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的讀後感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的讀後感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的讀後感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題記

  閱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歡前言中的那一句:放棄漫步,練習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約束自己、規範自己,以期達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讀了幹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其書,如聽其課,其語文課堂,有如坐看行雲流水之閒適愜意,又如雷霆萬鈞般敲醒我幾乎沉睡的靈魂,聽生命開花的聲音,聽生命歡唱的聲音,彷彿這不是課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畫卷在孩子們的心靈慢慢舒展,一切都那麼自然、和諧,潤物無聲,水到渠成。幹老師深厚的文學積澱,對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對課堂的駕馭、對學生的引領,讓我歎服。

  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

  我們老師聽課時往往會看到這樣的課堂:課上老師激情飽滿,學生小手如林,興趣盎然,一節課的教學就在這樣的氛圍下落下帷幕。這樣的課堂成了老師和學生共同的才藝展示會,那麼像這樣的課堂是不是理想的課堂呢?這種課堂只能稱之為流於形式的表演課。而怎樣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呢?幹國祥老師的《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給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紮實的教育理論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養料,以大量真實的課堂教學案例為土壤,提出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實“有效教學框架”規定的教學內容,即透過“有效教學框架”表格,將課堂教學過程細化成若干步驟,具體到每一分鐘師生同步該做什麼,怎麼做,讓師生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是學生重現探索知識的神奇過程。第三重境界是實現課堂知識、師生生活與生命的深刻共鳴。

  二、三重境界的闡釋給我的啟示

  1、實現三重境界的基礎——有效的教學框架

  教學框架體現了教什麼和寫什麼,怎麼教和怎麼學的兩大教學元素,是一個既能幫助我們有針對性地描述課堂,又能幫助我們反思課堂、討論課堂的基本結構模型,它的作用是讓所有參與課堂的人——教學雙方都有一個統一體系可參照,所要實現的,是一個極為遠大的理想:讓教學紮實、有效、有生命活動。它將課堂教學清晰地劃定為若干板塊,並在每一大板塊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塊敘述後,註上本板塊的要解決的目標序號及可能所需時間。讓每一分鐘都有所計劃,都不被老師隨意的、漫不經心的講解所取代。最影響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學”的教學板塊,真正體現了課堂大容量、小步子、快節奏的特點,使我們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計劃、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攔的學生學習清單,改變了以往教案只寫教師教的部分,讓每個教師在思考教學的時候,去思考明確學生的學習,確保在教學中每個學生擁有足夠的、完整的、有序的訓練,真正體現“教”為“學”服務的教學思想。

  2、找準文字在教材中的座標——“教什麼”和“怎麼教”

  拿到一篇課文,大多數老師已經習慣於一開始就想“怎麼教”,而忘了這個問題是服務於“教什麼”,而“教什麼”又是服務於“這個文字有什麼可教?”要了解這個文字有什麼值得教,需要教師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讀者儘可能全面、深入地去解讀文字,對文字進行再度創造,自覺地把它轉化成有清晰教學內容的語文教材,最終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文字解讀的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養。

  3、定向預習——課堂不再從零開始

  如果說教學目標本該是一切課堂教學的統率性概念,那麼對預習的重視,以及採取的特殊處理,則是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的一大特色。如果說教師對教材的解讀是針對教師自身的預習,那麼定向預習則是針對學生,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唯一機會。只有兩者的紮實有效的落實,才能實現第二、第三重境界。新教育預習的設計有別於我們傳統的讀文識字的簡單操作,是在確定三類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文字,直指教學重難點而設計的全面、立體的預習單。它的目標是透過預習引導學生細讀文字,讓學生帶著獨立的觀點進入課堂,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直接地接觸問題與知識,因此,這樣的課堂就不再是從零開始,而是成了學生思維碰撞的場所,課堂是學生能力展示及提高的地方,能有效地對學生獨立學習效果進行檢測。

  4、訓練有素——行為上和思維上的專門訓練

  新教育所倡導的“訓練有素”,既指學習行為上的訓練有素,包括上課的某些程式,學習的一般流程一節對話規則等,也指學生思維上的訓練有素,就是養成一種比較專業的敏感,能夠迅速對問題進行歸類,搜尋出最接近問題解決的工具和方案,嘗試解決。從定向預習的佈置、運用、檢測、評估,到課堂小組研討的分工、主持、效度評估,課堂對話的聆聽與應對以及做筆記,課堂練習的時間、準確度、評估,尤其是課堂上思維漸進過程、到課外獨立完成某些延伸作業,新教育無不在強調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專門訓練。

  5、理想的課堂是什麼樣的——探索知識的神奇旅程

  課堂的中心,應該是一個問題的提出、理解以及解決的過程,優秀的課堂教學要重視這一神奇的創造過程,是師生圍繞著一個“問題——知識——文字”(由教材、考試所提出,與背後深廣的學科,以及更為深廣的人類生活相聯絡),展開一段發現問題、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旅程。這段旅程將充滿著懷疑、困惑、挑戰,也不能完全沒有機械記憶、挫敗感、羞辱感。但它的核心是智力的挑戰、思維訓練,是知識作為問題解決的工具而湧現時的驚喜和喜悅,是對複雜問題形成新的理解時的豁然。

  這是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閱讀此章節,感受到了幹老師的神奇,他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帶領孩子們探索一片他們未知的領域,而這片領域或許是大多數老師都認為孩子們無法達到的境界,而他做到了!比如,他可以將《月光啟蒙》中母親的形象與月光的意象疊加,讓孩子很容易就理解“月光”與“母親”、“母親”與“故鄉”之間和諧的統一,能細細體味這詩樣的意境下作者對母親的懷念與崇敬,感受故鄉文化對作者的滋養。他借一根哨棒,就能喚出一位真實的民間英雄——個性鮮明的武松;一池荷花,就將《論語》中“君子務本……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也”儒家的“孝”、《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自強精神”以及《愛蓮說》中“出汙泥而不染”的“君子”這些抽象的概念淺顯地還原在王冕的個性中……

  6、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在幹老師看來,理想課堂的終極追求,應該達到這樣的境界: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是一種教學中的頓悟,這是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甚至深刻的修煉。幹老師所理解的課堂終極目標需要實現的最後一個維度是:課堂於社會生活息息相通,課堂與人類命運的息息相通。在此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用高超的應對在組織課堂教學,他還要能夠認識到知識內在的魅力,並以一個真誠的探索者,一個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學生帶向一個至少他領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課堂以及課程所能達到的高度,從而產生師生間、生生間、學生和文字間了共鳴,實現真正的對話。我膚淺地理解為教育應該有一種人文關懷,教育應該更過地關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長。

  課堂上,他能讓詞語復活,讓文字復活,讓課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他與學生的對話是那麼天然去雕琢,又處處牽引學生走向更高。這種牽引,沒有絲毫痕跡,似乎學生的領悟本來就在那裡,毫不費工夫,自然天成。始終關注學生是他課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戰,他的現場性與對話能力,均與始終關注學生密切相關。他能夠審視整個課堂,迅速地判斷學生的發展情況並隨時做出反應與調整。他是將課堂從關注“教”轉移到關注“學”的觀點真正落實到實處的人。而且這種關注始終緊密結合著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得學生在他的課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終保持一種輕鬆愉悅。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這個例子能夠說明哪些“道理”(語文知識)? 課文不僅僅是某個道理的舉例,它還是一個語文全息圖,它包容了幾乎全部層面的語文問題。我們真正關注的,不是一堂課,而是整個課程。課程,就是我們行走的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願、計劃、資源、行動、反思、建構下的經驗。課程就是“道”,就是被我們用腳走出來的道路。課程,就是透過這條道路,走到道路終端的那個人。反思自己所走過的教育之路,對照《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學積澱,透過自己的學習與努力去練習屬於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過程艱苦,但我願意付出努力,不為別的只為向世界開一朵屬於自己的花。在那朵花裡或許有笨拙的模仿、或許有不成熟的實踐,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努力去經歷、去實踐我終歸會收穫那朵屬於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