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當我走下列車的那一刻的散文

當我走下列車的那一刻的散文

當我走下列車的那一刻的散文

  甲午年的中秋節還沒走遠,特意從省城回到故鄉照顧其病中父親的老戰友就踏上了啟程的路。由於從烏蘭浩特開往呼和浩特東站途徑通遼的k1817次列車晚點23分鐘,讓我和老戰友分別前又多了一會兒相聚。列車進站後,隨著潮水般的人流透過檢票口,穿過地下道從三號站臺上車,找到鋪位後我把她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到臥鋪廂的行李架上,深情地忘了一眼聚少離多的老戰友,帶著她的反覆叮嚀走下了列車。跟著稀疏的送站人們步入三站臺的地下道口,穿過長長的地下道,檢票口向站務工作人員揮動了一下手中的站臺票,耳邊傳來列車啟動的聲音。

  出了出站口,沒有即刻離開,而是隔著鐵柵欄默默地凝視了許久,夜幕下的通遼火車站依舊是那麼熟悉;依舊是那麼迷茫!實在記不清我倆從這裡出發與迴歸了多少次!然而在這裡分手卻是我生命歷程中的第一次。以往都是她一個人出行,毋須我的接送。可是這次我卻執意要親自送站,這次送站並不是因為她攜帶的物品過重,而是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耳畔裡消失了列車的轟鳴,視線裡隱沒了列車的蹤影,仰望浩瀚的星空,心裡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明天的日子該怎樣度過 !

  無奈像個幽靈瞬間爬上記憶的軌道,苦澀像瀰漫的霧氣漸漸塞滿記憶的長廊。貼上在腦海深處的往事像影片一樣映在眼前。單位裡一線園丁還沒有放暑假,我這名不副實的後勤人員就踏上了回省城的列車。原計劃在八月下旬開學前返回。可是由於八十五歲高齡的岳父患病臥床,我倆只好提前回到家鄉。以往的暑假覺得特別漫長,而這次四十五天的假期恍惚之中就結束了。開學不久她就踏上了返程之路,恰巧也是四十五天!

  自從春天回到家鄉獨自一人生活,恐懼的不是上班而是吃飯問題。上個學期上班時一日三餐吃在學校。休班時大多去縣城的新家居住,自然就成了小飯館裡的孔乙己先生。自從她隨我一同回到家鄉的四十五天時間裡,我竟然一次也沒有下過廚房。如今她的啟程將意味著我的幸福結束!

  由於本學期工作的調整,這個學期我要自己做飯,一日三餐我都要與久違了的電飯煲、電炒鍋、電熱壺……打交道,真是越想越可怕!映入眼簾裡的路燈似乎像強電流透過的電炒鍋底發出的'恐怖白光!蒼天啊,問我能有幾多愁?不為洗衣拖地而發愁,只為每日做飯而發愁。莫問愁的有多深?星光才懂我的心!

  鮮花是美麗的,現實是殘酷的。面對家庭的實際現狀,選擇挑戰自我是唯一的辦法。向水學習隨遇而安!心中豎起新的生存理念,支撐起瀕臨崩潰的精神大廈,為了家人的幸福嚮明天出發!

  走下列車的那一刻 我在想,依賴是動物的本能,奮鬥是生存的唯一。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人,人會變,靠己,有時也會不知所措。那麼只有靠心中豎起的理念才是唯一的可行!

  心中的理念是什麼?因為人的思想難於統一,自然會導致人的理念千差萬別。仰望蒼天;俯瞰荒野也無法找到統一的理念,理念是多姿多彩的,理念是參差不齊的,理念就在每個人的心中。理念是生存的動力!

  遠去的列車帶走我的心愛;長長的站臺有著我的期待。孤獨寂寞溶解在今夜璀璨的星海;憂愁煩惱熔化在明天的曙光中。生活猶如水面,漣漪、波濤與平靜同樣精彩!

  2014仲秋於通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