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柳宗元>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註譯賞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註譯賞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註譯賞析

  唐·柳宗元

  自餘為人[2],居是州[3],恆惴慄[4]。其隙也 [5],則施施而行[6],漫漫而遊[7]。日與其徒上高山[8],入深林,窮回溪[9],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10],傾壺而醉。醉則相枕以臥[11],臥而夢。意有所極[12],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13],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14]。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15],望西山,始指異之[16]。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17],莽[18],焚茅[19],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20],則凡數州之土壤[21],皆在席之下[22]。其高下之勢[23],然窪然[24],若若穴[25];尺寸千里 [26],攢蹙累積[27],莫得遁隱[28],縈青白[29],外與天際[30],四望如一[31]。然後知是山之特立[32],不與培為類 [33]。悠悠乎與氣俱[34],而莫得其涯[35];洋洋乎與造物者遊[36],而不知其所窮[37]。引觴滿酌[38],頹然就醉[39],不知日之入[40]。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41],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42],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43]。遊於是乎始[44],故為之文以志[45]。

  是歲,元和四年也[46]。

  [作者簡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家與、裴兩家被並稱為“河東三著姓”。 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後,柳家與李氏皇族關係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時居官尚書省的就達22人之多。但到了永年間,柳家屢受武則天的打擊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時,其家族已衰落,從皇親國戚的特權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階層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縣令一類小官。其父柳鎮,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說,柳氏到他這一代,已經“五、六從以來,無為朝士者”。安史之亂,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沖擊。戰亂中,柳鎮送母親入王屋山避難,自己攜著一家匯入逃亡人流,逃到吳地。在南方,一度生計艱難,有時竟薪米無著。柳宗元的母親為了供養子女,常常自己捱餓。柳宗元正出生於“安史之亂”後,他的幼年便是在窮困艱難中度過的。柳宗元九歲時,又一次大規模的割據戰爭——建中之亂爆發,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飽嘗戰亂之苦。柳宗元成長於動亂年代,他從少年時代起就對人民遭受的苦難有一定的'瞭解,對社會現實有一定的認識,這對他以後的文學成就和思想建樹不無影響。

  貞元九年(793年)春,20歲的柳宗元考中進土,同時中進土的還有他的好友劉錫。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書省校書郎,算是步入官場,這一年,與楊憑之女在長安結婚,兩年後,中博學宏詞科,調為集賢殿書院正字,得以博覽群書,開闊眼界,同時也開始接觸朝臣官僚,瞭解官場情況,並關心、參與政治。到集賢殿書院的第一年,他便寫了《國子司業陽城遺愛碑》,頌揚了在朝政大事上勇於堅持己見的諫議大夫陽城,第二年寫了《辯侵伐論》,表明堅持統一、反對分裂的強烈願望。

  參考譯文

  自從我成為被貶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憂懼不安。公務之餘,就緩步行走,沒有目的地出遊,每天和自己的隨從爬高山、鑽深林,走到迂迴曲折的山間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狀的石頭,沒有(因為)遠而不到的。到了就撥開雜草坐下,傾盡壺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後便進一步相互枕靠著睡在地上,躺下就做夢。心中想到了哪裡,夢也就做到那裡。醒來之後就回家。我原以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異地方,都已被我遊覽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異和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於坐在法華寺西亭,遙望西山,才指點西山並感到它的奇特。我於是命令僕人越過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雜亂叢生的草木,燒掉茂盛的茅草,不達到西山之巔決不罷休。攀援著爬上山頂,像簸箕一樣坐著,觀賞風景,周圍幾個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席下。它高處之下的地勢,(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樣深,(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樣低陷,有的像是蟻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螞蟻洞,千里之遙如在尺寸之間,聚集收攏,層層堆疊,沒有一個景象能逃脫(我的眼光)而隱藏起來的。青山白水相互縈繞,遠處與天邊交會,從四面望去,渾然一體。這樣以後才知道這座山確實特立不群,與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樣。(西山的)高大渺遠與天地間的浩大氣一樣,永無邊際;(西山的)廣闊無邊可與天地自然結友交遊,永無盡期.我於是拿起酒壺,斟滿酒杯,暢懷痛飲,醉倒在地,不覺間日薄西山。蒼茫暮色,自遠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麼也看不見了,而我卻了無歸意。精神凝聚安定,形體得到解脫,和萬物的變化暗暗相合,我這才認識到過去等於沒有遊覽,真正的遊覽從此(時)開始。所以我特意把這件事記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