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5篇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欣賞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喜歡畫、願意的畫的活動興趣。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畫小貓的不同動態,表現出小貓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範畫-小貓,塗色-小貓

  2、每人一套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教師: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小貓愛遊戲,輕輕走到外面去......

  小貓會去幹什麼?

  二、展開

  1、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展幼兒的想象力。

  2、請幼兒學一學小貓的淘氣動作及表情。

  提問:小貓淘氣的時候會作出什麼樣的動作?又有哪些可愛的表情?

  3、教師示範小貓的不同動態畫法,出示範畫,交待主題。

  (1)示範小貓的不同動態畫法:固定小貓的頭部位置,根據小貓的不同姿態添畫出前爪、後腿和尾巴。

  (2)出示範畫,交待主題。

  引導語:小朋友們你們看,小貓小貓很快樂,來到了開滿鮮花的草地上,跳起了快樂的舞蹈。

  今天我們就來畫畫快樂的小貓。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豐富幼兒對小貓的表情經驗:眯眼睛、吐舌頭、翹鬍鬚等。

  (2)毛線球可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直接添畫。

  三、結束

  1、請幼兒介紹自己畫得小貓都在幹什麼?

  說說它為什麼快樂?

  2、組織幼兒收拾自己的畫具,檢查自己周邊的衛生情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欣賞雕塑作品,初步感受雕塑作品的美和表達的基本內容。

  2.透過角色扮演遊戲,加深對家人間親密情感的理解。

  3.享受集體遊戲的快樂。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我的家》幼兒用書第24頁。

  2.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4頁,引導幼兒欣賞英國著名雕塑家亨利

  摩爾的作品《家庭》。

  2.向幼兒提問:

  你在圖中看見了什麼?(自由回答。)

  雕塑中共有幾個人?(3個人。)

  雕塑中的人是什麼關係?(一家人。)

  猜猜他們在做什麼?(自由回答。)

  你知道這個作品是用什麼材料創作的嗎?(青銅。)

  3.請3位幼兒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動作。

  4.幼兒3人一組,進行“抱一抱”遊戲。老師播放音樂,幼兒隨著音樂走動,當音樂停止時,每組幼兒扮演家人擁抱。

  5.活動完成後,請幼兒分享感受。

  活動評價

  學習欣賞雕塑品。

  樂於參與集體遊戲。

  活動建議

  老師可以帶幼兒去欣賞不同的雕塑品,培養他們對雕塑等藝術作品的初步理解和審美能力。

  活動反思

  《綱要》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的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樂趣。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激發幼兒的藝術情趣,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藝術表達,體驗藝術創造活動帶來的快樂。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3

  【活動設計】

  布老虎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布制玩具。教材《布老虎》是中班主題《我喜歡的動物》背景下的一個活動。做為一個手工作品的欣賞,我感到可著重引導幼兒對形象、做工、色彩選擇以及所表達的意思進行欣賞。基於這樣一種理解,考慮到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在活動設計中以欣賞布老虎的造型、色彩、圖案之美作為本次活動的核心。在欣賞教學中如何挖掘幼兒的想象力方面,則試圖實踐運用米羅可兒的教育理念,讓幼兒在理解民間手工作品的基礎上,以借形想象引導幼兒進行相關的思考、設計與創作。

  【活動目標】

  1、欣賞布老虎造型、色彩、圖案之美,感受中國民間玩具藝術的魅力。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嘗試參與創作,感受樂趣。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布老虎實物若干,PPT幼兒操作材料:布小魚布蝴蝶拼貼圖形花片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神秘禮物”,讓幼兒猜猜,並開啟看看,說說。

  2、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是用什麼材料?會有什麼用處?

  介紹與小結:布老虎是中國特有的,是古時候小朋友的玩具。在古時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護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觀看PPT和實物,交流、討論、欣賞布老虎誇張的造型、色彩與圖案。

  1、PPT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

  師:老師這裡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什麼顏色的布老虎?

  (1)提問:有沒有發現顏色的秘密?什麼顏色最多?還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你覺得怎樣?

  (2)小結:布老虎身上紅色、黃色最多,顏色是一塊一塊的,而且很鮮豔。

  2、PPT從造型角度欣賞布老虎。

  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布老虎獨特的秘密,那布老虎頭上會有什麼秘密呢?

  (1)布老虎圖片和老虎圖片對比觀察。

  (2)提問:布老虎和老虎的頭一樣嗎哪裡不一樣?眼睛怎樣?嘴巴怎樣?

  (3)小結:布老虎的頭上,眼睛特別大,嘴巴特別大,特別的誇張。

  (4)提問:你覺得這樣的布老虎怎樣?

  (5)一起學學可愛、神氣、生氣勃勃、威武勇猛的布老虎(2只老虎音樂2遍)

  3、PPT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

  (1)提問:布老虎頭上兩邊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有圖形、花草、動物等,頭頂上有一個“王”字,(山中之王,林中之王)

  (操作PPT)如果從頭上中間分開,“王”字一半在左邊,一半在右邊,圖案這邊一個或半個,那邊一個或半個,兩邊是相同的,說明什麼?說明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

  (3)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那身體兩邊是怎樣的?

  (4)請小朋友找找、看看布老虎身體兩邊有沒有相同的圖案。

  (5)小結:身體兩邊裝飾的圖案也是對稱的。

  4、討論:你覺得布老虎美嗎?美在哪裡?你喜歡布老虎嗎?

  5、總結:布老虎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寶貝,誇張可愛的樣子、鮮豔的顏色,特別是用兩邊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布老虎,讓大家越看越美。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要好好的保留並傳下去。

  三、延伸拓展,體驗創作。

  1、提問: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象布老虎一樣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

  (蝴蝶風箏衣服褲子鍋碗勺子盆子手帕桌布)師:運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端莊、漂亮,讓人們看了舒服,讓我們生活變的更美。

  2、操作活動:請你設計一個布玩具,用對稱的方法,自己喜歡的的顏色、圖案裝飾。

  第一小組:用對稱的方法剪貼、裝飾布小魚。

  第二小組:用對稱的方法塗畫裝飾布蝴蝶。

  3、曬曬我的布玩具寶貝。

  幼兒作品點評與欣賞。

  【活動反思】

  瑞吉歐有一條著名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牆!”老師就是孩子活動中的夥伴、支持者和參與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透過製作的布老虎PPT、收集的布老虎實物幫孩子搭了一架小梯子,讓孩子的眼睛自然而然地越過圍牆,看到了古老久遠的中國民間藝術。

  在欣賞布老虎中,透過整體欣賞,幫助幼兒認識了布老虎;分層欣賞: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造型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逐漸讓幼兒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其中的自主探索發現、說說唱唱學學,讓幼兒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緒、情感和個性。

  在最後的創作體驗環節中,我以米羅可兒借形想象理念為引導,讓幼兒進行相關的思考、設計與創作,即平面布蝴蝶與立體布小魚的創意活動,將一個載體(布老虎)轉換成另一個載體(布蝴蝶、布小魚),鼓勵幼兒即興聯想和思考,使他們在無形中養成敢於創新、勇於衝破思維定勢的良好習慣,獲得快樂和成功的經驗,有助於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在嘗試創作中中施展藝術天分,自由揮灑創意想象。

  附資料

  布老虎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布制玩具。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期間,民間盛行給兒童做布老虎,因為在中國人心裡,老虎是驅邪避災、平安吉祥的象徵。布老虎種類繁多,有單頭虎、雙頭虎、四頭虎、子母虎、枕頭虎、套虎等。布老虎以頭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來突出老虎勇猛的神態,虎頭及五官顯示出天真和稚氣,透露出兒童一樣可愛的憨態。布老虎的色彩斑斕熱烈,色度極為飽和,對比強烈。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梳子刷畫,能刷出自己喜歡的畫並說出所刷的內容。

  2、體驗用不同繪畫工具繪畫的樂趣。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4、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四幅範畫:第一幅畫:由藍顏料自上而下刷的一幅畫。第二幅畫:由綠顏料和黃顏料刷一棵樹。第三幅畫:由黃顏料轉圈刷成的半圓形。第四幅畫:由大紅色刷成的一個圓圈。

  2、紅、黃、藍、綠四種顏料,小勺子,抹布,梳子,畫紙,每組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激發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漂亮的畫,小朋友們看看,這些畫像什麼呢?

  2、你們知道這些畫是怎麼畫出來的嗎,用什麼畫的?

  3、提示:看看這一條條的線是用什麼工具可以畫出來的。老師告訴你們這些線是用梳子刷出來的,很神奇吧!

  4、那麼梳子是怎麼畫畫的呢?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二、示範講解:

  1、我想畫《藍天》,先用小勺子舀上藍顏料倒在紙上,再用梳子有齒的一面橫著刷,就會出現一條條的線,我還想在藍天的下面畫一顆大樹,同樣先倒上黃色的顏料豎著刷,然後倒上綠顏料用梳子斜著刷幾下。小朋友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刷出不同的樹、草地、小花等。

  2、教師小結:老師用梳子橫著刷出了藍天,豎著刷出了草地,斜著刷出了大樹、小花,小朋友你想刷幅什麼畫呢?

  三、幼兒動手刷畫:

  1、幼兒認識刷畫用具:顏料盤、梳子、小勺子、白紙、抹布並瞭解其使用方法。

  2、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刷畫內容,有代表性地提問幼兒說說自己想要刷一幅什麼畫。

  3、操作要求:①倒好顏料後,要用梳子來回重複刷幾次。②一把顏色的梳子用完後放回原位。

  4、教師隨時找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講解,達到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

  四、教師講評:

  將幼兒作品貼到展板上,邊貼邊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內容,教師再次組織幼兒欣賞。

  1、教師引導幼兒找出顏色搭配的漂亮的畫,給以鼓勵。

  2、教師引導幼兒找出畫面安排得當的作品,給以表揚。

  3、教師引導幼兒找出想象力豐富的作品,給以講解。

  結束活動:今天小朋友們用梳子刷出了許多很漂亮的畫,以後我們繼續觀察,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畫出更漂亮的畫。

  課後反思

  我是根據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的這節課,主要是想促進幼兒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同時讓幼兒學習用梳子刷畫,體驗用不同繪畫工具繪畫的樂趣。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問題主要出在我的身上。

  總結如下:

  1、範畫的指向太過明確,導致幼兒盲目的跟從教師的做畫方式,限制了個別幼兒發展個性化的創造。

  2、對不同畫的評價不夠全面,這好象是我一貫犯的老毛病,叫做知錯不改。鼓勵幼兒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適合錫箔紙畫的方法。

  3、結束活動這一環節比較倉促,感覺沒有上次雪花的結束環節好。

  小百科:好梳子應該是梳齒排列均勻、整齊,間隔寬窄合適,不疏不密梳齒的.尖端要鈍圓,不可過於尖銳。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5

  目標:

  1、稻杆吹畫,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合理構圖的能力,發揮創造力、想象力。

  2、培養幼兒耐心、細緻的作業態度和良好的衛生習慣。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

  (一)欣賞吹畫作品,匯入活動內容

  1、出示吹畫作品,並提問:這張畫是怎樣畫成的?

  2、師:這幅畫是利用稻杆吹出來的,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二)幼兒動手操作,探索作畫奧秘。

  1、請幼兒在操作間利用稻杆吹畫,探索作畫的方法與技巧。

  2、教師巡迴指導,積極誘導幼兒發現多種作畫方法,要求保持衛生。

  (三)集中講述:教師講解作畫技巧。

  1、請幼兒展示作品,並說明吹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吹出來?

  2、教師小結作畫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水粉顏色滴在紙上,然後用稻杆對準顏料(不可以貼得太近)可以向一個方向吹,也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吹,吹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和效果。

  (四)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創造與想象,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五)吹畫後,引導幼兒可用手指點畫部分內容,使畫面更豐富(如吹出的樹枝可點畫梅花,樹葉)

  (六)利用實物展示儀、幼兒作品,互相欣賞,互相評價,請小朋友講講自己的畫,自己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總體上來說是算成功的,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吹畫的樂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動。其實社會在不斷創新,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也應該不斷的創新。讓小朋友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次的吹畫活動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同時我們在這個活動總也吸取了很多經驗。這次活動有很大的創新,突破了我們以前所開展的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細節上的東西沒有考慮周全。

  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多準備幾種顏料。應該多給小朋友們自己發揮的空間,也就不侷限於畫一種東西。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畫好之後,談談自己畫的是什麼。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幾位領導在,他們一直認為這次活動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不過在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圍。我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後,以後開展類似的活動就會更有經驗一些。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二方連續圖案的對稱美和節奏美的感受和表現能力。

  2、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製作二方連續圖案。

  3、讓幼兒嘗試用鮮豔的色彩搭配裝飾。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範畫、畫紙、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飾有花邊的盤子、帽子及花邊圖案範例,引導幼兒欣賞。

  1、教師:這裡有許多盤子、帽子,好看嗎?誰來說說你喜歡它們的什麼地方?它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花紋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這些花紋色彩怎樣?是怎樣排列的?

  2、教師小結:這些花邊由點、線、簡單的幾何圖形以及小花、小草等花紋組成,它們排列很有規律,間隔開的各種花紋是一樣的,形狀大小、顏色都是一樣的。兩種花紋向兩個方向一個隔一個地排列下去,就會變成花邊,這種花邊也叫二方連續圖案。

  二、教師操作活動花邊圖案進行講解演示。

  1、出示範畫,老師講解示範。教師用兩種活動的單獨花紋為一個單位,向左右兩個方向排列成一條花邊。提示幼兒注意花紋排列的規則。

  2、請小朋友說說你想設計怎樣的花邊?

  三、幼兒設計花邊,教師巡迴指導。

  幼兒在紙上設計花邊,鼓勵幼兒自由選用花紋,大膽使用鮮豔的顏色。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尋找規律,掌握二方連續圖案。

  四、欣賞和評價幼兒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圖案中花紋的顏色和對稱美。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感受米羅畫中點和線的不同組合。

  2.遷移欣賞經驗,嘗試運用不同的點和線進行想象作畫。

  3.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一)材料投放:水粉紙、水粉筆、水粉顏料(紅、黃、藍、綠、黑、白、)、抹布、洗筆筒、罩衣、音樂《星空》。

  資源利用:請家長夜晚與幼兒共同觀看夜空星星或相關節目。

  材料配套:數字資源《米羅的點線世界》,親子手冊《米羅的點線世界》。

  【活動過程】

  一、播放數字資源《米羅的點線世界》,引導幼兒對畫面的整體感覺。

  (一)引導語:看看這兩幅畫,你找到了什麼?像什麼?還像什麼?

  二、引導幼兒找出畫面中的點和線,並觀察兩者的不同及聯絡。

  (一)引導語:這麼多的點點有什麼不一樣呢?哪裡的點點大?哪裡的點點小?哪裡的點點是靠在一起的?你覺得這些點點在一起像什麼?

  (二)引導語:除了點點還有什麼?線條在哪裡?是彎彎的,還是直直的?是粗粗的,還是細細的?它們和點點在一起像在告訴我們什麼?

  三、播放音樂《星空》,幼兒自由作畫,幼師觀察指導。

  引導語:你想畫什麼樣的點點和線條呢?你的點點和線條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故事?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師幼共同收集圓形和線狀的廢舊材料,如:瓶蓋、廢舊雙面膠的芯、小圈、毛根等,投入美工區,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點和線進行組合創作。

  家園共育:請家長利用親子手冊《米羅的點線世界》資料,與幼兒一起欣賞作品,並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活動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照片寫生課,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們進行了很多課前的準備,例如:第一、看教學影片對課的重點難點進行了教研與研究,並對教學難點進行了老師先示範,親手作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例如畫面的把握,水粉的調製上都做了很好的總結,然後進行了課程的操作。第二、收集水上運動圖片,豐富的圖片是展現孩子們對寫生視野最開闊的途徑,我們為了課程的完美與實際相結合,我們借鑑了,薛老師的影片教學,進行了豐富圖片的蒐集,不單單是水上運動專案,還有更多運動專案,供孩子們參考。

  透過我們對米羅可兒的重視與我們對米羅可兒的喜愛,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就有令人滿意的成果。

  本節課,我們進行了分組圖片寫生,我們抓住教學重點,畫大、畫滿、動作不單一,水上運動,動態表現突出的特點,來引導孩子們進行了分組指導作畫。在水粉的色彩搭配上,我們也做了一些準備。

  作品評析:

  1、孩子作品大氣、飽滿,動態表現完美。

  2、孩子們能夠大膽作畫,透過他們作品的展現,孩子們自信心有了很好的提高。

  3、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以基本完成我們這一節課所設定的目標。

  感覺不足之處:

  透過課程的結束與作品的呈現,我也發現了幾點不足之處:

  1、發現孩子作品色彩太單一。

  2、在浪花的展現上沒有達到“躲”的理想效果。

  3、我只為了動態與畫面的飽滿度卻忽略了臉部表情的展現,但是總體還是感覺達到了我們所預想的作品呈現。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所積累的教學經驗是與米羅可兒的教學模式與有力的引導是分不開的,看到孩子們優秀的作品,看到孩子們自信的微笑,在對自己的教學有了一個很好的總結與反思之後,我們深刻的感受到:米羅可兒所給予我們教師工作者與孩子們更多的是在享受作畫中樂趣的同時,也強烈的收穫了完美作品的呈現所帶給我們的濃厚成就感~~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孔雀的基本特徵,利用貝殼、彩色紙等製作、裝飾貝殼孔雀。

  2、嘗試自己製作貝殼孔雀,體驗裝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經制作好的“貝殼孔雀”範例,貝殼若干、卡紙、自粘紙、蠟筆、勾線筆等。

  2、孔雀圖片一張。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班裡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看他是誰呀?(出示孔雀圖片)

  你覺得孔雀漂亮嗎?哪裡漂亮呢?(幼兒回答)

  2、師:今天這隻孔雀呀帶來了一樣東西(出示貝殼),他想用貝殼把自己的樣子製作出來,做成一隻“貝殼孔雀”。

  師:在做之前呢,我們來看看孔雀和這個貝殼有什麼地方比較像呢?(引導幼兒說出貝殼圓圓的部分和孔雀開屏時的羽毛很像。)

  二、出示、觀察範例,推想製作方法。

  教師出示“貝殼孔雀”,提問:

  1、我這裡就有一隻做好的“貝殼孔雀”,你們看這個孔雀是用什麼材料做的?(貝殼、卡紙、自粘紙、剪刀、蠟筆、勾線筆等)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原來呀,我們的貝殼孔雀是用一個貝殼做成孔雀的羽毛,用自粘紙做成孔雀的身體,最後用勾線筆和蠟筆把孔雀的羽毛做的更大更漂亮的。

  三、示範講解。

  教師示範:

  1、貼上貝殼:首先把粘在備課後面的泡沫膠撕掉,將貝殼貼在卡紙的中間。

  2、身體:在準備好的自粘紙上畫出孔雀的的孔雀身體然後剪下來,貼上在貝殼的上面。

  3、裝飾孔雀羽毛:貝殼上的部分用剩下的彩色紙進行裝飾,再用勾線筆和蠟筆把孔雀的羽毛畫的更多更大更漂亮一點。

  4、整體裝飾:把整幅畫用蠟筆和勾線筆進行裝飾。

  四、幼兒製作,老師巡迴指導。(音樂)

  提出要求:製作的時候注意安全使用剪刀;製作完成後要把桌子收拾乾淨,材料放回原地;將孔雀的外形特徵製作出來,並進行添畫。

  五、展示幼兒作品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9

  設計意圖:

  剪紙故事《老鼠嫁女》中老鼠是幼兒熟悉的小動物,而老鼠嫁女故事生動有趣,畫面感強,幼兒感興趣,講述了老鼠女兒尋親出嫁的故事,《老鼠嫁女》故事中的插圖有別於常見的繪畫插圖,而是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剪紙插圖,對於幼兒來說是新穎的,在欣賞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剪紙文化之美。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剪紙圖案可以代表某個事物。

  2.能初步瞭解剪紙文化的特點。

  3.感受中國傳統剪紙文化美,對剪紙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幼兒有剪窗花等基本線條的經驗

  ②幼兒聽過《老鼠嫁女》故事,對故事情節有一定了解。

  2.《老鼠嫁女》課件;剪紙材料人手一份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透過故事瞭解剪紙藝術的特點。

  2.活動難點:能透過故事瞭解其中蘊含的剪紙文化美。

  四、活動過程

  1.猜謎匯入,激起興趣。“小東西智商高,從小會打洞,白天藏在窩,夜間來活動。”(老鼠)

  2.觀看課件,瞭解故事內容。

  ①觀看影片,設下懸念,引出故事。

  師:“我們透過影片來看一看這隻漂亮老鼠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老鼠有什麼區別?”“是利用剪刀和紙用手剪成的老鼠。”

  師:“是的,這是一隻用剪紙剪出來的老鼠,她是一隻老鼠女兒,今天楊老師給你們帶來的是關於老鼠嫁女兒的故事,你們想知道這隻剪紙剪出來的老鼠女兒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嗎?”

  ②A.教師引導幼兒帶著問題觀看課件,初步瞭解故事。

  師:“故事裡發生了什麼事情?故事中的插圖和我們平時看的插圖有什麼不一樣?”

  B.梳理故事內容,瞭解故事發展情節。

  師:“故事裡面的插圖不像我們平時看到的卡通畫,而是全部插圖都是用剪紙出來的。”

  3.總結故事中蘊含的剪紙藝術特點。

  “我們知道老鼠嫁女的故事裡的插圖都是用剪紙剪出來的,那你們想一想插圖中的剪紙有什麼特點?”

  “剪紙—中國傳統文化,單色剪紙,形象、生動、誇張、富有童趣,單個剪紙可以組合成插圖,編成故事,受大家歡迎和喜愛”

  五、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看了剪紙故事《老鼠嫁女》,瞭解了剪紙的特點,知道剪紙可以表示某一事物,是不是很有趣呢?今年是鼠年,我們一起動手試試剪一隻吉祥鼠,把祝福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吧!

  六、活動延伸

  幼兒嘗試動手操作,剪紙《鼠》。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展開豐富的想象,並嘗試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夢。

  2.初步感受不同顏色的夢所帶來的意境美,並嘗試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夢境。

  3.體驗美術欣賞活動的樂趣,能積極投入美術欣賞活動。

  活動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ppt;輕音樂;繪畫工具:畫紙、蠟筆、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ppt播放作品集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幅油畫,想不想看?

  2.師:這些畫漂亮嗎?那大家知不知道這些畫是誰畫的?(畢加索爺爺)

  3.師:畫中的這位爺爺就是畢加索爺爺(簡單介紹畢加索)

  二、師幼共同欣賞畢加索的作品《夢》

  師: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小眼睛看看畢加索爺爺畫的特別有名的作品。爺爺畫了什麼?畫了一個什麼人?她在做什麼?從哪兒看出來?(出示作品《夢》,引導幼兒欣賞名畫)

  師:猜猜阿姨在做什麼美夢呢?

  小結:畢加索爺爺畫的是一位漂亮的阿姨靠在紅紅的,軟軟的沙發上,睡的很香很香,做著甜甜的夢。

  三、幼兒猜想阿姨的夢

  (一)ppt出示圖片藍色的夢,幼兒猜想。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阿姨藍藍的夢裡有什麼呢?感覺怎麼樣?(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

  小結:藍藍的夢裡有藍藍的蝴蝶結,有藍藍的寶石,有藍藍的天空,還有藍藍的海底世界等等。這個夢給我們清純,溫暖的感覺,特別的甜美。

  (二)幼兒猜想,出示圖片綠色的夢

  1.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阿姨還有可能會做什麼顏色的夢呢?

  2.師:大家來猜一猜綠綠的夢中會有什麼呢?

  小結:綠綠的夢裡有綠綠的大草原,有綠綠的公主裙,有綠綠的皇冠等等,有綠綠的青蘋果,這個夢很清新很舒服。

  (三)ppt出示圖片黃色的夢,幼兒猜測想象

  師:剛才有個小朋友猜阿姨做了黃黃的夢,是誰呢?請你舉起小手。你說說黃黃的夢裡有什麼呢?黃黃的夢中除了有......還會有什麼呢?這個夢讓你感覺怎麼樣?

  小結:黃黃的夢裡有黃黃的麥田,有美麗的向日葵,有金黃的桔子,還有黃黃的.....這個夢很優美、很喜慶。

  (四)透過賞析:體驗夢帶來的意境美,並講述自己的夢

  1.師:這麼多五顏六色的夢,真美!讓我們也一起來做美夢吧!(播放輕音樂)

  2.師:小朋友剛才我們都做了甜甜的夢,你夢到了什麼樣的夢呢?

  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太棒了,有甜甜的,粉色的糖果城堡夢;有藍藍的,一望無邊的天空夢;有紫色的,浪漫的蝴蝶小屋夢,有紅紅的,穿紅色公主裙的夢小朋友的夢太神奇,太美了!

  四、延伸活動,幼兒作畫

  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做了那麼多既神奇又美麗的夢,那我們把神奇的五顏六色的夢畫下來,永遠留在我們教室裡吧。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1

  【活動目標】

  1、瞭解大魚的外形特徵,用流暢的線條和簡單的圖案大膽的裝飾。

  2、有序的在魚頭、身體、魚鰭、魚尾巴上進行裝飾。

  3、喜歡黑白線描畫,能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畫好的大魚操作紙,黑色記號筆粗細各一枝人手一份。裝飾畫範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採用看圖猜謎的形式,引出主題。

  先出示一條大魚的輪廓,用紙把他蓋住。依次出現大魚的尾巴: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呢?大家來猜一猜。(扇子、小鳥的尾巴,魚的尾巴)

  師:好,老師在給你們看看它的身體,你們猜猜看,這到底是什麼?(這是魚的身體、這是三角形)

  師:下面我們再看看它的頭,猜猜看他是什麼?(有點像小鳥的頭、是魚的頭)

  師:那到底是什麼呢?老師把大魚的外輪廓全部呈現出來,原來是什麼呀?(一條大魚)。呀,小朋友都猜對了,真聰明。大家看一看,這條大魚今天沒穿衣服,它想請我們中(2)班的小朋友來幫它穿一件衣服。不過大魚說,它今天要穿的衣服必須是黑白色,而且要用不同的線條,圖案來裝飾它,這樣大魚才會開心滿意。你想讓大魚開心嗎?(想)那你就要給它做一件漂亮的黑白衣服。現在老師也給大魚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你們看,老師給它做的衣服上有什麼線條,有什麼圖案呢?(有直線、有波浪線、有牙齒線、有花形,有太陽形、有三角形、有半圓形等等)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今天我們大家也要用這些線條這些圖案來給大魚穿衣服。

  二、提出裝飾的要求。

  師:今天我們在裝飾時要注意,給大魚穿衣服時要細心,畫線時不要超過邊框。有的圖案還可把它塗滿,還可用粗細不同的筆進行裝飾。大魚衣服穿好了,我們還可給它用油畫棒添上水草、泡泡、波浪等。

  三、幼兒進行裝飾大魚的創作活動。

  老師給每位幼兒都準備了一條沒穿衣服的大魚,現在就請小朋友去幫它們穿上衣服好嗎?(好)

  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要給與適當的引導。對繪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就給與適當的幫助,提醒他可畫一些簡單的圖案。

  四、展示並評價幼兒的作品。

  把幼兒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讓幼兒欣賞,並說出這些畫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還需改進。對於他們好的地方,我們要學習,讓我們畫出更美麗的大魚。

  活動反思:

  當幼兒將作品全部組合起來,使美人魚穿上五彩奪目的新裝時,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高潮,體驗到了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順利實現了教育目標。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2

  活動名稱:美術欣賞《向日葵》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欣賞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習慣,初步從自我審美的角度進行評價。

  3、引導幼兒欣賞著名靜物畫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並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課件、向日葵的掛圖、小幅向日葵圖畫若干、關於梵高的其他資料等

  活動過程:

  1、簡單提問、直接進入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麼啊?向日葵生長在什麼地方?它為什麼叫向日葵呢?

  2、重點不同的欣賞向日葵的其他作品

  欣賞完真實的向日葵,那我們起來看看畫中的向日葵吧。(1)這幅畫和我們平常畫的畫有什麼不同?主要讓幼兒知道油畫的一些簡單知識和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兩支向日葵》(2)知道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四支向日葵》(3)向日葵是在哪裡的?所以畫名就叫做《花瓶中的五支向日葵》(4)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支向日葵啊?那給你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花瓶中的十二支向日葵》

  3、欣賞《花瓶中的十四支向日葵》

  (1)優美音樂、充分欣賞。讓幼兒在優美音樂的烘托在自由欣賞作品。

  (2)逐步提問,深入欣賞

  這些都是一個畫家畫的向日葵,他特別喜歡這種植物。我們今天重點欣賞這一幅作品。

  提問:你感覺這幅畫怎麼樣啊?讓幼兒自由說出感想。

  提問:畫面上有幾支向日葵?這些向日葵是在哪裡的?花瓶、桌布分別是什麼顏色的?(金黃色最能代表向日葵,同時也是畫家最鍾愛的顏色)每一支向日葵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它們都有什麼樣子的?(畫家的線條有力,向日葵姿態優美)大的向日葵和小的向日葵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還有低著頭的向日葵?為什麼畫家不畫成一個樣子的呢?向日葵象徵了些什麼?畫家畫這幅向日葵要告訴我們什麼?

  4、請幼兒欣賞小圖片,相互交流。“你喜歡這幅畫嗎?它哪裡畫的好?為什麼好?”

  5、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分別表示。“你看了這幅畫,心裡有什麼感受?”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6、介紹畫家的有關背景

  背景:荷蘭人,但生活在法國。享年37歲。在34的時候去向日葵情有獨鍾,繪畫向日葵十餘多幅,畫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死後才被別人認可和接受的,直到現在都影響是世人。

  家庭:出生牧師家庭、窮困;父親善良、樂於幫助窮人,有兄弟姐妹好幾個。

  性格:善良、勤奮、喜歡幫助別人、孤僻。

  提問:畫家梵高是一個怎樣的人? 你喜歡他嗎?喜歡他的哪些地方?

  7、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了有關梵高的其他有關資料,以展覽的形式出現。讓幼兒更加生入的對畫家進行全面的瞭解。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3

  活動形式:

  集體。

  預定目標:

  1、喜歡看米羅的抽象線條畫,能積極參與討論和繪畫活動。

  2、嘗試用點和線組合,繪畫表現熟悉的簡單食物輪廓。

  3、能大膽發揮想象,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嘗試將觀察物件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教育資源:

  1、經驗準備:

  對直線、簡單螺旋線的繪畫方法掌握。

  2、材料準備:

  幼兒用書;黑色粗淺筆預定形式:

  1、教師用手勢"講述"語言,集中幼兒注意力,觀察運動的線條,匯入活動。

  玩法:

  (1)太陽昇起來了——右手握拳頭,左手五指張開放在右手拳頭後面,右下至上移動。

  (2)小鳥飛起來了——雙手大拇指互相鉤著,其餘手指前後移動,表現鳥飛動作。

  (3)小河的水在流淌——雙手自胸前做波浪式向兩側移動。

  (4)我回家了——右手食指和中指立起來,交替向前移動,模仿人的腿走路動作。

  教師啟發幼兒大膽想象猜測,最後教師把四個手勢連起來表演,連貫講述,激發幼兒興趣。

  2、翻開幼兒用書,欣賞米羅的名畫。

  (1)教師:剛才老師表演的手勢中,有哪些線條?(放射的短線、曲線)其實,早在很多年前,有一位外國的米羅爺爺,就用小朋友最喜歡的簡單線條,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觀察米羅的兩幅不同風格的線條抽象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提問:

  這裡有兩幅米羅爺爺的畫,你喜歡哪一幅?

  你發現米羅爺爺畫出了哪些有趣的線條?這些線條,你感覺像什麼?

  你能大膽講一講這幅畫的意思嗎?

  3、幼兒模仿米羅作品,嘗試用點和線組合繪畫。

  (1)發放繪畫工具,讓幼兒模仿米羅的線條表現,用簡單線條表現出小河流水和小鳥造型。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作畫,對於能力弱的幼兒,可事先在紙上繪畫出石頭、鳥的頭部,讓幼兒續畫完成。

  4、幼兒與同伴互相交流欣賞,結束活動。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4

  一、活動內容:

  中班美術欣賞活動: 《 中國戲劇臉譜 》

  設計思路:

  幼兒園的美術欣賞,是為了引導幼兒學會體驗美術作品的形式美和內容美,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藝術,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內涵非常豐富。然而幼兒對京劇接觸很少,充滿了神秘感。所以,在這次活動中,我特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物件,旨在讓幼兒瞭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我國傳統的戲劇臉譜,感受戲劇臉譜的色彩、圖案的美。

  2.體驗自己動手繪畫臉譜的樂趣,萌發熱愛祖國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以及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重點與難點:

  引導幼兒欣賞臉譜中的色彩,圖案和造型,著重引導幼兒注意圖案中對稱花紋的表現,造型中角色表情的表現。

  四、活動準備

  1.京劇《五臺山》VCD。

  2.臉譜作品6-8幅,(面具),無顏色臉譜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欣賞京劇,引出臉譜。

  1、師:走,看電視去~! ( 教室裡正在播放京劇《五臺山》。幼兒跟著老師自由進入教室,安靜坐下看電視) 2、幼兒欣賞京劇結束以後,教師提問: (1)、你們知道你們剛剛看到的這是什麼節目嗎?(京劇) (2)、你們喜歡京劇嗎?(喜歡) 教師小結:京劇是我們中國的國粹,不但中國人喜歡,連外國人都在學我們的京劇呢! 3、小朋友們剛剛在看京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那些演員的臉?出示圖片,是不是跟老師現在拿的是一樣的?(是)這個呀叫臉譜。………

  (二)、引導幼兒欣賞臉譜的色彩和表情

  (1)、小朋友看到這些臉譜的第一感覺是怎麼樣的?(漂亮,顏色鮮豔,五顏六色的……)

  (2)、師:臉譜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畫家還把它做成藝術品掛在家裡以供欣賞。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想和小朋友們一同欣賞。

  (3)、師:你們根據它的顏色給臉譜取個名字吧!(師逐一出示黑臉、白臉、紅臉、藍臉)

  (4)、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臉譜除了顏色不同,還有沒有別的不同的地方了。(表情)

  (5)、你們知道不同顏色和不同表情的臉譜,代表了什麼不同型別的人嗎? 教師小結: “臉譜”是中國傳統戲劇裡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五顏六色的臉譜品代表了不同的角色。 紅色 一般是指:忠勇俠義,多為正面角色。 黑色 一般是指:直爽剛毅,勇猛而智慧。 金色 一般是指:神仙高人。 藍色 剛強陰險。

  (三)、引導幼兒欣賞臉譜的圖案

  (1)、 師:我們來找一找臉譜與我們的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

  (2) 師: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臉上的塊面是如何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教師小結:臉譜圖案非常豐富,大體上分為額頭圖,眉型圖,眼眶圖,鼻窩圖,嘴叉圖,嘴下圖。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但都很有規律。(如: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

  六、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

  提示: 1 、顏色要有深有淺。

  2 、注意要對稱。

中班美術欣賞教案1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凡高、米羅、修拉、畢加索、蒙德里安5位畫家的不同風格分析畫,並大方、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提高幼兒美的欣賞能力。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凡高、米羅、修拉、畢加索、蒙德里安的畫各4幅、畫家頭像各一幅、小紅心17個、網架2個

  活動過程:

  (一)以到藝術博物館參觀引入,引導幼兒結伴在作品前自由欣賞。

  1、幼兒自由欣賞、交談。

  2、幼兒為自己喜歡的畫貼上小紅心。師引導幼兒憑藉自己對畫家風格和特點的印象來識別和談論作品。

  提問:你為什麼喜歡這幅畫?這幅畫裡畫的是什麼?

  這應該是誰的作品?你為什麼知道?

  他的風格都是什麼樣的?

  (二)幼兒自由選擇一幅畫講述畫裡的故事。

  1、要求:

  a、根據畫家的背景想象故事。

  b、為故事起個好聽的名稱,內容豐富。

  2、幼兒自由結伴講述故事。

  3、請1、2位幼兒上臺講述。

  提問:你覺得他那段講得非常好?你還有什麼補充或建議嗎?

  4、師小結,提出建議。

  (三)活動延伸:幼兒在區角中繼續向夥伴講述各幅畫裡的故事。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整體感受,自由談論對作品的第一感覺。然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作品,發現作品要素構成與平時作畫的不同。活動更多地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角。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