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語文教學反思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語文教學反思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先讓學生在早自習時預習了半個小時。在預習時,我一般不會提具體要求,只希望學生自由地裸讀。這正如我要教一篇新文章,抑或是做一道現代文閱讀題一樣,先不去看參考資料,只求自己和文字自由地對話。其實,教學閱讀和平時的閱讀是不一樣的。在預習時,就讓學生保持一種自由的閱讀狀態。而一旦進入教學閱讀環節之中,我就必須要引導學生深入到文字之中,帶著一種閱讀的'目的去讀。

  上課時,我在黑板上寫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幾個字,讓同學們從文字中找出哪些人所說的話?如果讓你去讀這句話,應該用怎樣的語句來讀?第一問,學生非常容易找出答案。第二問,許多學生說用“平靜”的語句來讀。我啟發學生:“從這句話中,‘有些人’認為中國人有沒有自信力?”學生們說沒有。我又接著問:“平時當你缺乏自信力時,你的心情如何?”同學們說“沮喪、自卑”。我問:“知道用什麼語氣來讀了吧?”這時同學們豁然開朗。

  文章第二部分是“直接反駁”的駁論證。學生對論點、論據比較熟悉,可對論證卻往往只侷限於四種論證方法,他們不理解論證其實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於是我便啟發學生:“現在我們班張帥同學是男生,陳金同學是男生,梁佔同學是男生,丁志豪同學是男生,於是就得出結論九(3)班同學都是男生。”同學們鬨堂大笑,大笑後馬上反駁,不是。於是我接著說:“對了,文章中對方所持的論據是事實,可這只是部分國民黨反對統治階級和所謂名流的所作所為,並不代表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如此。在這裡,對方的論據是事實,但只是部分事實,用部分事實推匯出一個全稱的論點,這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也就是論證過程出現了失誤,因而魯迅先生就緊緊抓住這一點,用嘲諷的語句推匯出對方從來沒有過‘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現在則發展著‘自欺力’,可謂是一針風血。”

  從這一教學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只要引導得當,是可以學好魯迅先生的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