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事蹟材料>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1

  印江自冶縣公安消防大隊,始建於1979年,下設一個消防中隊。1983年,消防部隊納入武警部隊序列,印江自冶縣公安消防大隊更名為武警印江自冶縣大隊。2003年3月,省消防總隊批准建立武警印江印江縣消防中隊。現大隊有官兵25人,消防車6輛,行政車4輛,轄區重點單位39個,擔負著印江縣1969平方公里,17個鄉鎮,41.88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消防安全和保衛任務。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公安消防大隊在縣委、縣政府和市消防支隊的正確領導下,以嚴謹務實、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在創先爭優、監督執法、隊伍建設、為人民服務等諸多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消防大隊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充分發揮大隊黨委戰鬥堡壘作用,以加強黨委班子建設為根本,以發揮官兵的首創精神為動力,以提高部隊戰鬥力、維護隊伍的高度穩定為目標,樹立“隊興我榮、隊衰我恥”的榮辱觀念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印江消防精神,努力營造和諧警營。在“清剿火患”戰役行動中,消防大隊對轄區進行了“網格式”、“地毯式”排查,採取夜間突查、重點清查、“零點行動”等措施,嚴把城市、農村兩道火災防控關口,築牢社會消防安全整體防線,災隱患排查整治成效顯著,實現了全縣火無重特大火災事故,無人員傷亡的目標。在消防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防火監督員嚴格執法,熱情報務,在全面消除火災隱患的同時,也提高了隊伍的執法質量水平。隊伍正規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較好地完成了以防火滅火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任務,在駐地樹立了良好形象,確保了一方平安。

  班子做“龍頭”一一抓住重點求突破

  一是建設一個好的班子。一是加強學習。二是加強團結。三是加強作風建設。四是加強廉政建設。充分發揮黨委、政府、人大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聘請警風監督員,定期召開座談會,廣泛徵求地方單位對消防部門的意見和建議,認真總結並及時改正,依法保護了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

  二是深入開展“嚴紀律、轉作風、保安全、樹形象”專題學習教育活動。為進一步加強部隊紀律作風建設,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切實維護公安消防部隊良好形象,大隊黨委高度重視。一是召開大隊黨委會,軍人大會,層層動員。二是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忠誠履行職責使命”主題,緊密聯絡形勢任務和官兵細想實際,廣泛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三是穩步推進基層黨組織規範化建設,黨團組織規範化建設顯著。大隊認真總結經驗,著力解決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實現大隊黨建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充分發揮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官兵、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防火於未然一一確保社會面火災防控到位

  一是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有效整改火災隱患。一是深入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百千萬”工程,深化消防管理,推動我縣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深入開展,確保我縣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二是為進一步落實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嚴格按照考核標準對全縣的學校、賓館、網咖等歌舞娛樂場所進行達標驗收,狠抓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職責履行,提高消防安全從業人員查改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引導人員疏散、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的“四個能力”,努力營造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檢查、整改、宣傳的良好氣氛。三是加強火災隱患的源頭管理,紮實開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2014年以來,大隊認真開展了“元旦”、“春節”、“兩會”“清明”、“五一”、“兩會”期間的消防安全檢查,據統計,今年共組織檢查組11個,檢查排查單位1291家,排查火災隱患566處,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483份。

  二是紮實推進農村和派出所消防工作,著力應對農村消防安全“燃點”低問題。一是大隊黨委高度重視農村防火工作,簽訂了2015年《消防安全責任狀》27份;派出消防監督員到各個鄉鎮進行檢查,核實50戶以上自然聚居村寨實有數,建立和完善了村規民約並製作消防宣傳標牌。二是加強對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指導,促進派出所消防工作走上正軌。三是加快農村消防設施和義務消防組織的建設步伐。2014年底初步實現了村村有義務消防組織,50戶以上自然村寨有消防水池的目標。

  三是進一步拓展宣傳教育培訓陣地,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一是大隊結合“3.15國際消費者諮詢活動”、“送法進校園”等活動,大力宣貫新《消防法》,開展以防火滅火常識、自救逃生技能宣傳為主要內容的消防“三提示”宣傳活動,進一步普及消防法律法規和自防自救常識。二是對外開放消防站8次,開展消防宣傳、消防諮詢活動4次,累計發放宣傳資料20000多份,張貼懸掛宣傳標語52條,傳送消防宣傳簡訊息4次。同時,在開展大檢查過程中,選擇有利時機,對公眾聚集場所業主開展消防宣傳教育,開展消防安全培訓4次,培訓從業人員及在校學生3500餘人,進一步普及了消防法律法規和自防自救常識。三是加強媒體消防宣傳工作。其中,在省消防總隊網投稿21篇,中國消防線上205篇,被地區消防支隊網錄用620篇。透過宣傳,既增強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又樹立了印江消防官兵的良好形象。

  奉獻是本領——鑄就精兵保民生

  一是以敢打必勝信念和鐵的戰鬥力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中隊共接警出動891次,出動車輛1068臺(次),出動警力6476人(次),營救被困群眾96人,成功處置了11起大型貨車、1起黃磷槽車側翻事故、2起液氨槽車翻車事故、2起百米豎洞搜救等重大突發事故、1起煤氣洩漏火災和1起國家名勝風景區森林火災撲救,出色的完成了各重大節日安保等任務。

  二是大隊積極開展活動,融洽警政警民關係。全年開展各種警民共建活動5次,調查走訪單位40家,為災區捐款2萬元,照顧孤寡老人10人,資助貧困學生5名,為民沖洗街道50餘次、取鑰匙58次。並向社會公開承諾:有警必接、接警必出、出警有力,有困難找“119”,為民辦實事,切實落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三是發揚鐵軍精神收穫讚譽,以滿腔熱血鑄就輝煌。近年來,印江大隊獲得諸多殊榮,2006被印江團縣委授予“青年文明號”,2007年被銅仁團區委授予“青年文明號”,2010年度新一輪基層基礎建設達標創優中隊,2010年消防工作目標考評二等獎,2010年榮獲全市打造鐵軍大比武第一名,2010年度執勤崗位練兵活動先進中隊,2011年打造同仁消防鐵軍大比武第二名,2010年度安全目標考核第二名,自治縣公安局嘉獎,中隊指導員徐愛華被評為“9.18”抗洪搶險先進個人,2011年打造同仁消防鐵軍大比武第二名,2011年榮獲全市消防部隊執勤崗位練兵第一名,2011年度榮獲全市消防部隊五四紅旗團支部,2012年“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先進集體,2012年副中隊長李宗庭在全省公安消防部隊裝備技能比武中榮立三等功。先後30人次榮立個人三等功,50人次被支隊授予“優秀士兵”,128人次獲個人嘉獎。2012年被銅仁市人民政府評為消防安全目標管理先進單位;2012年被銅仁市消防支隊全市消防部隊目標績效管理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獲得印江自治縣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工作目標考核二等獎;2013年被銅仁市消防支隊評為全市公安消防部隊宣傳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被貴州省消防總隊評為全省消防部隊執勤崗位練兵“五百行動”先進中隊;2014年被共青團銅仁市委評為優秀青年突擊隊。

  印江消防大隊在滅火救援、社會求助、防火監督等工作中,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提升部隊滅火和搶險救援能力和執法質量水平,在為全縣四十餘萬人民群眾營造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的同時,也為全縣各項社會事業建設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印江消防大隊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以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嚴謹的工作態度,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全面推進全縣的消防安全工作,為駐地社會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2

  宣城開發區公安消防大隊現有官兵48人,執勤車6部,擔負著全區169.47平方公里內的滅火和搶險救援重任。2014年以來,在開發區管委會的親切關懷下,在市消防支隊、開發區公安分局領導下,大隊全體官兵不懈努力,加強隊伍的全面建設,取得一定的成績:連續兩年大隊被評為市直單位“青年文明號”,被市消防支隊評為2014年度“先進大隊”,1名同志榮獲宣城市五四青年獎章,1名同志被市團委評為“優秀共青團員”,1名同志被省消防總隊評為“優秀共青團員”,1名同志被市消防支隊評為“優秀共青團幹部”。大隊陳紅濤副大隊長被省公安廳評為“十大愛民模範”並記二等功1次。三名官兵因在“7.5”抗洪搶險中表現突出,分別榮立“三等功”一次,大隊也受到宣城市政府表彰一次。

  一、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全面打牢建立基礎

  大隊黨委是一個廉潔奉公、不謀權利、開拓進取、團結戰鬥的集體。領導班子能夠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改革,作風正派,在戰士中有較高的威信。大隊著力加強黨委作用,健全組織生活制度,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努力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對大隊重大事情從不搞個人說的算,採取集體表決形式,實行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開發區消防大隊始終把“青年文明號”建立工作擺在年度工作的重要位置,大隊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吳儘教導員為組長的“建立青年文明號領導小組”。同時,中隊團支部、武警委員會在“青年文明號”建立中積極開展“學雷鋒、立足本職”、“爭做四有軍人”、和“爭當訓練標兵”、“爭創先進中隊、爭當優秀士兵”等一系列活動。

  二、積極推進思想文化建設,築牢建立根基

  思想文化建設是開發區消防大隊經常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大隊先後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消防官兵職業道德”等教育活動,透過讀書、演講、學雷鋒等一系列靈活多樣的活動,大大增強了官兵的主人翁思想。大隊領導急戰士之所急,為改善官兵的物質文化生活條件,相繼建成了“軍人俱樂部”、“體育訓練室”、“電子閱覽室”,訂閱報刊雜誌30餘種,配置圖書8000餘冊,達到了場地設施配套,體育娛樂器材齊全,滿足了官兵的閱讀、娛樂的需要。

  每年“元旦”、“春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節日大隊都要舉行乒乓球、檯球、棋類和演講、智力競賽等文體活動,豐富官兵文化生活。同時,大隊領導想戰士之所想,讓每個戰士“入伍即入學,退伍即畢業”,針對興趣愛好,先後選派人員參加電腦培訓、駕駛員培訓、廚師培訓等,保證每名戰士入伍期間都能學到一技之長,退伍後能更好地適應地方經濟建設。

  三、積極行動起來,全面開展建立活動

  大隊積極參加“青年文明號”的建立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多次參加市、區組織的搶險救災、沖刷路面、植樹澆花、清理垃圾等活動。2014年,我們積極加強和駐地單位以及人民群眾的業餘文化和節假日的娛樂活動,多次開展各種聯誼活動。“五一”期間,走訪共建單位,廣泛徵求他們對部隊建設的意見,探討促進發展的良策。“八一”召開警民座談會,中秋和國慶期間多次開展聯歡晚會、播放優秀電影,與附近群眾共同觀看。開展消防進廠區、消防進社群,安全系百姓,對轄區單位和群眾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宣傳,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啟發他們關心消防、參與消防的自覺性。

  大隊全體官兵始終發揚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各項任務,有效地保障了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多次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讚揚,真正鑄起了宣城消防鋼鐵長城。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3

  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魯史政府專職消防隊於2021年4月份建立,從建隊以來,在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救援大隊以及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體隊員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堅持以“五最 ”:即用最快速度趕赴現場、用最快速度救人、用最快速度消滅火災、用最快速度搶救物資裝置、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為目標,聞險而動、聞警出動,多次圓滿完成以滅火和搶險救援為中心的各類急、難、險重任務,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贊同和認可。

  一 、因地制宜,高標準組建專職隊伍

  魯史古鎮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有文物保護單位14處,其中:國家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一般文物2處,有儲存完好的古舊院落386處,2012年12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評為“AAA”國家級旅遊景區。古鎮周邊傳統民居傳承“石頭房”建築風貌,有塘房石頭寨、金馬街子、金雞先鋒自然村等“青石板、紅牆、白腰帶”式連片傳統村落建築群。在這樣的條件下,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執勤滅火和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勢在必行,魯史古鎮政府專職消防隊按照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應急值守的要求,招錄5名業務素質強的專職隊員,擔負起執勤滅火和應急搶險救援的重大責任,一支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消防隊伍由此應運而生。

  二、明確責任,合理化建立網格防區

  魯史古鎮的消防工作,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切實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鎮成立由書記、鎮長任雙組長,分管綜治工作和安全生產的領導為雙副組長,其他班子領導、公安,應急、村規、文旅、水務、市場監督和魯史村等有關單位為成員的消防安全工作領導組,實施“665211”工作模式,即:領導組下設6個工作專班,劃定6個責任防區,組建6人組成的政府專職消防隊、20人的義務消防隊、30人的民兵應急隊、60人的群眾自救隊、15人的文藝宣傳隊5支隊伍;每年2次應急演練;每天排查1次隱患;統一1個指揮體系。政府專職消防隊由鎮應急辦主任擔任隊長,負責統籌5支隊伍,落實了辦公住房和辦公用品,配置了消防車、滅火服、機動泵等消防裝備器材的基礎上,用群眾“看得見、容易懂、記得住”的形式,懸掛公示欄、發放明白卡、簽訂承諾書,專人負責,專班推進。嚴格落實領導包片、隊伍下沉機制,動中備勤,動態布警,廣泛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在古鎮範圍內全力構築6個責任網格、每個網格有2名責任領導掛片負責,配套有消防員、義務消防隊、民兵應急救援隊人員、群眾自救隊員等12人組成的戰鬥小組,配套有消防栓、消防扳手、水帶、水槍等消防裝備、形成“網格化”的消防防控體系,工作責任明確,真正構築了“柵欄型、鐵桶式”防控模式,一旦發生火警,迅速出動,真正做到打得早、打得小、滅得了。

  三、科學實訓,實戰化打造“消防鐵軍”

  擔負任務的特殊性,決定了這支隊伍必須“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了練就精湛的消防業務技能和良好的體質,應對各種高難度火災和突發情況,在日常執勤訓練中,深入開展體能、佇列、《條令條例》、消防器材使用等應用性訓練和滅火實戰演練。特別針對轄區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強化日常監管巡查。

  自魯史古鎮專職消防隊成立一年以來,處理火情17次,為群眾抗旱送水25次,保護和搶救群眾財產近百萬元。每到節假日,由專職消防隊和義務消防隊聯合組成一支巡邏隊伍,在古鎮轄區內進行執勤巡邏工作,為人民群眾點亮“平安燈”、做好群眾“守夜人”。切實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好轄區內重點文物安全,讓老百姓過上一個又一個平安、祥和、愉快的節日!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4

  成都市消防支隊特勤大隊二中隊始建於2000年3月5日學雷鋒日,駐守在成都市高新區益州大道北段360號,作為蓉城的一把“尖刀”跟“拳頭”,中隊除擔負轄區12平方公里的執勤備戰任務外,主要還擔負著全省化危品、高層建築、易燃易爆、石油化工、地震災害、水域救援、反恐等各種急、難、險、重災害事故的處置任務和跨地區作戰任務。近年來,中隊努力實踐著青年文明號“一流服務、一流管理、一流業績、一流人才的崇高宗旨,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蓉城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譜寫了一曲美麗的青春之歌。

  中隊營區佔地面積21.98畝,現共有官兵38人,幹部4名、中隊長助理2名、士官20人、義務兵17人。其中黨員10名,團員28名,共有4類16輛執勤車輛其中包括1輛101舉高消防車。

  特勤二中隊是一支愛民情深的隊伍,哪裡需要我們就在哪裡;是一支善打硬仗的隊伍,遇有急難險重任務,官兵們赴湯蹈火,奮勇排險;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在苦與樂、血與火、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面前,為完成各項消防安全保衛任務,為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保衛蓉城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建隊至今,中隊及中隊各班先後近80次被支隊評為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先進班和其它各種獎勵。中隊多次在支隊各項消防比武競賽中獲團體第一名。中隊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兩次;中隊二人次榮獲國務院抗震救災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十一人榮立一等功,二十餘人次榮立二等功、五十餘人次榮立三等功,中隊官兵累計受到各種獎勵近600人次。2007年3月被部局評為“全國消防部隊基礎建設先進集體”12月被部局評為“2007年公安消防部隊執勤崗位練兵先進中隊”2008年7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系統抗爭救災先進集體”、2010年被部局評為“公安消防部隊三爭優活動先進基層單位”、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軍區聯合授予“全省抗擊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先進集體”。2011年被公安部記“集體二等功“、2015年參加了“第八次上海合作組織緊急救災部門領導人會議救援成果展示”,2016年12月中隊完成了澳門消防代表團一行的參觀指導。2017年中隊完成了韓國消防和日本消防團一行的參觀。2018年圓滿完成了迎接國務委員王勇同志到隊參觀指導;在部局考核中取得了全國十二名的優異成績,被四川消防總隊記“集體嘉獎”。

  按綱建隊隊風日正

  一直以來,中隊緊緊圍繞執勤、滅火和搶險救援的中心任務,不折不扣地落實《軍隊基層建設綱要》,堅持按條令條例管理部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條令條例、《四川省公安消防總隊部隊正規化管理圖解》(2016版)和《公安消防部隊正規化管理達標驗收辦法及驗收標準》為依據,以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秩序和規範機關、基層、軍人、營區“四個樣子”為重點,以實現部隊秩序正規、內部和諧、安全穩定、形象良好、營區優美、便於工作、便於生活為目標,使中隊達到整齊劃一、雷厲風行、作風紮實、戰鬥力強,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部隊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在鞏固前幾年部隊正規化建設成果的同時不斷完善“硬體”設施,加強“軟體”建設,努力營造拴心留人的`警營環境。

  中隊十分注重建設過硬班子,帶出過硬隊伍。中隊黨支部在加強自身建設過程中,從幹部、黨員骨幹抓起,強化“四個意識”,即:集體領導意識、理論學習意識、奮發進取意識、公正廉明意識。黨員骨幹以身作則,平時最重、最髒、最險的工作搶著幹,處處為戰士作榜樣;幹部廉潔自律,關鍵時刻敢於叫響“看我的、跟我上”的口號,處處關心愛護戰士、尊重戰士。

  在對戰士們關心的敏感問題上,如入黨、立功、考學、士官選取、學技術等,中隊黨支部堅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突出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提出了“支部是堡壘,黨員是旗幟,幹部是標杆”的先進性要求,中隊支部的“龍頭”作用進一步凸現,成為帶領全體官兵開展部隊建設和圓滿完成各項任務的“領頭雁”。每個幹部都是一根合格的標杆,每個黨員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這極大地調動了官兵們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中隊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中隊幹部安心部隊、情注警營。工作中從“嚴”字入手,嚴格按照《條令條例》管理和教育部隊,逐步規範官兵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愛”字出發,以兄長般的火熱情懷關愛和引導戰士,使他們深感中隊大家庭的溫暖,樹立“以隊為家”的思想。從“幫”字做起,組織官兵參加計算機、駕駛等技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以幫助解決後顧之憂。由於官兵和睦共處,團結協作。中隊人心日齊,隊風日正、戰力日強,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崗位練兵鑄造精兵

  一直以來,中隊積極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按照“練為戰”的總要求,根據總隊、支隊的總體部署,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規範執勤訓練為主線,深化消防執勤崗位練兵,突出科技練兵,重點抓好消防特勤業務訓練,強化中隊幹部及班長的組織指揮能力,全面提高部隊的滅火救援實戰能力。

  2018年,中隊在參加部局的冬訓考核中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各項考核其中,揹負空呼5000米跑100%及格率、400米疏散物資救人97%及格率、搬運重物折返跑59%及格率、100米負重跑94%及格率、雙槓臂屈伸94%及格率,各項考核總平均達到30%優秀率,並且獲得了全國十二的優異成績,取得了各級黨委的一致好評,中隊全體官兵苦練軍事技能,夯實滅火、搶險救援本領,打牢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嚴格管理,狠抓落實。

  在中隊開展執勤崗位練兵活動中,能夠立足於轄區特點和中隊人員裝備實際,從實戰能力的提高入手,不斷改進訓練方法,使人員與裝備形成最佳結合,促進了戰鬥力的提高。一是抓好官兵業務理論水平的提高。作為特勤中隊,職責和任務表明未來將面臨更加複雜多變的災險環境,沒有豐富的理論基礎,就不能適應工作需要,甚至要以生命為代價。中隊官兵就從查閱資料、網上摘錄和借鑑兄弟單位戰例等方面入手豐富知識,提高理論水平的。二是著力提高官兵體能素質和戰術水平。滅火救援工作任務繁重,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惡仗的準備,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不能圓滿完成任務的。首先透過動員教育,使官兵明確要求標準,而後根據崗位職責制定訓練計劃,訓練中嚴格要求,訓練形式靈活多樣,官兵體能素質明顯增強。隨著滅火救援工作的拓展,面對的災害環境由過去單一趨向複雜,中隊一班人潛心研究,從課堂教學、滅火演練、戰評總結等方面加強官兵戰術意識和戰鬥能力的提高。三是加強特勤業務訓練,確實提高特勤隊伍攻堅能力。中隊立足本職,著重提高官兵的特勤業務素質,充分發揮現有器材裝備的最佳效能,實現人與裝備的有機結合。

  赴湯蹈火勇挑重擔

  特勤二中隊是一支善於打硬仗的隊伍,在撲救火災和搶險救援戰鬥中,中隊官兵面對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視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無私無畏,英勇頑強,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

  中隊始終牢記宗旨、信念堅定、警魂牢鑄,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成都消防“有警必出、有災必救、有險必搶、熱情服務”的莊嚴承諾。中隊年平均出警1400餘次,近20年來累計出警67520次,出警任務量始終位居全國前列,中隊還擔任著成都市危險化學事故救援、地震災害緊急救援的重大任務,先後處置了綿陽液化氣槽車洩漏事故、阿壩理縣液化氣槽車洩漏事故、德陽851井井噴事故、成仁路甲醛洩漏事故、機場路氯氣洩漏事故、成仁路冰糕場氨氣洩漏事故、城南高速油罐車顛覆事故、成雅高速路濃硫酸洩漏事故和三環路特大交通事故、“5.12”汶川抗震救災、汶川地震失事直升機回收任務、“4.14”玉樹抗震救災、“8.8”舟曲泥石流搶險、2010年抗擊特大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成功撲救了新都天盛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丁烷火災、四川德隆稀土有限公司化工車間火災、2013年“4.20”雅安廬山地震救援、“7.10”都江堰高位山體滑坡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2015年“8.13”氨氣洩漏、“8.14”成雅高速油罐車側翻洩漏事故、“8.16”佳靈路火災撲救、2016年“9.23”成華區四川雅卓地產藥業大廈火災撲救、“12.20龍泉LNG槽車洩露事故”、“12.27”雙流物流倉庫火災撲救、2017年“6.24”茂縣高位山體滑坡救援、“8.8”九寨溝地震災害救援、“11.21”南城都匯線上工地火災撲救、“7.2”蒲江抗洪搶險、“7.11”金堂抗洪搶險。

  特勤二中隊全體官兵始終“想人民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每當火災、險情發生時,官兵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民的安危,赴湯蹈火,奮勇排險。哪裡有危難險情,哪裡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多年來,在特勤二中隊,無論是中隊幹部,還是普通士兵,始終都能堅守崗位,為保衛轄區12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時刻準備著。

  從火災撲救到搶險救援,從搏擊洪魔到捅馬蜂窩、取鑰匙……在一次次水與火的較量中,中隊官兵為人民交上一份又一份滿意的答卷,顯示了英雄本色。用赤膽忠心捍衛了蓉城大地的安寧,用血肉之軀點燃了百姓生命之光,中隊官兵不怕苦,不怕累,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黨和政府領導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肯定和普遍稱讚。

  特勤二中隊官兵始終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認真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滅火、執勤、搶險救援等神聖職責,一如繼往的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自己火熱的青春和滿腔的熱血詮釋其深刻的內涵,用夯實的工作濃墨重彩地書寫了中隊昨日的榮譽與今日的輝煌。

  專職消防隊的事蹟材料5

  河口大隊現有30人,黨員21名。近年來河口大隊黨委在上級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加強黨委作風建設,積極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全體黨員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黨委開創了黨建工作新局面,樹立“為民、務實、清廉”工作作風,加強黨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委戰鬥堡壘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委帶領全體黨員群眾為河口大隊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加強黨委建設,建立和完善黨建工作制度,黨建的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面對消防部隊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針對大隊內黨員思想不同,思想政治素質不同等特點,黨委先後建立和完善了黨委工作制度、黨員學習制度等。為切實有效的開展組織生活,河口大隊黨委結合區鎮組織的各類學習培訓,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要求為契機,制定大隊黨員集中學習常態化制度,組織大隊黨員每月20日進行集中學習,學習時間不少於2小時。透過領導上黨課、專家授課、專人領學、重溫紅色經典等多種方式,常態化開展黨性教育。領導幹部隨堂督導,並對學習情況進行點評,讓黨員在聽、看、講、學、評中強化思想建設和理論武裝。

  實行規範化、制度化管理,推進黨的黨委建設,將黨員作用的發揮落到實處。大隊黨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認真執行黨章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工作制度和實施辦法,使黨的生活和黨委建設有章可循,以規範和制度來保證黨建工作和黨委作用的發揮。一是以改進完善工作考核辦法為突破口,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化上做文章。一方面,把黨建工作作為“三基”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黨建工作、基層基礎建設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目標責任考評體系。進一步發揮黨內爭先評優機制的作用,啟用創新發展的活力,要緊緊依靠爭先創優活動的載體,注意發現、培養部隊全面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各類先進典型。二是完善權力執行與監督機制,加強基層黨員服務意識。黨委堅持民主集中制,逐步健全和落實黨委議事、學習、辦事公開等十多項制度。設定了黨務公開公示欄,推進黨務公開,實現管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透過這些制度完善了黨內製度建設,也增強黨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三是以貫徹執行部消防局《關於加強公安消防部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為落腳點,在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規範化上做文章。黨建工作要始終按照《黨章》、《政工條例》和軍隊黨建有關規章、制度的要求實行規範化運作。

  找準工作載體,活躍基層黨建,用“微”力量實現“大”目標,逐步構建黨員服務體系。河口大隊針對大隊黨員實際情況,組建了“河口大隊黨員微信群”,將大隊政務動態、基層黨建知識、指戰員意願調查、政策解讀、生活資訊等資訊,透過微信平臺傳達,用群眾熟悉的語言、現代化的生活理念向指戰員及時傳達,及時全面的瞭解、掌握、反映大隊的大小事情,方便了黨員群眾接收圖文並茂的黨建資訊、反腐資訊和“兩學一做”學習資料,有效地把黨建工作延伸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微信平臺開展交流學習,突破了黨建工作受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增加了學習的靈活性、趣味性,並有效地把黨員群眾碎片化的時間整合起來,更好地促進了黨建工作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切實為黨員群眾開展貼心服務,讓黨建工作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真正實現了凝聚“微”力量,推動黨建“大”目標。

狠抓隊伍建設,築牢戰鬥堡壘,營造出建設“好班子”建強服務隊伍的工作氛圍。切實加強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定期進行教育培訓,保持黨員思想的先進性,行動的規範性,使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體現。在發展黨員的工作中,將那些素質高、品德好、思想上進的群眾吸收到黨組織中,嚴把黨員的“入口關”,及時為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不斷壯大黨組織的力量。密切聯絡群眾,牢記宗旨,黨員致富不忘本,不忘國家,不忘社會,組織黨員積極參加村莊建設,形成了黨委的良好風氣。

  總之,當前消防部隊改革之期,面臨著社會轉型、經濟轉軌,新情況、新問題複雜的特殊時期,客觀形勢需要一流的班子,帶出一流的隊伍,創造一流的業績,需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戰鬥堡壘和核心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