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1

  她,紅樓女子,名黛玉。一笑溫文而雅,一笑千塵。

  林黛玉初入賈府,王熙鳳,心中雖覺她放誕無禮,但還是"陪笑見禮",以"嫂"呼之。這與前文所述"步步留心,時時用意"相照應,足以顯示出她——林黛玉在寄人籬下的生活中,不得不乖巧,懂事。她在這氣派闊綽而有著封建社會縮影的榮國公府裡,在這有階級壓迫的社會中,黛玉自有著自尊笑。

  在《林黛玉進賈府》文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曹雪芹用"兩彎似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態,嬌襲一身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嬌花照水,行動處是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來描述她。這是曹雪芹筆下的黛玉,更是寶玉眼中時她。溫文爾雅一笑,是她動人的地方。但黛玉卻不知道,正是這一笑,點燃了她與寶玉之間悲慘愛情的導火線。在榮國公府這一驕奢淫逸的生活環境中,黛玉這一笑顯得十分誠摯。不是王熙鳳,每一笑都意味深長,背後都常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雖然我未讀完全本,但仍記得"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中的情節。在黛玉去探望寶釵時卻恰恰看見了賈寶玉,當時便笑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一個微笑,尷尬而不失禮貌,但卻又充滿醋意。在這榮國公府,寶黛日漸生情,賈母卻看重寶釵。三人之間終究起了稜角,但寄人籬下的她,心知肚明。她的這充滿醋意的笑讓人產生心庝之意。

  林黛玉的每一笑都表現出她的自尊,她的自愛,以及滿心的委屈,更揭露了這個封建傳統思想禮教的社會。

  她一抹朱唇笑,萬人為之傾心。她的靦腆害羞奪得賈母的寵溺;傾城一笑讓寶玉許下芳心。但正因為她溫文而雅而敏感的性格讓她遭受不住打擊,寶玉與寶釵的聯姻讓她憂傷致死。但誰又不愛她那半點朱唇笑呢?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2

  沒一會兒的功夫,黛玉都知道了王夫人的決定,其實襲人自己還不知道。院裡沒人,湘雲去找襲人,黛玉來找寶玉。寶釵平常是會避讓這樣的情形的,這會稍稍疏忽了一點,就被黛玉看見了。湘雲這時候蠻貼心的呀。

  蒙府側批:請問:此“怔了”是囈語之故,還是囈語之意不妥之故?安排寶玉說這個夢話,是什麼意思,故意讓寶釵聽的。寶釵是被囈語之意嚇到了吧,寶玉做夢夢到的是些什麼東西啊。寶釵不會不知道寶玉的真正心思,夢裡話一說,更加篤定了嗎?

  黛玉湘雲對說了襲人將來的造化,她還不相信。

  寶玉很是高興,似乎可以永永遠遠在一起了。寶玉的佔有慾,讓襲人不舒服,誰能長久的擁有誰呢?我們之間終究只是一段關係,或長或短,但不會陪你一生,一段旅程。需要讓自己成長,學會獨自面對,自己是獨立完整的個體。當然也是需要和別人的連結,但沒有這種關聯的時候,要能夠承受。

  生死,似乎是避免不了的話題。誰都無法逃脫的命運。深深的想下去,死亡真的是令人害怕的東西。不知道要等到多少歲,才可能領悟死亡只是生存的另一面,它的存在讓人懂得剋制。從心所欲,不逾矩,需要歲月的積澱才能達到的境界。

  襲人看的比寶玉通透,可憐痴兒尚未領悟。寶玉一概而論、以偏概全了,確有沽名釣譽之徒,也不乏死得其所的忠良名將。他只活在大觀園的女兒堆裡,眼界和知識面還不夠廣闊,是需要一些不同的觀點的衝擊,以闊思明路。

  在女兒去之前自己走了,不看到百花凋零,不必悲傷。把眼淚都留給其他人,自己死而無憾。如何評價呢,不好說,你高興就好。蒙府側批:非齡官不能如此做事,非寶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濃具意蘊而。誠有“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

  齡官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性情,和黛玉有幾分相似,不像其他女孩子。“從來未經過這番被人棄厭”。

  蒙府側批:此一番文章為畫薔而來,薔之畫為不謬矣。賈薔在哄她的時候,像極了寶玉哄黛玉,齡官的言語同樣像極了黛玉。“畫薔”的深意,正如黛玉的深情。各人得各人的眼淚,是深刻的領悟,比起二十二回裡的“悟禪機”,這次是真悟了。情分不獨於你。

  男女間曖昧的東西,要謹慎,尤其是貴族子弟。寶玉是敬重寶釵,怕“褻瀆”了她。湘雲在家裡過的不好,但無可奈何。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3

  曹雪芹的終身是悲慘劇的,晴雯亦然。晴雯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她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憑仗理性活著的人。她既不是一件禮品也不是一件東西。她有血有肉,不肯被人區別對待。即便她身份卑微,在貴寓也不過是個下人的身份,但她所做的.種種舉動卻在標明,她的心裡並沒有視自己為下人,她的每一次從容不迫都讓人對她越加敬服。

  在她的行為中似有一種風骨在的,恰似文人。她的骨子裡淌的是反奴性的血。簡而言之,《紅樓夢》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曹雪芹的心緒,寶黛的百般無奈,榮國府的興衰榮敗,而晴雯這反奴性而招惹的是是非非的悲慘劇形象,正是在暗喻自己在面臨封建實力時也曾有過抵擋,然結局也相同蒼涼,故著晴雯一角聊表餘志。

  研討紅學的學者們一向分為兩派並苦苦爭辯,一為“喜晴派”,一為“厭晴派”。當我看到寶玉私見晴雯,晴雯剪去指甲贈與寶玉並說下那一席話後當夜死去的那一段時,一會兒就站在了“喜晴派”中。由於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晴雯剪指甲。一方面,晴雯作為下人,是需求常常做粗活的,所以下人通常是不被答應留指甲的,另一方面,長指甲在古代是被王爺孃娘之類的身份顯赫的人用以誇耀身份尊貴的。

  而晴雯作為一個下人,她的指甲則顯示了她的抵擋精力。且“身體髮膚,授之父母”,晴雯的指甲送給了身份顯赫的寶玉,也提醒了她的抵擋精力。無疑,晴雯的終身儘管崎嶇且時間短,然而其“真性情的人”的身份,必定是《紅樓夢》最光芒也最漆黑的一筆。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部紅樓,每個人都是一段傳奇,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我倒覺得:“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晴雯,或溫柔,或怪癖,或嫵媚動人,”晴雯,你雖死在書裡卻入了我的夢裡,活在了我的心裡。

  有時真的分不清實際與幻景,到底是我入了書裡,仍是晴雯活在了我的夢裡?如果是我入了書,我倒甘願活在書中的國際裡,說著晴雯的故事,流著觀者的淚,不甚歡欣,不甚爽快。

  一曲離愁,道不盡兒女情長,原以為韶光未老,不曾想流年最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怎麼辦物是人非事事休,臆想當年,卻只道其時是尋常。絳珠之所以美,由於還有神瑛,他對社會制度的恨,對宦途經濟的恨,對一切女兒的愛,都是絳珠願意為他美的原因,所以把終身的淚都給他,僅僅塵俗的牽絆讓他們失掉裡永久在一起的時機,只要存亡兩相望了。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4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於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後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後,黛玉姐姐的影子就盪漾在我心裡,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裡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後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彷彿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這背後,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鬱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於是她只有用詩來發洩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託。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裡,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願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後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夢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痴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後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最新紅樓夢讀書筆記5

  紅樓,多麼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後繼,傾其一生只為解得其中真味。對於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秘。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為之驚歎,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捨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於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則是讓我糊里糊塗,如置身雲裡霧裡,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並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係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複雜。我學會藉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上查詢,終於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穫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後,我終於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穫可能就很有限。於是我選擇了在網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夢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後,便有豁然開朗、撥雲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

  隨著進一步深入瞭解,我才真正感受到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也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和興趣。也許讀書就是如此,只有肯花心思去鑽研,才能真正領會其中的奧妙。採用不同的方式,得到的知識和興趣也許就更多。最終,這本書一定會對我夢的心靈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夢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