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冰與火之歌》之讀後感

《冰與火之歌》之讀後感

《冰與火之歌》之讀後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冰與火之歌》之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先簡單的介紹下這本書吧,故事的主線便發生在西方的形似不列顛島的維斯特洛大陸上。由國王勞勃·拜拉席恩前往北地拜訪他的好友:臨冬城主暨北境統領艾德·史塔克開始,漸漸展示了這片國度的全貌。單純的國王,耿直的首相,各懷鬼胎的大臣,擁兵自重的四方諸侯,全國僅靠著一根細弦維繫著表面的和平,而當絃斷之時,國家再度陷入無盡的戰亂之中。而更讓人驚悚的:那些遠古的傳說和早已滅絕的生物,正重新回到這片土地。

  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大陸上所發生的一系列相互聯絡的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冰與火”,為的是突出人性掙扎的含義,書中塑造了無數的人物,但其著眼點,卻並非孤立地凸現英雄主義,奉獻精神或奸猾陰謀,而是將書中人物放在一個“真人”的角度,寫出他或她在時代和社會的旋渦中不同的境遇與選擇。

  《冰與火之歌》這本書在我看來是有些奇怪的,不同於以前看過的小說,裡面會有一個主人公貫穿其中,根據其經歷或歷練來展示整個故事。然而《冰與火之歌》不同,看似是主角的角色會在下一個瞬間悲哀的死去。看到現在,每個人的命運還在無奈的碰撞,沒有英雄班的.人物帶領大家改變命運,大概在這部小說裡,人的命運在剩下的那一刻已經註定了,隨後發生的只是隨波逐流火勢孤影墜星,所謂王道,一切華麗的瞬間,最終不過是光沉於影。

  因為沒有簡單的答案,所以這並不是一本可以懶洋洋瀏覽的書,相對於其他奇幻作品,習慣於主角落地百尺毫髮無傷、或危機時刻總能化險為夷的我,這本書算是一個挑戰。即便是這樣,這本小說還是吸引了我。也許在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總不乏歌頌與命運抗衡的英雄,可真的拿到現實生活中對比的話,我們會無奈的發現,生活中根本沒有英雄,或者說,英雄的光芒並不存在與現實生活中。或戰戰兢兢、或鬥志昂揚,或厚積薄發,為的不過是自己的未來,這一點跟《冰與火之歌》描繪的很像,故事中的人物在權力的漩渦中使出渾身解數,或渴望權力,或苟延存貨,他們在不同的時機做著不同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每個人也都有閃光的一面。在裡面,所有角色的背景都是嚴肅的事實,絲毫沒有浪漫的戲份,也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不像其他作品中有純粹的醜與惡,所有的人物感情更真實,私生子的選擇,畸形兒的哲學,騎士的榮耀,家族的背叛等等,還有背後那被淡化了的主題。一本不好讀的書,因為東西太雜,一個不願看到的結局,或者很大程度上可能根本沒有結局,故事依舊,沒有任何收尾的預兆,彷彿宿命一般的迴圈。

  這本書另一點吸引我的就是文字的功力了。對馬丁大叔的筆工在下是是佩服的五體投地了,無法想象一部奇幻小說能夠容下如此真實的世界,精彩的瞬間在於細節,但沒有任何浪費的筆墨,但卻勾勒出了一個多種文化構成的奇幻世界,1400多個人物關係,絲縷不亂。小說中所刻畫的人,沒有什麼絕對,都是灰色的,神作的開篇!

  最後重溫一下守夜人的誓言:“長夜將至,我從今開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將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將不戴寶冠,不爭榮寵。我將盡忠職守,生死於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劍,長城中的守衛。我是抵禦寒冷的烈燄,破曉時分的光線,喚醒死者的號角,守護王國的鐵衛。我將生命與榮耀獻給守夜人,今夜如此,夜夜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