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

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創設玩摩天輪的遊戲情景,感受大家一起乘坐摩天輪的快樂氛圍。

  2.學習表現人物的坐姿及不同人物的外貌特徵。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已初步瞭解摩天輪或有過乘坐摩天輪的經歷。

  2.摩天輪圖片、可轉動的摩天輪背景圖。

  3.畫紙、勾線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創設玩摩天輪的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1)前幾天,我們討論了一個很好玩的遊樂專案是什麼?(摩天輪)

  (2)在欣賞影片時,你看到人們都是怎樣玩摩天輪的?(坐在車廂)

  2.觀察、討論表現人物姿態、外形特徵的方法。

  (1)引導幼兒透過看、摸、空手畫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坐姿:大腿平平,膝蓋彎彎,小腿直直。

  (2)討論人物特徵。

  ①你最想帶誰一起坐摩天輪?

  ②如果請你把他們畫下來,怎麼讓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帶的是誰?

  3.創作表現乘坐摩天輪的情景。

  (1)出示畫紙,師講解作畫要求。

  (2)師:摩天輪將會在15分鐘之後啟動,先畫好的小朋友就可以先坐上摩天輪,抓緊時間開始吧!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4.欣賞與評價。

  (1)幼兒展示作品。師:畫好的小朋友可以坐上摩天輪了。

  (2)看看這個車廂裡乘坐的人安全嗎?你和誰一起乘坐的摩天輪?請你來介紹。

  (3)結束語:今天摩天輪玩得開心嗎?下次有機會我們再來坐,好嗎?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內容與要求:

  1、模仿運用短弧線及色彩的對比手法表現變幻的星空。

  2、欣賞梵高的作品,感受畫面中線條、色彩、形象帶來的視覺效果。

  重、難點:

  模仿運用短弧線及色彩的對比手法表現變幻的星空。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畫面幾種常見的線條,它們是誰?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

  總結: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線條,它們本領高強,會千變萬化而且無處不在。

  二、出示梵高的作品《星月夜》,引導幼兒欣賞、討論。

  (1)師:他的畫裡畫了什麼?

  畫家用了什麼樣的線條畫星星、月亮、樹木?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總結:梵高用波浪線、短弧線,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規律來畫畫。大樹像火苗一樣旋轉著上升,星星月亮是用短的線條以旋轉的方向來畫,讓人感到它們不停的在運轉。雲在風的推動下也飄動著。整個畫面都動起來了。

  (2)師:畫面的天空裡用了哪些顏色?哪幾種顏色用得比較多。它們在一起給你什麼感覺?

  總結:畫家用黃色、橙色來畫月亮和星星,這兩種顏色明亮溫暖和夜晚形成強烈對比,近處有一棵高大的樹,天空中月光、星光把夜空點綴得非常美麗。遠處有山,山下的房屋裡有溫暖的燈光。

  (3)師:請小朋友給作品起名字。

  三、嘗試用畫家的繪畫手法創作作品

  1、教師示範

  我們也來學學畫家的畫畫方法,創作自己的畫《星月夜》。

  (1)、展示砂紙,簡單介紹使用方法。

  (2)、作畫步驟,先確定主次,分配畫面,先在砂紙上輕輕地用蠟筆勾出外形(由近到遠),再用弧線來點綴畫面。

  2、幼兒嘗試,教師巡迴指導

  請幼兒把自己對“星月夜”的感覺用繪畫表現出來。

  四、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請每個小朋友在這些畫裡面找出兩幅,一幅是你覺得最美的作品,還有一幅是你覺得最特別的。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透過多媒體的運用,激發幼兒嘗試撕、剪、貼、畫、塗色、寫字等方法創造性地表現,製作聖誕賀卡。

 2、引導幼兒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體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色賀卡紙一張、記號筆、水彩筆、蠟筆人手一份。

  2、教師範例一張。

  3、活動材料:各種圖案、貼紙若干、剪刀等;幼兒可以自由選擇。

  4、環境創設:快樂的聖誕節。

  5、電子賀卡郵件若干:《聖誕賀卡》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知,引出課題。

  1、欣賞上電子賀卡郵件:《聖誕賀卡》

  2、幼兒感知賀卡的內容:封面、封底、賀卡的內容——禮物、祝福語等等。

  3、談話匯入:“明天就是快樂的聖誕節了,我們的教室也打扮得漂漂亮亮,還有小朋友繪畫的各種各樣的聖誕禮物!”那麼,你想怎樣和好朋友慶祝呢?

  4、幼兒自由講述。

  二、積極想象,大膽創作。

  1、鼓勵想象:“你想對好朋友說些什麼呢?請你在賀卡中表現出來!”

  2、教師出示範畫供幼兒欣賞。(重點:製作的賀卡有哪些主要步驟!如:賀卡的封面、封底、賀卡的內容——禮物、祝福語等等)

  3、幼兒製作聖誕賀卡,教師觀察指導。

  要求:1、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互相幫助,共同製作。(每人要製作一張)

  2、師有重點地指導,鼓勵幼兒合理地佈置畫面,完整的表現出賀卡的形式。啟發幼兒運用撕、剪、貼、畫、塗色、寫字等方法創造性地表現,製作聖誕賀卡。

  三、展示作品,分享快樂。

  幼兒互贈賀卡,並講述祝福的話!

  活動分析:

  今天的活動讓我第一次看見幼兒發自內心的熱情和喜悅,因為他們的禮物將是送給好朋友的!這讓他們更加珍惜和認真!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綜合材料運用方面的學習活動。本課的學習活動即運用廢紙杯為主要材料,“變廢為寶”,採用不同的方法,製作成各種可愛、有趣的動物形象,來提高學生的造型設計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目的:

  1、瞭解並充分利用紙杯造型和材料的.特點進行設計構思。

  2、能用剪下、貼上、描畫等方法,將紙杯製作成小動物形象。

  3、體驗設計製作的創意和樂趣,養成愛思考、愛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聯想、新增、添畫、裁剪的方法把紙杯變成小動物。

  教學難點:能夠大膽思考、改造紙杯,使得形象有趣、巧妙。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示範作品、紙杯、卡紙、手工紙、剪刀、膠棒、雙面膠、膠帶、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匯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想不想看啊。(用實物投影出示紙杯)大家看這是什麼啊?是一個紙杯,現在再看,它變成什麼了?變成一隻小老虎了。這個魔術好玩嗎?其實小老虎是變出來的嗎?不是,是由紙杯做成的,今天的課就和紙杯有關,紙杯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物品,但紙杯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後會被丟棄。在這節課上我們就變廢為寶,用紙杯變出各種小動物來。今天我們學習第20課,紙杯變變變。

  板書課題:紙杯變變變

  二、民主導學

  (一)、觀察感受 探究方法

  1、同學們,紙杯不光可以變成小老虎,還可以變成小企鵝,烏龜,梅花鹿等各種小動物。(課件出示)這些小手工好看嗎?下面請同學們認真欣賞這些作品,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個,並說一說為什麼喜歡。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為什麼紙杯能變出這麼多的小動物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這是因為它的造型非常有特點,我們把它橫的看、豎的看,正的看、反的看、、從底面看,看的方法不同,看到的形狀也不相同。另外,有的紙杯上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和圖案,所有的這些都會引發我們無限的聯想、創意和靈感。有了好的創意,再運用一些特殊的製作方法,這些普通的杯子就變成了人見人愛的小動物形象了。

  教師提問:你們想知道它們是怎麼做的嗎?

  2、出示任務一:自學探究,瞭解製作方法,總結制作步驟

  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自學書上內容,瞭解製作方法,並試著總結一下製作步驟,自學完畢以後和同學交流一下你的學習收穫,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向同桌提問學習。小組長要組織好組內成員的活動。

  小組自學。

  小組彙報學習成果。(教師板書:剪下、新增、裝飾、改造紙杯)

  教師:有什麼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問,由同學解答。

  教師總結:同學們透過看書自學,瞭解到了製作方法有三種,(課件出示三種製作方法) 簡單概括一下也就是剪下、新增、裝飾、改造紙杯的方法。在製作每個作品的時候,這些方法是可以綜合使用的。以小烏龜為例教師講解制作過程。

  3、師生共同總結制作步驟

  (1)、構思(2)、畫、 (3)、剪(4)、裝飾(板書)

  2、教師簡單示範幾種製作難點

  (1)解決小動物頭尾相對的問題

  (2)裝飾過程中注意材料的選擇,注意顏色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美觀。

  三、檢測導結

  (一)操作實踐 製作表現,

  出示任務二:運用貼上、裁剪等方法,把紙杯變成神態各異的小動物,並裝飾漂亮。 學習方式:1、與同桌先討論準備做什麼小動物,準備怎麼分工合作。

  2、兩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注意抓住動物的特徵。

  3、小組長組織組內成員活動,快速完成作品, 並做好上臺展示的準備。

  2、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生解決製作中碰到的困難。

  (二)作品展示 欣賞評價

  1、選出優秀作業上臺展示,依次介紹自己的作品名稱、構思、製作方法,怎麼分工合作的,請同學們提出一些評價和好的建議。

  2、學生上臺展示,介紹,其他同學評論,說一說哪件作品做的最巧妙,哪件作品你最喜歡,哪個小組表現的最好。為什麼?

  (三)欣賞拓展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了用紙杯製作小動物,其實紙杯不光可以做小動物,還可以做出其他好多有意思的造型呢(教師課件出示一些用紙杯做成的人物、小花、椅子等各種作品供學生欣賞),大家看,這些造型是不是非常的有創意呢。希望我們同學們也能善於動腦,動手,也能創造出各種有創意的作品來。

  板書設計:

  20.紙杯變變變

  製作步驟:1、構思

  2、畫

  3、剪貼

  4、裝飾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目 標:1.情感:體驗古詩作畫的樂趣。

  2.能力: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古詩中柳樹的美。

  3.知識:知道垂柳的枝條又細而長的。

  重 點: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突出古詩中柳樹的美。

  難 點:怎樣繪畫、剪、做出垂柳細長美麗的枝條、柳葉。

  準 備:A4紙、記號筆、水粉、橡皮泥、水彩筆、油畫棒、背景音樂《柳樹姑娘》等。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看一看

  1.春天裡發芽比較早的樹是什麼樹?

  2.我們學過一首讚美柳樹的古詩是什麼?

  3.古詩中說的是什麼樣的柳樹?(垂柳)

  4.淺釋古詩:古詩中怎樣讚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5.長長的柳枝像什麼?被風一吹怎麼樣了?(像S、像波浪線、像蛇等)

  6.幼兒欣賞被風吹動的柳樹的圖片。

  二、說一說

  1.古代的人用詩讚美柳樹,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麼方法展現美麗的柳樹。

  2.幼兒討論。(畫出來、剪出來、用橡皮泥捏出來等)

  3.欣賞柳樹圖片作品。

  三、做一做

  1.聽音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一畫、做一做。

  2.要求:柳枝要細長,下垂。安靜做、畫。

  3.添畫春天的景物。

  四、欣賞作品

  1.幼兒間相互欣賞作品。

  2.聽歌曲《春天在哪裡》到院子裡找春天,結束活動。

  課後反思:

  這節活動設計了四個環節來完成教學目標,其中第三個環節“做一做”體現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難點。第一個環節說一說柳樹,主要是利用讚美柳樹的古詩《詠柳》及欣賞柳樹圖片讓幼兒知道柳樹的外型特徵:柳枝的細長,柳葉的翠綠。利用引導語:你想你用什麼方法展現美麗的柳樹?激發拓展幼兒的思維、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引出四種形式:水彩筆繪畫、水粉畫、剪紙畫、泥工畫,透過欣賞四種不同形式的範畫,為幼兒在畫畫做做環節做好鋪墊。用語言引導添畫春天的景物,豐富了畫面內容。透過幼兒間欣賞作品,個別幼兒講述作品完成整個教學,在《春天在哪裡》的歌聲中帶幼兒到院子裡找春天,結束整個活動。

  整個活動幼兒自主、積極投入,興致很高。活動中發現,幼兒的剪紙畫(用卡紙先剪出樹幹,用皺紋紙搓出柳條,剪出柳葉)、泥工畫(分泥時沒能安柳條、柳葉的大小分)完成效果不好。說明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沒能真正瞭解幼兒的發展狀況。一節成功的活動不僅要有好的活動設計,備好課,還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經驗,才能水到渠成,達到良好的效果。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透過比較瞭解砂皮紙的特點,讓幼兒嘗試用粉筆在砂皮上作畫。

  2.培養幼兒在砂皮上作畫的興趣及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夜空圖,各種顏色的粉筆若干,人手一張大砂皮和一張小砂皮及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畫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想知道去哪裡嗎?先請小朋友把眼睛閉起來。(放一段音樂,老師出示夜空圖)請小朋友把眼睛睜開,瞧,我們到了哪裡?(夜晚的天空)

  二、引導幼兒瞭解砂皮畫的特點及作畫方法

  1.回憶夜晚天空的特點

  夜晚的天空有什麼?(教師隨幼兒所講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畫)那麼,今天我們就要來畫《神秘的夜空》。

  2.透過比較瞭解砂皮畫的特點

  今天畫紙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幼兒比較後交流:這種紙摸上去毛毛的)

  3.探討砂皮畫的繪畫方法

  用粉筆在砂皮紙上作畫和用蠟筆在大白紙上作畫有什麼不一樣?

  4.教師小結:砂皮紙的表面比較粗糙,粉筆又很容易折斷,所以,作畫時不要太用力。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交代要求

  2.幼兒作畫

  3.教師指導:鼓勵能力差和膽小的幼兒大膽作畫。

  四、講評作品,結束活動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習用白描的方法畫己明顯的五官特徵。

  2、透過活動,產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白紙、記號筆、鏡子。

  活動過程:

  (一)照照說說我自己。

  1、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照照自己的臉,和同伴說說自己的五官特徵,什麼地方像爸爸?什麼地方像媽媽?

  2、請1-2位幼兒在黑板上畫畫自己的五官。

  (二)教師講解演示。

  1、教師在黑板上歸納人的五官的基本特點,並簡單演示其中的一部分(長臉、圓臉;大眼睛、小眼睛;微笑、哈哈大笑等),這些都可以透過線條的變化來反映。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幼兒,提示幼兒要邊畫邊看看鏡子裡的自己。

  (三)佈置照相館的櫥窗。

  將幼兒的自畫像佈置在照相館的櫥窗上,欣賞。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繪畫活動、體驗參加繪畫活動帶來的樂趣。

  2、能用豐富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落葉時的情景。

  3、學習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不同的方法表現樹葉飄落時的姿態。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樹枝搖曳和樹葉飄落的情景的影片。

  2、油畫棒、水彩筆等多種繪畫工具。

  3、“正在落葉的樹”範畫。

  4、幼兒用書《正在落葉的樹》。

  【活動重難點】

  用豐富的色彩和彎曲的線條表現落葉時的情景。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談話匯入

  教師:現在這是什麼季節?在這美麗的秋天你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象?看到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你有什麼感覺?這些樹葉是怎樣從樹上飄落下來的?像什麼?樹葉落到了哪裡?地上變成什麼樣了?回答相應問題透過提問,激發小朋友對美術的熱愛。

  二、出示範畫,引導小朋友討論表現正在落葉的樹的方法,為繪畫創作做準備。

  1、引導小朋友討論表現正在落葉的樹的方法。

  教師:怎樣表現這些正在落葉的樹呢?需要畫些什麼?怎樣表現樹搖擺的樣子?怎樣表現樹葉從上而下飄落的樣子?除了空中有樹葉,還有什麼地方會有樹葉?怎樣表現一地的落葉?怎樣表現這些樹葉色彩的變化?塗色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表現正在落葉的樹。

  3、出示範畫,小朋友觀察範畫中的表現方法。

  4、教師小結:要表現樹葉飄落的情境,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來表現畫面,也可以用彎曲的線條表現樹的動感。

  (1)思考問題且回答問題

  (2)小朋友示範正在落葉的書通過出示範畫,討論應該如何表現正在落葉的樹,做好繪畫準備。

  三、小朋友們分組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發放材料,教師講述作畫要求。

  2、小朋友們作畫,教師指導。小朋友作畫透過作畫,鍛鍊孩子畫出正在落葉的樹的樣子。

  四、展示小朋友們作品,鼓勵小朋友們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大家來欣賞一下自己和同伴的作品,看看誰的畫面最能表現樹的搖曳和樹葉飄落時的動感。

  小朋友們欣賞畫作透過欣賞畫作,能夠吸取各自的優點,彌補不足。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透過一步步提問,幼兒回答問題,加深對這個活動的理解。同時透過這一步步的鋪墊,幼兒能對接下來的作畫有個準備,再加上相應的指導,幼兒能畫出令人滿意的畫作。

  小百科:落葉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秋天,大部分落葉植物、樹木開始落葉,葉子枯黃、捲曲,從樹上落下,隨風飄舞,也代表深秋後,冬天即將到來。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色彩與情緒表達之間的關係,學習用不同的色彩和圖形表達自己不同的心情。

  2、初步學習用左右手構建對稱圖案,發展協調能力。

  3、體驗左右手作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人手兩支水筆心形臉譜範例(高興、生氣、難受)心情卡

  蠟筆已學會《我的心情》歌曲相關磁帶音響

  活動過程:

  1、預熱階段

  (1)小朋友,還記得《我的心情》這首歌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唱一唱。

  (2)歌曲裡的小朋友擁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你的心情怎麼樣?

  (3)你們有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什麼時候你覺得心情不好?

  (4)怎樣知道別人的心情?

  2、圖形刺激

  (1)出示心情臉譜,幼兒欣賞,並猜一猜是什麼心情?

  (2)感知顏色與情緒表達之間的關係。

  討論什麼顏色代表什麼心情,為什麼?

  (3)學習使用左右手構建心形圖案

  兒歌提示:一張紙,對邊折,沿著中心線,

  先畫一雙大眼睛,再畫一隻小鼻子,

  最後畫上小嘴巴,心情臉譜畫好了。

  3、創作表現

  (1)鼓勵幼兒用左右手大膽表現,圖形畫大

  (2)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3)線條加密注意五官位置。

  (4)播放背景音樂《我的心情》。

  4、作品賞評

  (1)一起欣賞幼兒作品,猜一猜同伴今天的心情怎麼樣?

  (2)互相分享使用左右手畫畫的感覺。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的世界真的很單純,他們每天都是很開心的,在製作心情臉譜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