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我家的早餐生活散文

我家的早餐生活散文

我家的早餐生活散文

  我一直很注重家庭的用餐氛圍,特別是早餐,我會甘願很早地起床,為愛人和孩子們準備一餐豐盛的早餐。家裡的餐桌是一塊紅格子圖案的桌布,餐桌正中的透明水晶花瓶裡盛開著一束百合花。每天我會變換著早餐品種,但歸納起來也就是中式和西式兩種。愛人較為喜歡簡單而傳統的中式早餐,如:一碗陽春拌麵外加一個荷包蛋、或者是一杯香濃的豆漿配上香菇菜包;孩子們則更喜歡西式的早餐:牛奶、橙汁、各種口味的蛋糕、三明治、還有我親手做的煎餃等等。早餐很重要,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滿口生香,我心裡也很開心。為了讓孩子們享受到更多美味的早餐,我一直在尋找一種他們喜歡的麵包口味,那種濃郁奶香的麵包,可大口嚼又可細細品,奶味濃濃的,口感爽爽的,兼帶麵包蛋糕風味,主食零食兩相宜。而我也去了不少麵包房,每每為了選擇一款適合孩子們口味的麵包而輾轉於城市琳琅滿目的麵包房裡。記得那日,在淮海路太平洋百貨一層,不經意邂逅宜芝多。宜芝多,很好聽的名字!看著小小的店鋪前擠滿了前來選購的顧客,多數是像我這樣的媽媽在為孩子挑選。

  “北海道香濃”,我一眼就看到了這一款超大的切片面包,這名字就很詩意,令人聯想翩翩的名字。閉上眼睛,貪婪地聞著它漸漸溢位來的香味……

  十分愜意地聽服務生很專業的介紹:“這一款麵包味道很不錯,皮是脆的,還是那種軟軟的脆,剝開來,你可以有清晰的紋路,可以看見縷縷黃油的層層走向,及滴落與滲透……”聽著聽著,我好像看到孩子們吃著這款“北海道香濃”時那滿足的神態。於是就毫不猶豫地付了錢,把這款金色鋪撒的麵包帶回了家。

  第二天,早餐時間到了。煮好了牛奶,把“北海道香濃”切成薄片後放在白色的碟子裡,孩子們一看見果真很喜歡,揚揚更是很誇張地喊著:“哥哥,快來吃啊,很好看的麵包……”兒子的動作稍慢了一點,揚揚又大叫起來:“沒了……沒了……哥哥沒了……”我坐在一邊看著孩子們開心的樣子,也禁不住笑了起來。輕輕地撕開一塊,就看到了那種金黃色內在的錦繡。啊,北海道香濃,讓我動心的麵包。咬上一口,那股醇馥的奶香在舌尖縈繞開來,那是鮮奶和煉乳的味道。甜呢,是清中帶爽的,是清甜。味道呢,是深深揉進底子裡的,濃郁芬芳。配上一杯咖啡,真是口口香濃,意猶未盡,味道好極了。方方正正的.“北海道香濃”,我喜歡它們的質樸與實心。吃起來不粘不滯,還乾乾淨淨,清清爽爽而又甜甜美美,就像年輕時,自己喜歡的徐志摩的詩,一面是簡簡單單,一面又是濃得化不開,字字璣珠,句句餘味。熟悉了宜芝多,瞭解到它除了口味之外更吸引我的地方,每一款大包裝的麵包外包裝上會寫有著溫馨的提示語:“由於天氣轉冷,食用前請先在烤箱內烘烤15-20秒,就可恢復剛出爐的外脆內軟。”我動心於宜芝多的用心之處,我鍾情於宜芝多帶給我的這種美好的享受。這個城市,過多的紛繁,使得我們的生活也平淡的如同一杯白開水。生活中,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我們用心地去發現,去改變、去享受,可以體會的也許就是那種淡中有味,有餘味,有餘香,可以品,可以給人想象的味道吧。北海道香濃,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一個麵包的名稱,它來自宜芝多,成了我家早餐生活的一部分,它給我家的早餐生活帶來了快樂的體驗!

  [我家的“豆撈生活”]

  週日的晚飯,愛人建議去吃澳門豆撈。據說,“豆撈坊”是上海熱門的火鍋店之一,原料精緻,菜點豐富,一人一鍋,再加上坊間時尚舒適的用餐環境,吸引了很多食客的到來。黃昏時分,一家四口慕名前往。走進傳說中的“豆撈坊”,我的視線被餐廳裡那紅黑的顏色主調所吸引,一向注重用餐環境的我十分喜歡這裡的氛圍:弧線造型的調料區、柔和典雅的燈光恰到好處地烘托出了時尚火鍋所需要的環境。愛人見我歡喜的神情,沾沾自喜地問道:“怎樣?你老公的眼光不錯吧!”還未等我出聲,兩個孩子在一邊齊聲答道:“唔,爸爸的眼光真的不錯耶!”帶著對“豆撈坊”不錯的視覺感受,我們開始坐下來期待著菜點入口的那一種美妙的滋味了。“豆撈坊”有各種不同口味的鍋底可供食客選擇。據說,珍菌鍋底在沒有涮菜之前可以先喝一碗,菌菇天然的鮮香便縈繞唇齒;“膠原蛋白美容鍋”對女性食客來說更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酸菜魚鍋”、”精華骨頭鍋”、“苦瓜清湯鍋”也是很美味的鍋底。坊間有專設的調味料自助臺,數十種豐富的調料,食客們可依照自己的口味,與蔥、蒜、泰國椒等形成多種組合。口味稍重的我則是選擇了酸辣醬、XO醬再加少量醋,炮製出了自認為是個人火鍋史上最美味的醬料。“媽媽,你看,這菜多好看啊!”兒子開心地說著。揚揚坐在一邊,抿了抿她的小嘴,嚷嚷著:“哈哈,我要吃了!”是啊,看到這些嫩紅色的肥牛片、綠油油的蔬菜和白色的菌類在鍋裡沉浮,頓時胃口大開。那些美味狠狠地誘惑著我們肚裡的讒蟲,特別是兩個孩子,很幸福地享受著美味。

  “豆撈坊”有不少自制的丸子,還配有很可愛的名字:“逗你丸”、“雞肉丸”……那些看上去很美、聽起來很美、吃起來更美的“小丸子”一會兒就被孩子們一掃而光。還有那些手工鮮蝦滑,帶銀灰的白色肉質看上去豐腴柔軟,躺在盤中,似乎還有生命力,涮在鍋裡,瞬間成了粉嘟嘟的滾滾的一團,吃到嘴裡,除了細嫩之外,竟還有脆脆的口感。一個個小火鍋,裝下了美味和清香,聽著鍋裡煲的菌菇湯細微的沸騰聲,聽著孩子們朗朗笑語,心情也變得很舒暢。坐在窗前,望著不遠處那被晚霞的光暈映照得宛如一幅畫卷的廣場,那談情說愛的年輕人、玩氣墊床,打羽毛球,玩滑板,滑旱冰的孩子們,還有相互攙扶著正在悠閒散步的老年夫妻,不禁感嘆,這是一幅多麼溫暖的城市風景。環視店內,懸掛門廳柱上的鳥兒,在籠子裡扇動著翅膀,雙雙對對,纏纏綿綿。這一組組畫面,映入視野,讓人在不經意間就想起和諧,美滿的字眼。原來,在週末,生活也可以如此生動。吃完了,一家人走出還飄散著火鍋餘香的“豆撈坊”,愛人說:“這裡真不錯,以後可以常來哦。”兩個孩子立刻拍手叫好。是啊,許多人都愛吃火鍋,因為它的簡便和特有的氣氛,但不一定只有紅油麻辣翻天的火鍋才正,當胃口厭倦了太多油膩的時候,港式火鍋橫空出世,成為自然且健康的選擇。相對於傳統意義上的麻辣火鍋,更注重鮮美清淡的口味和新鮮的原料則更能體現港式火鍋的精工細做。這一個週末,我們一家四口,在這暖暖的香香的“豆撈坊”,體會到了美食和生活的快樂,真是樂趣無窮!

  [飄過都市的廉價美味]

  那一日,路經武寧路上的滬西工人文化宮,被路邊那家赫赫有名的飲食店裡飄出來的香味所誘惑,一聞到那香味,竟有點飢腸轆轆的感覺,於是,走進這家被上海電視臺生活時尚頻道《人氣美食》專欄介紹過的西宮點心店了。

  西宮,上了點年紀的人應該很熟悉,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店隨著時代的變遷離開了這裡,而這家點心店卻依然如故,聽說這家點開到現在已經有14個年頭了,店堂整潔乾淨,點心花樣也很多,但賣得最火的就是豆腐花,價錢便宜口味地道。

  記得在今年的2月10日的人氣美食裡介紹過這家點心店,記得主持人“阿楠”在品嚐小籠時那種滿足的神情,還記得兩個孩子盯著電視機裡的小籠差點流口水的的樣子,真的很滑稽,自己也禁不住笑出聲來。

  沒想到自己這一笑,被細心的老闆娘看在了眼裡,老闆娘是個老奶奶,80多歲了,看我這麼陶醉的樣子,笑嘻嘻地跑過來問:“小姑娘,儂一定是肚皮餓了,是伐?”被她這麼一聲“小姑娘”的叫著,叫得我更有胃口了。於是,我要了一碗豆腐花,因為記得阿楠在節目裡介紹過,店家的豆腐花是每天早上用現磨的豆漿熬製出來的,這樣做出來的豆腐花不僅新鮮,那口感和豆漿差不多,不一會兒,老闆娘親手把一碗香噴噴的豆腐花端到我面前說:“哦喲,小姑娘,儂哪能就吃介少啊,要多吃點,長得胖點更好看啦……”

  聽老闆娘這麼一說,我又點了三個鹹酥餅、三個咖哩餃,全是一元錢一個,又點了四兩小籠,10個一籠四元錢,關照老闆娘裝在點心盒裡,帶回去給兩個“小饞貓”吃。

  這時,老闆娘又說:“哦喲,小姑娘,儂格男朋友太幸福了,儂真會體貼人。”我聽了笑了起來,說:“老闆娘,這是帶回去給孩子吃的。”老闆娘嘴巴張得很大,哈哈哈地大笑起來。

  這豆腐花還真是名不虛傳,入口即化,鹹香適中,這豆腐花其實就是北方的豆腐腦,只不過這裡有甜鹹兩中口味,北方都是鹹的,甜的裡面是放的紅塘或者白糖,喝起來感覺就想是喝奶茶一樣;鹹的裡面是用豬骨頭熬製的湯低,香味濃郁,有的用的是雞骨,豆腐白白的,鮮嫩無比,在放上香菜、麻醬、辣椒油、醬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蔥花的等等各種材料,吃起來口感滿獨特的。

  回到家裡,兩個孩子撲上來,見我手中的點心盒,揚揚就問:“媽媽,這裡面裝的是吃的嗎?正好,揚揚肚子在叫呢,哥哥,你的肚子叫了沒?”

  傑克被揚揚一問,點點頭說:“早就叫過了。”我開啟盒子,把鹹酥餅、咖哩餃放進微波爐一轉,那香味又飄了出來,揚揚已經來不及了,一個勁地喊著:“香極了,香極了。”沒等我拿來筷子,那雙小手已經去抓著吃了。咖哩味道濃郁的,一口咬下去,咖哩汁都流出來了,吃得到塊狀的洋蔥,但好像沒有人氣美食拍出來的那麼大塊,味道也是超好吃的,價效比就不說了。

  曾經被這個節目忽悠了很多次,總算在人氣美食看到一個名副其實的美味介紹了,難得難得!西宮小吃是家很不錯的小吃店,雖然是小吃店,不過營業面積還滿大,裡面的環境還不錯,起碼收拾的很乾淨。這裡的小吃種類和別的小吃店分別不大,不過由於地理位置比較好,交通方便,所以生意還是滿好的。

  幾款廉價的點心,讓我和孩子們享受了美食帶來的幸福感覺,這飄在都市天空裡的香味,久久不能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