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1

  閉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抱怨過的東西,想一想自己失去過的東西,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因此而後悔?抱怨,倒不如去改變……

  說起也是,我們常抱怨宿舍的不好,學校的規章制度甚嚴,老師的嚴厲,父母的不理解,朋友做錯一點事等等,有時因為這樣而忐忑不安,甚至寢食不調。有時因為同學的一句話一個舉動而埋怨他,對這個同學冷落甚至憎恨,值得嗎?是不值得的,而且這樣我們就失去了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有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好的,看完這篇文章,我頓時大悟,我的生活是應該五彩繽紛的,況且現在正是我的青春年華,我要用我的激情去裝束我的生活,而不是一路抱怨,到頭來也不過是於事無補。所以我要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闊胸襟。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不要因為一點瑕疵就開始抱怨,我們做的是追求完美。

  “如果抱怨成了習慣,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於人無益,於己無利,生活就成了牢籠一般,處處不順,處處不滿,反之,就會自由高興的生活與工作,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又何來抱怨呢?

  抱怨,只會使自己納悶,憂傷,覺得生活枯燥無味,勞累身心。以前我曾因為同學”不問自取“而埋怨他,開始是反感,最後我跟他的談話從談笑風生只剩下三言兩語,甚至只有一個招呼。自己錯了,就是錯在抱怨。成長道路上難免有痛苦,崎嶇不平。不要因此而抱怨,我們要化作美麗的蝴蝶,去裝點我們的生活,化抱怨為微笑,寬容一生,一生快樂。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2

  我對唐曉龍先生的《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一書進行了認真的品讀,感受頗深。唐先生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抱怨是一種病態,一般性的病痛不會有什麼大的危害,用藥物就可以治好,而抱怨不止、喋喋不休卻是一種頑固性的精神疾病,很可能會使生活變得更糟糕。任何事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看,如果你的眼裡是鮮花,那你的世界將會一片燦爛:如果你的眼中充滿垃圾,那你的世界就會是一片腐臭。

  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人活一世,有寵有辱,如月之陰晴圓缺。旅途有坎坷,遇人有不賢,不如意十之八九。誰也不會天天都打順風旗,挫折與磨難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我們都有過不如意的時候,也都抱怨過。其實,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有時還會幫倒忙。如果把抱怨當成一種不良情緒的發洩,或者抱怨成為習慣的話,先是自己煩得要死,其次是干擾他人,導致人見人煩。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大家早晨帶著一個好心情來上班,恰好碰上辦公室裡一個同事一肚子不如意向外發洩,你的情緒一定會一落千丈。沒有人願意看你那張苦臉,自己心理陰鬱,也給周邊的人造成精神汙染。大家的心態是屬太陽能的,周圍陽光燦爛,我們心裡也會感到很溫暖。擁有陽光心態,你會春風滿面,那是心靈的光芒發散與外,是美的洋溢,使周邊的人感受到正面的能量,呈現的是昂揚的心理態勢。

  抱怨是件愚蠢的事情。記得魏書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抱怨環境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抱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抱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抱怨孩子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太少。”有的同志感到自己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賭氣,什麼都不幹,結果耗費的是自己的生命;有的同志抱怨給的錢少,工作不求精緻,到頭來,翻工的還是自己。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命運,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抱怨下雨淋溼了衣服,你不打傘你怨誰?抱怨買不到可體的衣服,你不減肥你怨誰?任何事都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看,為什麼總要找出對自己最不利的角度,跟自己過不去呢?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成功、快樂、幸福的因素,我們應該把它放大、再放大。能夠改變的力爭去改變它,不能改變的試著接受它,學著“讓身體適應床”吧。

  改變自己,活出精彩。周國平先生講:老天給我們一條命和一顆心,人生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把心靈安頓好。改變自己,學會減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心裡裝著太多的事就會感到很累,心累了就會出問題。其實,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先刪去雞毛蒜皮,再把當前無法改變的冷藏,剩下的就只有開心和快樂了。改變自己,學會放鬆。不管多麼緊張的事情,心裡不要緊張,因為緊張一點作用也不起,而且會是事情變得更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人會生病,包括心理和肌體。把事兒看淡一些,心態平和了,快樂也就來了。改變自己,學會樂觀。臉哭,心先潮溼;心笑,臉才會笑。我們常說“熱情洋溢”,熱情是從心裡洋溢位來的,是內心的蓬勃向上,是健康的心理態勢。改變自己,學會找樂。天還沒有塌下來,帶著鐐銬還跳舞呢。要學會尋找生活的樂趣,唱歌、跳舞、彈琴、畫畫、練字、爬山、散步……改變自己,學會收藏。收藏快樂和幸福,把它當成棒棒糖,感到苦時拿出來舔舔,穿著糖衣的藥片好下嚥。

  把心窗開啟,讓陽光進來。先哲說:如果生活是一座房子,良好的心態就是一縷陽光,沒有陽光照進來,房子裝修得再好也是暗淡的。擁有陽光心態,你會激發出無窮的智慧與活力,會以積極的姿態審視人生,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美好,空氣是這般清新,天空是那樣蔚藍。這是一種內心的愉悅,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支撐。面對失誤不沮喪,面對失敗不氣餒,危局面前鎮定自若,大事面前穩得住陣腳。陽光心態使我們的胸襟更加廣闊,處世更加豁達從容。記住:快樂就在當下,幸福就在我們周圍。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3

  放假前的一次會議領導講話,讓我們都去圖書室借一本書《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要求我們在假期讀完這本書,並且做好讀書筆記。

  《抱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一書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任何人和團隊要想成功就永遠不要抱怨,因為抱怨不如改變。

  事實上有些時候我們總是在抱怨,生活中幾乎沒有什麼不是我們抱怨的物件。我們總喜歡躲在後面無休止的抱怨,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我想,很多時候,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現實,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著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看書時,頭腦中總是浮現某些人某些事,想著自己其實就是在抱怨,不知不覺地在抱怨。很多不好的事都是因為說出了抱怨,很多時間也都浪費在無謂的抱怨中。抱怨只會讓自己更煩躁,更沒安全感,沒自信,而這些我們卻一直都沒發覺。當你呆在其他抱怨者身邊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抱怨也更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上,而不是不要的東西上。抱怨就是把焦點放在我們不想要的東西上頭,所談論的是負面的,出錯的事情。

  我想不抱怨對於目前的我們而言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對於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在生活上,工作中遇到不順心,不隨意的事,所以我們習慣了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總覺得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事實上,我們在說負面和不快樂的事的時候,就會接收到很多負面和不快樂的事,有時甚至影響到身邊的人。現實生活中,值得我們抱怨的事情確實是太多了,遭逢天災,逆境,貧富差距,不公平的待遇等等。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我們總是把它當作藉口,以逃避自己嚮往的卻沒有完成的目標,我們會抱怨,其實是自覺不配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往往是我們自已讓自己變成受害者,受害者永遠不會成為勝利者。我們總是用抱怨來為自己的缺點、害怕成長和改進找藉口。抱怨從表面上看,是會帶來暫時性的“好處”,但它最終將我們的人生拖入絕望和混亂,抱怨困難並不能讓它得以解決,也不會減輕我們內心的痛苦。我們要習慣的去接受它,且永遠都不去抱怨,我們有必要相信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設性永久改變,是自我的改變,我們有權利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但不是靠抱怨。放下抱怨,卻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東西。

  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專家所言,“抱怨帶來輕鬆和快感,猶如乘舟順流而下,那是因為我們是在順應自己負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積極的態度去欣賞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卻需要意志力。”

  人生不可能總走上坡路,情緒也會有高峰和低谷,那麼當身邊的人都在抱怨時,我們該怎麼辦?其實,覺得別人經常在抱怨,是因為我們自己也一樣。我們注意到另一個人有這樣缺點,是因為我們自己也有。如果想指出別人的負面特質,就先挖掘看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傾向,然後要心懷感恩,慶幸自己有機會,能覺察這個缺點,並進行療愈。

  讀了這本書後,我認識到人生是不公平的,同時生命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選擇過程,在每一個選擇的關頭都有前進與後退的衝突。在遇到挫折時我們要從容的面對,不抱怨,不放棄,永不抱怨的人生態度才是第一位的。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每個人都面臨著挫折和失敗的可能,這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我們必須活出想要其他人效仿的樣子,讓自己的世界充滿平靜喜樂、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人生也會更加美好,圓滿。如果我們對自己坦誠,就會發現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正當抱怨的事情,其實寥寥可數。我們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汙聽覺染”,有害於幸福與美滿。

  最後我想引用甘地先生的一段話:“我們必須活出想要讓其他人效法的樣子。如果你想要其他人改變,你自己就必須先改變。我相信你有著最崇高的理由,才希望他們改變,既然你也是這段關係裡的參與者,就代表某種程度而言,你在這沸沸揚揚的抱怨中也參了一腳。你若想引導某人改變,就要記住:領袖應該站在最前線。迎向邊界,開拓疆土,讓其他人追隨其後。”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4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科技發達、物質豐富、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心中的慾望,常被挑逗得像看見紅色斗篷的鬥牛;他人暴富的經歷,更讓我們血脈噴脹,躍躍欲試;時尚名牌漫天飛,哪能心如止水;美女香車招搖過市,我們的心早已蠢蠢欲動;更不能忍受的是別墅洋房的誘惑……太多的時候,我們被世上的名利、金錢、物質所迷惑,心中只想得到,只想將其統統歸於自己,而不想捨棄,更捨不得放下。得不到的偏想要,於是心中就充滿了矛盾、憂愁、不安,心靈上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以至於活得怨氣沖天。"

  借用書中的一段話開篇,此段話用最樸素的語言將目前社會的現狀以及人們對此狀態的心理描述得淋漓盡致。緣於內心的躁動不安,情感鬱結,遂俯下身來耐心閱讀《抱怨他人不如改變自己》這本書,以求得心靈的救贖與明淨。本書分為六大板塊:世界不會因為抱怨而改變、怨天尤人不如改變自己、抱怨別人,於事無補、抱怨別人其實是抱怨自己、改變自己,贏得主動、不抱怨的愜意生活。

  抱怨就好似空氣,無時無刻地縈繞在我們周邊:學生時代,我們抱怨學校的規章制度瑣碎且嚴格,老師們佈置的作業太多。工作之後,我們抱怨領導不體諒工作安排不合理。日常生活中我們抱怨父母不理解,上天不厚待我們。長此以往,總覺得事事都不能盡如人意。看完這本書,我意識到一味地抱怨,於事無補。生活應該是五彩繽紛的,我應該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闊胸襟去迎接我的生活。特將閱讀感悟總結如下:

  一、 肯定自身的價值——存在便是合理。

  一張千元大鈔,不管是嶄新的,皺皺巴巴的,抑或是被踐踏沾滿泥土的,其自身價值都不會受到絲毫的影響,人人皆想爭而得之。人亦是如此,不管我們經歷怎樣的質疑,面臨何種考驗,我們自身的價值永遠不會因為外在的打擊而有任何改變。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別人認為好,才是好;生命的意義,在於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抗癌小戰士周大觀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抗癌日記《我還有一隻腳》中寫道:不是我失去了一隻腳,而是我還有一隻腳。他又寫:貝多芬雙耳失聰,鄭龍水雙眼失明,我還有一隻腳,我要站在地球上。海倫凱勒雙眼失明,鄭豐喜雙腳畸形,我還有一隻腳,我要走遍美麗的世界。不足十歲的稚嫩童聲裡我們看不出絲毫的怨聲與嘆息,只有感恩。孩童如此,更何況我們呢?

  二、 另闢蹊徑,開啟局面——做個會變方向的好舵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建築師,預先設定的遠景與藍圖固然是美好的,可建構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挫折。美國各行業的競爭都很殘酷,德克薩斯州的維耐處處碰壁,很不適應。為了躲避競爭,他把注意力轉向了那些非營利資組織,專為不善經營的非營利組織提供管理服務,緊20xx年就贏得了20xx萬美元的豐厚利潤。加拿大人博爾蒂幼年因火災導致左臉區域性燒傷,一耳失聰。時常遭到別人的歧視"你除了腦子聰明其他的什麼地方都讓人噁心。"他聽後一愣,隨即高興地向歧視他的人道謝:"謝謝你,是你讓我學會轉變方向看問題,我很醜,但是我有你們沒有的聰明大腦,我知道了我的長處也找到了我的人生方向"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博爾蒂成為一個頗有建樹的人。

  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著一個潛在的機遇,因此在經歷困境時不要一味地抱怨命運的不公,換個角度看問題,生活總能讓你的美麗以另一種方式盛開而不敗。

  三、 抱怨是一件損人不利己的事——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羅曼·羅丹曾說:"只有把抱怨別人和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想來確實如此,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難是在所難免的事,偶爾抱怨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經常抱怨就像是往自己的人生背囊裡塞石頭,抱怨越多,背囊越重,行走就越艱難。更為重要的是,抱怨在使自己原本愉悅的心情變得低落時也會影響到身邊人的情緒,久而久之,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自己也越來越孤獨。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理由"從現在開始停止抱怨,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解決問題上,向更優秀的自己蛻變。

  四、 學會感恩修養人生——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

  學過物理之後我們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生活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因此我們要用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一切: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意志;感謝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謝欺,因為他讓你學會保護自己……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交往遇到矛盾時更要用這句話提醒自己,畢竟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而消滅敵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愛將敵人變為朋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微笑示人,你也會收穫對等的溫暖。我特別喜歡泰戈爾寫在《園丁集》裡的 一句話:Never frown, even when you are sad, because you never know who is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r smile. (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道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生活就是如此,你用微笑去對待它,它也會回饋給你別樣的精彩。

  五、 改變自己,贏得主動——人生的路最終靠的是自己。

  源於某些不良風氣,有人把當今社會稱為"拼爹的時代",因此總有人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拼不起爹,自暴自棄,碌碌無為。縱觀古今中外的名人們,沒有誰是完全靠父母家庭的庇廕取得成就的,無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贏得世界的。人生就像一場牌局,發牌的是上帝,不管你拿到手牌是好是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心情平靜下來,然後認真用好自己手裡的每一張牌,力爭達到最佳效果,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那麼如何打好這副人生之牌呢?首先,停止抱怨,轉變觀念,將貧賤視為磨礪自己的財富。其次,擇善友而交之。再次,找對自己的人生伴侶,創造美滿家庭。再次,相信自己,忘記所有雜念,堅守最初非成功不可的意志,一步一步完成每一項人生考驗。最後,以自己為對手。把別人當對手,別人也有退步的時候,只有把自己當對手,一次又一次的戰勝之前的自己,才能穩步前進,走向成功。

  六、 不抱怨的愜意生活——平和心態,

  歸於寧靜。成長至今,雖說年紀尚輕,可也開始為自己所失去的耿耿於懷,也曾抱怨哭泣傷心欲絕。事後想想,與其耗費精力懊悔所失去的,不如全力爭取新的得到。幼時起就聽父母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故事,生活中我們像小猴子一樣也會遇到很多選擇,為了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現象再次發生,我們在做決定之前,要先評估輕重緩急,謹慎估量。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但是世界上永遠沒有完美的人,完美的事情。即使沒有達到理想中的結果,只要我們真的努力了,就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得失。這本書第六卷就告訴我們要適時懂得選擇放棄,感激挫折,笑面困難,不必受累於追求完美,才能擁有平和的心態,歸於寧靜,享受愜意的生活。

  文章對於讀者的觸動是無聲的,也是長遠的。透過閱讀這本書我認識到真正的強者是不抱怨的,命運把他扔到天空,他就做鷹;把他扔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扔到山林,他就做虎;把它扔到大海,他就做鯊。不抱怨不僅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一種自我修養,心若生花,蝴蝶自來,讓不抱怨成就最優秀的自己!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5

  看完《與其抱怨不如改變》這篇文章之後,讓我感觸很深,想想以前的自己也是經常抱怨,從沒有去真正的改變過,尤其是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總喜歡怨聲載道,牢騷滿腹,抱怨生活中的不好、工作中的不如意,同事間的不理解等等,卻從來不會抱怨自己、檢討自己!

  特別是在我們的團隊中,抱怨是最嚴重的內耗,不僅讓抱怨者喪失鬥志,也會讓姐妹們失去信心。所以,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自我轉移焦點的能力,不僅能磨練我們的意志,也使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的態度決定著自己的選擇,自己的選擇決定著我們的'人生。人生哪有一帆風順,即便生活帶給我們的是困苦與艱難,也要學會堅強,多一點讚賞,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指責,擺正自己的人生態度,把抱怨變成善意的溝通、合理的建議、積極的行動,同樣可以昇華自我。

  與其抱怨別人,不如透過行動來改變自我。當我們學會了檢討自己,心情也會變得開朗,當不抱怨變成一種個性的特質,最好的受益者還是我們自己!

  就拿我們平時做銷售來說,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只要我們學會忍耐,多一份寬容,就會多一份和諧。記得一位名人說過,比天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將軍頭上能跑馬”,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因此,我們要記住,衝動是魔鬼,不要讓我們的抱怨衝昏了頭腦,停止抱怨,改變自己吧!

  快樂就在當下,幸福就在周圍,你還等什麼……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6

  比爾·蓋茨曾說:沒有人能拒絕這樣一本書,除非你拒絕所有的書。帶著質疑我有幸閱讀了《不抱怨的世界》,頗有感觸。改變自己,認真工作,才能取得效率。

  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為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聯想到自己也常常對著朋友抱怨,仔細思考起來,我想不會僅僅是為了發洩那麼簡單,恰恰是朋友們給予的同情、關懷和正向的認知才是我最想要的,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抱怨已經成為一種我無法覺察的習慣了。

  該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體會,相信會讓大家受益匪淺,甚至使你的命運得以改變,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樂!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得以實現,但這需要一輩子的奮鬥才可以。人的一生唯要奮鬥,只有奮鬥才能成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困難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的確,抱怨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態——工作、家庭、人際、天氣、交通……這些都是抱怨的物件。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工作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本書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運動,來的恰是時候,它正是我們現代人最需要的。我們可以這樣看: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應該試著改變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這樣一來,你的工作、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你的人生也會更加地美好、圓滿。抱怨的人是不快樂的,他永遠只會在不快樂的出發點原地打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維和行為上需要的改變。抱怨是容易的,而停止抱怨,卻需要意志力。所以,讓我們向“抱怨”開戰吧!

  生活原本就有許多種,包含著許多的內容,有快樂的,也有痛苦的,我們不可能只會擁有快樂,痛苦往往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種元素。然而,當我們過著快樂的生活時,我們應該感謝生活,過著痛苦的生活時,我們也應該感謝生活,因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多生活中的一切無須抱怨。

  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不抱怨”是一把鑰匙,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抱怨不如改變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抱怨不如改變》。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史學家,他花費多年心血完成的作品,被一個僕人弄壞了,但他並沒有生氣,沒有抱怨僕人,而且又把作品重新做出了改動。

  透過讀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光想著去改變別人了,而不是改變自己。別人做錯了事情,也不要抱怨別人,要想著怎樣去改變著一件事情。在生活中,不要生氣,要多想事物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