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清照> 李清照詩詞武陵春

李清照詩詞武陵春

李清照詩詞武陵春

  導語:只恐雙溪舴艨舟,載不動、許多愁。下面是由小編為你整理的李清照詩詞武陵春,歡迎大家閱讀。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艨舟,

  載不動、許多愁。

  這是李清照避難金華時所寫的一首詞。當時國破家亡,夫傷物散,她也流離失所,無依無靠,所以,詞情及其悲苦悽慘。

  首句寫當前所見,“風住塵香”四個字表達了一場小小的災難的後果:狂風摧花,落紅無數,花已沾泥,人踐馬踏,依然化為塵土,所餘痕跡,但有塵香。這四個字不但含蓄,而且擴大了容量,使人從中體會了詞人更為豐富複雜的感情。次句寫由於所見所聞,故所為如此。日頭已高,頭猶未梳,雖與[鳳凰臺上憶吹蕭]中“起來慵自梳頭”語意全同,但那是生離之愁,這是死別之恨,情景極然不同。

  三四句,由含蓄轉而縱筆直寫,點明一切悲苦,由來皆因物是人非。而這種變化是廣泛的、重大的、劇烈的變化,無盡的痛苦、悲哀全在其中。所以,詞人以事事休來作結,來概括自己的絕望之情。

  前兩句含蓄,後兩句真率。含蓄,是由於此情無處所訴;真率,是由於雖明知無處可訴,仍不得不訴。故似相反,而實則相輔相成。

  上片既極言所見景色之悽慘,心境之悽苦,所以,下片便宕開,從遠處說起。李清照是極愛遊山玩水的.。雙溪是浙江金華的名勝風景區,她想借遊覽來排遣心中的悽慘心境。但實際上, 他的痛苦之大,哀愁之深,又豈是泛舟一遊所能消釋?所以在未遊之前,就已經料到愁重舟輕,不能承擔了。詞人的設想既新穎,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兩句開,一轉;後兩句合,又一轉;而以“聞說”、“也擬”、“只恐“六個虛字來轉折傳神。試想,春日的雙溪好呀,只是聽說;泛舟出遊,也不過是“也擬”,下面又忽然出“只恐”,抹殺了上面的“也擬”。聽說了,也動念了,結果呢?還是一個人做在家裡發愁。

  這首詞的文思新穎,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柔造作之嫌。以船來載愁,形象筆致,將愁物質化了。在佈局上,古人以“掃處即生”來評判。掃即掃除之掃,生即發生之生。先寫前一段情景的結束:春光已盡,又由風住香留觸發到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作者在這裡才是要表現的最動人的部分。抒情詩因受著篇幅的限制,只能反映出有代表性的一個點或一個側面。而本詞這種寫法,就能夠將省略的部分當作背景,以反襯正文,從而出人意外地加強了正文的感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