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三年級消防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圖片

三年級消防安全手抄報圖片圖片

三年級消防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圖片

  引言:消防宣傳工作歷來是消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麼如何透過有效傳播來喚醒人們的預防意識。我們為大家分享三年級消防安全手抄報圖片大全,大家快收藏起來吧!

  夏季高溫天氣容易引發的火災有:

  一、電氣火災。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空調、冰箱、電風扇等用電裝置大量增加,電氣裝置線路超負荷運轉,電源絕緣皮損壞造成短路打火,或電器的電動機進水受潮,使絕緣強度降低,發生短路燒燬電機著火等。

  二、汽車火災。夏天很容易發生汽車火災,主要原因是:有些汽車使用時間過長,電源線路老化易發生短路,有的汽車超負荷裝載,造成發動機溫度升高,再加上天氣酷熱,發動機通風裝置不好,從而引起汽車自燃。

  三、施工現場火災。對施工現場的氧氣瓶、乙炔瓶、防火材料、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嚴,直接放在高溫下暴曬,未採取有效的遮擋措施,沒有設定在通風、陰涼地點儲存,這樣很容易發生火災事故。

  四、遇熱、遇溼自燃的化學危險品火災。夏季地面氣溫有時高達40℃左右,在這樣炎熱的氣溫條件下,化學危險物品在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釀成火災。所以,一定要謹慎保管、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

  五、物質自燃火災。自燃物質除過去我們常講的稻草、煤堆、棉垛外,還有油質纖維、廢舊塑膠、硝酸銨化肥、魚粉、農產品等。這些物質儲存時,如果堆積時間過長,通風不好,自身就會發生變化產生熱,溫度逐漸升高。忌水性物質有生石灰,無水氧化鋁,過氧化鹼,氯磺酸等,這些物質遇到水或空氣中的潮氣後就會釋放出大量可燃氣體,並與空氣混合成爆炸性混合物。

  六、違章動火作業火災。夏季氣溫較高,揮發性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揮發速度加快,在儲存和使用這些物品的場所,一定要嚴格遵守用火用電制度,以防釀成大禍。

  七、液化石油氣火災。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單位和居民不要把氣罐放在太陽下暴曬,應放置在陰涼乾燥處儲存使用。

  關心消防,注意防火

  有很多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災難不經意間就會發生。水火無情,我們需要在點滴上注意防範。

  2007年,發生在我市楊家莊鄉的“11·28”煙花爆炸事故,就是由於現場作業人員不按規定穿防靜電鞋,形成靜電積聚,最終釀成了11死8傷的慘劇。還有某市在一起火災事故的撲救中,儘管消防人員及時趕到,卻找不到消防栓在什麼地方?因為施工時在消防栓外面包了一個壁廚,外面還有一道死死鎖著的大門,所以後果可想而知。

  還有在火災中傷亡的人員,大多數是因逃生困難:或被煙氣窒息、或被-迫跳-樓、或被火焚燒造成的。那麼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如何自救呢?首先撥打119求救。如果樓梯已經著火,火勢尚不猛烈,可用溼棉被、溼毛毯裹在身上,從火中衝出去;如果火勢很猛,則應另尋其它逃生途徑:如利用陽臺滑向下一層、從屋頂逃生或順著水管等滑向地面;如果沒有逃生之路,則可退居室內,關閉門窗,並向門窗灑水,或用溼碎布等塞住門縫,以延緩火勢的蔓延;如果火勢逼近,也不要倉促跳-樓,可在窗戶上繫上繩子,或撕扯床單等連線起來,順著繩子滑下。“有禁不止”害死人,絕非危言聳聽。令行禁止,方可防患於未然。

  同學們要自己自覺得學習和了解掌握消防知識,關注消防安全,關心消防,注意防火。

  居民生活中的八大消防誤區

  一、液化氣鋼瓶置於灶臺下的壁櫥內。液化氣鋼瓶由於質量、使用時間以及管路閥門的開啟連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氣或慢性漏氣。而液化石油氣成分大多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氣重,放在壁櫥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積聚沉澱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極易造成燃燒爆炸事故。經計算,當房間裡洩漏出的煤氣、液化氣和空氣混合達到4.5%至35.8時,遇到火種就會產生爆炸燃燒。因此,液化氣鋼瓶不得放置壁櫥內,液化氣鋼瓶與灶臺的安全距離應不少於1米以上。

  二、液化氣鋼瓶用開水燙、用火烤。有些居民在冬季使用液化氣,特別是液化氣鋼瓶內剩氣不多,並受氣溫的影響而不出氣時,就用開水燙或用火烤,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鋼瓶設計最高溫度為60℃,若用開水燙、用火烤,會使液體膨脹,壓力上升,若超過了鋼瓶的耐壓能力,就會發生物理性爆炸,氣體洩漏後還可能引起化學性爆炸,因此,液化氣鋼瓶無論在有氣或剩氣不多時,嚴禁用開水燙、用火烤。

  三、液化氣鋼瓶臥放或倒立使用。有些居民家庭人員,由於不懂得液化氣鋼瓶內的'氣體工作原理,為使用方便常常將液化氣鋼瓶臥放或倒立使用,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為什麼不能臥放或倒立使用?因為鋼瓶內的液化氣下部呈液態,上部是氣態。正常情況下,透過減壓閥供燃燒的是氣態液化氣,若臥放或倒立,透過減壓閥的都是液體,液體出來後,其體積迅速膨脹近250倍,這樣就大大超過了灶具的負荷,從而導致兩種情況發生:一是可能竄出很高很大的火焰,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另一種可能是氣體來不及完全燃燒,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發生爆炸。

  四、亂倒液化氣殘液。有些居民家庭人員,在使用完液化氣鋼瓶內的氣體後,感覺瓶內還剩有液態氣,為減輕鋼瓶的重量、增加容量,在到液化氣站充灌液化氣前,將鋼瓶內的液化氣殘液隨處亂倒,這是很危險的。為什麼不能亂倒液化氣殘液?因液化氣殘液在瓶內雖然很難汽化燃燒,但倒出後極易揮發,一體積的殘液揮發後能生成250至300倍的可燃氣體,液化氣油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遇到著火源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據統計,近幾年來,在全省範圍內曾因居民家庭亂倒液化氣殘液,曾發生火災爆炸傷人事故25起。因此,液化氣殘液不能隨便傾倒,只能送到液化氣站去回收。

  五、電線不穿管預埋。城鎮居民家庭,在裝修過程中,為了追求裝修的美觀,往往將電線不經穿管保護而直接預埋於牆體中。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家用電器的增多,一旦線路故障或損壞,你想要維修整改也找不著門路,輕者造成短路影響家用電器安全,重者則會引起火災。

  六、家用電器不拔插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樣化、智慧化,遙控器一拿,輕輕一按,開關自如,殊不知,家用電器在設計時,有些電源開關設計在電源變壓器的副線圈一側,當你使用遙控器關閉電視機等時,變壓器的原線圈一側仍在通電,雖然它透過的電流很小,但長時間通電,電流會使用電源變壓器持續升溫,電源變壓器的線圈和絕緣體就會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吸引”雷電的侵入,引起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短路過載而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七、陽臺做倉庫。家庭總有一些不肯捨棄的雜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因此,陽臺也成了有些家庭的雜物倉庫,有的甚至把油漆、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陽臺上,使陽臺成了火險叢生之地。夏季陽光的直射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陽臺火災。同時,現代家庭幾乎都裝有防盜門窗等設施,一旦發生火災,萬一門窗等逃生通道受阻,陽臺就成了最好的避難之地,因此,不應將陽臺作為雜物倉庫。

  八、樓道內堆放物品。有一此居民圖方便,經常將腳踏車、摩托車或其他物品停放在樓梯出口或低層樓道上。這種情況在一些老式樓房內尤為突出,甚至影響人們的正常通行。萬一火災發生時,通道的阻塞便影響人員疏散,造成不必要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