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文大全> 小雪花課文內容

小雪花課文內容

小雪花課文內容

  《小雪花》是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小雪花課文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小雪花課文內容

  小雪花飄呀飄呀,飄落在枝頭,好像梨花開放了;飄落到田野,好像給麥苗蓋上了棉被。

  小雪花飄呀飄呀,枝頭的梨花越開越多,麥苗的棉被越蓋越厚。小樹和麥苗都睡著了,他們正做著快樂的夢。

  【《小雪花》教學反思】

  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設計課例時,讀成本堂課最大的特色,也是一大亮點。指導學生朗讀貫穿本堂課的始終,成為了學生的精神需要。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主要以讀為主,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我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三個“藉助”,使學生在巧妙化的指導中讀出興趣,讀出情感。

  1.藉助畫面朗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插圖絕不能忽視的。學生在欣賞插圖的同時繪聲繪色地讀課文。而且插圖還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讀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初讀時,我就緊緊抓住課文插圖,引學生思考:小雪花飄到了什麼地方?引導學生藉助插圖邊看邊讀,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而且讀得也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小雪花,飛到這,飛到那,不管飛哪,都是快樂的。

  2.藉助表演朗讀。

  喜愛表演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針對這一特點,我設計“角色扮演,自由表演”這一環節,沒想到這個環節收到了意外驚喜。學生透過角色置換很快進入到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去經歷。這樣一來,語言文字在他們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具體豐富的畫面。師生同臺更是讓孩子們興致盎然,讀得津津有味,演得妙趣橫生。在讀第二自然段時,我要求學生讀時想象自己正和水中的.魚蝦嬉戲,就用那樣的心情讀出這段話。學生在演中領悟的很到位。尤其是最後一自然段的朗讀,連我這個老師都自嘆不如,我情不自禁的豎起了大拇指,小雪花飄在媽媽的臉上,那滿滿的幸福感孩子們表演得也讀得淋漓盡致。

  3.藉助音樂朗讀。

  音樂,就是最好的選擇。學生朗讀時,教師根據課文的思想內容配上適當的音樂,這種聽覺與隨之而來的想象力的相互作用,增強了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了學生的朗讀情感,引起共鳴。 如果你是小雪花,你還會飄到什麼地方去?學生伴隨著輕鬆的音樂各抒己見,有飄到屋頂的玩滑滑梯的,有飄到森林為小樹穿棉襖的,有飄到馬路鋪地毯的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此時,教師已把學生帶入了情境,已激起了學生的朗讀興趣,進行情感朗讀已不是難事。

  還有一點,我也感觸很深,就是自己不能熟練使用資訊科技,一緊張,腦袋就一片空白。在授課過程,課件出現一點小小的問題,我就不知所措了。

  說實在的,資訊科技走進了課堂,為我們的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恰到好處的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資訊科技的使用也對我們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