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實用】大班美術教案彙總6篇

大班美術教案

【實用】大班美術教案彙總6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從前向後安排畫面,表現簡單的重疊,初步嘗試表現近大遠小。

  2、進一步感受萬里長城的雄偉。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黑色水彩筆、8K紙、欣賞圖片《長城》、教師勾線範例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

  1、欣賞長城圖片:這是什麼地方?有一首古老的歌:“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下面是故鄉。”為什麼說長城是萬里長呢?它造在一個山頭上,還是許多山頭上?故鄉又是哪裡呢?

  2、教師介紹: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建造的,用來抵抗敵人的侵略。每當敵人來侵犯的時候,哨兵就在一個個烽火臺上點起火,拿起武器,隱藏在長城裡,打退敵人。現在長城已經不是用來抵抗敵人,而是給全世界人民遊覽的名勝古蹟。人們會來到長城腳下,爬上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因為“不到長城非好漢”。

  3、觀察範例:怎樣才能爬到最高峰?有哪幾條線路呢?

  討論:山頂上的烽火臺有大有小嗎?(相同大小,近大遠小)

  4、師生共同示範——登長城

  T:山頭可以一個一個畫,也可以連成一片。畫最近的山頭、烽火臺和一邊的城牆。C:畫另一邊的城牆(注意城牆與山坡的垂直,不讓城牆倒塌。)T:添畫烽火臺和城牆C:畫稍遠的山頭

  二、創作聯想

  1、今天大家來做登長城比賽,誰畫到最後一個烽火臺就是好漢。

  2、引導幼兒畫上許多山頭,把長城畫得長一些。

  3、注意城牆與山坡垂直,不要倒塌。當幼兒畫到最高峰時,啟發想象往下會看見些什麼,並進行添畫。

  三、引導評價

  今天每個小朋友都登上長城了,真了不起,長大後一定會登上真正的長城,看到我們故鄉的美麗。

  活動反思:

  《長城》這篇課文,是新課標四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十七課,課文一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

  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從先教學一、二自然段,再教學三、四自然段這個路子來看,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就全文談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在學生髮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昇華。這也是今後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的地方。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畫小蜜蜂的基本步驟及方法,感受和諧的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2、瞭解蜜蜂是一種昆蟲。體會蜜蜂不畏辛苦採花釀蜜,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畫小蜜蜂的基本步驟及方法。

  2、難點:感受和諧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蜜蜂的有關資料,使幼兒對蜜蜂有所瞭解。

  2、在區角中建立一個“關於蜜蜂”的活動區。

  物質準備:

  1、真實的蜜蜂圖片。

  2、幼兒每人一盒水彩筆或油畫棒,勾線筆,圖畫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匯入。

  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舞蹈,你們想看嗎?教師表演舞蹈《小蜜蜂》,引出課題。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小蜜蜂。

  二、談話活動。

  1、觀察小蜜蜂的樣子。

  出示蜜蜂的圖片,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與自己的發現。說出蜜蜂的身體構造,瞭解蜜蜂是一種昆蟲。

  2、說說小蜜蜂每天都在做什麼?

  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引導幼兒發現蜜蜂勤勞的品質,繼而學習蜜蜂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三、給小蜜蜂畫像。

  1、出示蜜蜂圖片,說說應該怎樣給小蜜蜂畫像。

  引導幼兒出繪畫小蜜蜂的步驟:

  (1)先畫身體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腹部;注意它們各部分形狀的不同;

  (2)再畫翅膀和腿部:翅膀是透明的有花紋,六條腿兩兩相對,位置不同;

  (3)最後畫眼睛和觸角:注意觸角的形狀。

  2、小朋友說得很好,老師也了畫小蜜蜂的方法,現在我就來給小蜜蜂畫像,請你仔細觀察繪畫的步驟好嗎。

  3、小朋友是不是也想給小蜜蜂畫像呢,那麼(大考吧幼兒教育 )現在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為你的小蜜蜂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出示兩幅色彩搭配不同的蜜蜂圖片,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帶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進而體會和諧的色彩搭配帶來的美感。啟發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自由搭配顏色。

  5、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畫的小蜜蜂。說己與眾不同的創意。對想法特別的幼兒給予肯定及引導。鼓勵幼兒根據小朋友的敘述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欣賞。

  1、小組內展示交流。幼兒互相作品。

  2、全班展示交流。將幼兒作品全部展示,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的。對創意獨特的幼兒給予鼓勵。注意針對個別幼兒的不足給予有針對性的。以提高幼兒的鑑賞能力。

  五、活動結束。

  1、。

  2、。

  活動延伸

  尋找小蜜蜂的家及認識小蜜蜂的親人,鼓勵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蒐集資料,並在活動區自由展示收整合果。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鵝的頸項、翅膀線條所表現出的活力和動態美。

  2、體驗作品中恰倒好處的構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優雅意境。

  3、能夠大膽用自己的語言或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鵝鵝鵝》

  2、蠟筆、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作品《鵝鵝鵝》

  *教師: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感覺怎麼樣?

  *欣賞作品的色彩

  教師:這幅畫裡有許多的鵝,畫家用了哪些色彩來表示?這些白色都一樣嗎?有

  什麼不同?畫面中除了用了大量的白色還有什麼顏色?深深的墨綠和少量的紅色、土黃有什麼作用?

  (畫家除了用大量的白色表現鵝的潔白,還透過畫面下的墨綠、上部的土黃和鵝頭的硃紅來襯托鵝的潔白,這樣用色使畫面的色彩單純而又不失活潑。)

  *重點感受作品中鵝的形態美

  教師:這幅畫中的鵝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它們美在哪裡?它們的翅膀美在哪裡?它們張開大大的、美麗的翅膀想要幹什麼?它們的頸項美在哪裡?你覺得象什麼?畫家是怎麼畫出美麗的翅膀和頸項的?我們用手來模仿一下?畫家在畫中畫了很多的鵝,它們都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畫家筆下的鵝都扇動著自己美麗的翅膀,但同時又各具形態。它們在不同的動態下又共同孕育出和諧的'韻律美。)

  *欣賞作品中鵝的佈局。

  教師:畫家畫了這麼多美麗的鵝,他在畫面上又是怎樣安排這些鵝的呢?如果我們把鵝都擠在一起好不好?畫家是怎麼做的?哪裡的鵝安排的密一點?哪裡又疏一點?誰來指一指?這麼多鵝像排著隊一樣,如果我們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會有什麼樣的感覺?畫家又是怎樣處理的?我們用手來指一指。他這樣處理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畫家在佈局上不僅把鵝群放在了畫面的中央,醒目突出,與此同時還將鵝群排列成S型曲線,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在鵝群的安排上做到了疏密有度,使畫面活潑不呆板。)

  2、結合故事《詠鵝》欣賞作品。

  *教師朗誦古詩《詠鵝》

  教師: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教師:這首詩說了什麼?和這幅畫有相似的地方嗎?畫面的什麼地方表現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

  *請幼兒再次用動作表現對古詩和畫面的理解。

  教師:誰願意用動作表現“曲項向天歌”?“紅掌撥清波”是真麼樣子呢?

  *教師注意用語言營造意境,激發幼兒用動作表現的興趣:這是多麼美的一幅畫呀!

  潔白的鵝群遊在碧綠的水面, 水裡倒映著它們美麗的影子,紅紅的腳掌輕輕划著清澈的河水。它們向天空伸展著長長的、優美的頸項,唱著快樂的歌。

  *教師:你喜歡這幅畫嗎?它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誰能用動作來表現?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我們也來畫一畫。

  *教師一方面鼓勵幼兒大膽落筆、一方面重點指導幼兒表現鵝的頸項和翅膀。

  4、分享和展示作品。

  教師:說說你畫的鵝美在什麼地方?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相互之間友愛的情感。

  準備:

  幼兒用畫紙、範例、筆

  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太陽每天第一個起身工作,給大家帶來光明。它辛不辛苦啊?

  二、師邊說邊示範。(重點:重疊)

  師: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們商量怎麼樣讓它工作得輕鬆點。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畫上一房子),可是太陽那麼大,一幢房子背得動嗎?於是兩幢、三、一幢房子一起來背太陽。(教師邊說邊畫,並出現重疊現象)

  (討論一)咦,怎麼這幢房子造了一半?三幢房子一起背不動太陽,第四幢房子也來了(教師示範)它和第三幢房子一樣,前面有人站著,就很有禮貌地站人家後面了。四幢房子一起還是背不動太陽,第五、第六幢房子來了,這兩幢房子站哪兒呢?能不能也有禮貌地站進去和前面得房子拉起手來?

  (討論二)房子背太陽走了一整天,被大樹看見了,大樹說:“第二天讓我們來背吧!”那幾棵大樹才能背得動太陽呢?

  教師小結。“一年365天,需要許許多多的朋友來背太陽。現在請你們選擇一種剛才你們說過的朋友來背太陽,把它們背太陽的樣子畫下來吧。

  三、幼兒想象作畫,教師根據幼兒得創作進行指導和介紹。

  教師根據幼兒的創作進行介紹。

  四、在座位上邊展示作品邊讓幼兒說說。

  五、小結後幼兒上色。

  師:太陽非常感謝大家,它把七彩得光芒灑向大地,使地球變得更美麗。

  六、結束課題。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繪畫活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一條重要而有效的途徑,繪畫活動的模式直接影響著幼兒能力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即教師出示範例-講解範例-幼兒模仿-教師講評,對幼兒來說,枯燥的形式缺少審美的感知,幼兒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樣畫葫蘆,限制了幼兒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本節課我為幼兒提供技能知識的柺杖,自由表現的空間,讓幼兒能夠充分的創想與實踐。

  活動目標:

  1、學畫公雞,突出公雞的主要特徵。

  2、鼓勵引導幼兒表現不同形態的公雞。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4、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突出公雞的主要特徵。

  2、難點:表現不同形態的公雞。

  活動準備:

  幻燈片,白紙、記號筆,花朵類、蔬菜類、水果類、樹葉類、生活用品類圖片。

  活動過程:

  一、提煉公雞的主要特徵

  1、匯入: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來考驗一下你們的觀察和想象能力。請告訴我你看到的像什麼。

  (這裡強調觀察和想象,並明確幼兒回答的方向,為以後環節幼兒大膽的創想做鋪墊)

  --幼兒回答,老師充分肯定,激發幼兒大膽表達想象

  2、剛才小朋友們分享了許多,你們的想象非常的豐富,那看到這些圖形,你們最先想到什麼動物?(這裡我進行了兩種情況預設,因為在實際的課堂上,幼兒的回答並不一定朝著你想要的答案而去,所以老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孩子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回答)

  ①(幼兒回答公雞)--是嗎,和公雞有關係。那這是公雞的什麼?為什麼這麼認為?(強調圓圓,尖尖,高高,長長,分析雞爪--這是公雞的腿和雞爪,我們只看雞爪部分,數一數一條腿上有幾個腳趾?

  ②(幼兒回答其他動物)

  --你想到了XX,那它的腿是這樣的嗎?它的嘴是什麼樣子的?問:那你現在認為是和公雞有聯絡,還是和XX有聯絡?

  --根據你們的回答,我來給大公雞編一個小兒歌(圓圓的眼睛尖尖的嘴,高高的雞冠長長的尾,三前一後變雞爪,大公雞呀多麼美)

  3、--接下來我們玩個小遊戲,考驗你們的記憶力,看什麼不見了。

  (加深幼兒對公雞主要特徵的記憶)

  二、引導幼兒想象表達出不同形態的公雞身體

  --現在有了公雞的... ...還缺公雞的什麼部位?

  --身體

  --恩,把公雞的這些部位和身體組合起來,就會變成一隻完整的公雞了。我們來試一試(教師示範圓形身體的公雞)

  --我畫了一隻圓形身體的公雞,你們認為公雞擁有什麼樣的身體會更漂亮、更獨特?(儘可能抓住時機運用歸類引導法)

  --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

  --是這樣的嗎?(出示幼兒回答的內容,激發幼兒回答慾望。並進行簡短情節描述,為下一環節做鋪墊。)奧,原來不同的形狀也可以成為公雞的身體,你們還想到什麼形狀?

  --蘋果/蘿蔔/樹葉/月亮/

  --奧,原來水果/蔬菜/植物/天空中的事物也可以成為公雞的身體,你們還想到什麼?(出示一下準備好的相關類別圖片)

  (啟而不發時)

  --1、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吃的用的,你認為還可以用什麼來作為公雞的身體?

  --2、我也想到了一種,看我用什麼當成了公雞的身體(點選預設好的水果或蔬菜類公雞)接下來的引導同?

  (幼兒的表達沒有問題,重點在於教師的引導,要善於抓住有利的契機並有效利用)

  三、出示範畫,引導激勵幼兒自由表達畫的主體內容

  --你們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哎,大公雞走了,它去幹什麼了呢,我們快來看看,他們在幹什麼?(肯定幼兒的表達)

  --大公雞的故事太有趣了,你們想不想也畫漂亮的大公雞?那你的漂亮的大公雞在幹什麼呢?它會在什麼地方,是和誰在一起呢?他們在幹什麼?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出示不同類別的圖片請幼兒借鑑)

  請畫完的幼兒進行互相欣賞講解或向客人講解。

  (我認為作品的賞析評價環節完全可以放到第二次活動進行,因為沒有完成繪畫的幼兒是不願意聽別的小朋友的介紹的,老師也不應該影響幼兒的作畫)

  活動反思:

  美術教學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善於營造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對美術學習的喜愛。《大公雞》這個活動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構圖和色彩美感意識。

  活動中我用一張百花盛開的圖片讓幼兒說出花朵的顏色,讓幼兒欣賞色彩。大公雞的這個外形該讓幼兒去畫呢?我找了一個公雞標本的圖片,讓幼兒回答現實中的大公雞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從顏色和外形上都來說一說,最後帶著幼兒欣賞了一些範畫,讓他們從實物的具象到繪畫的具象轉變。

  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都比較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能以啟發、引導和鼓勵為主,尊重每個幼兒的特點。例如我在示範背景時,啟發幼兒不僅可以這樣畫,還可以那樣畫,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和特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貝們的作品吧!

  小百科:公雞,是一種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聲能報曉。公雞是法國的國鳥 ,原因是由於它那英勇、頑強、好鬥的性格。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瞭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礎上學習用水墨畫形式繪畫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3.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

  難點:用毛筆作畫時線條大膽流暢,能初步運用留白方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徵。

  2.宣紙、毛筆、墨、顏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課件、示範畫。

  活動過程:

  一、回憶匯入

  師:(出示水仙花圖片)小朋友,我們都認識過水仙花,那你能說說水仙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嗎?它們分別是長什麼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水仙花有圓圓的球莖,彎彎長長的根,綠綠長長的葉子,還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學習勾畫水仙花的外形

  1、介紹作畫材料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水仙花。看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材料。(毛筆、墨汁、顏料、宣紙和毛巾)

  小結:今天我們就要用水墨畫的方式畫水仙花。

  2.出示範例,討論繪畫方法

  (1)師:你看我們應該先畫什麼呢?(引導幼兒按照生長規律進行繪畫:先畫球莖)

  (2)師:水仙花球莖像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像大蒜頭一瓣瓣)

  教師示範畫出水仙花球莖。(邊畫邊說出蘸墨及握筆注意點)

  (3)師:球莖上慢慢長出什麼?(細細長長的根和綠綠長長的葉子)我先請一位小朋友來畫畫水仙花的根和葉子(幼兒嘗試)

  (4)老師也想來畫畫的,看好老師和他畫的方法一樣嗎?(教師示範)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剩下的葉子畫一下吧,我們要把毛筆豎起來輕輕的畫哦。

  提醒:你們要記住了哦,畫葉子的時候要用一筆完成,這樣才可以把水仙花變得更加漂亮。

  (5)師:最後再畫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麼樣的呀?(水仙花由圓圓的花心和6片花瓣組成的)

  教師小結:我們按照水仙花的生長方式從球莖、根、葉子和花朵,現在我們把畫好的水仙花裝到花盆裡吧。(教師添畫花盆)

  三、學習為水仙花上色

  1.師:你們看,一盆水仙花畫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顏料的時候要把顏料蘸的飽滿一點,從上往下進行塗色。

  2.師:誰願意來試一試呢?(個別幼兒示範)你看這應該怎麼上色呢?(強調從上向下一筆塗色,留有空白沒關係,不要反覆填塗)

  教師總結: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莖塊應該畫在紙的什麼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兒動手畫水仙花,教師巡迴指導

  1.要求:

  (1)根據水仙花的生長規律進行繪畫,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畫的時候要把毛筆寶寶豎起來。

  (4)換顏色的時候要把毛筆洗乾淨,洗乾淨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五、作品展示、點評

  師:我們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盆水仙花呢?為什麼?(評講點放在用水用墨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由我們大班組共同討論、設計的的大班美術一課三研活動。我們圍繞冬天這個主題,選擇了用水墨畫的材料和勾線填色的方式繪畫冬天的水仙花。在進行教案設計時,我們大家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盡力讓教案符合本園的大班幼兒,成預設的活動目標。

  我有幸承擔了本次活動的第一研,為了更好的到教學效果,我為本次活動準備了範畫和水墨畫水仙花的幻燈片。透過試上我們發現了很多漏洞和不足,立刻對教案進行了修改。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修改:

  1、由於本次活動的講解點很多,在課上了解水仙花的構成導致教師講解時間超出預設,於是我們決定把水仙花的構成作為了幼兒的已有經驗。

  2、由於本園幼兒接觸水墨畫較少,對水墨畫的用筆等方式不是很熟練,我們決定把繪畫材料放在投影儀上,幼兒能清晰地看到教師在示範時對沾墨、用筆等方式的講解。

  3、在試上時,我沒有強調要按照水仙花生長的步驟繪畫,導制能力較弱的幼兒把不了整體的佈局,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我在第二次試上注意了這個問題。透過大家的商討和研磨,一研正式上課時的教案已經比較完善了。整個活動的目標簡潔明瞭、層層遞進,更加符合了本園的大班幼兒繪畫水平;教學思路也很清晰,具有針對性。在正式上課時我發現,幼兒基本能把握整體佈局勾畫出水仙花的輪廓,最後的整體效果也比較好,基本達到了預設目標。但我們也發現了問題:部分幼兒對水墨畫的用筆方式還很陌生,勾出的輪廓線很粗甚至成了一個個黑團;沒有留白的概念,反覆塗色等。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大家繼續討論、修改,爭取在二研是時解決幼兒用筆方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