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2017元宵節的手抄報 簡單

元宵節的手抄報 簡單

2017元宵節的手抄報 簡單

  春節剛過,又迎來了更加絢麗多彩的元宵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簡單的手抄報,一起來看一下吧。

  元宵節起源於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後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呂后死後,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助下登基,博採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餘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從此,經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這天,張燈結綵,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日更加興盛。

  每個地方都有過元宵節的習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的城市過元宵節的習俗寫個大家,好嗎?

  每當過元宵節,人們都會想起一句古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一天,是讓在五湖四海的親戚、朋友相聚的時候。在這一天裡每個人都要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路邊的彩燈各式各樣,張燈結綵。有魚燈、有白菜燈、有蓮花燈、有龍鳳燈等等。區政府廣場的霓虹燈裝點得向仙境一樣,再舉頭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趕的禮花。就彷彿飛到在某種境界中。

  啊!多美的元宵節呀!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元宵節,在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看燈會、猜燈謎……好啦,廢話不多說,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家是怎麼過元宵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吧!元宵,元宵,當然要吃元宵啦!元宵又叫湯圓,元宵節這天,我們家有一項“重大任務”——包湯圓。

  這個重大任務當然是交給我、媽媽、奶奶這三個家中手最巧的人來完成。不過,這次包湯圓,可是我第一次真正參與全過程,還不知道我會包成什麼樣呢?呀,瞧,奶奶已經將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這兒放著兩個盤子,一個盛著黑芝麻餡兒,烏黑髮亮的芝麻餡兒真叫人垂涎三尺啊!另一個盤子裡則滿滿的全是被手巧的媽媽擀好了的皮。只見奶奶將皮放在左手,右手則舀起了一小勺芝麻餡兒,倒在了皮的正中央。

  她的手彷彿有魔力一樣,變成了充滿靈性的'精靈,左手一捏,右手一揉,雙手一掐,兩手一搓,不一會兒,一個又白又圓的湯圓就包好了。我不禁鼓起了掌,躍躍欲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張皮,輕輕地舀了一小勺芝麻餡,香味立即躥進了我的鼻腔,令我垂涎欲滴。學著奶奶的動作,我笨拙地左揉右掐,用皮將餡裹好,雙手再來回搓,一個圓圓的湯圓就成形了,絲毫不比奶奶和媽媽包的差。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湯圓終於包完了。開始煮湯圓了,鍋子裡的湯圓慢慢浮在水面,如同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笑眯眯地看著我。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開飯嘍!”隨著一聲洪亮的喊聲,終於可以吃湯圓了!舀起湯圓,一口咬下去,香濃的芝麻餡兒蔓延了我整個口腔,輕輕嚥下,留得一陣餘香。吃完湯圓,我們全家出發去看燈會。花燈有紅的,有綠的,有彩色的;造型有卡通人物,有小動物,還有一些印上了詩畫。總之,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什麼!猜燈謎?我疾步走到了猜燈謎的地方,細細端詳著那一個個印著謎面的燈籠,不禁皺起了眉頭:好難啊……經過一番奮戰,我和家人攻克了不少燈謎,拿著兌換的小獎品,我心裡樂滋滋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元宵節!

  都說元宵節是個喜慶熱鬧的節日,可是我過的元宵節卻是無比折磨人的節日。

  本想過一個快樂的元宵節,可事事不如我所願。元宵節的一切都讓我難以忍受。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大人們就對我發脾氣,好像我把他們給惹怒了是的,朝我破口大罵,甚至還有人無視我,用語言上的攻擊來傷害我。雖然我是個小孩子,可我也是有尊嚴的呀!我知道,元宵節是過節,應該高興一點兒,可是我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逃到一個小屋子裡待著,心想:這是什麼破節日呀?有這樣過節的嗎?一點節日的喜慶氣氛都沒有,我來這裡做什麼呀?乾脆自尋其樂算了!想到這裡,我來到電腦前,玩起了電腦,但“悲劇”又一次發生了。我那煩人的弟弟一路小跑過來,哭著鬧著要玩電腦,心情不好的我不肯給他玩兒,可那些大人是他的擋箭牌。唉!沒辦反,只好讓他玩吧!吃飯的時間到了,我本以為能有各種各樣的好吃的,沒想到桌上全是一些腥肉和我不愛吃的一盤盤酸菜餡的餃子,更讓我無法忍受的是米飯竟然是用酸菜醃的骨頭來做的飯。為了不讓大人們看出,我極度不滿只好勉強吃下去了,吃完之後我回頭就往衛生間跑,把吃的飯菜全都吐了。晚上回家時候,肚子裡空空的,一點力氣也沒有,唉!這節過得是何等的傷感呀!

  過今年的元宵節,連個元宵也沒有吃到,彩燈也沒看,煙花也沒有欣賞到,還有那麼多人的排斥。過節過得可真讓人難受呀!希望明年的元宵節過得快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