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機械類的實習報告四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機械類的實習報告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機械類的實習報告 篇1
實踐目的:理論聯絡實際,在特定機械領域(風機)內瞭解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實踐時間:20xx學年暑假 為期20天
實踐地點:
實踐內容:
與以往的師兄師姐們相比,我的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可以說幸運得多。在風機廠裡我受到了不少照顧而不是像許多師兄師姐所說的那樣到工廠裡只是搬了一個月的磚頭或者其他各樣的體力活卻沒有學到什麼更實際的東西。說起來,我想我的實踐與其說起來是 實習 ,更不如說是 學習 ,因為我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無論是純理論還是金工實習的操作在這裡都幾乎沒有用處。前五天我的實踐內容大多都是坐在工廠裡的辦公室裡進行的,我相信,不會有哪個同學透過實踐學到的東西會比我的更理論。當然,這樣的實踐也並不輕鬆,經過了一個月不洗澡不理髮每天在自習室裡學習14個小時以上的期末複習的煎熬之後在暑假實踐,也同樣相信,所有人都寧願去底下搬磚頭。而之後的內容則是到車間裡練習裝配和平衡除錯等工作,雖然都只是擰螺絲之類的打下手的工作(技術工作我也根本作不了),但凡是其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幾位師傅都會詳細地給我講解,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得到了更透徹的理解,之前在辦公室裡學到的東西也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和工人師傅們在一起很開心。
透過這次實踐,我所認識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在工廠裡究竟有什麼樣的用處機械工程。在實踐剛剛開始的時候,機械原理和材料力學考試才剛剛結束。本來以為這些東西都會給我的實習帶來很多幫助,但實際上,它們幾乎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有機械原理關於動靜平衡的知識點在給葉輪做平衡時有助於我的理解和操作)。在工廠裡,我們不需要透過複雜的計算去選擇用料,起碼在我參加實踐的工廠裡,常用的材料只有Q235,16Mn,HT250,ZG45等幾種,鋼材常用的也只有槽鋼角鋼和帶鋼,帶鋼在學校的相關課程裡還沒有學習過。工字鋼和T型鋼在建築中可能用的會多一些但是風機這裡基本不用,而且槽鋼的用處大多是用作支架,不用像材料力學中計算扭轉時那樣麻煩。而對於鋼的熱處理,也不會要求到組織轉換那麼細緻,只需要知道透過怎樣的工藝多長的時間能得到要求的強度剛度就可以了。對每個部件都進行強度和剛度的校核然後對應地選取最好的用料,這是沒有效率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很多部件的鑄造已經有了對應的標準或者手冊裡有對應的經驗公式,而設計中對相應的工件也都保守地達到了安全。以前不理解為什麼工程力學畢業的學生不好找工作,現在明白了,沒人會花錢去僱用一個掌握著自己跟本用不到的本領的大學生。雖然這樣說,我並不是說在學校裡學習沒有必要,相反,在我發現學校裡學到的東西沒有太多用處的同時我竟矛盾地感覺學習這樣的東西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裡的學習提高的不是我們的技術,而是我們的能力,而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到了工廠裡我們將一無是處。
開始的幾天透過看Y4-73-11No20F的圖紙(鍋爐用離心引風機,壓力系數乘以5後取整為4比轉速73設計序號11機號20即葉輪直徑20xxmm聯軸器傳動葉輪安裝在兩軸承之間,好不容易學的東西實踐報告裡拿出來得瑟得瑟),對風機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當然,更細節的東西不是通過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我也就放棄了更細緻的研究,而之後在車間實習的時候這些細節竟也都弄懂了。在工廠裡學習的好處得到了現:在看圖無法理解的時候可以到樓下車間裡找到對應的零件觀察,比如說葉輪和調節門等相對比較複雜的零件,依然有疑問的話可以詢問身邊的設計者,比如說止推軸承和支撐軸承的區別。這個型號的風機進口用的是馬蹄性狀的特殊式樣,設計和製作都十分困難,很少應用,在車間裡我沒有找到對應的部件,只能想象它的樣子。工程力學系的工程圖學和機械原理學的都是B(似乎08的課程是A),所以對這樣的方面我感覺自己沒能更深入的瞭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層上。當然,拿過一套風機圖紙,我已經能完全看懂了。至於實際加工,沒學過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畢竟我讀的是吉大而不是 技大 ,想學到工人的手藝,師傅們告訴我: 沒兩年時間下不來。
機械類的實習報告 篇2
一.概述
這次為期一個月的畢業實習就是我順利完成大學所有課程以及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所自主實習的地點就是瑞安市益鑫磁性機械有限公司。可以說我在這裡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沒學到的知識,受益匪淺,為畢業之後順利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瑞安市益鑫磁性機械有限公司,位於浙江省瑞安市汀田鎮,就是一傢俬營企業,我的實習崗位就是旋轉式壓片機生產線,在師傅和同事的幫助下,我順利完成了各項生產、檢測任務,透過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表現,得到了師傅同事的一致認可。
二.實習目的
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基礎。可以使我們透過實習獲得基本生產的感性知識,理論聯絡實際,擴大知識面;同時畢業實習又就是鍛鍊和培養學生業務能力及素質的重要渠道,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逐步實現由學生到社會的轉變。培養當代大學生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就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產業狀況、瞭解國情的一個重要途徑,培養我們初步擔任技術工作的能力、初步瞭解企業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體驗企業工作的內容和方法。這些實際知識,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奠定十分必要的基礎。
三.實習單位及崗位介紹
(1)實習單位簡介
瑞安市益鑫磁性機械有限公司簡介:
瑞安市益鑫磁性機械有限公司,位於浙江省瑞安市汀田鎮,就是一傢俬營企業,主要生產旋轉式壓機及加工配件,排胚機,壓磁芯機械,壓磁環機械,機加工,電熱器,掛具,輔助裝置等,本公司專業生產旋轉式壓機,就是一家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旋轉式壓機代替了的來的單衝壓機,被廣泛用於磁性材料的加工。它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就是一支剛崛起的生力軍,獲得了使用者的一致好評。現有員工近兩百人,廠房面積1000平方米。
企業的經營理念:愛心、信心、決心。
企業的從業精神:融合、責任、進步。
企業的成長定位:長期、穩定、發展、科技
企業的文化特徵:辛勤工作的文化;負責任的文化;
團結合作且資源共享的文化;
有貢獻就有所得的文化。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速度、品質、技術、彈性、成本。
(2)崗位介紹
我們生產的產品就是旋轉式壓機及加工配件。我從事的崗位就是零件生產線的一名工人,隸屬於檢測段,就是組裝段與後測試段的過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瞭解過程
起初,剛進入車間的時候,車間裡的一切對我來說都就是陌生的。車間裡的工作環境還好,就就是人特別多,車間也非常大,有1000多平方。呈現在眼前的一幕幕讓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即將在這較艱苦的環境中工作1個月。第一天進入車間開始工作時,所線上體的線長、多能工給我安排工作任務,分配給我的任務就是跟著一名叫茌良志的老員工學習零件檢測,我按照師傅教我的方法,運用完成品檢查治具開始慢慢學著檢查零件,在檢查的同時注意操作流程及有關注意事項等。畢業實習的第一天,我就在這初次的工作崗位上檢查零件,體驗首次在社會上工作的感覺。在工作的同時慢慢熟悉車間的工作環境。
作為初次到社會上去工作的學生來說,對社會的瞭解以及對工作單位各方面情況的瞭解都就是甚少陌生的。一開始我對車間裡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及工作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都不就是很瞭解,於就是我便閱讀實習單位下發給我們的員工手冊,向線體裡的師傅、員工同事請教了解工作的相關事項,透過他們的幫助,我對車間的情況及生產組裝產品、檢查產品等有了一定的瞭解。車間的工作實行兩班制(a、b班),兩班的工作時間段為:早上8:10至下午18:10,晚上6:10至早上4:10.車間的所有員工都必須遵守該上、下班制度。
對車間裡的環境有所瞭解熟悉後,開始有些緊張的心開始慢慢平靜下來,工作期間每天按時到廠上班,上班工作之前先到指定地點等待副線長集合員工開會強調工作中的有關事項,同時給我們分配工作任務。明確工作任務後,則要做一
下工作前的準備工作,於就是我便到我們工站的工具存放區找來一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用具(比如:遊標卡尺,塞規,不良品票,產品標識單等)。在機臺位置上根據SOP(員工作業指導書)上的操作流程進行正常作業,我運用工作所需的治具將流水線上的零件檢測好,並將檢測完畢的零件放回流水線,進行下一道工序。另外在工作中,檢測生產出的零件有時會出現異常,要按照規定的程式填寫不良品票,放棄廢品,或交給線外人員繼續加工。
在工作期間有些產品的檢測難度較大。第一次檢查可能NG, 這時需要追加四次檢測,在這四次當中出現一次NG,視為不良,不能像良品一樣放回流水線,需要單獨放置在規定的地點。為了提高檢測效率,避免NG的發生,於就是我便向同工站的員工同事交流,向他們請教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與技巧。運用他們介紹的操作方法技巧慢慢學著檢測這有難度的零件,從中體會檢測的效果。同時在加工中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效率。在平時工作過程中也要不斷摸索檢測產品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有時在測試工站,對怎樣高效率的檢測不太明白,此時,我便向員工同事學習,另外也可以詢問品管(品質管理員),按品管提供的要求進行生產、檢測產品。
五.實際操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零件生產,工裝組裝的學習,我對車間產品整個生產流程已有了一個較詳細的瞭解與熟悉。對有些常出現的不良現象和程式碼也比較熟悉了,對機床操作,零件加工精度,檢測產品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上班期間,接受線長、副線長和多能工分配的工作任務,在自己的工作區認真地進行作業。當出現一些小的問題和困難時,先自己嘗試著去解決,而當問題較大自己獨自難以解決時,則向線長、多能工反映情況,請求他們幫助解決。在他們的幫助下,出現的問題很快就被解決了,我有時也學著運用他們的方法與技巧去處理些稍簡單的問題,慢慢提高自己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解決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也不斷摸索出解決治具小故障的方法途徑。這樣從而讓我在工作時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對工作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
在測量時儘量仔細認真,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儘自己的努力提高工作的效率。儘量讓生產出的零件數量達到班產要求的數量,以便完成生產任務。每次下班之前,將自己工作區域內的衛生打掃乾淨,垃圾放入垃圾袋中並放到相應的位置,把工作桌面和地面上的物品用具收拾擺放好。就這樣一天的全部工作內容也就完成了,嘿!這工作任務也較艱鉅的啊!
六.實習期工作總結和收穫
實習期間,我對實習企業的生產和裝配的整個操作流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瞭解和熟悉。實習的工作與所學專業有很大的關係,實習中,我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學習了很多學校以外的知識,甚至在學校難以學到的東西。
在實習的那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從工作中再拾起書本的困難性。每天較早就要上班工作,晚上較晚才下班回宿舍,深感疲憊,很難有精力能再靜下心來看書。這更讓人珍惜在學校的時光。
此次畢業實習,我學會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處理簡單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學會了與員工同事相處溝通的有效方法途徑。積累了處理有關人際關係問題的經驗方法。同時我體驗到了社會工作的艱苦性,透過實習,讓我在社會中磨練了下自己,也鍛鍊了下意志力,訓練了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實踐技能。積累了社會工作的簡單經驗,為以後工作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機械類的實習報告 篇3
實踐目的:理論聯絡實際,在特定機械領域(風機)內瞭解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實踐時間:**天
實踐地點:吉林省四平市中成風機工程有限公司
實踐內容:風機相關的簡單內容
風機選用手冊學習
cad練習
機械裝配、動平衡調整等
實踐總結:
與以往的師兄師姐們相比,我的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可以說幸運得多。在風機廠裡我受到了不少照顧而不是像許多師兄師姐所說的那樣到工廠裡只是搬了一個月的磚頭或者其他各樣的體力活卻沒有學到什麼更實際的東西。說起來,我想我的實踐與其說起來是“實習”,更不如說是“學習”,因為我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無論是純理論還是操作在這裡都幾乎沒有用處。前五天我的實踐內容大多都是坐在工廠裡的辦公室裡進行的,我相信,不會有哪個同學透過實踐學到的東西會比我的更理論。當然,這樣的實踐也並不輕鬆,經過了一個月不洗澡不理髮每天在自習室裡學習14個小時以上的期末複習的煎熬之後在暑假實踐,我也同樣相信,所有人都寧願去底下搬磚頭。而之後的內容則是到車間裡練習裝配和平衡除錯等工作,雖然都只是擰螺絲之類的打下手的工作(技術工作我也根本作不了),但凡是其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幾位師傅都會詳細地給我講解,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得到了更透徹的理解,之前在辦公室裡學到的東西也都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和工人師傅們在一起很開心。
開始的幾天透過看y4—73—11no20f的圖紙(鍋爐用離心引風機,壓力系數乘以5後取整為4比轉速73設計序號11機號20即葉輪直徑20xxmm聯軸器傳動葉輪安裝在兩軸承之間,好不容易學的東西實踐報告裡拿出來得瑟得瑟),對風機的一般工作原理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當然,更細節的東西不是通過幾天就可以學會的,我也就放棄了更細緻的研究,而之後在車間實習的時候這些細節竟也都弄懂了。在工廠裡學習的好處得到了體現:在看圖無法理解的時候可以到樓下車間裡找到對應的零件觀察,比如說葉輪和調節門等相對比較複雜的零件,依然有疑問的話可以詢問身邊的設計者,比如說止推軸承和支撐軸承的區別。這個型號的風機進風口用的是馬蹄性狀的特殊式樣,設計和製作都十分困難,很少應用,在車間裡我沒有找到對應的部件,只能想象它的樣子。工程力學系的工程圖學和機械原理學的都是b(似乎08級的課程是a),所以對這樣的方面我感覺自己沒能更深入的瞭解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層上。當然,拿過一套風機圖紙,我已經能完全看懂了。至於實際加工,沒學過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畢竟我讀的是吉大而不是“技大”,想學到工人的手藝,師傅們告訴我:“沒兩年時間下不來。”我們都在抱怨:這樣的課學來有什麼用,實際上,我在看手冊的時候感覺到,這些課程對我們是一種思維上的鍛鍊,讓我們有了一個進行數字分析的能力,否則看到那麼多抽象的符號圖形和公式,我一定會瘋掉。當然,如果現在讓我計算全壓靜壓風速,雖然覺得比較簡單,但我還真沒有那個本事。
我父親也搞了十幾年的風機並且有著不少的成績,我小時候也會去四平市鼓風機廠裡玩,可能是由於離這樣的領域太近,一直覺得風機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不過是幾個葉片在轉然後帶出些風力而已。而看過工圖和手冊之後發現,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簡單粗暴的東西。工作時是選用離心風機還是軸流風機左旋還是右旋低壓還是高壓用d還是用c等等等等。儘管不是什麼精緻的機器不用做得像電子產品那樣精細,但它會受到多方面影響。在我實踐的第二天,辦公室的一位設計者給商家打電話,說訂購風機的廠商所處的位置有一個海拔,風機工作時會受到大氣壓的影響使用標準規格的風機可能會有問題,風機設計之複雜由此可見一斑。當然,如果到裝配車間裡去看一看,許多內容還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且與汽車飛機等比起來,風機應該還算是比較簡單的機械工業。在大學裡沒有具體的風機專業,不過有相關的重要課程:我在下學期要學的流體力學。據說這門課程不是很好學,特點是有大量的經驗公式,看來下學期學習的時候我得格外認真才行。
而在練習cad製圖的時候,我覺得在工廠裡所使用的清華天河pccad要比學校裡所使用的autocad方便得多。在上一個小學期工程圖學設計課程中我畫了我組所有的油泵零部件cad圖,相比之下複雜的操作讓我做了不少無用功,如果當時使用的是清華天河的pccad我想我會省力得多。比如說,在使用autocad時,尺寸公差要用特定的命令輸入,標註表面粗糙度的時候要建立塊,剖面線有時會因圖形不連續無法填充等等,這些都不是所謂的“土路子”,而是老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方法。pccad就省去了這些麻煩,幾乎所有操作都會有對應選項,尺寸公差的標註只需要雙擊尺寸進行對應修改,粗糙度可以在pccad常用命令中找到,剖面線檢視放遠即可填充。甚至說當時我們用auto時圖紙的尺寸都需要自己畫,pc完全沒有這樣的必要。長時間沒有用過cad,感覺很生疏,以後對這樣重要的工具我會常加練習。
而之後到車間裡所學到的東西,個人認為更加實用。正如幾位師傅所說的,理論上東西到了實際中遇到問題,書本知識學得再好未必能夠解決,更何況書本里也未必找得到。當然,這樣的細節在短時間的實踐中我還沒能學習到但也有了不少體會。在車間裡,我所能做的不過是偶爾擰擰螺絲或者幫師傅遞些東西(後來也會跟著做平衡),大部分時間我都是在觀察學習師傅們的工作。透過這樣的實際練習,第一個星期裡所留下的疑問都得到了解答,比如說在安裝軸承箱時,雖然實際中我所看到的風機型號(比如說第一天看到的g4—72—11no10d軸承箱)和我之前所看的圖紙不一樣,但畢竟類似,明顯的區別不過是d式風機止推軸承和支撐軸承安裝在一個軸承箱中葉輪安裝在兩個軸承的同側而已,所以有關軸承箱的問題自然明瞭,而且其加工裝配過程也都熟悉了。在這之前,一直以為裝配是沒有太高的技術要求的,看過師傅們的操作和聽過講解之後,發現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比如說安裝軸承就是完完全全的技術活。我所看到的軸承箱裝配中軸承都是過盈配合方案,集需要進行熱安裝,安裝之前軸承要在油中加熱至一百度,然後安裝到主軸上,如果軸承受熱不均勻或者在安裝時沒有一推到底使得軸承卡在主軸上,可能一下午的時間都要浪費到處理這個軸承上了。而其他的細節,比如說軸承不能直接放在地上以免沾灰、軸承箱未經過時效處理需要在邊沿部分磨出角度以免以後軸承箱變形將軸承卡死、一些部件不能裝配需當做配件一起出廠等等則都是書上所沒有的經驗。
同樣的,在車間裡我也能發現許多東西在學校課程中講解的並不夠詳細。比如說車床加工,金工實習中所學到的都是用來加工規則的軸類零件,實際上,一些支座類的內孔除了用鏜床外也需要用車床加工,在金工實習課上,我們無法想象笨重的軸承箱也能卡在車床卡盤上,而事實上,可以。再比如,銑工實習時老師只是提到過銑床可以用來加工鍵槽但我們所看到的銑刀都是盤狀的,在工廠裡看到用銑床加工鍵槽時我竟沒有反應過來這是銑床因為刀具和我在校工廠裡所見的完全不同。在機械原理課上,第十章關於動靜平衡的課程,我們主要學到的都是對於軸類的動平衡的方法和計算,實際上在風機方面需要做平衡的是盤類零件葉輪,而加工出來的主軸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平衡條件不需要做平衡。在對葉輪做平衡時,需要正確地操作平衡機。第一次的處理需要進行較大數值的平衡調整,調整方式是在對應角度位置上焊接相應質量的平衡塊,在焊接時要注意焊接電機的工作方式,即要注意關閉平衡機以免迴路對其造成損害。之後是焊接平衡塊還是進行磨削加工需要以所差的質量為標準。焊接平衡塊我們可以用天平稱出質量,但是磨削則需要大量的經驗以把握自己所磨掉的部分到底是多少克。
透過短暫的實習工作,我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這其中包括了知識、經驗、以及團體協作精神,這其中有很多東西是我在學校裡學不到的,我很感謝單位給了我這次實習的機會,感謝老師和工廠的師傅,透過這次實習工作使我充分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接下來我會積極改進自身不足的地方,為畢業後的社會生活做好準備。我相信我一定會在畢業後的工作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機械類的實習報告 篇4
一、實習目的
1.透過現場參觀,瞭解某一產品的即席製造生產過程。
2.熟悉主要典型零件(機座,機體,曲軸,凸輪軸,齒輪等或減速機 箱體,轉動軸,齒輪等)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瞭解擬定機械加工工 藝過程的一般原則及進行工藝分析的方法。
3.瞭解典型零部件的裝配工藝。
4.瞭解一般刀、夾、量具的結構及使用方法。
5.參觀工廠計量室與車間檢驗,瞭解公差與測量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
6.參觀工廠的先進裝置及特種加工, 以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以及對 新工藝、新技術的瞭解。
二、實習內容與要求
1.機械製造的生產過程:
瞭解該廠的主要機械裝置的正個生產過程情況及生產中的主要工藝 檔案(如機械加工過程卡片、機械加工工序卡片等) 。
2.典型零件工藝
1)箱體零件的加工:瞭解某機械裝置機座、機體的機械加工方法,並紀錄其工藝過程。分析箱體零件加工平面與孔系的主要加工方法。
2)軸類零件的加工:瞭解軸類及其機械加工工藝並記錄其工藝過程。 瞭解某道工序的具體加工工藝(技術要求,刀、夾、量具,切削液等) 。
3)齒輪加工:瞭解一至兩種齒輪的機械加工工藝,並記錄其工藝過程,分析滾齒、 插齒加工的運動及特點。結合工廠的參觀,簡述磨齒、等的齒輪精加 工方法。
3.瞭解刀、夾、量具的結構及使用方法,常用機床型號及其特點。
4.裝配工藝:
1)瞭解機械裝置的結構特點及其裝配工藝;
2)瞭解機械裝置裝配後的最終檢驗專案和檢驗方法; 3)瞭解主要零部件在加工車間的檢驗情況,論述公差與技術測量在 現場應用的例項。
三、實習報告
今天是第一次到機械廠實習,沒有什麼準備,只是看了一下零件的加工。第一個車間是箱體零件加工的車間,伴隨著車間中空中吊車的遊走聲,穿過那掛著破碎門簾的陳舊大門.且不說車間的一切,首先讓我一驚的是車間上方的兩個橫幅:多浪費一分錢,就少一分錢和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或許這樣的口號對我們這些 大學生來說,有點老調和乏味.但我卻能感覺到這七,八十年代那些擁 有熱火朝天的幹勁的工人師傅們儉樸的本質和如火的熱情。
在這裡,技術工人告訴我箱體加工工藝路線的安排車床主軸箱要求加工的表面很多。在這些加工表面中,平面加工精度比孔的加工精度容易保證,於是,箱體中主軸孔(主要孔)的加工精度、孔系加工精度就成為工藝關鍵問題。
這裡的工人還告訴我在工藝路線的安排中應注意三個問題:
工件的時效處理箱體結構複雜壁厚不均勻
1). 鑄造內應力較大。由於內應力會引起變形,因此鑄造後應安排人工時效處理以消除內應力減少變形。一般精度要求的箱體,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之間的自然停放和運輸時間,得到自然時效的效果。但自然時效需要的時間較長,否則會影響箱體精度的穩定性。對於特別精密的箱體,在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間還應安排一次人工時效,迅速充分地消除內應力,提高精度的穩定性。
2).安排加工工藝的順序時應先面後孔由於平面面 積較大定位穩定可靠,有利與簡化夾具結構檢少安裝變形。從加工難度來看,平面比孔加工容易。先加工批平面,把鑄件表面的凹凸不平 和夾砂等缺陷切除,在加工分佈在平面上的孔時,對便於孔的加工和保證孔的加工精度都是有利的。因此,一般均應先加工平面。
3). 粗、精加工階段要分開箱體均為鑄件,加工餘量較大,而在粗加工中切除 的金屬較多,因而夾緊力、切削力都較大,切削熱也較多。加之粗加 工後,工件內應力重新分佈也會引起工件變形,因此,對加工精度影 響較大。為此,把粗精加工分開進行,有利於把已加工後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工件變形充分暴露出來,然後在精加工中將其消除。
接下來參觀了軸類零件的加工過程合理選用材料和規定熱處理 的技術要求,對提高軸類零件的強度和使用壽命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軸的加工過程有極大的影響。一般軸類零件常用 45 鋼,根據不同的工作條件採用不同的熱處理規範(如正火、調質、淬火等) ,以獲得一定的強度、韌性和耐磨性。對中等精度而轉速較高的軸類零件,可選用 40Cr 等合金鋼。這類鋼經調質和表面淬火處理後,具有較高的綜合力學件能。精度較高的軸,有時還用軸承鋼 GCrls 和彈簧鋼 65Mn 等材料,它們透過調質和表面淬火處理後,具有更高耐磨性和耐疲勞效能 。
對於高轉速、過載荷等條件下工作的軸,可選 用 20CrMnTi、20MnZB、20Cr 等低碳含金鋼或38CrMoAIA 氮化鋼。低碳 合金鋼經滲碳淬火處理後,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抗衝擊韌性和心部 強度,熱處理變形卻很小。處於對經濟的考慮,軸類零件的毛坯最常 用的是圓棒料和鍛件,只有某些大型的、結構複雜的軸才採用鑄件。軸類零件還要進行預加工。 我到車間的時候工人正在用切割機切斷棒料毛坯,工人師傅說輪 類零件在切削加工之前,還要對其毛坯進行預加工。預加工包括校正、切斷和切端面和鑽中心孔。而軸類零件加工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主要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
從技術人員口中得知軸類零件加工的典型工藝路線是毛坯及其熱處 理→預加工→車削外圓→銑鍵槽等→熱處理→磨削。 在接下來的車間 裡我看到滾軸裝配的全過程。首先將軸承和殼體孔清洗乾淨,然後在 配合表面上塗潤滑油。根據尺寸大小和過盈量大小採用壓裝法、加熱 法或冷裝法,將軸承裝入殼體孔內。軸承裝入殼時,如果軸承上有油孔,應與殼體上油孔對準。裝配時,特別要注意軸承和殼體孔同軸。為此在裝配時,儘量採用導向心軸。軸承裝入後還要定位,當鑽騎縫螺 紋底孔時,應該用鑽模板,否則鑽頭會向硬度較低的抽承方向偏移。由於裝入殼體後軸承內孔會收縮,所以通常應加大軸承內孔尺寸,軸 承(銅件)內孔加大尺寸量。使軸承裝入後,內孔與軸頸之間還能保證
適當的間隙。也有在製造軸承時,內孔留精鉸量,待軸承裝配後,再 精鉸孔,保證其配合間隙。精鉸時,要十分注意鉸刀的導向,否則會 造成軸承內孔軸線的偏斜。在整個過程中,注意裡要非常集中,一點差池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在這個科技時代中,高技術產品品種類繁多,生產工藝、生產流程 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何種產品,從原料加工到製成產品都是遵循一定的生產原理,透過一些主要裝置及工藝流程來完成的。在這裡, 我比較全面地瞭解機械加工及相關典型零件的生產技術 過程。初步瞭解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和裝置的生產過程、培養了收 集資料的能力及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使我更好地學習、掌握機械工 程專業知識。在實習中也感到了生活的充實和學習的快樂,以及獲得 知識的滿足。真正的接觸了社會,使我消除了走向社會的恐懼心裡,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社會。
同時,也讓我們 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瞭解了當前社會大學生所面臨的嚴峻問題,促使自己努力學習更多的知識,為自己今後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透過這次實習我知道生活的艱辛和工作的樂趣, 在機械加工這一方面 我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還需要學習。在今後是生活和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這樣的學習使我的腦海中對機械有一個大體的輪廓,讓一個個零件的加工都在我的眼前運作.突然感覺古人的那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頗有道理.我相信有了這些實踐的感性認識,我們以後必能更有針對性地學習理論知識.在此,我感謝工廠的友情合 作,感謝工廠師傅們的精心的教導。為了明天,我會更加努力地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