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9篇

中班美術教案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結合不同動物的區域性特徵及其習性,嘗試創造性地建造不同的動物房屋。

  2、體驗共建動物新家,幫助小動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若干、森林背景圖、老虎的家、紙,勾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動物新家

  ——觀察、交流動物新家的特徵森林裡的動物朋友們準備造新房了,有一個動物已經造好了房子,出示老虎新家的圖片

  ●請你們猜猜這可能是哪個動物的新家呢?(老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房子上面有王字)

  小結:老虎把自己頭上的王字、斑紋變成了房子上的裝飾,我們一眼就能認出這是老虎的家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以情景匯入,激發興趣,通過出示老虎新家的圖片,幼兒觀察猜測,瞭解到動物新家的某一部分是從動物身上的某一特徵演變而來的。】

  二、給動物造新房——利用不同的動物區域性特徵及其習性,創造性的設計不同動物的房屋出示各類動物的圖片

  過渡語:老虎有了自己的新家,其他的動物朋友們也要造新房,邀請我們幫它們設計新家;

  ●你想幫哪位動物朋友設計新家,怎麼設計呢?(幼兒思考並討論)(幼兒說到的動物可以逐一出示動物圖片,給幼兒一些借鑑)

  小結:原來動物身上的花紋、身體的部位、喜歡吃的食物都可以成為新家的設計,這樣動物朋友不會搞錯自己的家了,真特別的房子呀!

  幼兒創造,教師巡迴指導

  1、觀察幼兒能否根據不同動物的區域性特徵以及動物的習性進行設計。

  2、觀察幼兒能否結合動物的區域性特徵創造性的裝飾房屋。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點,討論交流給哪個動物設計房子,怎麼設計,這些是建立在幼兒對於各類動物瞭解的基礎上的;幼兒再結合對於一些動物的區域性特徵及習性進行創造性的設計。】

  三、動物的新家——分享交流、體驗成功

  ●動物的新家造好了,猜猜看這些都是哪些動物的新家呢?為什麼?

  小結:今天動物朋友們都住進了你們設計的新家了,它們的房子可都不一樣哦,新家漂亮又寬敞,住在裡面可舒服啦!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繪畫中學會牽牛花的兒歌。

  2、邊說兒歌分部學畫牽牛花。

  活動準備

  1、《牽牛花》兒歌。

  2、牽牛花的分解圖。

  3、一張大籬笆牆的海報。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在上美術課之前,我們先來學一首兒歌,看看有誰知道兒歌裡說的是什麼?

  2、小朋友要隨著老師一句句的讀。

  3、讀《牽牛花》兒歌。

  4、讀了這麼多遍,你們猜出來了嗎?那是什麼花那?

  5、那麼來看看這張圖,就知道答案了。

  6、對就是牽牛花,那老師畫得好不好看啊?

  7、那和老師來邊說兒歌邊學畫牽牛花好不?

  8、根據兒歌學畫牽牛花

  ——花萼拽個大氣球,

  ——星星畫在球裡頭,

  ——拿支黃筆塗一塗,

  ——紅花綠葉掛枝頭。

  9、小朋友是不透過兒歌,可以學會畫牽牛花,顏色也可以一起塗完啊!

  10、小朋友們都舉起你們手中的畫,讓老師看看畫好沒,畫好後把屬於你自己的牽牛花我們一起粘在老師給你們準備的籬笆牆上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學習製作紙漿的步驟,激發學生對紙漿畫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三、體驗活動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夠用紙漿進行造型表現

  教學準備:

  水桶、水、顏料、白乳膠、衛生紙、鑷子、硬板紙等。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今天老師又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畫畫了,你們以前畫畫都用過哪些材料啊?”

  二、展開:

  1.教師請學生欣賞若干作品,發掘和以前的畫用的材料有那些不一樣,同時看看畫面和色彩處理。

  2.教師提問:我們沒有彩色紙漿怎麼辦呢?

  3.學生自由討論,教師給予提示。

  4.師幼一起製作紙漿,注意桌面清潔。

  5.提問:你發現水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會發生變化的?

  6.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

  (1)先在紙上畫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發生的事,主體畫大點,輪廓分明。

  (2)注意色彩的搭配,冷暖色和明個性化設計暗色的處理。

  (3)用鑷子夾的紙漿不要過多,粘時不要過厚。

  (4)紙漿要覆蓋整個畫面。

  三、結束:

  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活動區域中,感受成功的喜悅,互相給予評價。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2、讓幼兒練習用剪刀見直線,提高用剪刀的能力。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色紙、白色皺紙、剪刀若干份。

  活動流程:

  匯入活動——自由動手——總結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動手能力。

  你們有沒有見過麵條呢?那肯定也吃過了。你們知道麵條是怎麼來的呢?(幼兒自由說)我們今天也要來做“麵條”。不過呢?不是用麵粉,而是紙做,你們知道怎麼做嗎?(不知道)那先看老師做一遍,你們再做好嗎?(好)這“麵條”一要剪得直,不能彎,知道嗎?

  二、幼兒自己動手剪,教師在一旁指導。

  要求:注意安全衛生,小心剪刀。

  三、總結:

  麵條可以怎麼吃?大家來說說看(幼兒自由說……)

  那你們說我們的“麵條”有什麼用呢?(幼兒自由說……)我們要把我們的“麵條”儲存好,不要弄壞,好嗎?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嘗試運用多種手段在紙盤上大膽地製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動中遇到困難會主動請求老師或同伴幫助。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圓形、徒圓形若干,數量等於幼兒人數。

  2、製作的工具和輔助材料:水彩筆、絨線、紙及一些廢舊材料。

  3、活動室內展示老師製作的紙盤,共幼兒欣賞。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說說、看看桌子、櫃子上又那些材料?

  2、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用紙盤來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選用那些材料?

  3、幼兒製作,老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運用多種表演手法,如:用紙、絨線貼上頭髮,用彩筆在紙盤上畫武官。鼓勵幼兒遇到困難可以請求同伴或老師幫助,並提醒幼兒製作完後要將所有物品歸放整齊。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並猜猜“這是誰”,延伸活動:可將幼兒作品佈置於牆,供幼兒互相欣賞、交流、學習增加同伴間的友誼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名稱:繪畫《動物汽車嘟嘟嘟》

  活動目標:

  1.嘗試繪畫出簡單的動物,創造性地用畫面反映對動物汽車的設想。

  2.能合理安排畫面,並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範畫、油畫棒、勾邊筆、紙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匯入課題

  師:小朋友在遊野生動物園時,必須坐在汽車裡看動物,有時候會遇到動物們咬汽車,敲打玻璃車窗的事情,很危險!那該怎麼辦呢?

  幼:……

  師:如果我們把汽車設計成動物的樣子,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下面我們就一起設計一種野生動物園裡專用的動物汽車吧

  二、基本部分

  討論與演示

  1.師:想一想,你準備設計一輛什麼樣的遊覽車?幼兒自由組合交談,想想自己設計的汽車模樣。(教師可以帶頭講一個自己設計的,如:我想設計一個毛毛蟲汽車等等。鼓勵幼兒大膽參與)

  2.教師參與與幼兒的談話,提醒個別幼兒專心聽別人講述,重點指導幼兒圍繞"想象中的汽車"這一主題進行交談。

  3.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設計,並表述自己的想法。

  4.教師在黑板上畫上幾種動物,請幼兒上前把圖形改成汽車形象。如加上車窗、車門或車輪等。

  5.幼兒作畫--發放紙張,幼兒繪畫自己想象中的動物汽車。啟發幼兒將動物和汽車組合。

  教師給予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幼兒進行添畫、勾邊、塗色(教師講解注意事項:保持紙張乾淨,不亂花)

  三、結束部分

  作品展示幼兒相互參觀、欣賞,講一講自己設計的車輛,教師和幼兒給予點評。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向日葵的外形特徵,學習用大手筆的方法表現向日葵

  2、敢於大膽嘗試用各色水粉顏料做畫。

  3、在作畫時能保持畫面和衣服整潔。

  活動準備:

  1、向日葵圖片

  2、調色盤、氈子、顏料若干,水粉筆若干、抹布、小水桶。

  活動形式:小組

  活動過程:

  一、透過對話引起作畫興趣

  1、引導幼兒觀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徵,幼兒觀察並用語言描述向日葵的外形特徵。

  2、教師

  總結:向日葵長著圓圓的大臉盤,周圍有許多圓圓的發辨(花瓣),還有細細長長的身體(莖),身體兩邊是它的手(葉)。

  今天我們就用水粉筆為向日葵照張相。

  二、教師示範

  先畫向日葵的大臉盤——然後畫周圍的發辨(花瓣)——向日葵的身體(莖)——向日葵的`手(葉片)。教師還可以啟發幼兒,為向日葵找朋友(藍天、白雲、小鳥、花草等等)

  三、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提示幼兒為向日葵拍出大大的照片,臉是圓圓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為向日葵照相。注意暗示幼兒向日葵的臉盤一定要畫的大一些。

  四、作品欣賞與交流:

  幼兒欣賞自己與夥伴的作品,講講用了什麼顏色,請了那些好朋友和向日葵做遊戲。

中班美術教案 篇8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會變的樹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所講故事的內容畫連環畫。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容。

  老師富有表情生動地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裡長著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葉子。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像圓圓的蘋果,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圓圓的輪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蘆,有的像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得豐富多彩,紅的像火,黃的像金子,綠的像青草,藍的像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生什麼事呢?”(停頓一下後繼續講述)

  “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像在做遊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

  提問:這種樹叫什麼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師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

  組織幼兒討論:現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為該怎麼畫?

  幼兒個別講述。

  師幼一起小結: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那頁紙上,依此類推。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塗色要均勻。

  4.利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並讓幼兒相互評價。

  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現、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及創造性表現,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點。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編的故事。

中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複習畫烏龜,鼓勵幼兒合理地佈局畫面。

  2.透過欣賞課件,感受畫面佈局的重要性。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製作《可愛的烏龜》

  2.烏龜手偶。

  3.畫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烏龜手偶。

  “今天,我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來,你們知道是誰嗎?”

  “烏龜不高興了,它迷路了,你們知道它住在哪裡嗎?”

  2.展示課件,幫助幼兒感知烏龜“住”不同的地方,畫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圖,聽聽烏龜說了什麼?(“謝謝你們給我找了一個家,可是我應該住在哪裡呢?”)

  (2)讓烏龜分別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畫面中下部,請幼兒說說烏龜住在這裡好不好?為什麼?聽聽烏龜是怎麼說的。(“不好不好,我的頭、腳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裡不舒服”)

  (3)讓烏龜住在畫面中間,聽聽烏龜怎麼說?(“太好了,我最喜歡在水中間游來游去的了。)

  (4)出示一個小烏龜在中間,聽聽它怎麼說?(“這麼大的海,就我一個人住?我很孤單哦!”)請幼兒想想辦法?

  (5)增添許多個小烏龜(畫面較飽滿),聽聽烏龜怎麼說?(“太好了,這樣我就不會孤單了。”)

  (6)出示一個小烏龜,一個大烏龜,感受知畫面。

  3.請幼兒也來給烏龜安一個家。

  (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給大烏龜安家還是給小烏龜安家,給1個還是給幾個烏龜安家,安在哪個地方,烏龜最高興呢?

  (2)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幼兒照顧烏龜的感受(即合理佈局畫面)

  (3)作品展示。

  幼兒互相欣賞、介紹作品,感受畫面佈局的美。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烏龜廣義上指龜鱉目的統稱,狹義上指龜科下的物種。烏龜(Chinemys reevesii)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 。拉丁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 cites附錄等級:Ⅲ,保護等級:無。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