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華】大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大班美術教案

【精華】大班美術教案範文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我喜歡的花

  美術:

  我喜歡的花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的美工材料,大膽嘗試不同形式的美工製作。

  2、在經驗共享、經驗再加工的基礎上,綜合用剪、貼、拼等技能,製作自己喜歡的畫。

  3、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能將自己面前的材料收放整齊。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一張桌子上有彩色紙,報紙,皺紋紙等、剪刀、漿糊。

  2、一張桌子有橡皮泥、泥工板。

  3、一張桌子有蠟筆、水粉等。

  4、其它桌子放豆類、橡皮泥、瓜子等。

  5、每張桌子放一些白紙。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你見過哪些花?它是什麼樣子的?

  二、認識不同的材料,探索不同的製作技能。

  1、今天要用不同的材料做各種不同的花,(讓幼兒到桌子前瞭解材料),再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材料?

  2、討論:怎樣使紙、泥、豆、瓜子變成漂亮的花呢?

  3、師幼小結:紙可以剪、貼、撕;泥可以搓、壓、團、切;瓜子用膠水貼在紙上等。

  三、幼兒分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1、幼兒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做自己喜歡的花。

  2、仔細觀察幼兒,及時反饋個別幼兒的好方法供集體分享。

  四、展覽幼兒作品。

  鼓勵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幼兒大方地介紹自己的製作過程。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藉助一頂帽子,讓幼兒說說它的形狀、大小等,培養他們的觀察與分析能力,透過讓幼兒看看、想想、說說、畫畫的過程,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並能在繪畫的過程中,表現出他們的創作意圖。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鋪設表現美、創造美的條件。

  2、透過學習繪畫的過程,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1、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大膽地表現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想法。

  2、能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1、影片展示臺

  2、玩具小白兔

  3、帽子實物及帽子的圖片

  4、小動物的圖片

  5、情景圖片若干

  6、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觀察想象今天,有一個新朋友要和大家認識,(出示小白兔)它就是勤勞、善良的小白兔。

  (師說故事)小白兔一大早就起來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來和小朋友見面,在半路上,它撿到了一頂帽子(出示實物帽子,展示後交幼兒傳看觀察) 。

  提問:1、"這頂帽子看起來像什麼?"

  2、"把帽子倒過來又像什麼?"(幼兒回答帽子象飛碟、房子、小船、籃子等,老師給予讚賞)〔這一環節是啟發幼兒想象。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象,同樣的物體可以引發他們不同的想象。讓他們深入思考,出現各種奇思妙想,為下一個環節打下了基礎。但應注意如果此時他的奇思妙想受到了質疑,就會使他們失去創造的勇氣,所以不應該束縛他們的思路,不能以自己對事物的認知和感受去要求幼兒接受,應該打破常規,打破權威性,鼓勵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想法,創造不平凡的東西,超越自我。這樣才不會壓抑他們的創造性,才能提高他們繪畫興趣,實現他們思維的發展。〕

  二、想象,豐富創作內容(故事繼續)小白兔決定把這頂帽子送給需要它的小夥伴,它來到森林裡。

  小老鼠看見了說:呀,這頂帽真大呀,我要用它來(出示河流圖片,幼兒想象)做一隻小船。(利用圖片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回答問題,教師加以概括,給出答案)〔運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方式,結合生活經驗、運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動作,將幼兒的興趣激發起來,使他們較快地進入一個有一定目的且積極主動的狀態。因此活動一開始,便採用問答、互動動等融合引導幼兒進入主題,請幼兒來表現對生活的認識。〕小松鼠看見了說:呀,好柔軟的帽子呀,用來當床 (師示範做睡覺的動作,幼兒想象) 一定很舒服。

  小蝸牛看見了說:呀,好漂亮的帽子,用它來做(展示蝸牛殼破損圖片,幼兒想象)房子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公雞說:我可以用它做(展示下雨圖片,幼兒想象)把傘。

  小羊說:我可以把它做成(提示小羊要購物,幼兒想象)籃子。

  師:看來,這真是一頂神奇的帽子,它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們再來動動腦筋,這頂帽子還可以做什麼?(師適當提示,幼兒自由發揮,並用流暢的語言表達。教師進行總結,修正學生的部分不合理想象,引導正確思維。)〔這一環節是進行創造性思維,按幼兒的心理需要嘗試不同的示範內容,在已有的基礎上將思維向前推進一步。〕

  三、創作要求1、在影片展示臺上展示小動物的卡片。

  2、要求幼兒用動物圖片與帽子圖片在影片展示臺上進行情景組合。(如:公雞用帽子做傘、小猴子用帽子做降落傘……)

  3、要求幼兒發揮想象,組合更多的情景。(教師給與適當誘導和鼓勵)(幼兒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作畫技能、創新能力等等都是不同的。教師應該承認幼兒的'個體差異,因勢利導地加以引導和示範。)

  四、幼兒創作1、教師示範作畫:

  取繪畫工具,在影片展示臺上示範一至兩種情景畫。

  a講解帽子和小動物的遮擋關係,簡單裝飾帽子;b用擬人化手法給小動物新增快樂的表情和情景動作;c新增場景(提示可根據需要新增小河流、草地、樹林……)

  2、瞭解幼兒的創作意圖,提出適當意見,進行適當修改。

  3、幼兒創作(要求不可按教師示範繪畫)

  五、作業點評

  1、展示、介紹作品。

  〔因為幼兒有喜歡成人或同伴對自己的勞動成果加以關注和肯定的心理特點,我讓小朋友自由參觀同伴的作品,相互展示、介紹自己的作品,看看誰的畫最美?誰的畫最有趣?誰的畫最有創意?然後儘可能多地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既樂於欣賞技能強、創意新的作品,又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給予每個幼兒被承認的快樂,使幼兒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漸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使他們由此更加喜歡美術活動,更富有創造勇氣和熱情,也促進了老師和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2、點評作品優劣。(讓幼兒參與,透過鼓勵、正面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的評價、見解往往是很原始的,並且大致在他們的概念範圍內轉來轉去,好與壞,好聽與不好聽,喜歡與不喜歡,雖然如此,但無論如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輕視這個美學見解的幼芽。我讓幼兒主動參與評價同伴的作品,再由教師加以引導,發展和鞏固幼兒的評價觀念。在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價絕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或侷限於幼兒的操作結果,而應包括幼兒各種能力、意志品質、情緒情感等全方位的發展狀況。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在以後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創作精神)

  課後反思:

  在本次的教學過程中,以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啟發幼兒想象力為主,並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他們的好奇心。兒童的思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他們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教師應當為幼兒的創新思維創造條件,給孩子一個無拘無束的想象空間。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師能否選擇一些有吸引力的內容,並能將這些內容與幼兒的實際能力相聯絡,用不同的方式將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相融合,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間接地瞭解蜘蛛的習性。

  2、活用圖章鍛鍊孩子們的肌肉。

  3、透過表達各種事物提高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4、透過各種畫線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握力以及力量的調節能力。

  活動準備

  “小蜘蛛”這首歌兒歌的伴奏,蜘蛛照片, 印泥和圖章, 簽字筆和彩色鉛筆,

  活動過程

  [匯入]

  1、透過唱“小蜘蛛”這首兒歌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小蜘蛛 小蜘蛛喲喲,能吃苦喲喲,房子破了自己補喲喲,補得快來補得好,蒼蠅蚊子跑不掉喲喲喂

  ① 聽“小蜘蛛”這首歌。

  ② 老師合著歌曲做簡單的手指操。(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互摩擦,分開,配合著歌詞上上下下的動作。)

  ③ 熟悉了歌曲之後配合著手指操唱出來。

  ④ 實際觀察一下在歌曲裡聽到的蜘蛛。

  -我們一起用圖章印出一幅蜘蛛畫怎麼樣?

  [展開]

  1、看活動紙,談一談。

  -這是哪裡?

  -蜘蛛上有幾個蜘蛛的朋友?

  -蜘蛛上沒有朋友的話會很無聊,我們一起用圖章製作蜘蛛怎麼樣?

  2、在活動紙上用手指印出蜘蛛。

  ① 用手指印出蜘蛛。

  -讓我們為孤單的蜘蛛送去幾個蜘蛛朋友怎麼樣?

  ② 幫助孩子們自由的印出不同大小的蜘蛛。

  ③ 印好之後用簽字筆或是彩色鉛筆畫好其他的部分。

  -老師先畫。(做示範。) 老師把蜘蛛的腿畫長一點兒。

  -讓孩子們給蜘蛛畫上漂亮的腿。

  ④ 如果孩子們使用簽字筆和彩色鉛筆有困難的話,請老師給予幫助。

  [結尾]

  1. 印完蜘蛛後用紙巾把手擦乾淨

  2. 讓孩子們介紹自己做的蜘蛛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計畫面,創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魚活動畫。

  2.嘗試透過表情變化來表現心理活動,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創造美。

  3.培養想象力,體驗快樂的情感。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愉快玩音樂遊戲"幾條魚"(歌曲附後)

  1.啟發幼兒用誇張的表情體現魚的情緒。

  2.啟發幼兒用優美的姿態表現魚的活動。

  遊戲玩法: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一條魚、兩條魚、許多魚的活動,並表現出與歌詞相符的造型動作。

  (評析:讓幼兒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態表現音樂,激發了他們對活動的興趣。)

  二、示範畫表情,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1.孤單發愁時的表情該怎樣表現(撅嘴、垂頭、掉淚、嘴角下彎、閉眼、躲在角落……),教師示範1-2種表現形式。

  2.快樂遊玩時的表情怎樣表現(笑、唱歌、擁抱、嘴角上翹,魚兒間頭碰頭、嘴對嘴、手拉手、尾連尾……),教師示範1~2種表現形式。

  (評析:教師根據孩子講述的表情動作進行示範,如同給孩子拍照片一樣具體實在,便於孩子接受。)

  三、交代要求,引發作畫慾望

  師:小魚兒生活的地方非常美麗,都有些什麼呢?(水草、礁石、珊瑚、輪船、海帶、水泡……)鼓勵幼兒用這些美麗的東西做背景,把剛才的音樂遊戲用畫筆表現出來。可以突出形態各異的魚,絢麗多彩的背景。可以只表現孤單發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現快樂遊玩的情景,還可以表現整個遊戲情景。

  (評析: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已有了不同的情緒體驗,又從老師的示範講解中獲得了用筆表現的相關經驗,教師對水中美麗背景的語言啟示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慾望,為孩子的創作打下了基礎。)

  四、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迴指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表現。

  五、幼兒互相介紹作品,再玩音樂遊戲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自己喜愛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伴的作品。

  (評析:活動首尾照應,無論是音樂動作表現還是色彩構圖表現,教師都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注重了情緒情感的真實體驗。整個活動活而不亂,將藝術領域中音樂與美術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幼兒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了美,創造了美。)

  活動反思:

  從欣賞繪畫作品入手,使幼兒在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誘發想象、循序漸進、大膽構思,從而發掘與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活動中教師輕鬆匯入,使兒童的畫面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學做巧克力,培養幼兒對陶藝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2、複習常見的幾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盒陶泥、陶藝板、各種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凸凹不平花紋的小玩具等)、幾何圖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圓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樸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巧克力。

  2、課前讓幼兒觀察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的巧克力圖片。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你們喜歡吃巧克力嗎?

  2、你們吃過一些什麼形狀的巧克力呢?

  (老師逐一出示食物巧克力;我們吃過的巧克力上有沒有花紋呢?)

  3、今天我們就來學做巧克力,好嗎?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1)先把陶泥捏一捏,團一團,團成圓形;

  (2)把團好的陶泥放在泥工板上壓扁;

  (3)在陶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歡的花紋;

  (4)用幾何圖形模具將陶泥切割下來,變成一塊圓形、方形或橢圓的巧克力,將邊上多餘的陶泥去掉。這樣一塊巧克力就做好了,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在盤子裡,多餘的陶泥放在盒子裡。

  4、小朋友自己來學做巧克力。(放一點音樂)

  5、請小朋友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比一比誰最能幹,做得最好。

  6、評講幼兒作品:

  (1)從形狀上看:這些巧克力多美呀!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2)從數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幹,做出了這麼多的巧克力,真棒!

  7、品嚐巧克力:你們覺得自己做的巧克力好吃嗎?我們大家來嘗一嘗吧,你喜歡什麼形狀,就拿什麼形狀的巧克力吃,嘗一嘗是不是香香的、甜甜的。(洗手、吃課前準備的巧克力)

  活動延伸:

  將陶泥、印花工具、幾何模具放在活動區,讓幼兒自己玩;老師也可準備一些小動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樣的方法做其它的東西,如;小鴨、小雞等。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