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以教育為主題的論文

以教育為主題的論文

以教育為主題的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麼一般論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教育為主題的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摘要】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學科,其最大的魅力是以生活為源泉,且為生活提供服務。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念,在該理念的指導下,我嘗試採取生活化教學方式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在文字中,我主要就如何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對策生活情境

  縱觀《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其中一條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數學與生活的關係,立足生活、立足社會、立足學生生活實際,結合教學所需,以多樣的生活方式為學生呈現生活內容。以此在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調動其已有的生活經驗,驅使學生自主探究,掌握有價值的數學知識,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基於此,我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嘗試實現生活化教學。

  1.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應用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還可以使學生在情境體驗過程中,自主地調動其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身臨其境中感受生活、感知數學,以此掌握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我在生活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創設以下教學情境。

  (1)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能再像傳統教學那樣,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接灌輸在學生面前,而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問題探究、解決過程中建構其知識體系,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以“質數與合數”該內容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立足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喜羊羊、懶羊羊創設了這樣的問題情境:有一天,懶羊羊邀請喜羊羊到自己的家裡做客的,它告訴了喜羊羊自己的電話號碼:這個電話號碼上的個位數字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十位上的數字只能被二和三整除,百位上的數字則可以同時被二和四整除,而千位上的數字則比最小的質數還小1,萬位上的數字是十以內的最大合數,十萬位上的數字是最小的質數的三倍,百萬位上的數字可以同時被三和六整除。根據這一提示,你們能找出懶羊羊的電話號碼嗎?該問題情境一經呈現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根據問題條件,學生會結合所學的數學知識,對其進行一步步分析、探究。在分析、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抽象的質數與合數知識有一個感性的認知,為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設意義情境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情境創設過程中,我們往往會使用到大量的極具生活價值的元素。這些元素中既有積極層面的,也有消極層面的。對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不能一刀切地將為學生呈現生活內容,而應在分析其與學生生活的關係,分析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將有意義的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並以意義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

  以“找規律”該內容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兩隻老虎》,引導學生伴隨著樂曲歌唱。在歌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髮現其特點。不少學生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會發現,這首歌中,像“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等都重複的。根據學生所發現的內容,我引入本節課所要講授的內容,找規律。而且,學生髮現特點的過程其實就是找規律的過程,其在感性認知的驅使下,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中,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是其基礎。教材是教師組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載體,縱觀我們所使用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其中收錄著大量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內容。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為,教材中所收錄的生活內容,可能與所執教班級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活動的時候,分析教材內容,分析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中選擇符合教學所需的內容,將其展現在學生面前。如此可以使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驅使下,自主感知、探究。

  以“長度單位”該內容教學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利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物品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在測量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借助直尺,採取其他方法來測量出粉筆盒、黑板、自己的身高、同桌的手臂等長度。在這樣的測量過程中,有的學生用拳頭,有的學生用手指,在集思廣益下,學生可以採取不同的方式測量出長度,並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對長度單位產生感性的認知。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數學與學生生活的關係,採取多樣化的方式,如創設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內容等,調動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使其在已有的生活經驗的驅使下,自主探究、理解所學,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為其學以致用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博.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A].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xx:1.

  [2]凌華峰.小學數學活動中的生活化教學[J].江西教育,20xx(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