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上冊月考試題及答案

  一:基礎運用:(30分)

  1、根據拼音寫字:(6分)

  qiè( ) 意 rǒng ( ) 雜 kàng( ) 奮

  Jī( ) 絆 càn ( ) 然 huì( ) 暗

  2、下列畫線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 為了是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李老師工作非常勤奮,常常廢寢忘食。

  B 只有堅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優良成績。

  C 我們必須以艱苦奮鬥的精神,去實現全民族夢寐以求的偉大理想。

  D 她操作計算機非常熟練,已經達到無所不為的境地。

  3、下面一段話的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語句正確的順序是:( )(2分)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遷的故事吧 。。 。如果沒有孟母的嚴格要求,中國思想史上將會缺少一顆耀眼的明星。

  (1 )而且搬到學堂附近之後,她也毫不放鬆對兒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斷杼的佳話。

  (2) 由於孟母的遠見卓識和嚴格要求,孟子最終成為流傳千古的大西想家和教育家。

  (3 )孟母為了使兒子成才,連居住環境都一絲不苟,選擇再三。

  A (1)(2)(3) B (3)(2)(1 ) C (3)(1)(2)

  D (2)(1)(3)

  4、解釋下列句子中畫線詞語(5分)

  1)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不能名其一處也

  3)幾欲先走

  4)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5)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

  5、翻譯句子(8分)

  1)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3)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4)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揚州郭貓兒,善口技。庚申(清康熙19年),餘在揚州,一友挾貓兒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請奏藻技,於席右設圍屏,不置燈燭,郭坐屏後,主客靜聽。

  久之,無聲。少之,群雞亂鳴,其聲之種種各別。俄聞父呼其子曰:“天將明,可以牽豬矣。”其子起至豬圈中飼豬,則聞鮮豬爭食聲,吃食聲,其父燒湯聲,進火傾水聲。其子遂縛一豬,豬被縛聲,磨刀聲,殺豬聲,豬被殺聲,出血聲, 燖(xún)剝聲,歷歷不爽也。父又謂子曰:“天已明,可買矣。”聞肉上案聲,即聞有賣肉數錢聲,有買豬首者,有買腹髒者,有買肉者。正在紛紛爭聞不已,砉(huā)然一聲,四座俱寂。

  (節選自《虞初續志?郭貓兒》)

  6、解釋下列畫線詞語(2分)

  1)俄聞父呼其子

  2)四座俱寂

  7、選文中一共寫了哪幾種聲音?(2分)

  8、概括這段口技的主要內容(1分)

  9、翻譯:(2分)

  群雞亂鳴,其聲之種種各別

  二 語言運用:(15分)

  10 仔細揣摩下面兩個句子的內容和寫法,再各仿寫一句。(2分)

  當一個人懷疑自己的時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種習慣;

  當一個人渾噩度日的時候,他忘記了閱讀好書是一種習慣;

  11、很多同學認為當代社會只有數學、外語才重要,語文、歷史等學科都無關緊要。針對這種情況,初三某班展開激烈辯論,正方主辯以”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為論點展開論述。

  1)假如你是反方主辯,你確立的觀點應該是:(1分)

  2)請你圍繞你的觀點寫出兩條理由:(2分)

  12、下面一段文字有不得體的地方,請指出並改正。(2分)

  某校請教授作報告,寫了一封信給教授說:“請您老人家作報告,想來您也會覺得榮幸的。”作了報告後,有關人員又給教授寫了一封感謝信,說:“您的報告對我們確實有些幫助,特此致謝。”

  不當之處:1)2)

  13、名句默寫(8分)

  (1)、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

  (3)、 ,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

  三: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一雙腳上的修養

  ①市圖書館離我家很近,每逢雙休日,我都會到圖書館的閱覽室去翻閱一些報紙和雜誌。每次來這裡,總看到座無虛席的場面,有時,大家還會圍繞一些文學現象進行交流。在這緊張而喧囂的都市裡,能保持一份閱讀的閒情,是難能可貴的。所以,在我看來,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著一定的層次和修養。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許多麻煩就隨之而來了。走在街上,鞋上會粘滿髒雪,從天寒地凍的室外進入室內,髒雪馬上就會化作汙水。所以人走過的地方,往往會留下兩行黑乎乎的腳印。正是在一個雪天,我走進閱覽室時發現了異樣。屋子裡多了一個擦地的女工。她看我進來,競緊張地盯著我,手執拖布,如臨大敵。我故作視而不見,可感覺告訴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後,我猛回頭,把她嚇了一跳,自己也嚇了一跳。吃驚於自己留下的那行腳印,在淡黃色的地板上,顯得如此扎眼。而那個擦地女工,正在奮力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著剛才的腳印,愧怍油然而生,再也無心看書了。閱覽室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所,來往進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個進來的人都在犯著同我一樣的毛病,渾然不覺自己的雙腳正惡作劇式地在剛剛被擦乾淨的地板上塗鴉。於是,那個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進進出出的人後面,擦了再擦。不斷地踩踏與不斷地擦抹,像一場破壞與復原的拉鋸戰,在閱覽室裡上演著,讓人心驚。漸漸地,那個疲於擦地的女工,已是額頭見汗。

  ④忽然有種感覺,每一雙進出的腳都充滿著罪惡,因為,它們是在不斷踐踏著別人辛苦取得的勞動成果,是在破壞著一種美好與和諧。

  ⑤不知過了多久,人才漸漸坐定,女工也有機會喘口氣、歇一歇了。這時,那扇門又被悄悄推開了,一個男人伸頭朝裡面看來看去,但又把頭又縮了回去。不一會兒,兩扇門都被推開了。還是剛才那個男人,這次,他是肩扛一桶純淨水進來的,腳下發出一陣“沙沙”的響聲,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從上往下打量他,老舊的棉帽子、軍綠大衣……最後我看到了他的雙腳――每隻腳上竟然都套著一個塑膠袋。他一走動,塑膠袋就發出“沙沙”的響聲。因為套了塑膠袋,所以他走過的地方沒有一點汙跡,還是那樣乾乾淨淨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複雜地盯著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而當她再次轉過頭來,眼裡竟有淚光閃現。

  ⑥這個下雪的週日裡,我沒有讀書,卻想到了“修養”這個詞。我想,修養並不是一個人比別人多認識一些字、多讀了幾本書;或是一個人瞭解《紅樓夢》的情節,會背莎士比亞的一些名句,修養應該是在一個人舉手投足的細節中體現的。就像那個送水工,懂得在雪天裡進入室內之前用塑膠袋把兩隻腳套上。

  (選自《八小時以外》,有改動)

  15.從第②段看,“我”愧怍的原因有哪些?(4分)

  16.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點詞“修養”各有什麼含義?(2分)

  17.本文對送水工的描寫文字不多,卻令人回昧,請賞析第⑤段中的劃線句。(3分)

  18.文中第⑤段說“那個擦地的女工,站在那裡表情複雜地盯著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離開閱覽室”。請聯絡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時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不少於50字)(5分)

  四、寫作(60分)

  請以 “假如再給我一次 (機會、失敗、嘗試…)”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

  2)除詩歌外,體裁不限,不少於600字。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4)書寫工整、規範。

  初二月考一參考答案

  1 、愜意 冗雜 亢奮 羈絆 粲然 晦暗

  2、D 3、 C 4、 間:夾雜 名:說出 走:跑 涉獵: 粗略的閱讀 治:研究

  5賓客們心情稍微放鬆了些,漸漸坐正了身子。

  即使人有上百隻手,每隻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一處。

  你現在當權管事了,不能不學習。

  大兄你認清事物太晚了啊。

  6 俄:不久,一會兒 俱:全、都

  7 群雞亂鳴,群豬爭食聲,吃食聲,其父燒湯聲,進火傾水聲,豬被縛聲,磨刀聲,殺豬聲,豬被殺聲,出血聲,燖剝聲,肉上案聲,賣肉數錢聲,買肉聲

  8 殺豬賣肉

  9,許多雞亂叫,它們的叫聲互不相同,各有區別。

  10略

  11學好語文歷史,弘揚中華文明(意思對即可)

  1文史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2 學好文史是每個炎黃子孫的驕傲和義務。(意思對即可)

  12 1 想來您也會覺得榮幸改為您來我們會無比榮幸

  2 對我們確實有些幫助改為讓我們獲益匪淺 (意思對即可)

  13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晴川歷歷漢陽樹,方草萋萋鸚鵡洲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5 .(1)我的腳印弄髒了地板。(2)我對女工的勞動故作視而不見。(每點2分,共4分)

  16.第①段中“修養”的含義指有文化或有學問。第⑥段中的“修養”的含義指養成正確的待人處事的態度。(意思對即可,每點1分,共2分)

  17.示例一:“悄悄推開”這一細節,寫出了送水工怕影響圖書館的安靜的氛圍,推門時小心翼翼的樣子,十分傳神,突出了送水工對他人的尊重,體現了他的修養。

  示例一:“推”“伸”“看”“縮”這些動詞生動細緻地寫出了送水工想進門又怕弄髒地板的心理,表現了他的修養,也為下文他腳套塑膠帶進門的舉動作鋪墊。(內容2分,能緊扣語句,從詞語運用、描寫方法等任意一個角度進行點評;表述1分,須通順。共3分)

  18.示例:這個大哥真是有心人啊!那麼多讀書人都沒想到會弄髒地板,而他一個送水工卻能這麼細心,能想到在腳上套塑膠袋,真難得呀!(內容3分,須緊扣女工此時的心理;表達2分,須通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