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整改報告> 脫貧整改報告

脫貧整改報告

脫貧整改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脫貧整改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脫貧整改報告1

  根據要求,現將我局脫貧攻堅工作自查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截止目前,全市今年摘帽的29個貧困村中,鄉的5個貧困村由於修路和電力不通,目前還無法開展基站建設工作,其餘24個貧困村均能在今年達標;工業技能培訓已超額完成年初目標。

  二、整改措施

  一是針對鄉、鄉反映的通訊訊號較差情況,我局已與移動公司發函對接此事,請求鄉、鄉積極配合移動公司工作,移動公司將立即開展通訊基站建設工作,並且召開通訊企業脫貧攻堅專題對接會,就全市行政村通訊網路建設情況進行核實,建立工作微信群,落實專人對接,工作時時通氣。

  二是由局領導班子帶隊,組織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參與的工作組,對市鄉、鎮、村及318公路沿線的村級活動室網路覆蓋情況實地檢查,請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各自掌握的通訊質量情況進行復核,以加強訊號薄弱地區的通訊建設。

  三是我局將進一步加強電商扶貧工作力度,儘快啟動54個電商示範站(點)工作人員技能培訓,使站點能儘快發揮作用,拓寬農村土特產品銷售渠道。紮實開展“一村一品”工作,實施品牌戰略,美化產品包裝,增強產品競爭力。

  四是針對部分脫貧物件可持續生計有待提升的問題,我局利用行業職能,鼓勵和引導全市經營情況較好的企業和合作社優先解決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

  五是加強“五個一批”和走訪臺賬、貧困戶臺賬的整理工作,加強與聯絡鄉鎮的溝通配合,並落實專人專職負責此項工作。

脫貧整改報告2

  根據省市縣督查巡查組對我縣反饋的巡察情況意見,我局對照自身在扶貧物件精準識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提出了整改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了汝南縣審計局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方案。並緊緊圍繞實現“三個零差錯”、“三個明顯提高”的目標,認真落實“六個一”整改措施,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局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實效。現將有關

  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

  做好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關鍵在人,關鍵在認真負責。汝南縣審計局不斷提高思想認識,逐級落實責任,一級一級到人,明確職責分工,層層傳導壓力,確保了工作任務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一是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各種方式提升幫扶隊員對脫貧攻堅重要性的認識,做好入戶走訪前的各項準備,透過包戶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進行面對面講解,向群眾充分講解貧困戶識別標準,“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張貼宣傳標語及宣傳展板,營造濃厚氛圍。二是強化培訓,提升質量。組織召開全體駐村工作隊員參加的脫貧攻堅整改規範檔卡培訓會,按照脫貧攻堅整改規範檔卡要求,進行專題輔導培訓,TOP100範文排行提升檔案整理質量。三是落實好幫扶責任人的責任。積極引導幫扶責任人主動配合村脫貧責任組、村“兩委”、第一書記做好貧困戶檔卡資訊資料的收集、稽核等工作,切實做好資訊採集的真實性、準確性。

  二、對照問題,認真查擺

  對局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及幫扶的老君廟鎮杜莊村和三門閘街道姜莊社群存在的問題,我們堅持全面查詢與重點查詢項結合,確保問題查詢和整改的全面性、精準性、徹底性。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全面查詢。按照全縣整理規範檔卡會議精神,村第一書記和幫扶工作隊員對照檔卡建設標準,深入全村逐戶逐人進行摸底、核實,全面查詢存在的問題。

  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認真排查局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並由排查人員進行梳理、分類、彙總,建立問題臺賬。二是藉助督導核查,開展重點查詢。以省市縣督查巡查我縣反饋問題為整改契機,舉一反三,以點帶面,把整改落實工作作為當前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透過專項治理、專項整改和完善制度機制等措施。目前,局藉助督導核查反饋,共排查出問題6項,三是建立問題臺賬,逐項整改銷號。針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分類、彙總,建立問題臺賬和整改清單,逐項進行整改,確保問題全面徹底整改到位。目前,問題正在整改中,其中,已整改4項,正整改2項,6月30日前可整改完畢。

  三、規範檔卡,精準幫扶

  為做到“六個精準”,我們組織局全體幫扶隊員集中學習精準識別、精準退出辦法以及縣裡出臺的各項幫扶政策,逐戶逐人對檔卡進行校準。心得體會一是強化運用“六步工作法”,校準貧困戶識別、退出。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戶逐人就檔卡資料各類資訊進行核實;重點算好收入賬,並按照程式做好公示公告,做到建檔立卡貧困戶、4000元收入以下的非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全覆蓋,一戶不漏。二是堅持因戶施策,校準幫扶措施。局幫扶工作責任人結合村情實際和全縣“雙十工程”,對村脫貧規劃進行修訂,研究制定出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同時,組織所有幫扶責任人依託全縣6大類50項幫扶措施,對所幫扶貧困戶的幫扶措施進行修訂完善。幫扶隊員逐戶深入貧困戶家中,與貧困戶家庭成員進行深入交流,摸清戶情、發展意願和存在困難,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進行培育發展,根據貧困戶選擇的產業制定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措施的精準性,針對性,可實現性。三是突出“痕跡”和“軌跡”,加強監督檢查。要求

  幫扶隊員入戶核查必須做到有記錄、工作總結有農戶簽字和指印,各項檔卡表格完整,有痕可查。嚴格落實各項報告制度,定期彙報工作進度、存在問題和下步工作計劃,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脫貧整改報告3

  為確保中央、省、市、縣有關脫貧工作精神落到實處,有序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加快脫貧攻堅工作步伐,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問題導向原則,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全縣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階段性任務開展精準督查;督促各部門、各鄉鎮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將工作責任及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形成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強大合力;及時向縣委、縣政府全面準確地反饋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突出問題,並提出意見建議。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脫貧攻堅督查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縣脫貧攻堅督查組,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姚洪偉縣委副書記

  副組長:杜尊義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李德源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成員:李東昇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母春祥縣委辦副主任

  於廣臣縣政府辦主任科員、副主任

  董立新縣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

  周佩民縣人社局副局長

  劉文博縣委辦督查室工作人員

  房哲縣委組織部工作人員

  李想縣紀委宣教室檢查員

  張健縣政府辦督辦室工作人員

  宮麗娜縣人社局考核培訓股工作人員

  錢林海縣脫貧攻堅指揮部業務推進組工作人員

  督查組下設辦公室,地點在縣委辦,由縣委辦副主任母春祥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及日常工作。

  三、時間安排

  督查時間從20xx年5月至20xx年年末。

  四、督查方式

  主要採取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形式進行,每季度開展一次全面督查,在定期督查的基礎上,結合工作需要,進行不定期督查。督查具體方式如下:

  1.實地檢視。督查組深入村屯農戶,到貧困戶家裡、專案現場,詳細查看了解部門、中省直單位及民營企業包村情況,幹部入戶幫扶情況,專案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等。

  2.基層座談。在村裡召開村民代表、村組幹部、駐村幹部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基層幹部群眾意見。

  3.查閱資料。主要查閱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級檔案及鄉鎮村建檔立卡軟體材料歸檔情況。

  4.隨機抽查。督查組採取暗訪和隨機抽查的方式,透過“查、看、訪”等方法,不打招呼、直接進村入戶開展調查,每年抽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比例達到15%。

  5.鄉鎮自查。各鄉鎮按本督查方案對本鄉鎮開展脫貧攻堅情況進行督查。

  6.督查彙總。各鄉鎮、各單位督查結束後,及時彙總督查情況。

  五、督查內容

  (一)整體督查內容

  1.組織及宣傳發動:重點督查部門、鄉鎮是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是否成立領導組織,是否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是否召開動員會議和階段性推進會議,是否採取形式多樣的宣傳形式,包括印製宣傳單並及時進行發放。群眾知曉率是否到100%。

  2.貧困物件確定:重點督查貧困戶確定程式是否完備,“兩公示一公告”是否到位,是否做到了精準識別,群眾是否穩定。

  3.建檔立卡工作:按照《全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督查方案》要求,重點督查各鄉鎮建檔立卡資訊採取及錄入是否完成,指標資料是否全,特別是“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等資料是否齊備、資料是否詳實、管理是否有序,貧困戶相關表冊內容是否屬實,錄入資料是否完整、真實、準確,是否存在漏錄。同時,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料,貧困戶屬性和致貧原因是否與建檔立卡系統資料一致,是否存在弄虛作假、隨意修改、謊報和瞞報。

  4.軟體材料歸檔:按照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的要求,重點督查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縣級檔案及各鄉鎮脫貧攻堅各項軟體材料是否歸檔到位,是否做到標準規範。

  5.脫貧措施落實:重點督查鄉鎮村“一村一策”、“一戶一法”落實情況,是否制定了針對每戶的脫貧措施,並做到具體細化,每戶2-3個脫貧措施。

  6.幫扶工作開展:重點督查縣直部門、中省直單位、民營企業包村情況及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情況,主要督查內容包括包扶單位是否確定了具體負責人,包扶單位、中省直單位、民營企業及黨員幹部是否按要求與包扶村和幫扶戶進行了及時對接,幫扶手冊是否填寫到位,是否制定並落實了幫扶計劃、幫扶措施及幫扶成果。

  7.脫貧專案落實及資金使用:重點督查各部門及各鄉鎮中央和省、市有關扶貧專案的落實和資金的使用是否規範,程式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擠佔、挪用、冒領、私分等情況。

  8.目標任務落實:到20xx年年末,全縣整體貧困發生率控制在省裡要求的脫貧標準內;根據各階段任務目標,按時間節點,重點督查各部門、各鄉鎮階段性目標任務是否完成,尤其是年度減貧計劃是否完成。

  9.20xx年工作安排落實:針對《20xx年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安排意見(試行)》所確定的20xx年33項重點工作,按部門責任分工,對工作落實情況和效果進行重點督查。

  10.“四聽、一督查”落實:縣委提出要開展“四聽、一督查”其中:要求部門和鄉鎮主要領導聽本部門、本鄉鎮班子成員、下屬單位包括各村脫貧攻堅工作落實情況和黨員幹部包保貧困戶情況;要求組織部、脫貧攻堅指揮部聯合聽全縣正副科級幹部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和包保工作,徵求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建議;要求縣主管領導聽分管各部門及部門黨員幹部,包括正副科級幹部組織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向上爭取專案和包保情況。督查組要重點督查縣主管領導,縣委組織部、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及縣直部門和鄉鎮領導是否開展了這項工作及開展這項工作的具體效果。

  (二)近期督查重點

  1.幫扶工作

  (1)單位幫扶村情況:按照《關於開展結對包扶工作的通知》要求,是否明確本單位具體負責人;是否入村進行對接;是否按照“四幫”要求,圍繞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素質提高、基層組織建設等制定幫扶措施。

  (2)中省直單位幫扶貧困村情況:是否明確具體負責人、是否深入貧困村對接、是否制定幫扶計劃、是否落實幫扶措施。

  (3)民營企業幫扶貧困村情況:是否深入貧困村對接、是否制定具體幫扶計劃、是否落實幫扶措施。

  (4)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情況:按照《關於開展結對包扶工作的通知》要求,幫扶幹部是否入戶進行對接、是否填寫入戶核查表、是否發放入戶宣傳單、是否填寫扶貧手冊(幫扶人專用)。

  2.建檔立卡自查工作(重點督查村級)

  (1)相關檔案歸檔。各級下發的建檔立卡方案以及建檔立卡動態調整和回頭看、脫貧攻堅、幫扶措施等相關檔案是否歸檔。

  (2)扶貧手冊(戶用)是否發放並內容填寫準確完整,幫扶措施是否對應致貧原因,已經脫貧的戶幫扶措施和脫貧成效是否填寫。

  (3)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程式資料:

  ①入戶宣傳資料和宣傳記錄,

  ②貧困戶申請書,

  ③農戶家庭基本收入和支出核查表,

  ④村民小組貧困戶提名名單,

  ⑤民主評議資料(村民代表簽字畫押、民主評議選票、民主評議票得票統計表、初選名單等),

  ⑥兩公示資料(第一次公示、村級上報鄉(鎮)報告及鄉(鎮)批覆檔案、第二次公示),

  ⑦貧困戶公告資料,

  ⑧影像資料(農戶申請、入戶核查、村民小組會議、村民代表簽到、村民代表會議、村兩委會審查、公示公告)。

  (4)完善村級脫貧攻堅臺賬。貧困戶資訊採集表、村級貧困戶精準幫扶和脫貧計劃、全村貧困人口進出動態表資料填寫是否完整。

  (5)是否填寫並上報鄉鎮動態調整清洗型別統計表、動態調整情況彙總表;是否完成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村表、自然村表錄入工作;是否完成20xx年和20xx年脫貧人口標註工作。

  3.精準扶貧專案落實情況

  (1)稽核小額保險參保人員名單。參保範圍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且外出務工半年以上,年齡在18-60週歲之間,稽核後參保名單是否在村級公示。

  (2)稽核“雨露計劃”學生資助人員名單。範圍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成員,參加全日制中高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習(包括20xx年入學已經資助和20xx年入學的在讀學生),稽核後資助名單是否在村級公示。

  督查內容可根據中央、省、市、縣階段性工作最新要求進行調整或增加。

  六、督查程式

  1.督查準備。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脫貧攻堅督查組,制定《林甸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查方案》,明確具體工作目標、任務、時間、方式及內容等,做好相應的各項準備工作。

  2.督查實施。縣脫貧攻堅督查組按方案要求,採取各種督查方式,全面開展督查工作。

  3.督查反饋。縣脫貧攻堅督查組對督查情況進行彙總,形成督查通報或督查專報,反饋各單位,並呈報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各相關領導。

  4.結果運用。將督查結果作為單位、幹部評優和獎懲的重要依據。一是實行點名通報制度。對工作推進較好的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開展滯後的,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二是納入年終考核。對因工作滯後被通報批評的,嚴格按年終考核規定扣減考核分值。三是移交問責。對督查中發現慢作為、亂作為和不作為,導致工作嚴重滯後或出現問題的,將按照相關程式對相關責任人報請縣委、縣政府進行問責。

  七、工作要求

  1.精心組織,保證質量。要把督查作為當前的一件大事來抓,細化工作安排、突出重點任務,集中精力和時間,高質量開展督查工作。

  2.上下聯動,協同推進。要加強統籌銜接,調動各部門和各鄉鎮及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形成工作合力,推進督查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3.求真務實,改進作風。要深入基層一線,摸清情況、找準問題,從實際出發,把握共性與個性,在查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市委相關規定精神,輕車簡從,務求實效。

脫貧整改報告4

  20xx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之年,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作為社會扶貧牽頭單位,責任重大。對照脫貧攻堅第二輪督查通報情況,我局認真全面落實問題整改。現將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建立組織機構,加強領導。

  為充分發揮社會扶貧牽頭部門作用,切實做好社會扶貧各項工作,及時調整成立社會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專人具體負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二、擬定工作計劃,落實責任。

  結合我縣實際,制定《20xx年度社會扶貧工作計劃》,切實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方法、有責任落實。同時,召集各相關部門研究部署社會扶貧,進一步細化工作,明確職責範圍,落實責任到人。

  三、定期召開會議,立查立改。

  局班子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對社會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並針梳理出的問題,討論研究出解決辦法,及時整改到位。確保社會扶貧工作有效開展。

  四、完善檔案資料,專卷管理。

  完善社會扶貧工作各項資料,做好痕跡管理,形成專卷歸檔。要求,分管領導定期對社會扶貧工作資料進行檢查和整理,對存在的問題庚即進行整改完善。

脫貧整改報告5

  根據全市脫貧攻堅蹲點督導調研情況中指出的問題,我局組織人員,即刻開展自查,及時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力推進重點專案

  制定重點專案掛圖作戰計劃,落實責任,局班子成員每負責一個專案推進,安排工作人員緊盯進度,倒排工期,正排工序,全力推進關村壩堤防一期、二期、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以及xx山洪溝治理等工程。截止目前,關村壩堤防一、二期,已完成環評、可研,確定了初設單位。但因國土廳未批覆土地預審,省發改委還未批覆可研。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環評手續、土地預審、初步設計均已完成,下週進行選址論證。xx山洪溝治理工程已啟動前期工作。

  二、強化駐村幫扶工作

  一是繼續加強駐村幫扶力量。因原五池村第一書記工作變動,對五池村第一書記進行了及時調整,改由翟雪琳擔任。局長親自分管駐村幫扶工作,親力親為、靠前指揮、衝鋒在前,全面加強駐村幫扶工作領導。

  二是對駐村幫扶工作進行梳理。積極與永勝鄉聯絡,對照今年脫貧任務,逐項開展查、算、補,對進度滯後的落實第一書記專門負責,確保年度脫貧任務順利完成。

  三是進一步完善駐村幫扶規劃。與村兩委、鄉政府、當地產業大戶、群眾深交心談心、座談發展,進一步完善油用牡丹等產業規劃專案。積極與區文廣新體旅局聯絡,尋找將全村脫貧規劃與大瓦山旅遊開發規劃的契合點,努力助推五池村經濟社會發展。

  下一步,我局將繼續開展自查自糾,拿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快專案推進,全力幫助五池脫貧致富,確保年度目標完成,以細緻的工作、務實的作風響應區委“綠色崛起、美麗發展”的發展戰略,為金口河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脫貧整改報告6

  扶貧攻堅工作是十三五期的一項重要工作,其中基礎扶貧(飲水)是我們水務局承擔的主要工作。事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關扶貧攻堅戰略的成敗。因此我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精心安排,對今年摘帽的11個村和115戶貧困戶的飲水狀況進行了拉網式排查,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目前,11個摘帽村村村通水,貧困戶戶戶有安全飲用水。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飲水安全工作的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水務扶貧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多次召開全縣水務系統扶貧工作會,全面傳達州、縣扶貧工作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縣水務扶貧工作。

  二、工作開展情況

  截止20xx年9月底我縣對11個摘帽村的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面解決,分別是共安裝管道148.7公里;修建蓄水池59口,容量為342立方米;修建進水池43口,容量為43立方米。由於資金有限,土建部分由群眾投工投勞完成。20xx年4月我縣疾控中心已對11個貧困村的水質作了32項指標檢測,檢驗結果全部合格。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災害多,存在需要多次重複建設情況。我們已於20xx年底全面完成了飲水安全建設任務,但由於災害、搬遷和工程建設,不斷出現恢復、延伸工程需求。因此,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是不斷完善的過程。

  二是建後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我縣的飲水安全工程多數是在十二五期建設的,而管道壽命都超過50年,但由於後期管理不善,建後幾年就要再建設,其原因多數是後期管理的問題。

脫貧整改報告7

  按照《淮南市關於報送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整改方案和整改情況報告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結合我鎮前階段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對照我鎮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實際,深入查擺全鎮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現將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問題

  對照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複核中發現的問題、扶貧專項資金績效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市人大在《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專項工作報告》中指出的問題,我鎮脫貧攻堅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八個方面的問題:

  (一)脫貧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全鎮貧困人口退出準確率整體不高,極少數貧困戶存在愁吃、愁穿現象。

  (二)幫扶工作不實。主要表現在:結對幫扶雙方彼此不熟,幫扶聯絡人對貧困戶家庭狀況、致貧原因、發展需求不清楚;結對幫扶掛虛名,流於形式;幫扶方式簡單,部分停留在上門走訪慰問、做資料層面,沒有根據貧因戶家庭狀況、致貧原因結合扶貧政策制訂可行的幫扶方案,致使貧困戶受益不明顯。

  (三)扶貧舉措不精準,因戶施策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幫扶措施不太精準,以發錢發物代替幫扶,幫扶措施、幫扶計劃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部分扶貧舉措沒有考慮長久性。

  (四)扶貧資金監管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涉農資金整合進展緩慢、比例不高;部分扶貧資金使用管理不規範,公告公示流於形式。

  (五)貧困人口識別不精準、退出不精準。主要表現在:“四類人員”清理不徹底;低保物件和建檔立卡扶貧物件人為劃線;資料資訊更新不及時,動態調整不到位;符合脫貧標準,未及時脫貧等。

  (六)貧困農戶脫貧內生動力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部分貧困戶把貧困當做習慣,主觀上或不具備脫貧摘帽的心理準備,或缺少主動脫貧的意願;受條件所限,部分貧困戶自身發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侷限脫貧致富;由於發展生產要素短缺,雖有脫貧致富的想法,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部分貧困戶在脫貧工作中找不到切入點和突破點,不知如何脫貧。

  (七)基礎工作夯實不夠牢。主要表現在:鎮、村檔案臺帳和幫扶臺帳不太規範,缺部分幫扶資料;扶貧手冊缺項漏項且部分未及時更新;扶貧手冊沒有到戶,個別村為了做資料方便,仍存放在村裡;資料填報不準確,存在閉門造資料、電話走訪或進村不入戶等現象。

  (八)基層扶貧工作力量不強,推進脫貧攻堅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基層扶貧推進工作持久力不夠顯著,脫貧攻堅工作沒有打通“最後一公里”;產業扶貧龍頭帶動作用不強、與貧困戶利益聯結不夠緊密,教育扶貧政策措施不夠落實,健康扶貧配套措施不夠健全。

  二、整改措施

  (一)關於脫貧質量不高問題整改措施

  嚴格退出標準及退出程式,對符合脫貧要求及退出標準程式的貧困戶,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農戶家庭實地摸底,落實環節,進行驗收。適時開展“回頭看”,對已脫貧但生活質量不高的貧困戶,繼續開展幫扶、走訪,建立長期穩定性脫貧長效機制。

  (二)關於幫扶工作不實問題整改措施

  進一步加大幫扶責任落實力度,不定期對駐村工作隊、包扶幹部的到崗情況、履行職責、措施落實等情況進行核查,實行嚴格的考勤及請銷假制度。嚴格落實幫扶聯絡人責任,要求深入貧困戶家庭,瞭解其家庭生產生活實際情況及需求,針對家庭實際狀況及致貧原因,擬定幫扶計劃,制定有效可行的幫扶方案。

  (三)關於扶貧舉措不精準問題整改措施

  督促各駐村工作隊、幫扶聯絡人迅速深入幫扶村、戶,認真開展調研,摸清村情、戶情,瞭解貧困戶發展意願,在吃透政策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制定短期增收與長期致富相結合的幫扶計劃,科學制定幫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戶制宜精準施策,堅決杜絕空洞不實及千篇一律的現象。

  (四)關於扶貧資金監管有待加強問題整改措施

  建立扶貧專案資金科學監管體系,規範村鎮專項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加快資金撥付效率,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健全完善扶貧資金使用公示公開制度,扶貧資金的使用透明的接受群眾監督。

  (五)關於貧困人口識別不精準、退出不精準問題整改措

  對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工作再進行一次全方位核查,重點是對入戶調查、村組評議、村委會審查和鄉鎮稽核程式的規範性,公示公開的真實性進行了核實,並將核實情況作為年底資料更新和系統管理的重要依據,實現動態管理。

  (六)關於貧困農戶脫貧內生動力有待加強問題整改措施

  加強宣傳教育及政策宣傳,努力轉變貧困戶“等靠要”思想,挖掘貧困戶自身發展潛力,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及脫貧環境,積極引導貧困戶自主脫貧。我們根據不同農戶的家庭情況,分析貧困原因,找準切入點,舉全村全鎮之力為其謀劃脫貧的長遠路子,早日奔小康。

  (七)關於基礎工作夯實不夠牢問題整改措施

  強化主體責任和責任擔當意識,壓實工作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和節點計劃,及時排程,牢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強化督查巡查,嚴格追責問責機制,夯實脫貧攻堅基礎工作。及時地對全鎮扶貧村級資料進行了規範化整理、建檔,對貧困戶的一戶一檔資料也統一了標準。並嚴格按照“雙聯”和幹部駐村幫扶工作要求,每一戶貧困戶都至少有一名幫扶責任人,而且每個幫扶責任人每月至少到戶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採取有效幫扶措施,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八)關於基層扶貧工作力量不強,推進脫貧攻堅能力不足問題整改措施

  加強基層扶貧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基層扶貧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及素養,著力培養脫貧攻堅中堅力量。建立獎懲機制,對出色完成扶貧工作任務的人員進行獎勵,明確基層組織職責任務,細化任務工作,夯實基礎扶貧工作土壤。及時調整了鎮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充實鎮扶貧工作站人員,並對有扶貧任務的村調整充實了扶貧包村幹部,讓每個村都有2個扶貧包村幹部。

  三、整改結果

  透過嚴格脫貧質量標準,精準貧困人口識別、退出程式,改進完善各項扶貧措施,壓實扶貧工作責任,建設基層脫貧攻堅隊伍,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水平,確保我鎮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問題按時整改到位。

脫貧整改報告8

  按照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我鄉及時對全鄉的扶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梳理、總結,現將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縣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傳達貫徹情況

  7月30日縣委召開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後,8月6日鄉黨委及時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和8個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召開兩幹會,傳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再次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要求片區領導、聯絡村幹部督促指導各村再次對未進入系統貧困戶和識別不精準貧困戶進行核實。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定期進村入戶走訪,細化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問題。

  二、幹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貫徹落實情況

  8月10日全縣扶貧駐村幹部人才動員會召開後,8月11日鄉黨委及時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支書、主任召開會議傳達會議精神。駐村幫扶工作組的工作人員和廟坪村兩委成員召開座談會,及時進村入戶走訪困難群眾,瞭解廟坪村基本情況,開展幫扶工作。積極主動關心和支援駐村幫扶組工作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三、駐村幫扶落實情況

  按照縣上的要求,一是成立了鄉駐村幫扶工作小組,每位機關幹部和村幹部聯絡2名以上困難群眾。二是充分發揮“親情工作法”作用,建立農戶家庭檔案、困難群眾檔案、群眾訴求臺賬,深入瞭解建卡貧困戶困難,有針對性地提出幫扶措施。三是8月10日縣上動員會召開後,駐村幫扶工作組庚即深入廟坪村走訪群眾、瞭解道路建設情況、幫助貧困戶收玉米。四是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為“第一書記”和專職副書記安排了單獨的辦公室和宿舍,提供了後勤保障。

  四、扶貧專案推進情況

  (一)脫貧人口目標完成情況:

  全鄉預脫貧人口47戶、119人,截止目前,全鄉扶貧解困脫貧人口10戶、26人,佔預脫貧人口23%。

  (二)專案實施及公開情況:

  1.產業扶貧專案:廟坪村產業規劃種植核桃3000畝,筍用林2500畝,茶葉提質增效800畝。其中引進一枝春茶葉有限公司透過實施土地流轉3000畝發展核桃種植,目前土地流轉工作正在落實中。產業扶貧專案由種植200畝茶葉調整為種植100畝雷竹,目前基地改土工作已完成80%,機耕道和生產道建設已完成80%,蓄水池已完成90%,儲糞池已全部完成,雷竹栽植工作將在10月份左右完成。

  2.公路、橋樑建設:新建、改擴建公路建設總體規劃14.85公里,已完成測設,預算製圖工作,現正進入立項財評階段。其中扶貧專案中的3.71公里的硬化道路和1.035公里的聯網路已透過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現在已開工建設,變更工程已報縣政府,等待批示。橋樑建設勘察設計和立項工作已完成,現已報送省交通運輸廳。

  3.聚居點建設:聚居點選址、風險評估、地形測繪、初步地勘工作已全部完成,下一步將對選址點進行設計。

  五、貧困物件動態管理情況:

  按照縣扶貧移民局的要求,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對各村貧困物件管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各村再次統計本村未進入系統貧困戶和識別不精準貧困戶情況,建立貧困物件“兩本臺賬”。目前,我鄉正在對各村上報名單進行統計、核查,確保貧困戶進一步識別精準。

  六、扶貧小額信貸工作情況:8月21日,在全鄉兩幹會上對縣扶貧小額信貸會議精神進行講解、傳達,並作了詳細的安排部署。截止目前,8個村的風險防控小組已全面成立,風險防控小組名單正在公示。

脫貧整改報告9

  20xx年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之年,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作為鎮村幫扶單位,責任重大。對照脫貧攻堅第一輪督查通報情況,我局認真開展脫貧攻堅自查工作,全面落實問題整改。現將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如下:

  一、強化幫扶力量整體聯動機制,提升扶貧效益。

  單位要求幫扶責任人每月下鄉入戶開展幫扶工作至少1次,加強與幫扶貧困戶的溝通,抓實所負責貧困戶生產生活發展。局班子成員每月定期到甲米村,與“第一書記”、村兩委、駐村工作組等開展幫扶工作會議,增進扶貧隊伍人員溝通,暢通幫扶部門連結機制。

  二、加大扶貧宣傳力度,提高意識。

  幫扶單位與“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農技員等幫扶力量加強扶貧工作討論,群策群力,在幫扶過程中加強貧困戶脫貧意識,轉變貧困戶思想觀念,由“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在貧困村公共區域張貼脫貧橫幅,強化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意識。

  三、完善扶貧工作臺賬,做好痕跡管理。

  在扶貧攻堅工作中,無論是走訪慰問貧困戶或者是開展技術指導,均要留有圖文資料,做好扶貧工作記錄,細化工作落實情況,做好工作留痕,單位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將定期對幫扶責任人的工作臺賬資料進行檢查和整理,對存在的問題庚即進行整改完善。

脫貧整改報告10

  按照《省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發現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要求,發改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結合發改局前階段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對照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實際,針對前期脫貧攻堅工作列出了問題整改清單,深入查擺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了自查自糾報告和整改方案,現將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一、存在問題和整改措施

  1.存在幫扶責任人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在局內建立脫貧攻堅工作小組,主要領導為組長,其他機關成員為組員,進一步明確包保幫扶工作中每個機關幹部的責任,加大脫貧攻堅合力。

  2.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問題,整改措施:加強對包保幹部的工作培訓,提高包保幹部的工作素質和能力,時常召開脫貧攻堅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包保責任。

  3.存在對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做的不夠的問題,整改措施:透過宣講、印發手冊、入戶教育等各項形式,廣泛宣傳脫貧攻堅的惠民政策,做到脫貧政策真正傳達到每個包保貧困戶心中。加強包保幹部對脫貧攻堅政策的掌握程度。

  4.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的問題,整改措施:拓寬包保幹部的工作思路,增強包保幹部的包保責任心,帶動包保貧困戶的脫貧致富熱情,加大包保幹部與貧困戶之間的交流溝通。

  二、整改結果

  透過嚴格脫貧質量標準,改進完善各項扶貧措施,壓實扶貧工作責任,建設基層脫貧攻堅隊伍,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水平,確保發改局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按時整改到位。

脫貧整改報告11

  根據《雅安市脫貧攻堅蹲點調研督導組反饋問題》的扶貧開發工作通報,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庚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學習討論,並針對我鄉脫貧攻堅工作實際開展自查,現將自查問題和整改措施報告如下:

  一、前期我鄉脫貧工作存在困難前期,在駐村工作組、聯絡部門和鄉村組幹部的努力下,全鄉群眾發展積極性高漲,扶貧兜底政策有序落實,產業發展迎難而上,但也存在如下問題:

  一是我鄉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雖已列入規劃,但尚未得以全面落實啟動,影響到脫貧規劃的整體實施;同時農業產業扶持辦法未能及時印發,滯後於駐村工作組動員組織,讓部分群眾在發展產業方面信心不足。

  二是部分黨員、群眾思想意識落後,內生產動力不足,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主動發展的積極性。

  三是我鄉雖然茶葉發展有一定基礎,但群眾傳統種植觀念根深蒂固,思想未能轉變,產業帶動效果不明顯。20xx只種羊基地已建成並正式投產執行,但種羊產業才起步,與群眾的聯動幫扶尚未正式執行。

  四是我鄉脫貧攻堅工作在產業幫扶前期重點集中到中長期發展,但實現短期見效快的專案少、尤其是幫扶資金落實存在困難。

  五是“五個一”幫扶機制臺賬還需進一步完善,預脫貧人戶的基礎資料仍需不斷夯實。

  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針對我鄉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問題,我鄉將嚴格按照縣委、政府和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在聯絡幫扶部門的.大力支援和關心下,解放思想、求實創新、凝聚合力,採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是積極協調,做好各專案的對接,爭取專案落地。透過解放思想、落實舉措,繼續加大脫貧政策研究力度力求將脫貧工作落實到位,認真、細緻開展工作,確保規劃專案早日啟動,為脫貧摘帽發揮推動作用;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切實抓好“五個一”幫扶機制,明確脫貧目標,確保貧困戶都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四個好”。

  二是加快推進脫貧專案實施。按照我縣產業發展規劃,做好各合作社的引導和規範,加快茶葉產業和種羊產業建設指導工作,將“有限主導”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結合起來,為謀劃“治貧策”、科學“拔貧根”明確方向和路徑,確保產業健康發展,並依託產業,爭取政策和資金髮展集體經濟;協調統籌扶貧資金,制定《寶峰彝族鄉貧困戶產業脫貧實施方案》,積極籌集整合各部門資金,爭取為全鄉61戶貧困戶落實產業幫扶資金,尤其促進短期專案實施、見效,保障無勞動力人口能夠脫貧,確保年底減貧任務順利完成;

  三是繼續加強基層黨建,以換屆選舉為契機,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樹立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帶領群眾科學發展;繼續落實減貧摘帽責任落實,做好“五個一批”幫扶措施精準到人。

  四是做好學習交流,吸取各地在精準幫扶、產業發展方面好的經驗做法,發揮貧困地區在特色產業、自然和旅遊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調動貧困戶創業、興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克服“等靠要”的傳統思想,透過挖掘貧困村和貧困戶內生潛力,培育並提升其內源發展能力,推動全鄉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造血”功能。

  五是加強基礎工作檔案、減貧依據等資料夯實完善。近日,我鄉幹部職工不畏烈日、勇於擔當,加大貧困物件走訪、調研幫扶力度,透過聯絡部門、鄉村組幹部走訪,收集了貧困戶收入及生產性支出等資料,算好增收減貧賬,並建立貧困人口脫貧專門臺賬,夯實政策性收入依據、生產生活圖片等資料,確保貧困群眾能算賬、真認賬,真脫貧、不返貧。

  下一步,我鄉將按照脫貧攻堅規劃和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安排,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目標、強化措施,確保年度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脫貧整改報告12

  為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現就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在暗訪和督查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結對幫扶人的幫扶力度

  幫扶人定期深入到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中,詳細瞭解貧困戶的情況,掌握貧困戶的脫貧需求。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與貧困戶共同商定脫貧措施、增收辦法,讓貧困戶認可並積極實施。為貧困戶建立增收的長效機制,變“慰問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

  責任人:結對幫扶人

  整改時限:立即整改

  二、充分發揮村組幹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

  1、進一步增強村組幹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經常性地深入走訪貧困戶,與貧困戶交心談心,瞭解貧困戶的所想所盼,取得貧困戶對脫貧攻堅工作支援、理解和參與。

  責任人:聯絡村(社群)領導、駐村工作隊、村組幹部

  整改時限:立即整改

  2、加強對脫貧攻堅政策、專案、資金的公示公告力度。不但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開,還應在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組進行公開。同時,透過院壩會、集中服務日、走訪貧困戶等方式,向貧困戶公開,提高貧困戶對脫貧攻堅的知曉度

  責任人:聯絡村(社群)領導

  責任單位:各村(社群)、駐村工作隊

  整改時間:立即整改

  3、督促村組幹部在執行扶貧政策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對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行為堅決予以糾正,對違紀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責任人:聯絡村(社群)領導

  責任單位:駐村工作隊、鎮紀檢辦

  整改時限:立即整改

  三、進一步加大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

  對鎮村幹部開展一次扶貧政策的培訓學習,促使鎮村幹部全面熟悉、掌握扶貧政策,更好地想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

脫貧整改報告13

  按照《名山區脫貧攻堅專項督導反饋問題整改“問題、責任、效果”三張清單》的通知要求,區安監局對照問題清單,認真開展自查整改,現將整改情況彙報如下:

  針對貧困戶和困難群眾缺乏感恩意識,認為幫扶他們是政府部門應該做的事,依賴思想嚴重的問題。區安監局黨組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此項工作。以“回頭看”、“回頭幫”活動為抓手,與紅星鎮黨委政府及“五個一”幫扶工作組密切配合。切實開展全覆蓋入戶走訪感恩教育活動,努力提升群眾滿意度,解決貧困戶依賴思想嚴重的問題。

  一是進一步加強了入戶走訪工作力度,多次與困難群眾、貧困戶交心談心,瞭解他們的想法,取得他們的信任,促進彼此的感情交流,從思想上慢慢進行引導,培養他們知黨恩感黨恩的意識,並對貧困戶在脫貧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進行特別的語言上的關心和物質上的幫助,在他們生病時專程派出黨組成員到家看望慰問。讓他們親身感受到黨的溫暖。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感化他們。讓他們發自內心的對各級的幫助、關懷錶示由衷的感謝。

  二是從“村容大提升,設施更完善、生活好方便、政府多關心”等四個方面,對脫貧攻堅成效進行總結提升,將其做成宣傳畫冊,送到每一戶貧困戶手中,並在村、社公開欄上進行張貼,透過直觀的圖片,樸實的語言把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發生的種種變化,通暢開闊的村道,設施齊備的文化宣、衛生室,寬敞便捷的活動廣場,整潔優美的村容環境,透過幫扶建成的新房子……讓貧困戶和群眾明白“惠在何處,惠從何來”。透過不斷的走訪教育,引導貧困戶知恩、感恩、奮進。

  總之透過以上的努力,在今年6月底,經市脫貧攻堅督導組再次走訪督導檢查時,貧困戶都有了較強的感恩意識,不斷表明他們今天擁有的生活,要感謝各級黨委政府和同志們對他們的幫助、關心和支援,表態一定要改變以前依賴思想,紮紮實實做好家庭產業規劃,力爭早日脫貧奔小康。檢查中得到了督導組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脫貧整改報告14

  一、年度目標

  (一)圍繞建立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目標,到20xx年底,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63。5%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8%左右,職普比大體相當。

  (二)加大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幫助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解決就學困難,讓貧困學生有學上、能上學、上好學,確保無一貧困家庭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三)以促進義務教育公平公正和均衡發展為重點,以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專案為抓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達到基本辦學條件,實現鄉鄉有“標準化中心校”。

  (四)以加強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為重點,大力實施“9+3”免費教育資助政策,把更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送入中職學校免費就讀,培養就業技能,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抓好“控輟保學”責任落實

  我縣共有學生7729人,其中幼兒園1295人、小學3434人、初中2358人、高中642人。根據州、縣有關檔案精神,並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我縣控輟保學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提高普九成績,採取了紮實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未成年人入寺人數為0,為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所有適齡兒童就近入學,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促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縣下發《關於調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範圍的通知》(丹教體發〔20xx〕73號)。20xx學春季學期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0%,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0%,輟學人數為0,輟學率為0%。全縣18所中小學校均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279人,“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為96。7%,關心關愛留守學生405人。

  縣級領導與22名貧困孤兒結對認親,定期開展幫扶活動。貧困學生救助實現“全覆蓋”,兌現了“不讓一位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的莊重。

  (二)加快脫貧村幼兒園建設

  根據縣發展和改革局(丹發改〔20xx〕172號)檔案,全力啟動鄉貧困村幼兒園建設專案,目前工程建設已完成,驗收透過;已完成鄉中心幼兒園、東谷鄉中心幼兒園專案建設。

  為加快我縣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提升全縣學前教育普惠水平,根據《省教育廳關於推進民族地區村級學前教育工作的通知》)》檔案要求,我縣結合實際制定了《關於公開招聘行政村學前教育輔導員方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政府購買行政村級幼教點輔導員82名,在本縣各級幼兒園(點)從事普通話輔導、行為習慣養成、知識啟蒙等教育。

  (三)推進實施“改薄”專案

  積極爭取各類資金,充分利用“十年行動計劃”“農村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等專案,先後投入2.7億元,實施標準化學校建設專案75個,新建、改擴建校舍11.1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運動場2.5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

  (四)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民族自治地方15年免費教育

  為確保貧困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失學,對全縣貧困學生進行詳細調研,安排專門股室紮實開展“貧困學生”、“殘疾學生”、“留守學生”等群體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了學前教育資助資料庫、“三免一補”資料庫、十五年免費教育計劃資料庫和高海拔地區取暖補助資料庫。對全縣4-6週歲、小學、初中、高中及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全面統計,完成了全縣2510名各類貧困學生建檔立卡統計工作。完成調研後,建立了縣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設立了500萬元的救助基金,主要用於幫助農村貧困家庭解決在享受現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學幫扶政策基礎上,仍然存在的與子女就學直接相關的特殊困難(比如:購買校服、文具用品、校內伙食等費用困難),切實避免因經濟原因導致貧困戶家庭子女輟學。今年4月,首批救助230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發放救助金46萬元。

  為切實解決學生因家庭經濟困而上學難的問題,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三免一補”、營養改善計劃、非義務教育學生資助等教育惠民政策。近年來,落實生均公用經費2866.63萬元;發放寄宿制學生補助生活費4624.05萬元;落實營養改善專項資金2251.6萬元,受益學生達44057人次,實現營養午餐覆蓋率100%;為4184名非義務教育貧困學生髮放資助資金706.536萬元;為1408名貧困大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842.543萬元;為在我縣基層工作三年以上的96名大學生畢業生落實獎補資金111.185萬元;取消了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就餐刷卡系統,採取“五統一”的管理方式讓學生吃飽、吃好。貧困學生救助實現全覆蓋,兌現了“決不讓每位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的莊重。

  (五)加強農村教師培養培訓

  透過雙選、公招、引進等形式補充教師240名;縣政府每年籌資60萬元大力表彰先進學校和教師;落實農村教師每人每月400—800元的臨時性崗位津貼,每人每月400元的農村教師生活補助;發放一線年滿30週年退休縣級配套獎金85萬元和州級獎勵金35萬元;選派80餘人次教師和校長進行輪崗交流,每年組織150餘人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4000餘人次,培訓率達100%,教師師德修養和業務能力穩步提升。

  結合“兩學一做”等主題活動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抓教師“走讀”“吃空餉”和違規借用,嚴格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20字標準選優配強學校領導班子,堅持“四有”好老師標準,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湧現了以全省優秀教師謝燕、最美鄉村教育、全省“五四”獎章獲得者龍他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教師。

  (六)加強貧困地區教育資訊化建設

  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協調發展”的思路,累計投資3600餘萬元,大力實施“123”智慧教育資訊化建設,建立1個縣級智慧教育中心和4所學校智慧教育雲服務中心,28所學校實現了網路校校通、班班通,46個班實現了遠端網路教學,開設5個未來課堂雲計算機班,實現了“千兆到縣、百兆到校”光纖接入,基本實現數字化校園全覆蓋,教育資訊化建設硬體框架全面形成。20xx年成功地召開了州教育資訊化現場會,20xx年召開了省教育資訊化現場會。

  (七)推動扶貧工作進校園

  為紮實做好教育扶貧工作,縣高度重視,採取多渠道實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既定目標,抓好政策宣傳。下發了《縣20xx年資助非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通知》發放宣傳資料1500餘份,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縣電視臺、校園廣播站、班隊會等向農牧民和廣大師生詳細講解貧困資助政策的好處和推動教育扶貧的現實意義,確保了宣傳動員的全覆蓋。

  三、存在的問困難

  (一)教育基建資金缺口較大,教育佈局難以形成

  要完成“6+3”、“3+3”精品學校打造、學前教育發展及普通高中建設規劃佈局,資金缺口大,專案推進困難,“一圈、三點、五線”教育發展佈局在短時間內難以完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扶貧村村幼兒園整體工程已完成,驗收透過。目前已到位資金120萬元,缺口20萬元。已上報縣脫貧攻堅辦,請求資金整合。

  2、高中專案選址建設在縣聶呷鄉甲居三村,該專案於20xx年啟動建設,於20xx年完成教學綜合樓、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浴室、開水房、廁所、教師週轉房等校舍的建設。學校運動場、圍牆、校內道路、給排水管網、擋土牆等附屬設施尚未建設,需投入資金1900萬元,目前已到位生態轉移支付資金633萬元,缺口1267萬元,實施困難。

  (二)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一是教師培訓亟待加強。由於引進的初、高中專業教師難以留住,近兩年,我縣透過公招、雙選等方式補充教師,但因待遇等原因已有42名教師辭職和調出,我縣小學音樂、美術、藏文、英語專業教師缺乏,師資結構配置急需最佳化。小學富裕教師需要進行專科培訓,年輕教師需進行技能培訓。

  二是教師關愛工程需加強。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援下,我縣五支隊伍的週轉用房問題得到緩解,尤其是農村教師週轉用房大部分得到解決,但目前,我縣城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週轉用房緊張,亟待解決。

  三是教師待遇有待提高。近年來,隨著農村教師生活補貼和區鄉臨時性崗位津貼的實施,農村教師待遇得到提高,但城鎮教師和區鄉教師待遇差距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鎮教師工作積極性。

  (三)建檔立卡資料難以核實

  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各鄉(鎮)人民政府,而各鄉(鎮)統計報送的資料隨時都在更改,資料難以鎖定,導致後續工作難以開展。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全縣教育工作將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縣發展、穩定、民生大局,以全力建立“藏區一流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推進校園精細化管理為載體,按照縣教育體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要點,最佳化“一圈、三點、五線”校點佈局,加快教育專案建設進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鞏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實施“123”智慧教育;加強師德教育,強化教師培訓;積極開展教育對口支援工作;規範辦學行為,狠抓學校管理和學生德育工作,抓好學校黨建和安全穩定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圓滿收官。辦人民更加滿意教育。

  堅持貧困家庭對口幫扶,著力構建覆蓋全縣所有學段貧困學生的幫扶工作機制。實現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不讓一個貧困學生因貧失學。大力改善貧困農牧區學校辦學條件,著力構建覆蓋全縣所有貧困村教育發展的傾斜扶持工作機制,保障貧困村孩子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爭取社會捐助及對口幫扶,助推教育扶貧。以促進邊遠貧困地區教育、教學質量與城市一樣均衡發展,達到教育理念現代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配置科學化和教學管理資訊化,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教育保障。

脫貧整改報告15

  按照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開展扶貧攻堅工作督查的通知》要求,我鄉及時對全鄉的扶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梳理、總結,現將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縣委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傳達貫徹情況

  7月30日縣委召開十三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後,8月6日鄉黨委及時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和8個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召開兩幹會,傳達十三屆十次全會精神,再次安排部署精準扶貧工作。要求片區領導、聯絡村幹部督促指導各村再次對未進入系統貧困戶和識別不精準貧困戶進行核實。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定期進村入戶走訪,細化幫扶措施,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問題。

  二、幹部人才駐村幫扶工作動員大會貫徹落實情況

  8月10日全縣扶貧駐村幹部人才動員會召開後,8月11日鄉黨委及時組織全體機關幹部、各村支書、主任召開會議傳達會議精神。駐村幫扶工作組的工作人員和廟坪村兩委成員召開座談會,及時進村入戶走訪困難群眾,瞭解廟坪村基本情況,開展幫扶工作。積極主動關心和支援駐村幫扶組工作人員,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三、駐村幫扶落實情況

  按照縣上的要求,一是成立了鄉駐村幫扶工作小組,每位機關幹部和村幹部聯絡2名以上困難群眾。二是充分發揮“親情工作法”作用,建立農戶家庭檔案、困難群眾檔案、群眾訴求臺賬,深入瞭解建卡貧困戶困難,有針對性地提出幫扶措施。三是8月10日縣上動員會召開後,駐村幫扶工作組庚即深入廟坪村走訪群眾、瞭解道路建設情況、幫助貧困戶收玉米。四是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為“第一書記”和專職副書記安排了單獨的辦公室和宿舍,提供了後勤保障。

  四、扶貧專案推進情況

  (一)脫貧人口目標完成情況:

  全鄉20xx年預脫貧人口47戶、119人,截止目前,全鄉扶貧解困脫貧人口10戶、26人,佔預脫貧人口23%。

  (二)專案實施及公開情況:

  1、產業扶貧專案:廟坪村產業規劃種植核桃3000畝,筍用林2500畝,茶葉提質增效800畝。其中引進一枝春茶葉有限公司透過實施土地流轉3000畝發展核桃種植,目前土地流轉工作正在落實中。產業扶貧專案由種植200畝茶葉調整為種植100畝雷竹,目前基地改土工作已完成80%,機耕道和生產道建設已完成80%,蓄水池已完成90%,儲糞池已全部完成,雷竹栽植工作將在10月份左右完成。

  2、公路、橋樑建設:新建、改擴建公路建設總體規劃14。85公里,已完成測設,預算製圖工作,現正進入立項財評階段。其中扶貧專案中的3。71公里的硬化道路和1。035公里的聯網路已透過公開招投標確定施工單位,現在已開工建設,變更工程已報縣政府,等待批示。橋樑建設勘察設計和立項工作已完成,現已報送省交通運輸廳。

  3、聚居點建設:聚居點選址、風險評估、地形測繪、初步地勘工作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