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顧城> 顧城《預兆》賞讀

顧城《預兆》賞讀

顧城《預兆》賞讀

【顧城《預兆》原文】

  一個小學生

  穿著短褲

  在沙堆上爬

  暗綠色的

  帆布皮帶裡

  彆著楊樹枝

  當作尾巴

  他一會是狐狸

  眯起眼睛,狡猾

  一會又學狼

  可惜正在換牙

  我看著他

  不知是該笑

  還是該怕

  一九八O年八月

【顧城《預兆》賞讀】

  一切都難以預料。

  母親誕生嬰兒,眾人無不祝福。但誰知道,這個嬰兒將來會成為什麼人呢?這無人去發問,但問題本來就存在。

  如果這是杞人憂天,顧城就是杞人。

  他對小學生在河灘上“畫遊戲”的疑懼心理就是一種憂天意識。就一般而言,這大可不必,孩子就是孩子,遊戲就是遊戲,何必求之太深呢?這不無道理。

  問題的另一面是,現代世界的變化,已使人對一切產生了不相信的心理,“懷疑”已越來越成為一種世界範圍內的普遍存在。由對社會的疑懼、由對自然的恐懼,由對現代科學發展的擔心,直至懷疑人類自身,已是不可掩蓋的事實。顧城的“憂天”意識也就根源於此。作為一個詩人,這也就是一種特別的'敏感和難得的氣質。

  在生活中,不盲從不盲信是對的。但狐疑是有害的,仍需就事論事。在這種意義上,詩是另一碼事。它雖然與生活有關,但又畢竟不是生活。但作為一種抽象的括和理性的結晶,它又具有常人難以體會的精微。這首詩的意義也就體現在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