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1.認識面條,知道麵條長什麼樣子。
2.能兩隻手協調配合的撕麵條,併發揮想象,大膽創新,能夠將撕好的麵條放在碗裡。
3.樂意參與撕紙活動,體驗給家人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成品:一碗麵條、餐巾紙、紙碗、
2.經驗準備:認識面條並知道麵條長什麼樣子、知道過生日的時候會吃長壽麵。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過生日的時候,都要吃什麼?對了,我們會吃蛋糕,還會吃長壽麵。(幼兒答不出時:趙老師會吃長壽麵)以前都是爸爸媽媽給我們過生日,今天我們來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過生日,做長壽麵給他們吃,你們願意嗎?
二、出示成品麵條,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麵條的特徵。
1.提問:那你們吃過的麵條長什麼樣子的呢?一起說說看。
2.小結:哦!原來麵條是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
3.師:你們瞧,這是老師做的一碗麵,這碗麵條長什麼樣子呢?是呀,老師做的面也是長長的、細細的、白白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做,請你們看一看我是怎麼做的。(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麵條細,麵條長,小朋友,來幫忙。)
三、提供材料教師示範製作,幼兒自主撕麵條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示範,講解操作要求。
師:食指拇指捏一捏,把麵條撕下來,不可以把麵條撕斷,麵條要細細又長長的,那樣做出來的麵條才好吃哦。
師:小朋友們,我們再來撕一撕,你撕的真不錯,你撕的也不錯。
2.師:那現在應該將撕好的麵條放在哪裡呢?(有的小朋友說放在嘴裡,對不對呀?嗯,麵條是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吃,我們不能吃。)(有的小朋友小眼睛很亮,看到老師這裡有小碗,要把麵條放在碗裡。)
4.幼兒自主體驗撕麵條。
師:在你們桌子上有個籃筐中,裡面有做麵條用的紙,每次只能拿一張餐巾紙做麵條,做好的麵條放在桌子上的小碗裡,請小朋友們開始吧!
教師指導,說要點,幫助動作慢的小朋友。
師:食指拇指捏一捏,捏住麵條撕,麵條細,麵條長,小朋友,來幫忙。有些小朋友很棒,已經快完成了,還沒有完成的小朋友加油。
師:好,你們的麵條做好了嗎,小朋友們真棒!都做好了長壽麵,可真香呀!現在我們把麵條裝回家,送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吧!
2.送祝福。
師:過生日的時候,我們可以唱一首生日歌,說一說祝福的話語。 唱生日歌,送祝福語(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3.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得開心嗎?是啊,做麵條真有趣。下次我們可以在點心店裡做麵條,相信你們都能成為一個厲害的廚師。
小班美術撕紙活動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技能,鞏固認識三角形。
2、練習使用貼上材料,掌握貼上技能。
3、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創造性。
活動準備:
有齒孔的彩紙、貼上用具(雙面膠或膠水)、畫紙及彩筆、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探索撕紙。
1.請小朋友看看彩紙上有什麼呀?(針孔)
2.針孔把這一張紙分成了兩個什麼圖形?(三角形)
3.請你們想一個辦法把這兩個三角形分開。(幼兒練習撕紙)
4.請能力強的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撕的,並演示一下。(教師小結:先折一下,再沿針孔撕。)
5.你們互相看一看手中的三角形有什麼不同?(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6.這些三角形能拼成什麼呀?(幼兒討論,發表見解)你們看看動畫片裡的三角形拼成了什麼漂亮、好玩的東西來。
二、幼兒觀看圖片。
1.你們看到了什麼?……
2.這些圖案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三角形、圓形)
3.如果撕不出圓形來怎麼辦?(用彩筆畫)
4.請小朋友開始撕紙貼上,看誰能做出和別人不同的圖畫來。
三、幼兒撕紙貼上,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紙放入小盒內,注意桌面地面清潔。
1.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可以先擺一擺再貼上。
2.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創造性粘貼出和老師、小朋友不同的作品,並添畫相關情節,使畫面更有內容。
活動結束:
展覽講評:幼兒互評,老師講評,表揚有創意的幼兒。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課題:臉(撕貼畫)
教學目的:1透過欣賞不同色彩的作品,感受色彩情感,並說出這種感受。
2在撕貼活動中大膽使用色彩表現自己的情感。3鞏固撕貼技能,逐步養成細緻、獨立的操作習慣。
教學準備:欣賞用的作品8幅、各類彩色紙若干(色卡、各色皮紋紙、蠟光紙、廢舊包裝紙)、膠水、鉛筆、廢紙筐、教學過程:1、欣賞作品,感受色彩情感。
(1)出示2幅作品。
師:請小朋友靜靜地看一會,說說這2幅作品給你的感受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幼A:第一張有一個傣族的小姑娘,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吃甜甜的水果;第2張感覺是一個人在晚上,很孤單。
幼B:第一張感覺要燒起來一樣;地2張象下雪天,感覺很冷。
幼C:第一張感覺很激動;第2張有一個人在黑暗中和小鳥講話。
幼D:第一張感覺在太陽底下暴曬;第2張感覺在中秋節,很孤單。
幼E:第一張感覺很高興;第2張感覺小姑娘快要凍死了。
幼F:第一張感覺象火山爆發;第2張感覺她在想一件不高興的事。
(2)師:想一下,這2幅作品為什麼給我們的感覺那麼不同?
幼A:第一張用了很多暖色;第2張用了很多冷色。
幼B:第一張暖色多,用了很多的橙色和紅色;第2張黑色、藍色比較多。
(3)出示6幅作品(凌亂擺放)
師:現在我請你們把這些畫分成2類,說說看可以怎麼分,為什麼?請個別幼兒上來擺放。
2、引起幼兒創作興趣。
師:看了這些作品,我們知道了不同的色彩可以給人不同的感受,透過顏色就可以讓別人知道你要告訴別人的是高興還是傷心,是快樂還是悲傷。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是怎樣知道別人是高興還是傷心的?
幼:表情、動作。
師:請小朋友互相做表情、動作,讓對方猜是怎麼心情。
3、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看桌上的材料,猜猜
看,我們今天要做什麼遊戲了?
幼:撕貼遊戲。
師:把你剛才做的表情動作用撕貼的方法表現出來,並想一想,選用什麼顏色的紙來表現你的情感?做的時候要大膽想象,創造出各種奇異、有趣的臉。
4、幼兒創作,教師個別指導。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猜測一下作者表現的是什麼心情的“臉”。
四、活動延伸:
1、在美工角的遊戲中,給幼兒欣賞有關“變臉”的故事。
2、幼兒可進一步添畫“臉”,結合心情添畫有關故事。
3、根據自己所製作的臉,自編故事講述。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油畫棒。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
引導幼兒學習用點畫表現大小不同的花朵。
引導幼兒學習從下往上畫線表現小草的形象特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有草地和鮮花,你看到的草地和鮮花是什麼樣的?
二.引導幼兒學畫草地和鮮花。
小草是什麼顏色?長得什麼樣?請你用手畫一畫,練習手指從下往上畫,畫到草尖時要輕輕提起。小花呢?可以怎麼畫?練習用手指點畫。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剛才我們嘗試畫了小草和小花,現在我們在紙上用綠的油畫棒來畫小草,畫好後,再用紅顏色和黃顏色來點上小花。
幼兒作畫,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掌握作畫方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大膽用色,豐富畫面。
四.展覽幼兒作業,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香蕉主要特徵,能大膽、自信地畫出各種形態的香蕉。
2、在遊戲情境中快樂塗鴉,發展創造力。
3、體驗快樂塗鴉帶來的成功感與愉悅,提高對美術的興趣。
4、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製作PPT
2、黃、紅、藍顏料、白色紙人手一份、顏料盤、抹布。
3、輕音樂CD、實物香蕉朵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教師問:看看今天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水果?
2、出示手中的香蕉(PPT圖一):這是什麼呀?香蕉
3、教師啟發引導:老師今天給寶寶們帶來了好多有趣的香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瞭解香蕉,觀察香蕉形狀的不同,並進行想象觀察
1、播放PPT:咦?寶寶們,老師剛剛給你們看了哪些形狀的香蕉呀?(圓形、愛心等)
2、實物香蕉,認識香蕉
教師:香蕉是什麼樣子的呢?它看起來都有哪些形狀呢?
3、繼續觀察各種形態的香蕉(PPT3、4圖)
教師:這些香蕉什麼顏色?圖案看起來像什麼?
4、教師點撥總結
教師:原來香蕉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想怎麼變就怎麼變,真有趣。
三、教師示範作畫“香蕉”
1、出示操作材料綠、黃、黑和棉花籤,引導幼兒討論作畫方法
教師:你們想來試試畫“香蕉”嗎?老師這裡準備了綠色、黑色、黃色的顏料寶寶,我們和它們一起來玩畫“香蕉”的遊戲好不好?先看看老師是怎麼畫的。
2、現場演示用棉花籤畫任意不同形狀的香蕉
教師出示一張白色紙,畫香蕉各種狀態(教師動作顯得誇張,好玩,讓孩子體驗“玩”色中形成各種形態的香蕉)
四、幼兒塗鴉作畫香蕉
1、教師:現在請你們也來畫香蕉
教師:現在請你們也來畫香蕉。想畫什麼形狀就畫什麼形狀,你們來試一試,看看誰畫的香蕉形狀最有趣。
2、播放輕音樂,鼓勵幼兒在畫“香蕉”大膽作畫。
教師:我們穿上畫衣開始畫香蕉嘍!
五、互動評價
1、隨機發現幼兒有創意的作品,進行點評。
教師:呀,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香蕉,這個香蕉的形狀像什麼呢?
2、自由評論
教師:你喜歡哪個香蕉?為什麼呀?
3、教師總結
教師:今天你們畫的香蕉都畫的很好,餘老師好喜歡你們的香蕉。你們以後再畫出更有趣的香蕉好嗎?
教學反思:
幼兒繪畫,特別是小班幼兒繪畫,形式應多樣化,不能讓幼兒單一使用一種繪畫工具來作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失去新鮮感,減弱學習興趣。因此每次作畫,教師要儘量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奇特。
小百科:香蕉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廣泛種植。香蕉味香、富含營養,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葉長圓形至橢圓形。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畫螺旋線,表現一團一團的毛線團。
2、藉助兒歌語言和動作,感知用曲線的軌跡表現毛線團。
3、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毛線團,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貓頭飾一個、毛線團一團,黑板,彩色粉筆若干。
活動工具:幼兒用書、油畫棒、紙。
活動過程:
1、歌曲《咪咪小花貓》匯入,並出示毛線團,探討毛線團的樣子。
師生表演唱歌曲《咪咪小花貓》。教師:小花貓捉完老鼠想玩一玩,你知道他想玩什麼嗎?出示毛線團: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說一說。幼兒進行討論。2、 繞毛線團,感知繞毛線的動作。
教師示範繞毛線團,讓幼兒感知毛線團由小變大,由中心向外不斷擴散。
教師藉助兒歌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由內向外一圈圈畫螺旋線,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做一圈圈往外繞毛線團的動作。
3、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畫毛線團。教師:繞線團、繞線團,一圈一圈往外繞,越繞越大,越繞越大,毛線團繞好了。鼓勵幼兒邊空手練習邊念兒歌。
4、幼兒繪畫毛線團,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啟發幼兒給小貓咪添畫許多彩色的毛線團。鼓勵幼兒邊繞邊念兒歌,提醒幼兒一圈一圈往外繞。
教師巡迴指導。
5、展覽幼兒作品,讓幼兒欣賞評價。讓幼兒說說喜歡哪幅畫,為什麼?表揚能夠大膽用色的幼兒。
摺紙過程:
1、請幼兒園小朋友們欣賞摺好的"小貓",提問:"這是什麼?小貓是怎麼叫的?知道小貓是怎麼折出來的嗎?"
2、老師按"小貓摺紙"中的步驟圖邊講解邊進行示範。
3、引導幼兒自己折,教師進行觀察和指導。對於經驗和技能不足的兒童老師可以把著她的手幫助。
4、小貓摺好後,引導幼兒畫出嘴巴、鬍鬚、眼睛。
5、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鼓勵小朋友向同學和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的小貓在幹什麼,分享成功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狼山雞是狼山的地方特產。
2、瞭解狼山雞的外形特徵。
3、讓幼兒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幼兒瞭解狼山雞的外形特徵,知道狼山雞是狼山的地方特產。
【活動準備】
1、狼山雞圖片;範畫一張。
2、畫好狼山雞外形的作業紙每人一份,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狼山雞圖片,複習鞏固狼山雞的外形特徵。
1、寶寶來看看電視上出現了什麼動物?
2、它們是什麼顏色的?
3、引導幼兒瞭解狼山雞的外形特點。
二、出示範畫,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1、出示範畫,引導幼兒回憶狼山雞的顏色特點。
2、教師示範貼畫。
三、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幼兒在作畫時將顏色塗在規定的範圍之內。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