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習報告> 關於arcgis的實習報告案例

arcgis的實習報告案例

關於arcgis的實習報告案例

  篇一:ArcGIS實習報告實習:

  ArcGIS實習報告實習:

  學生:XX 學號:XXXXX

  瞭解ArcGIS的基本組成模組ArcCatalog、ArcMap和ArcToolbox的應用基礎及一些基本的操作。

  透過作圖,進一步的瞭解ArcGIS軟體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ArcCatalog、ArcMap和ArcToolbox的應用等。

  實習內容:

  1. 利用ArcGIS軟體作一幅完整的地圖即(地形圖掃描向量化)。

  2. 透過製圖學習軟體的各種功能。

  實習過程:

  1.總體要求:

  從原始掃描地圖做起,進行地圖掃描向量化,並製作DEM,圖幅接邊等工作,完成一幅1:10000地形圖的向量化。

  2.具體過程:

  (1)、地圖掃描向量化

  首先開啟ArcCatalog,把已知掃描地圖轉為*.tif格式,使其在ArcMap中可以開啟。 開啟ArcCatalog,新建地圖要素各個圖層的shapefile檔案,分別有點、線、面層,並新增屬性,如code、name等。有高程的圖層要加elevation屬性。

  把各設定好的圖層拖進ArcMap,並根據不同圖層逐層進行地物要素向量化,並對不同地物賦code碼和name加以區別。

  在ArcMap中,分別按順序對各地物進行向量化。根據《地形圖要素分類與程式碼規範》,我們把所有地物大致分為十四層,具體有:ELEPT(高程點層),OTHPT(工礦點層),RALOK(道路層),CONPT(控制點層),COVPT(地類界層),OTHLK(工礦層),TERLK(地貌層),HYDLK(單線河層),HYDNK(雙線河層),BOUNT(境界層),BOARDER(圖廓線層),RESNT(房屋層), RESLN(面狀房屋層),UTILN(電力線層)等。經過描點,分別繪製點狀和線狀地物。雙線河、房屋等面狀地物可以經線狀地物“feature to polygon”轉換得到(前提是地物均為閉合弧段)。在向量化的過程中,我們靈活運用zoom、pan、snap、merge、split等基本工具,使向量化工作更簡便快捷。整個過程要在正確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地圖的美觀性,實用性和現勢性等特點進行。因此,在地圖整體結構的把握和各層地圖色彩選取與搭配,註記的位置等細節方面,我們也要充分考慮。

  (2)、製作DEM

  地圖向量化之後,我們用等高線層和河流層在ArcScene中製作數字高程模型。先對圖層進行投影,生成*_project檔案,再生成不規則三角形tin,最後形成DEM。這一過程簡單易學,不僅生成了DEM,而且可以發現向量化過程中的錯誤。我們可以隨意設定DEM的色彩和放大比例,使其更加美觀、直觀地表現地面高程。

  (3)、圖幅接邊

  本次實習我們還掌握了地圖接邊方法。接邊之前,利用clip把伸出圖廓線的線部分截斷,避免懸掛點等錯誤的出現。Clip完畢,便與鄰圖進行接邊。根據底圖,按實際情況把相鄰圖幅上的同一地物連線起來。由於兩幅圖分別為兩人所做,在匹配之後,我們還要對鄰圖的顏色等作一些簡單處理或調整。

  3.注意事項

  (1)、實習過程中的問題

  在整個地圖向量化中,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時令河與鄉村小路的區別,如何判斷房屋是否依比例,如何製作簡單線狀符號等等。在老師和學姐的指導下,我們克服了困難,解決了問題。比如:時令河通常經過山谷線,長短粗細不均勻,而鄉村路的寬度是相同的;判斷房屋是否依比例是用量測工具實測得到等等。

  (2)、注意事項

  在整個製圖過程中,有很多很多地方需要我們特別注意,如:河流遇到障礙物不斷等。 比如,用merge工具時,高亮的地物的屬性將成為融合後地物的屬性,在使用時應注意選擇。

  又如,在使用ArcToolBox中feature to polygon時,必須保證所有的線圍成的地物閉合,這一點可以用snap實現。

  再如,在對陡坎進行向量化,要使坎的陡坡方向位於前進方向的'右側。(如果為左側可用程式設計符號實現)。即,方向地物向量化時要注意方向等。

  實習體會:

  1.本次實習長達半學期,在學習GIS理論的同時開展,這樣既有助於我們理論聯絡實際,又加深了我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在實習過程中,我們針對地圖向量化的實際問題請教老師,使我們的學習更有主動性,也為我們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基礎。

  3.在實習的全過程中,同學們培養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尤其是相鄰圖幅的接邊,更體現了合作的精神。

  4.為了更好的指導我們作圖,老師為我們請來了測繪局的經驗豐富的作圖員作上機指導,帶領我們參觀江蘇測繪院,這種學習形式不僅活潑生動,而且這些對我們的GIS實習,專業學習乃至將來的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5.我們實現了實習目的,對ArcGIS軟體有了初步的認識。圖的完成不僅增加了我們的成就感,還使我們提高了學習GIS的興趣。

  總之,學習理論推動了實習作業,實習作業又使我們加深了理論的學習。感謝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同時,我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學習。

  篇二:ARCGIS實習報告

  《ArcGIS實習報告》

  學 號:

  班級序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成績:

  ArcGIS軟體操作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

  透過學習Arcgis這款Gis應用軟體熟練我們的實際應用能力,深入理解GIS軟體應用的核心部分,透過熟練Arcgis能掌握類似相關軟體操作,加強動手能力。

  實習過程:

  1. 對Arcgis軟體整體掌握,並與之前各類軟體操作對比和學習。

  2. 具體對軟體操作掌握空間資料的採集與組織、資料的處理與變換、資料的視覺化表達。

  3. Arcgis的空間分析能力的掌握:向量資料的空間分析、柵格資料的空間分析、三維分析、地統計分析、水文分析等。

  4. 掌握Arcgis的空間分析建模。

  實習內容:

  根據學習內容,我們選擇了《地理資訊系統分析與應用》第三章作為實習內容,本章內容分別為:初識ArcGIS、農田保護區域分析、度假村選址、螢幕向量化及拓撲建庫、投影轉換及圖形裁剪、註記及屬性編輯與連線、燕麥試驗田選址、商店選址評價、土壤肥沃度分析、統計圖表、網路分析、ArcGIS中DEM 的建立及應用。

  以下是實習內容截圖

  3.1 初識ArcG

  IS

  1啟動ArcCatalog

  2.連線資料

  3瀏覽資料

  3.1.3 ArcMap 中的柵格資料操作 1. 啟動ArcMap

  2. 在arcmap 中載入資料

  3. 圖層操作

  (1) 放大、縮小

  (2) 平移

  篇三:Arcgis實習報告

  第一步:啟動ArcMap。

  找到本機中的ArcGIS資料夾,首先點選license manager啟動(start)入網許可,然後雙擊 ArcMap開啟我們要實習的軟體。

  當出現 ArcMap 對話方塊時, 點選"一個新的空地圖(blank)"單選按鈕,然後點選 OK。

  第二步:檢查要素圖層

  執行選單命令 File然後Open。

  開啟Exec1中的Redlands圖。之後就能看見圖層控制面板中(TOC)現實的圖層列表。右邊顯示的是圖層控制面板中各圖形的圖層內容。

  第三步:顯示其它圖層

  在各個圖層列表前選擇框中可以選擇是否顯示該圖層。

  第四步:查詢地理要素

  我們要查詢顯示圖層中的某個元素,可以透過tools中的查詢按鈕做到。如果找不到tools,可以滑鼠右鍵點help,單擊tools。(實驗中以ESRI為例。在眾多圖層中找到ERSI的方法為使用書籤(bookmarks) “書籤”( Bookmarks)>>“ESRI”單擊Original則返回原圖層。)

  在表示紐約街道(名為New York)的線要素上點選。查詢結果視窗開啟並顯示資料庫中名為New York的街道的所有屬性。還可以"閃爍顯示"被查詢的要素以觀察它在地圖中所處的區域。 查詢結果視窗的左邊,點選 New York (街道的名稱) ,這時,可以觀察到這個要素在地圖中“閃現”。

  從“圖層”下拉列表框中選擇“所有圖層”,然後在在圖上再次點選代表“New York”的那條街道。查詢結果視窗現在包含了“Land use”圖層中與選中的街道相交的地塊。

  第五步:檢查其它屬性資訊

  滑鼠右鍵點選Railroads 選擇屬性表視窗,這時會顯示與“Railroads”圖層相關的屬性表視窗。這個表中的每一行是一個記錄,每個記錄表示“Railroads”圖層中的一個要素。視窗下方顯示共有多少條記錄被選擇(目前為0 out of 11)。同樣的方法,檢視圖層- Donut Shops的屬性表。最後,開啟圖層-Land Use 的屬性表。每個要素 (記錄) 有一個屬性(欄位)-LU_ABV ,它是記錄的是地類程式碼(土地型別的縮寫) 。在地圖中,就是根據這個屬性欄位的值來確定每個地塊的渲染方式的。

  第六步:設定並顯示地圖提示資訊

  當保持將滑鼠放在某個要素之上時,將會顯示地圖提示(預設顯示該要素的name)。你可以在圖層屬性對話方塊中設定,地圖提示資訊來自於資料表中的哪一個欄位。

  在圖層列表中(TOC), 右鍵點選圖層- Donut Shops 的名字,然後點選“屬性”命令。在出現的屬性對話方塊中,點選“display”選項頁,在display expression 中選擇想要顯示的欄位,比如 “address”。

  第七步:根據要素屬性設定圖層渲染樣式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以圖層streets為例,它是以單一符號進行渲染,每個要素都為一種符號。我們可以根據要素的屬性來設定不同的渲染方式。

  滑鼠右鍵點選圖層-Streets,點“屬性”選單命令。在出現的圖層屬性對話方塊中,點選“符號(symbology)”選項頁。 在對話方塊的左邊區域,有地圖渲染方式列表。點選“類別”,依次點選“唯一值”。在“值欄位”下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欄位“CLASS”。點選按鈕“新增全部值”。點選按鈕“應用”(Apply),就可以看到地圖的顯示發生了變化。在圖層屬性對話方塊中的渲染方式列表中,點“要素”,然後點“確定”按鈕,恢復原先的渲染方式和顯示風格。

  第八步:根據屬性選擇要素

  要選擇及定位第10號州際公路(有時可能需要根據某些屬性值選擇一些要素)。

  在圖層列表(TOC)中,關閉其他圖層,目的為了減少不必要因素的干擾。在選單上點選selection,選擇其中select by attribute。在屬性選擇對話方塊中,我們需要構造一個查詢條件。透過構造表示式:Select * From Street WHERE ”STR_NAME”=”I 10” , 可以從資料庫中找出第10號州際公路。

  這時選中的要素將會在屬性表及地圖中高亮顯示。

  第九步使用空間關係選擇地理要素

  執行選單命令selection中的select by location(假如需要在10號州際公路附近1000米內尋找符合條件的餅店)。

  在“位置選擇”對話方塊中,構建 “要從圖層―Donut Shops 中選擇要素,這些要素位於距圖層―Street 中被選中的要素1000米的區域內”。選中檢查框“對要素進行緩衝區操作”,緩衝距離設為1000米。.點“應用”按鈕,點“關閉”按鈕。

  這時,在地圖顯示區中,處於沿10號州際公路1000米緩衝區範圍內的餅店就會被高亮顯示。

  第十步退出 ArcMap

  思考題:

  1. ArcGIS Desktop 主要特點有:

  (1)功能強大;

  (2)可伸縮性;

  (3)標準、開放和互操作性;

  (4)技術成熟、安全穩定。

  (5)操作簡便、易於開發。

  2.兩種查詢分別為by attribute 和by location。

  基於屬性查詢的原理是根據元素的屬性而選擇的,即選擇某屬性符合要求的某元素(本實驗中為name =I 10的street)並高亮顯示其位置。

  基於位置查詢的原理是基於某元素(本實驗中為street)做緩衝區,操作者決定半徑(本

  實驗中為1000m),在緩衝區內選擇滿足條件的另一元素(本實驗中為count),以高亮選擇出

  3.在圖層中一共有2條鐵路線。分別為sp railroad ,和at and sf rali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