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古詩> 淺論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淺論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淺論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嚴重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們認為,在誦讀活動中,有必要遵循“誦讀為本,不求甚解”的原則

  古代詩詞歌賦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幾年,大家對古詩的學習越來越重視,在我們的課本中,每一冊中都收錄有一定數量的古詩,而且,在《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也首次附上了古詩文推薦篇目。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學生不但要能背誦古詩文,還要逐字逐句地背誦釋義,這樣一來,嚴重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學古詩文要學到何種程度呢?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較淺,再加上古詩文具有高度概括、精練含蓄、思想深邃、感情委婉等特點,因此,兒童學古詩文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對古詩文的深刻理解。那種逐字逐句分析、要求學生學一句理解一句的做法,一方面忽視了小學課程設定的現狀;另一方面,忽視了小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加重了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也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認為,在誦讀活動中,有必要遵循“誦讀為本,不求甚解”的原則。

  學習、鑑賞詩文,我國古代早有一種流行廣泛且公認有效的方法,即“吟誦”,與今天所稱的“朗讀”、“誦”、“熟讀”、“誦”很相似,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讀出作品的獨特神韻。它對於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至今仍有積極的作用。“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古語分別從深度和廣度上強調了量的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讀,才能自悟其義;只有廣讀,博採眾家之長,才能下筆如有神。清代學者陸世儀認為:“凡人有記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慾未染,知識未開,則多記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當讀之書,皆當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讀。”現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學生正處於機械識記佔優勢的黃金時期,過多的`講解勢必會降低誦讀古詩文的興趣、效益和質量。現在老輩學人還能記得幾十年前吟誦過許多遍的文學精品,對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證明。

  記得巴金在《讀我的散文》中也這樣說過:“從小讀過不少散文,當時背得很熟的幾部書中間,有一部《古文觀止》,讀多了讀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調子。”誦讀的過程,實際上是心、口、眼、耳綜合運用學習、思考的過程,思考比較多了,想象能力也會隨之增強。中華古詩文藝術力量充沛,描寫細緻,語言精練,抒情寫物生動活潑,吟誦熟透以後,高尚情操,美妙表現,不知不覺就能轉化為自己的認識和能量,隨時由自己運用,不必臨渴掘井、搜尋枯腸。鄭板橋就有這樣的體驗:“倘能背誦如流,則下筆思潮洶湧,不患枯澀矣。”記得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在一次書面發言中曾回顧了自己從小學一年級起背誦古詩的經歷,他說:“即使當時有些詩句不全懂,但並不影響背誦。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之後,越發體會到許多名句的意義,每過十年,在理解上就會有一個新的境界。” 多背點經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是為學生做一種終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準備。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古詩文誦讀活動時,無需面面俱到地進行分析、講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義就行;但也並不反對個別學有餘力的學生對某些古詩文作一些較為深入的瞭解和研究。這就是所謂的“誦讀為本,不求甚解”原則。因此,我認為,小學生古詩文誦讀還是“不求甚解”好,當然這種“不求甚解”不是要求學生一點都不需要去理解,而是要在其誦讀的過程中實現“自悟”。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一點,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證。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每當學生遇到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我們不是都提醒他們再仔細地讀一下課文嗎?對於古詩文的理解,我認為就更不需要教師講解了,一切放手給學生,讓他們自讀自悟,至於理解到什麼程度,那就要因人而定,不需要搞一刀切,更不需要將教師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學生此時的理解或許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但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他們對於詩文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並且會融入自己的人生體會,其理解的深度與在學校時所學的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語,這些是教師在課堂上沒法做到的。所以,當前重要的不是他們理解了多少,學習古詩詞的方法而是他們記住了多少;不是他們從誦讀中獲取了多少人生的哲理,而是他們積攢了多少留著在將來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慢慢享用的精神食糧。

  理解有助於記憶,但這種理解應該是一種“朦朧理解”(任永剛、盛文節,《倡導背誦古詩文豐富兒童的語言》),它不是來自於教師的講解,而是來自於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悟。在這裡,我們要將“引導”與“講解”區別開來,講解不是引導,我認為最好的引導是指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誦讀。中國古典詩詞有著獨特的節律美和音韻美,這種美只有透過誦讀才能體現出來,入情入境的誦讀不但能使聽眾感受到美,對朗誦者本人更是極大的美的薰陶。這種薰陶不但是潛移默化的,而且也有著激發興趣的顯性功能。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幫助朗誦者更加準確地把握詩的意境,避免在理解詩意上走彎路。前面所說的“自悟”也就是在入情入境的誦讀中得以實現的。引導學生誦讀,強調的是教師的示範作用,而不是教師的解惑作用。教師不需要講解,只需要透過飽含感情的朗誦就可以達到引導學生把握詩的意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