只是幻想,夢想終究只是夢而已。祥子的失敗固然和社會的腐敗有關係,可是如果他一隻堅定的走下去,不放棄,我相信他會成功。失敗的.根源終究是人啊。
這部小說剛勁有力,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從祥子到虎妞再到小福子,無一不令人感嘆悲哀,小說表達的主題令人深思,從前中國的社會是多麼腐敗,希望是多麼渺茫,在那樣一個黑暗的年代這樣的故事或許是真實發生的!問我們活在這樣的年代,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的對我們的期待,作為青少年,為中華的崛起而讀書,想祥子一樣,堅定的追求夢想,只不過,我們的結局不是墮落,而是在成功的彼岸開出最美的花朵!
《駱駝祥子》讀書感2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伕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祥子老實、健壯、純樸,對生活有駱駝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願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後來,經過3年的省吃儉用,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車,但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第二次他又攢夠了錢,卻又被那可惡的孫偵探給怍了去。第三次,他娶了虎妞,還用虎妞的錢買了車子,本來日子過得已經很不錯了,可是虎妞卻難產死了,祥子傷心欲絕,沒法了,只好把車子賣了來安葬虎妞。他的這一願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後,終於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它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他成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的行屍走肉。正是透過祥子這個人物的變化,老舍無情地批判了這個社會——它不讓好人有出路。
我建議大家讀一讀《駱駝祥子》,生動的貧民形象,傳神、流暢、通俗的語言,富於魅力的老北京風情,這一切,你都會感受到的。
《駱駝祥子》讀書感3
開啟這本書,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祥子,不禁自問,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讓這部偉大著作的靈魂自始至終都圍繞著他?
我帶著疑問繼續往下讀,又被祥子勤勞、要強、肯吃苦、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的努力奮鬥的精神所感染,不禁產生了對祥子的佩服和肯定,認為不論以後有什麼困難和挫折阻擋著他前進的腳步,他都不會改變要好好過日子、開車場的決心。
當祥子買上第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後,我真的為他感到自豪,好像是我在拉車,我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一樣,是我透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終於買了一件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且這東西還十分漂亮寶貴,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對自己衝忙了自豪與成就感。
我的整個身體和靈魂已經完全被這本書而吸引。被祥子剛強、勤勞、要強的性格而激勵。像是患上了一種強迫症,不停的催促我快點完成暑假作業,要我再要強一點,再勤奮一點,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完成的事情,這使我受益深淺。
繼續往下看,我為祥子的遭遇而深感同情,本想再多掙一點錢,攢下來,能夠以後過上日子,但卻有不幸,被軍官抓住,半路上又遇到了打仗,才得以趁機逃出,卻又捨不得那三頭溫順可憐的駱駝,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們也牽了出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把它們賣出去。但是又碰上兵荒馬亂,駱駝根本就值不了多少錢,祥子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又想到了以前一位老者跟他說過:你這麼賣力,到頭來還是要混一口飯吃,別人偷懶的,也是混一口飯吃,最後還是老實的人吃虧。這樣想著,祥子便也開始偷懶了,他沒有了剛開始的要強,成了整天混日子的人。這讓我著實大吃一驚,本以為結果是美好的,但卻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讀完整本書,我的心情是糾結的。祥子的前後變化讓我感到悲傷,又對當時社會的黑暗、醜陋而感到憤怒。卻又覺得我們生活在這麼和平、幸福的世界上,我們根本就體會不到那是社會的黑暗和恐怖,又有什麼權利和資格去評論那時人們為了謀生的種種做法呢?也許他們只是被生活所逼,只是為了謀生,能夠生活,才發生了人性的扭曲。
而如今,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沒有當時那種黑暗和恐怖的局面了。我們也更應該學習最開始的祥子,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不然,結果就與後面的祥子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