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1

  短短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就要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雖然說不上激情澎湃,但是畢竟我們為此付出了諸多的心血,心裡難免有著激動。在此,我就我們小組的六位組員對這一個月來的工作和學習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希望從中發現一些優點和缺點,為我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增加經驗儘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鍊和自我提高的機會。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裡,我們的收穫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彙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實習期間的收穫將為我們今後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在感謝醫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穫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紮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

  在實習期間我遵紀守法,遵守醫院及醫院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尊敬師長,團結同志,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工及擅自離開工作崗位。盡力提高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的能力,凍斷培養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經過1個月的實踐我熟練掌握了病程記錄、會診記錄、出院記錄等醫療檔案的書寫。

  在醫雖然實習時間持續較久,難免覺得疲累,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穫,除實務工作上的學習以外,人際關係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經過一週的培訓,我對醫院的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並且學到了好多新的知識。首先,醫務處的於助理給我們講了醫院的發展歷史及規模,讓我瞭解到我們醫院是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榮背景,以及發展潛力。同時,各科室代教老師在教學管理方面對我們也作了嚴格的管理規定,讓我們一開始就樹立嚴謹的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形成我們固定的思維方式,為將來參加工作打好基礎。醫德醫風教育讓我切實感覺到了作為一名醫生的神聖和務實性,我們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堅持原則,才能更好地維護“白衣天使”的神聖職權,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關於臨床上具體工作,如書寫醫療文書,醫療知識和臨床操作的講座,讓原本只具備理論知識的我們認識到了臨床工作要幹好是多麼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同時,對正確的處理醫患關係的問題上我們有了感性的認識。

  隨著我對醫學知識的認識逐步深入。我的實習生涯也即將要結束了。在我的實習生涯中,我深切地感到了做一名醫生的不容易,想做一名好醫生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幹。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與老師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讓我離開真有點依依不捨的感覺。走進各科辦公室,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孤單,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真誠!在這裡,我不僅真正學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醫生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2

  臨床醫學實習後,感想諸多,實習活動已經結束好長時間了,但是直到今天,實習留給我的思考還在腦子裡面回想。我不知道那些感覺、那些思路要在我心裡停留多長時間,也不知道這些思路留在心裡面是好還是壞。自打有了那樣一些經歷之後,整個人都有所變化,現在彷彿還在變化著。對我來說這次實習心得作業彷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業都要困難,猶豫了很長時間不能下筆。腦子裡面的東西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多,但是難以將它們定位。如果下面說得太亂,還希望大家見諒。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講的”結合臨床量表治療強迫症患者”。在那次課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觸到了如何謄寫患者病歷。

  病歷的謄寫要體現以下幾個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況。姓名,年齡,職業,籍貫,住所等等。

  2主訴情況。即患者家屬提供的有關患者的情況。

  3患者的現病史。患者提供的有關自己的現在患病情況。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屬提供的有關患者以前患病的情況。特別注意要確定,患者是否有器質性腦外傷,還要特別考慮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賴。

  5患者個人史。包含有順產與否,父母性格,生活環境,工作情況,學習情況,菸酒史,婚姻戀愛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檢查。意識障礙檢查,感知覺障礙檢查,思維活動障礙檢查,注意力障礙檢查,記憶力障礙檢查,智力活動障礙檢查,有無自制力檢查,情緒情感活動障礙檢查,意志行為活動障礙檢查等等。

  7量表測評,b超檢驗報告,x光檢驗報告等等。

  據王健老師介紹,全部報告要在72小時內全部寫完,其中任何一項沒有完成,都要打回去從做,不能給患者確診。

  這部分的病歷謄寫要求介紹,只佔全部實習教學內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但是我感覺它對我們醫師來講格外重要。它是醫師確診的主體思路,換句話說就是你醫師的思路落實到哪一步,才能給眼前的個案定性的問題。病歷的嚴謹與否能體現一個醫院,一個醫師醫術水平的高低。也嚴重關係到確診的準確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診與治療,干係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書上,只是簡單談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況,軀體症狀,心理症狀,家庭支援系統結構,要輔助量表測評。但是。書本上的介紹沒有王教授的介紹全面。王教授在課堂上明確強調以下幾點。

  1要凸現既往史。特別要注意排除器質性腦病對神經症的影響。比如肺性腦病,肝性腦病還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記考慮酒藥依賴。

  2在個人史部分。(首先老師的層次劃分就十分細緻,比書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師特別強調)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生活部分問得要細,幾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問為什麼。在家族史裡,要問父母兩系三代內成員近親婚配情況。

  3精神檢查部分要充分重視檢查患者自制力有無。

  還有就是病歷報告上面有b超檢驗報告,x光檢驗報告。

  以上幾點是教科書上沒有的部分或者沒有強調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臨床實踐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師介紹的病歷謄寫思路,給人以嚴肅,認真,科學,嚴謹的感覺。體現了人本的科學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負責任態度。

  在王教授結合病歷請來患者進行臨床教學時,病歷中所記述的各點基本全面覆蓋了患者的情況,甚至比患者知道的還要多(因為有患者父母的補充在病歷裡)這一點明顯讓患者感到吃驚。

  據患者陳述,“在入院的時間內,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對了藥了……”

  這就是讓我感觸頗深的小小的”病歷報告”。

  自己對能夠體現”責任”的亮點格外關注。”病歷報告”有感,就是這麼體驗出來的,如果沒有那種情緒的鋪墊,我很可能就寫第一堂實習課上那個患者給我的印象了,那個印象絕對鮮活。兩個月後的今天我還能想象得出五十多歲的他向我們敬少先隊禮的樣子。可是那個教學例子不能充分體現那種不願意漏一滴水的嚴謹。我總覺得,只有這種嚴謹,才能暗暗的滲透出科學對人的負責。這種負責,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魅力。

  透過實習,我感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 要注意個人形象。這個問題似乎從來都沒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過,不過,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醫學生印象中的醫生都應該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樹臨風的——雖然,實際情況可能讓你大跌眼鏡。跨進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個準醫生了。儘管醫生在中國的地位並不高,儘管整個病房誰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給看扁了,更何況,沒有病人會一開始就充分信任一個鬍子拉碴、白大衣皺巴巴的醫生,也沒有mm會在第一眼就傾心於你這“批著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請注意你的形象,從頭到腳,從外到裡,乾淨整齊,清爽精神。最最關鍵的',就是那一襲白衣。俺當年極其羨慕醫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夠白,每星期還能換兩次。可是我無論是拿奧妙、汰漬還是白貓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3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講的”結合臨床量表治療強迫症患者”。在那次課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觸到了如何謄寫患者病歷。

  病歷的謄寫要體現以下幾個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況。姓名,年齡,職業,籍貫,住所等等。

  2主訴情況。即患者家屬提供的有關患者的情況。

  3患者的現病史。患者提供的有關自己的現在患病情況。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屬提供的有關患者以前患病的情況。特別注意要確定,患者是否有器質性腦外傷,還要特別考慮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賴。

  5患者個人史。包含有順產與否,父母性格,生活環境,工作情況,學習情況,菸酒史,婚姻戀愛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檢查。意識障礙檢查,感知覺障礙檢查,思維活動障礙檢查,注意力障礙檢查,記憶力障礙檢查,智力活動障礙檢查,有無自制力檢查,情緒情感活動障礙檢查,意志行為活動障礙檢查等等。

  7量表測評,b超檢驗報告,x光檢驗報告等等。

  據王健老師介紹,全部報告要在72小時內全部寫完,其中任何一項沒有完成,都要打回去從做,不能給患者確診。

  這部分的病歷謄寫要求介紹,只佔全部實習教學內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但是我感覺它對我們醫師來講格外重要。它是醫師確診的主體思路,換句話說就是你醫師的思路落實到哪一步,才能給眼前的個案定性的問題。病歷的嚴謹與否能體現一個醫院,一個醫師醫術水平的高低。也嚴重關係到確診的準確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診與治療,干係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書上,只是簡單談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況,軀體症狀,心理症狀,家庭支援系統結構,要輔助量表測評。但是。書本上的介紹沒有王教授的介紹全面。王教授在課堂上明確強調以下幾點。

  1要凸現既往史。特別要注意排除器質性腦病對神經症的影響。比如肺性腦病,肝性腦病還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記考慮酒藥依賴。

  2在個人史部分。(首先老師的層次劃分就十分細緻,比書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師特別強調)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生活部分問得要細,幾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問為什麼。在家族史裡,要問父母兩系三代內成員近親婚配情況。

  3精神檢查部分要充分重視檢查患者自制力有無。

  還有就是病歷報告上面有b超檢驗報告,x光檢驗報告。

  以上幾點是教科書上沒有的部分或者沒有強調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臨床實踐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師介紹的病歷謄寫思路,給人以嚴肅,認真,科學,嚴謹的感覺。體現了人本的科學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負責任態度。

  在王教授結合病歷請來患者進行臨床教學時,病歷中所記述的各點基本全面覆蓋了患者的情況,甚至比患者知道的還要多(因為有患者父母的補充在病歷裡)這一點明顯讓患者感到吃驚。

  據患者陳述,“在入院的時間內,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對了藥了……”

  這就是讓我感觸頗深的小小的”病歷報告”。

  自己對能夠體現”責任”的亮點格外關注。”病歷報告”有感,就是這麼體驗出來的,如果沒有那種情緒的鋪墊,我很可能就寫第一堂實習課上那個患者給我的印象了,那個印象絕對鮮活。兩個月後的今天我還能想象得出五十多歲的他向我們敬少先隊禮的樣子。可是那個教學例子不能充分體現那種不願意漏一滴水的嚴謹。我總覺得,只有這種嚴謹,才能暗暗的滲透出科學對人的負責。這種負責,有一種難以名狀的魅力。

  透過實習,我感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 要注意個人形象。這個問題似乎從來都沒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過,不過,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醫學生印象中的醫生都應該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樹臨風的——雖然,實際情況可能讓你大跌眼鏡。跨進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個準醫生了。儘管醫生在中國的地位並不高,儘管整個病房誰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給看扁了,更何況,沒有病人會一開始就充分信任一個鬍子拉碴、白大衣皺巴巴的醫生,也沒有mm會在第一眼就傾心於你這“批著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請注意你的形象,從頭到腳,從外到裡,乾淨整齊,清爽精神。最最關鍵的,就是那一襲白衣。俺當年極其羨慕醫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夠白,每星期還能換兩次。可是我無論是拿奧妙、汰漬還是白貓,洗出來的始終都差強人意。因為,醫院裡是統一送出去洗過漿過的。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我們試過自己拿筆在白大衣上寫個號碼,(記住要用不褪色的筆)成功過幾次,

  不過後來也懶了。男生們更是常常數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 請不要遲到。這是個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著點衝進病房的,不論是實習的,本院的,還是進修的。在心內科實習的時候,施教授曾經要求實習同學7點進病房,住院醫生7點半到,主治8點到,(至於教授嗎——隨便你愛幾點到)

  不過幾天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現在雖不要求早到,但底線是不要遲到。當然,現在根本也沒有帶教會管你,有很多帶教也是遲到的楷模。但是,提倡向外科醫生學習,養成早起的好習慣,把該量的血壓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問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嗎?早飯吃的什麼?”,有時還可以幫帶教把早飯買好。這樣,帶教會很欣賞很感激你決定中午請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會把你當成床位醫生而把你的帶教晾在一邊的(這種喧賓奪主的現象在實習中發生的機率是很大的)。

  第三, 口袋裡的東西。白大衣口袋裡首先要放個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東西,有希奇古怪的醫囑、綜合症、藥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請的會診要開的化驗單要寫的階段小結,還有各種各樣的電話、qq號碼、電郵和msn。這是你實習的見證,那上面寫滿了你的快樂、傷心、欽佩和懷疑。(我至今都捨不得扔)記得不要拿醫院裡的紙張記東西,不好看,容易丟,更重要的是,被一些老教授看到了要狠狠k一頓的,比如外科的老張教授。其次有聽診器和鋼筆。再次多半有手機,建議查房的時候放到震動或者關機。否則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勁的時候被你的鈴聲打斷了思路,那還了得!輕則瞪你一眼重則叫高年給你打不及格重實習!口袋裡最好再裝一隻固體膠水,這樣可以避免popo在骨科的不幸遭遇。病房裡確實是經常找不到膠水的。

  第四, 如果可能的話(我強調的是如果可能,因為這屬於小機率事件),在進一個科前先把相關的書本內容複習一下。事實證明要這麼做是相當相當困難的!但是,還是有人做得到的。在實習的時候,一個小組的同學也可以經常交流一下大家的心得體會,這不失為一個偷懶的好辦法。因為一個組裡一般總有個把強人的。記得在呼吸科的時候,俺們那絕頂聰明的組長就總結了一個關於咯血病人的臨時醫囑的口訣。“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三大常規血尿糞,b超胸片心電圖。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血黏度。結核抗體ppd,胸部ct加增強。纖支鏡再加活檢,實在不行開胸查。”(具體字句記不清了,比這個還精彩)組長還教我們用畫圖的辦法學習那複雜的心電圖。所以,再次體現了分組的重要性。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組長共處了一年,儘管期間經常招人誤會。

  臨床實習的幾個月來,我接觸了許多黨員,他們之中有教授、有住院醫生、有護士,他們職務雖不一樣,但對工作的執著和熱誠,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卻是一樣的且持之以恆的。與他們相比,我們相差甚遠。我們對工作遠沒他們那麼執著和熱誠,那麼精益求精。我們剛去實習的兩個月興致高昂,什麼事都搶著幹,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漸漸地,有些同學就堅持不住,開始遲到了。而我,雖然從不遲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麼早,工作熱情也沒以前高了。想著剛去實習那會兒,只要聽說哪個病人有異常體徵,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區的,我都會去看,去摸,去聽。可現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麼關心了。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嗎?應該不是。往往是自己以為知道了,其實還不知道。醫學博大精深,千變萬化,同樣一種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現往往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我們多接觸病人,多思考,多總結。在與病人的接觸中我們往往可以獲得對疾病診斷極有幫助的臨床資料。在這方面,我還做得不夠,今後我應與病人多接觸,對工作保持激情。

  我這人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夠自信。我對於自己的能力總是懷疑,不敢主動爭取承擔某項任務,一般只是認真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這使得我做事很被動,失去了許多提高鍛鍊的機會。在現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不善於推銷自己的人常常會失掉許多很好的機會,不利於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實習階段,有許多動手的機會都要靠自己爭取,因此今後我應更加自信,更加主動。

  實習已經好多天了,對醫院和科室的整個運作都有了一定的瞭解。現在我一邊學習基本的臨床操作,比如胸穿,換藥,拆線等,一邊向師兄師姐學習疾病的治療和常用藥物的使用。以前的診斷學和內科學是基礎,不過和臨床還是有些脫節。比如抗生素的使用,書本和實踐真的差別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習慣和經驗,在沒有確切的病原學證據之前,都是經驗用藥的。藥物最基本的藥理機制都在大三的藥理課上學過的,不過因為一直沒有自己用過藥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時間背記的東西,現在幾乎都還給老師了。不過,我想,如果經常用,應該很容易記住。呵呵,反正我對自己喋喋不休的提問從來不會覺得慚愧,師兄師姐也非常樂意給我解答。這就是實習生的優勢——倚小賣小。帶組的老師很忙,平時不是那麼容易隨時請教。這個時候,和師兄師姐搞好關係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幫忙加班多寫個病歷,晚一點回去也不要緊,反正年輕嘛,多跑跑腿就當時鍛鍊身體了。他們除了在臨床的技能上面指導我,還教會我很多他們自己在實習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讓我少走了不少彎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沒有什麼經驗,連輸液計劃都不會開,病人說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該給點收斂劑了,但是具體用什麼藥,用法劑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問,一點點學,一點點積累。

  今天我們老總給全內科的實習生做了個小講課。主要是教我們讀ct片。以前都學過影像學的,所以聽起來也不那麼費力。平時科室裡面經常有疑難的病案討論,我們組裡面也會搞一些小專題。讀片的機會很多,不過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沒有講課上面的那麼典型。對一個幾乎沒有臨床經驗可言的實習生來說,要讀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出來的。

  實習了一段時間,我還學會了處理各種的人際關係。科室裡面,醫生和護士的關係,醫生和醫生之間的關係,醫生和病人及家屬的關係,下級醫生和上級醫生的關係。。。最大的體會就是低調——別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三人行,必有我師’,上級醫生當然不用說,護士老師也相當棒。今天又有一個閉式引流,我去給水封瓶裝生理鹽水。鉗子很不好使,那個金屬的蓋子怎麼也打不開,護士老師上來幾下就開了,真是帥呆了;病人也非常值得尊敬,需要我們的關心,大家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戰勝我們共同的敵人——疾病。

醫學畢業生實習報告4

  去年全國抗震救災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時候,同窗幾年的同學們相繼被派遣到各個實習醫院實習。我跟另一同學被分到常德市第一中醫院,開始了臨床實踐生活。

  當時天氣確實也蠻熱,不過相比呆了好多年處在長沙的學校而言,常德市卻算市環境宜人,氣溫稍稍舒爽不少,我想這應歸功於常德綠化吧。醫務科主任鑑於我們初來乍到,也剛接觸臨床,就將我安排在了醫院輔助性科室——b超、心電圖、及放射科。這些科室雖然不是醫院重點科室, 但因為是臨床各科的基礎輔助科室,所以每天都有很多患者來做檢查。有這樣一個機會我很榮幸,而且負責帶教我的b超科譚菲老師無論醫德和師德都是值得我所敬佩的,正好指導我這種初出茅廬的學生。

  由於來應診的患者很多,使我有機會接觸各個病種,在此期間,我主要負責登記來訪的患者,以及譚老師在做b超檢查的時候,我幫助記錄病人的b超各種資料包括孕婦的胎位等等。 有時譚老師忙不過來,我就幫她寫一些b超的診斷結論,然後經譚老師稽核無誤簽字後交給患者。遇到很典型的病例,譚老師先叫我認真看、聽、觸仔細觀察病情,然後指出這是什麼病。

  離開這個科室以後,我到了大內科跟內科副主任。這裡包括了呼吸、腎內、內分泌諸專科。在這裡我接觸到了更廣泛的病人,因為他們都住在醫院裡面,使我有機會詳細 地詢問病情和觀察變化。每收住一個新病人,我都和同實習的小薛同學主動測體溫、脈搏、量血壓,做心電圖,輔助老師做體格檢查,認真地聽主任分析。在住院部 少不了寫病歷,老師寫完首次記錄後,一般讓我們寫住院記錄。厚厚的一大摞病例,我井井有條地查閱並一一寫完。 科室裡面的老師誇我字寫得工整漂亮,這使我感到在這樣一個集體中很欣慰。若是相對空閒時,我就和小薛來到病房詢問病情,囑咐患者一些注意事項,並和患者拉 家常,套近乎,病房內其樂融融。在此期間我主要熟悉了內科常見病的診斷和處理方法,熟悉了常用藥物,還做了許多急救工作。

  “人命至貴,有貴千金”,我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更明白自己這份職業的神聖使命。我暗自發誓一定要學好本領,哪怕條件有限,我也要憑藉自己的勤奮和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負責態度,儘量挽救生命。

  在骨外科,我學會了常規的清創術、換藥、包紮,熟悉了無菌操作和時刻警醒自己保持無菌觀念。遇到手術,則跟隨老師認真觀看手術過程,熟悉了一些手術器械和 常規手術的原則和操作方法。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作為二助跟邵先坊院長做一個“旋髂深”,看到邵院長精湛的手法和鎮定自若的神情,不禁嘖嘖稱讚。因為病人是個外傷的重症病人,除了股骨頸骨折之外,還有髕骨粉碎性骨折,清楚的記得當時就為固定已經四分五裂的髕骨一共打了8跟克氏針,雖然院長技術嫻熟,但是做完整個手術也花了整整4個多小時,下臺以後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整個人腿都是僵硬的,肚子也餓過頭了...一方面感嘆作為醫生的不易,另一方面野為西醫處理危急病人而採取的這種拯救措施稱奇,確實有中醫不及的地方。

  在外科2個月之後,我又相繼在心血管內科、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幾個月的時間。熟練掌握了各科多發病、常見病的診斷和處理方法。這些經歷對我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臨床診斷的時候使我能兼顧各方面的資料而更有把握地確診疾病。

  之後,就是到了我自己的專業科室--針灸推拿科 ,當時我是被分在門診,跟門診的負責人--年近50的夏乃年主治醫師。夏老師不僅醫術精湛,而且人也非常隨和,所以科室其他老師和病人都親切的稱呼他“夏老”夏老對我非常關心和愛護,好比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不僅積極鼓勵我克服心理障礙,勇於動手把理論知識用之於臨床,但是又不是對我放任不管,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他的指導下,我迅速牢靠的掌握了專業知識,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不再是那種畏首畏尾的小學童了,也有了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和動力...跟隨夏老侍診期間,對科室的很多常見病的診斷、治療、用藥以及用量都有了基本的瞭解。其中記憶深刻的一點就是一個腰痛病人,時發時止已經很多年了,中西醫看了不少,但是療效欠佳。夏老在仔細做了各項檢查後,確定使用他的成名療法--“三拐五療法”再配合針灸火罐,病人第二天就已經能自己走來做治療,不到一個星期痊癒,隨訪幾個月未見再復發,病人後來到院長那裡給老夏送錦旗,稱夏老“妙手回春”。

  除此之外跟夏老的三個月時間,我還總結了些他的臨床經驗,比如說像火針療法及其適應症,還有挑刺等等...其中藥物灸治療頸椎椎間盤突出症,還是老夏的創新,病人反映療效確切,而且成本也相比其他療法更低廉,深得病人喜愛...當然這些治療反方,包括藥物灸的藥物配伍及製作方法我都認真的記在了日記本上,因為這些都是我以後自己獨立臨床的寶貴經驗...

  雖然中醫繁雜紛杳,不易掌握,但“初生牛犢不怕虎”,我還是憑藉自己實習以及期間對歷代臨床大家的書籍閱覽所得的體悟和一份膽量,給幾個親戚鄉鄰“小試 牛刀”,開了針灸加湯藥,雖然不能說效如桴豉,但望聞問切一樣不少。而且令我欣慰的是,一個頭痛親戚,在當地人民醫院住院治療2個多星期,診斷不明,治療也未見明顯好轉,每於疼痛發作時需以止痛藥物方能暫時緩解,起初我也心裡沒底, 不過是自家親戚也推讓不過。在為她做了細緻的診察後,我也沒敢輕易施藥,而是再把類似名家醫案收集起來認真對比參照,最後以頭痛診斷病名,證屬風熱外感型,處以--芎芷石膏湯加減三劑,囑煎三、五沸稍涼即取服,勿過煮。取吳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輕沒舉”之意。患者兩劑藥服完,迅即打來電話說頭痛大減,已能入睡。當時我的一顆懸著的心也安穩了下來,當然在體會治癒病人那種極大的成就感之外也沒忘記再以扶正治本之藥收功。不過後來自己也確實好好總結了這個典型的病例,因為它讓我深刻體會到中醫的魅力所在,誰說中醫療效都慢?也更加堅定了我走中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