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試題> 關於注師會計綜合練習題

注師會計綜合練習題

關於注師會計綜合練習題

  練習目的:練習政策變更、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和所得稅的處理?

  廣源公司系2000年12月25日改制的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按淨利潤的10%和5%分別計提法定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

  為了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資訊,經董事會批准,廣源公司於2003年度對部分會計政策作了調整。有關會計政策變更及其他相關事項的資料如下:

  (1)從2003年1月1日起,所得稅的核算由應付稅款法改為債務法。廣源公司歷年的所得稅稅率均為33%。2002年12月31日止(不包括下列各項因素),發生的應納稅時間性差異的累計金額為4000萬元,發生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的累計金額為1200萬元(假定無轉回的時間性差異)。

  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作為時間性差異處理,當期發生的可抵減時間性差異預計能夠在三年內轉回。

  (2)從2003年1月1日起,生產裝置的預計使用年限由12年改為8年;同時,將生產裝置的折舊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為雙倍餘額遞減法。根據稅法規定,生產裝置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10年,預計淨殘值率為零。

  上述生產裝置已使用3年,並已計提了3年的折舊,尚可使用5年,其賬面原價為6000萬元,累計折舊為15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預計淨殘值為零。本年度上述生產裝置生產的產品對外銷售40%;A產品年初、年末的在產品成本均為零(假定上述生產裝置只用於生產A產品)。

  廣源公司期末存貨採用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計價。年末庫存A產品未發生減值。

  (3)從2003年1月1日起,廣源公司對樓的折舊由平均年限法改為雙倍餘額遞減法。辦公樓的賬面原價為8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預計淨殘值為零,預計使用年限為25年;根據稅法規定,該辦公樓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20年,預計淨殘值率為零。該辦公樓從廣源公司改製為股份公司起開始使用。

  (4)從2003年起,廣源公司試生產某種新產品(B產品),對生產B產品所需乙材料的成本採用後進先出法計價。

  乙材料2003年年初賬面餘額為零。2003年一、二、三季度各購入乙材料500公斤、300公斤、2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別為1200元、1400元、1500元。2003年度為生產B產品共領用乙材料600公斤,發生人工及製造費用26萬元,B產品於年底全部完工。但因同類產品已先佔領市場,且技術性能更優,廣源公司生產的新產品全部未能出售。廣源公司於2003年底預計該新產品的全部銷售價格為50萬元(不含增值稅),預計銷售所發生的稅費為4萬元。剩餘乙材料的可變現淨值為50萬元。

  (5)2002年12月廣源公司以900萬元購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短期投資,期未按成本法計價。2003年度丙公司分配2002年度的現金股利,廣源公司收到現金股利10萬元(稅後)。廣源公司從20×3年1月1日起,對期末短期投資由成本法改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2002年度末和2003年年末丙公司股票市價均為7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