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杜甫> 《杜甫詩三首》最新教案

《杜甫詩》最新教案

《杜甫詩三首》最新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意境,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

  2.培養詩歌朗讀能力,在誦讀中進一步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3.體味杜甫詩歌的風格,學習寓情於景、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過程及內容

  第1課時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一、匯入

  “草堂有詩魂,詩成泣鬼神。”“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生瀾。”由以上詩句匯入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早年南遊吳越,北遊齊趙,因科場失利,未能考中進士。後入長安,過了十年困頓的生活,終於當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為叛軍所俘,脫險後赴靈武見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不久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來棄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嚴武任成都府尹時,授杜甫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職,人稱“杜工部”。一年後嚴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後來出三峽,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帶,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條破船上,時年59歲。杜甫歷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當時社會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為“詩聖”;他集詩歌藝術之大成,是繼往開來的偉大現實主義詩人。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春望》《兵車行》《北征》《秋興八首》等。有《杜工部集》傳世。

  2.解題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後,在成都浣花溪邊蓋的一座茅屋。茅屋為秋風所破,即茅屋被秋風吹破了。“歌”是古代樂府詩的一種,寫法上比較自由靈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雜言居多。

  3.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後的第二年八月。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親戚朋友幫助維持生活。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費盡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暫時結束了輾轉飄零的流浪生活,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對似的,到了八月,一陣秋風掀去了屋頂上的茅草,大雨接踵而至。詩人長夜難眠,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不朽之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寫的雖是自己的數間茅屋,表現的卻是憂國憂民的情感。

  4.學生聽讀詩歌,正音正字,初步瞭解詩歌。

  5.學生誦讀詩歌,注意詩歌意象、意境,培養語感。

  6.教師點撥難句,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和大意。

  明確:全詩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寫秋風破屋的情景;第二部分寫對“群童抱茅”的感嘆;第三部分寫長夜沾溼的苦痛;第四部分寫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

  三、探究鑑賞

  1.詩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明確:秋風破屋──慘;群童抱茅──悲;長夜難眠──哀;廣廈庇寒──願。

  2.詩中哪寫詞你覺得精妙?為什麼?

  明確:“怒號”寫風勢之大,“卷”“三重”寫受害之重。“飛”“灑”“掛罥”“飄轉”“沉”等動詞細緻地寫出了風吹茅草的情狀,讀者不難體味出詩人焦灼、苦痛的心情。“倚仗自嘆息”不僅可以想象出詩人氣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窺視到詩人悲嘆群童抱草、屋破難修的無可奈何的心情。“俄頃”二句不僅濃墨渲染出陰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詩人悽惻愁慘的心境。“自經”二句,表明從安史之亂以來,詩人因憂國憂民,早已難以入眠,更何況“長夜沾溼”,又怎麼能捱到天亮呢?

  3.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不顧小我、憂國憂民、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

  4.你怎麼理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明確:杜甫身處漏雨茅屋,怎麼會突發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關的。杜甫生長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對他影響非常大,使他從小就立下了“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由於仕途不順,生計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下層社會,關心民生疾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的詩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出的不只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詩人由自己的苦難想到“天下寒士”,在這受凍的長夜,詩人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自己,他甚至說:只要能看到這樣的廣廈,凍死也心甘情願。總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摯的,是不容置疑的。

  5.“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聯絡當時的背景,說說這裡表現了作者什麼心情?他真的認為“群童”是強盜嗎?他嘆息什麼?

  明確:這一富有戲劇性的鏡頭,把詩人焦灼的心情寫得形象逼真。杜甫好不容易蓋起茅屋,不想無情的秋風竟將屋頂的茅草掀去,這怎不讓詩人痛惜萬分呢?大風把茅草吹得到處亂飛,詩人要想收集,猶如火後拾炭;何況風還在刮,草還在飛,他又能抓回多少呢?這一風中奪茅的插曲,作者意在表現愛茅如命的心情,而非誣衊群童“為盜賊”的行為。雖然詩中用了“群童欺我”“忍能對而為盜賊”等帶有貶意的語句,可是其中的感情,全出於“惜茅”,而非源於“恨童”。他一嘆無情的天公毀了他的安身之所,二嘆無知的群童不知他的苦衷,三嘆無力衰翁難以重振家業。損船偏遇頂頭風,破屋又遭連夜雨,詩人在嘆息聲中,又迎來了新的災難。“不為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麼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窮,也不會冒著狂風抱那些並不值錢的茅草。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6.“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溼何由徹!”環境描寫渲染了怎樣的氛圍?如鐵的棉被中你讀出了什麼?“驕兒惡臥”烘托出作者怎樣的心情?無眠的雨夜,作者想到些什麼?

  明確:他先用飽蘸濃墨的大筆渲染出昏暗愁慘的氛圍,從而烘托出自己黯淡愁苦的心境。“驕兒惡臥踏裡裂”,“惡臥”是說小孩子不好好睡覺,不是一般的“睡態不好”。因為“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床上地下已是雨水漫流,秋風秋雨冷颼颼,加上“布衾多年冷似鐵”,陳年敗絮,又硬又冷,小孩子怎麼經受得了,哪裡能酣然入夢。他們在那裡亂踢亂蹬,陳舊不堪的被裡子也給蹬裂開了。“雨腳如麻”的“麻”字說明雨點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鐵”中的“鐵”字說明被子很陳舊,很髒──長期顛沛流離,沒有時間洗,或者沒有錢買,只有一床被子,沒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乾乾淨淨就不硬了;這說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詩人在想什麼?詩人自從社會動亂以來,國家安危常燃燒著他的心,民生疾苦常煎熬著他的胸,使得他經常失眠。如今身在屋內,抬頭見天;躺在床上,身邊有水,眼看小兒都難入睡,自己又怎能閤眼。撫事感時,萬念交集,自然通宵不眠了。從眼前的處境擴充套件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充套件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長夜”一詞一語雙關,既指眼前難捱的雨夜,又指戰亂造成的長時間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時局。

  7.“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顛,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沒有遮風避雨的場所,卻想到廣廈萬間寒士俱歡顏,這是怎樣一種情懷?

  明確:杜甫將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由家到國,由個人遭遇想到飽經磨難的千千萬萬的窮苦百姓,從風雨飄搖中的個人茅屋想到連年戰亂中的整個國家,表現了一種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這是從痛苦的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激情和火熱希望。杜甫的這首詩之所以光焰萬丈、千古不朽,原因就在於此。

  四、小結

  偉大的詩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杜甫在這首詩裡不是單純地寫自身之苦,而是透過個人的不幸來反映時代的不幸。在這狂風暴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深深地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其實,具有這種偉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杜甫之後“願天下無飢寒”的白居易,從“先憂後樂”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憂國”的陸游,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到“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譚嗣同,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恩來,中國千千萬萬的知識分子,一直秉承了這樣一個優良傳統:他們以天下人為念,執著追求著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這種思想,這種傳統,使我們看到人性的閃光,看到了民族的未來,看到了人類的希望!

  五、課後作業

  背誦、默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第2課時 《兵車行》

  一、匯入

  從古至今,戰爭都是殘酷的。它使城鎮變成了廢墟,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所以戰爭無論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都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杜甫的《兵車行》就是一篇古人反戰的戰鬥檄文。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行”是古代詩歌中的一種文體。樂府詩中詩題稱“歌”或“行”的很多。這種詩體,形式自由,音節、格律基本不受限制,句法參差,多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杜甫自擬樂府新題創作《兵車行》,繼承並革新了樂府民歌體。

  2.寫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頻繁發動進攻,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內),久攻不下,後雖僥倖取勝,但死數萬人。十年(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又奉命進攻南詔(主要轄境在今雲南省),結果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為補充兵力,朝廷不斷徵兵,百姓不肯應徵,楊國忠(時任宰相)就遣御史分道捕人,到處抓壯丁,甚至連老人和孩子也不放過,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哭聲振野。《兵車行》這首詩,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後不久寫的。

  3.學生聽讀詩歌,正音正字,初步瞭解詩歌。

  4.學生誦讀詩歌,注意詩歌意象、意境,培養語感。

  5.教師點撥難句,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和大意。

  明確:⑴送別場面;⑵征夫控訴。

  三、探究鑑賞

  1.誦讀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圖景?從哪些角度來寫的?

  明確:征夫出征,親人送別。

  聽覺:“車轔轔,馬蕭蕭”。戰車隆隆,戰馬嘶鳴。

  視覺:“行人弓箭各在腰”,出征的隊伍已經整裝待發,就要開赴邊塞。他們的離開可能就是永遠的訣別。這時他們的親人奔跑前來送行。“耶孃妻子走相送”,“走”。跑的意思,為什麼跑?可見出征的人——被抓的壯丁——不能停下腳步和親人告別,是被迫押赴戰場的。“塵埃不見咸陽橋”,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2.“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這句話中你認為作者哪些字錘鍊得好?

  明確:“牽”“攔”把親人對征夫的眷戀、依依不捨刻畫得很形象。“頓”“哭”準確地表現了送行人絕望無奈痛苦的心情。同時千萬人的哭聲直衝雲天震耳欲聾,這些聲音的描繪從聽覺上給人強烈感受,讓人感受到場面的悽慘。

  3.作者認為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下文中有沒有直接指出?

  明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行人但云點行頻”。

  武皇是漢武帝嗎?不是,應該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漢喻唐是唐代詩人慣用的手法。作者把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正是由於統治者不斷對邊疆少數民族用兵,才致使邊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斷徵兵。這裡如此大膽地指控,使我們看到一位胸懷正義、關心百姓疾苦的詩人形象。

  4.徵人從哪些方面具體展現“點行頻”所給徵人帶來的苦難?

  明確:戍邊──無休止;家園──盡荒蕪;索租──何太急;青海──群鬼哭。

  5.作者在下文二、三兩段中又寫了道旁過者和行人的對話。他們對話談論了什麼?

  明確:他們的對話進一步具體揭示戰爭的災難,說明了士兵服役時間太長,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髮蒼蒼的老人都被徵兵服役,統治者慘無人道窮兵黷武。由於大量男丁服役造成勞動力缺少,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但是朝廷並沒有因此減少百姓的租稅,體現了百姓生活的艱難。

  6.最後詩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明確:在青海邊的古戰場上白骨露野、鬼哭悽悽,這樣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戰爭造成了人們反常的心理:“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封建社會(甚至現在有些地方)重男輕女的現象還很嚴重,這時人們反常的心理說明了戰爭給人們心靈帶來嚴重的創傷。

  7.詩歌透過觸目驚心的畫面向我們進行著扣人心絃的訴說,這首詩全文的基調是怎樣的.?

  明確:咸陽橋頭悲慘送別圖、田畝荒蕪健婦犁耕圖、青海湖邊蒼蒼的白骨。似乎可以聽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訴。悲慘的場面,是詩人親眼所見;悲切的言辭,又是詩人親耳所聞。本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沉鬱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8.文章還有哪些特點?

  明確:

  ⑴生動的場景描寫。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為“賓”,寫出徵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為“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哭;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彷彿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悽慘的氣氛,藉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濛濛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淒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慄!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⑵巧妙構思。詩人透過設問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滿腔悲切和哀怨的傾訴。“點行頻”是全詩的“詩眼”,點出了造成百姓妻離子散、征夫犧牲、土地荒蕪的根源。接著,由征夫之口,從三個方面控訴了戰爭造成的巨大災難。最後,又以哀怨的語調,描述了古戰場上的悲慘現實。其情其景與開頭悲愴場面相呼應,詩人那飽滿酣暢的激情得到盡情抒發,唐王朝窮兵黷武的罪惡得到淋漓盡致的揭露。

  ⑶善用口語。這首詩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選用了樂府體裁,運用了俗語口語,加上民歌中常見的頂針修辭格,讀來清新自然,明白如話,造成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

  第3課時 《旅夜書懷》

  一、匯入

  以杜甫晚年的生活圖景匯入。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旅,旅行、羈旅,夜表示時間,書懷就是抒發情懷。“旅夜書懷”即是詩人於旅途之夜抒寫自己的情感、胸懷或懷抱。

  2.寫作背景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天,杜甫攜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給嚴武做節度參謀,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不料第二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泊。這首詩是杜甫乘舟行經渝洲、忠州時寫下的。當

  時的杜甫已53歲,且常年有病,國家時局不穩,自己生活沒有著落,又行無定蹤,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這首詩集中表現了他的這種心情。

  3.學生聽讀詩歌,正音正字,初步瞭解詩歌。

  4.學生誦讀詩歌,注意詩歌意象、意境,培養語感。

  5.教師點撥難句,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和大意。

  三、探究鑑賞

  1.從首聯詩中找一個詞來概括其意象特點,為什麼這個字最形象?

  明確:“獨”。“獨”字是詩歌的詩眼,因為這首詩就是表達詩人孤寂之情的。詩中的夜舟、沙鷗都是詩人命運的寫照。在闊大的江岸,孤弱的細草在無邊的風裡搖擺不定,漫漫長夜裡只有孤立突出的高高的桅杆和孤獨的小舟,這番景象無不顯出“獨”。

  2.頷聯中的“星”“平野”“月”“江流”這些意象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詩中的一個字概括意象特點。

  明確:低垂的星空,顯得原野更加遼闊無邊,更加荒涼,江水洶湧澎湃、奔流不息,月似乎不堪滾滾東流的大江的壓迫一下子湧了出來。寫出了無垠的星空,平曠的原野,浩淼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那樣的宏偉壯觀。用“闊”來概括意象特點。

  3.首聯寫的是孤舟,寫出了孤寂,可頷聯卻給我們展示瞭如此雄渾闊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寫的是孤獨還是闊大?

  明確:孤獨。用了對比,反襯手法。闊岸、平野,大江中的孤舟是何等孤單、何等渺小,這是詩人命運的寫照。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沛無依的悽愴心情,這就是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作者正是以自然的遼闊無邊反襯一葉小舟的孤單與渺小。面對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過去,望望黯淡的未來,何處才是自己的歸程,怎不悲從中來?

  4.“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這兩句話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確:這兩句詩即景抒懷,運用了反語的表現手法。杜甫確以文章著名,又特別輕視靠文章著名。聲名不因政治抱負而顯著,反因文章而顯著,這本非詩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不能為官實現自己的抱負是他的最痛,這裡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塊壘,他可惜自己以文章聲望了此終生,他是借詩向世人表明:有誰知道我的志願並不在文章上面呢?詩人辭去官職也並非因老而多病。杜甫在成都幕府時確年老多病,但杜甫不服老也不辭病,他不能忍受人們以“老”“病”為由排斥輕賤他。表面上說“我的官職想必該是因老病而休吧”!言外之意是:排斥我,使我辭官而去的那些人,心裡是明白我辭官的真正原因的。這一聯詩抒發了憤懣之情。

  5.“天地一沙鷗”運用的什麼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比喻。作者用悲憤的心情描寫了空闊天地間孤影飄零、無一處可為歸宿的沙鷗,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飄泊、無處寄身的自己。以形象比喻作結,鮮明深刻地傳達了詩人深沉的感慨。天地雖大,卻無自己安身之處,景色遼闊,卻反襯出詩人孤寂而悲憤的心境。“一沙鷗”照應“獨夜舟”,對比鮮明,比喻貼切。

  四、課後作業

  1.背誦、默寫《兵車行》《旅夜書懷》。

  2.預習《春江花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