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蘇提清明即事古詩

蘇提清明即事古詩

蘇提清明即事古詩

  古詩詞賞析是語文考試中的重點,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蘇提清明即事古詩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字詞解釋:

  蘇堤,元佑間蘇軾官杭州刺束時建於西湖。

  梨花風,古代認為從小寒至Ⅱ穀雨有二十四番應花期而來的風。梨花風為第十七番花信風。梨花風后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樂聲、歌聲。

  屬:歸於。

  即事:歌詠眼前風景

  梨花風:梨花為第十七番花信風。

  翻譯:

  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遊人如織。到了傍晚,踏青遊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賞析:

  這首詩對大好春光和遊春樂境並未作具體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點染,此詩的構思之絕,就體現在詩人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遊人的縱情、黃鶯的恣意,從側面措意,促人去展開聯想。遊子尋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歸”,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見西湖勝景令人目不暇接,節日氣氛使人流連忘返。再看“流鶯”,當人們“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時,它的世界被人類“強佔”。現在,“遊人去而禽鳥樂也”,被壓抑了一天的黃鶯,又受了遊人情緒的感染,當它重成了綠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難想象,黃鶯匿跡,是因人喧場面的熱烈;而它的再現,正說明宜人秀色的魅力。這樣,詩人敘節日情景,狀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繪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無情之鶯的快樂,由側面實現自己的創作目的。

  詩人簡介:

  吳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吳興)人。南宋後期詩人,著有傳世作品《蘇堤清明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