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讀的後感800字

老人與海讀的後感

老人與海讀的後感800字

  老人與海讀後感800字1

  他決心做自己一個人的英雄。

  生活的種種苦恨辛酸會磨去人的稜角,歲月的流逝也會給人留下風霜,而有多少人,在這過程中一併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消磨了?有多少人,在困境中選擇了妥協,在失望中放棄了自己的執著與追求?又有多少人,在桑地亞哥老人這種境地裡,選擇割去魚線,駕著船帶著八十五天沒有釣到魚的恥辱回去?不,這恥辱不在於失去了魚,而在於在軟弱的驅使下在死亡與失敗中選擇了失敗,與文中所言相反,一個人沒有被摧毀,卻被打敗了。

  真正的失敗,是自己的意志,屈服了。

  那些人放棄的不僅僅是魚,而是夢想,成為一個英雄的夢想。每個人意氣風發時可能有種種嚮往,可能想要成為一個英雄——強大,有所作為,令人仰望。可是英雄最強大的不是外在的力量。而在於他不肯放棄服輸的意志。一個人想為他人所仰望,必須要自己認可自己的所作所為,這種認可也不是逆境中的一再妥協,而是知道自己所做的,不愧於英雄之名。

  桑地亞哥老人沒有失敗,因為他的意志沒有退潰,大魚沒有使他放棄,鯊魚也沒有讓他絕望。他竭盡了自己的力量,最終成為了大海上僅他一人知曉的英雄。是的,他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漁夫,可是他的身形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也讓多少人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什麼,更讓我真正明白,何謂英雄。即使在書中,他只是一個人的英雄。

  老人與海讀後感800字2

  老人一次次被命運戲弄,但他從來不相信命運,他只相信倔強的自己,從不向命運低頭,這雖然使他受盡了身體上的折磨,但只要他的精神世界是聖潔的,那他就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他就是不可戰勝的強者。老船載著老人漂了過來……岸上,整整嘆息後,傳來了陣陣叫好聲,就連身後的浪潮都向他彎腰停息了。沉靜的老人雙手緊緊摟住身旁的魚骨、靜靜地、執拗地守護著船上滿滿的寶藏。

  是的,因為他不肯認輸,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了一條重達一千五百磅且美麗的大馬林魚,在兩天兩夜後,他殺死了那條大魚,但遭了鯊魚襲擊,他竭盡全力不放棄一絲希望與鯊魚博鬥,最終一一殺死了它們,但結果老人筋疲力盡回到岸上時,只拖回了一副魚骨頭。

  有人也許覺得老人的一切努力只不過是一場空,到頭來還是失敗了,依然無所收穫。雖然老人沒有成功帶回那條大魚,是失敗的,但同時老人也是個勝利者,他不屈服於命運,不論處在多麼險惡的境地,都會盡自己所能擊敗困難,不放棄一絲希望,儘管他一無所獲,但他戰勝了自己,戰勝了失敗。他為了自己的目標努力追求過、奮鬥過,那麼他就是一個勝利者,也是一個勝利的失敗者,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我想他是把自己的一生寄託在了大海上。其他漁夫以男性的“他”稱呼大海,視大海為敵手;而桑地亞哥老人以女性的“她”稱呼大海,帶著一種平和的柔情。在海洋的航程上有他過去的故事,有他驕傲和自豪的事蹟,甚而有他的理想。他與大魚僵持在海上,最開始也許只是單純地為生計所迫,但後來在缺少食水,遠離大陸時維持他的力量的,是他不肯服輸的意志。“憑它的舉止風度和它高度的尊嚴來看,誰也不配吃它。”老人已經不再把魚當作他的獵物,而將他當作了與自己同等地位的敵人。而在茫茫大海上,即使他放棄了這條大魚也無人所知,但他沒有放棄。這不是虛榮心,因為虛榮在生死之間是無力的。實際上,他所做的一切,是在維繫自己的尊嚴。

  老人與海讀後感800字3

  但是……最終漂過來的卻是一條似空非空的船,不是因為船上那可悲又可笑的魚骨頭,而是因為這在船中靜靜躺著、雙眼中仍流出希望的老人。他的一切足以填滿這腳下的船,甚至於身後那與他相伴一生的海。這船上載著,夢想。靠海為生,老人家一生都有一個來自大海的夢,他在這海面上迎接在海下升起的`第一縷陽光、送走最後一次浪潮。每次出行前他總是和曼諾林一起暢想新的旅途,儘管事實與想象總是相差甚遠,但那個屬於他的夢卻從不曾斷過。心中的夢與希望也同這漁網一樣在海水起起落落,但一刻也未停止下一次的撒網。

  就這樣他在他自己的夢裡扮演著他自己的王者,真如書中所說:“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像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像海水一般藍,喜氣洋洋而不肯認輸的。”雖然他總是受來自皮肉和精神上的打擊,但是心中與大海的約定,使他不曾倒下,反倒練就了他超人的意志與勇氣。這船上載著,勇氣。“獅子、曼諾林……”這兩個詞伴隨著他整個旅途。獅子是他年輕時闖蕩非洲的見證、曼諾林則是他同樣回想起了當年年輕力壯時的樣子,他們同樣給了老人挑戰鯊魚、暴風雨的勇氣:“這兩個肩膀挺怪,人非常老邁了,肩膀卻依然很強健,脖子也依然很壯實,而且當老人睡著了,腦袋向前耷拉著的時候,皺紋也不大明顯了。”這一種信念和勇氣竟可以使他返老還童:

  書中老人面對一波波鯊魚的來襲仍舊奮力反抗,捍衛自己的戰利品,用手中的魚叉、木棍……並最終以血肉之軀與之相搏,這種勇氣是常人所不及的,更別說是這樣的一位年邁的老人。那可能是他的執拗、執著吧。這船上載著,執著。“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老人與海讀後感800字4

  我曾經極其嚮往海洋。

  現在想來,那時候只是受多了各類影視材料和旅遊宣傳的影響。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當我看到深圳一個海港那翻滾混濁的海水裡捲來的垃圾時,我只能沉默地走開了。海港裡有不少機械化的捕魚船,這裡的漁夫——不如說船員,年輕而還沒有被海風吹出滄桑。

  《老人與海》裡的漁夫老人不是這樣的。他年邁蒼老,生活貧困,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連魚餌都是關心他的男孩拿來的。他同時也樂觀、堅強、在海上與一條格外龐大的魚僵持了三天三夜,歸來的途中又遇到了鯊魚的襲擊,又與之搏鬥,雖然得以逃生,但他所捕到的大魚卻被鯊魚吃得只剩下一具的骸骨,蒼白的骸骨。

  在這個豐富而多彩的寒假中我讀了《老人與海》一書,每當窗外寒風凜冽時,眼前浮現的卻是湛藍色的蒼穹,洗滌過一般泛著白,不覺間一艘並不算大的漁船迎著海浪風暴駛向未知的大海。恍惚,那條美麗的大馬林魚身上的紫色寬條紋映著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