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小論文作文錦集10篇

小論文作文

小論文作文錦集10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論文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論文作文 篇1

  我們迎著和煦的春風,來到了氣象館。

  首先我們來到氣象場。我便被一個方方的箱子吸引住了,箱子造型美觀大方,表面雪白光潔,箱子下面有一根粗粗的柱子。老師說:“這方方正正的箱子叫玻璃鋼百葉箱,裡面有溫度器,是專業儀器,用於測量空氣溫溼度。”我急忙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接著我來到一片土地,這片土地叫地面大氣場,上面有兩根平放著的溫度器和一根插在泥土裡的溫度器。用來測量地面的溫度…… 不一會兒,我就記錄了30多個測量天氣的儀器,有DZZ4-PD1電源箱、遙測雨量計、大氣電廠儀、蒸發器、風向儀、風速儀……

  接下來,我們觀看了一段影片。影片上大概說颱風、暴雨、大風 海潮是四大破壞天氣。在這些天氣中,我們要減少冒失出海、檢查電路、加固門窗、不在樹邊走路……看完影片後我們還要回答問題,答對了還有小獎品呢。我把手高高的舉著,可老師沒有看見,真遺憾!

  看完了影片,我們拍了張集體照,就懷著愉快的心情回到了班級。

  今天真開心!

小論文作文 篇2

  星期天的晚上,北風呼呼的颳著,沒辦法出去散步了,正感到沒勁的時候,奶奶拿出了撲克牌,要和我玩二十四點。

  只見奶奶取走了牌中的大小王,把其餘的五十二張分成兩份,每人手中都有了二十六張。規定每人出兩張,運用加減乘除的方法來計算誰最快算出來,那麼四張牌就給對方,誰最後手中的牌沒了,他就勝了。

  出牌了,奶孃拿出了兩個五,我拿出了兩個一,我看了一眼就得出了答案:5*5=25 25——1=24 24*1=24,奶奶只好把四張牌拿到了手中。第二次我拿出了五六,奶奶拿出了七八,我一下子難住了,看著奶奶胸有成竹的樣子,我更加著急了,把四張牌擺來擺去,突然靈機一動,原來是這樣做:7——5=2 6÷2——3 3*8=24終於算出來了!

  啊,二十四點真有趣!

小論文作文 篇3

  手上沾了油汙,難以洗淨,有人就會想到用汽油來擦洗。因汽油是一種非常好的溶劑,非常容易溶解各種油類,對付手上這點油汙自然不在話下,比用水洗省力多了。

  我們手上的皮膚,都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油脂,它能起到滋潤與保護的作用。正是由於汽油非常容易溶解油類物質,用汽油擦洗手時,手上的油汙沒有了,手上皮膚表面的那層油脂,也都被汽油溶解掉,一股腦地“洗”乾淨了。不僅如此,由於汽油的分子較小,它還會得寸進尺地鑽進皮膚,把皮膚表層細胞中的脂肪也“揪”出來,一齊帶走。因此經常用汽油擦洗手,手上的皮膚就會失去皮脂的保護,變的粗造,乾癟,有時還會乾裂,引起細菌感染。而且,汽油中還含有苯,甲苯等有機物,這些物質對人體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經常接觸汽油,不僅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對人體健康也是十分有害的。

  因此,如果手上沾了油汙,可以先用紙將油汙擦掉一些,然後用肥皂或洗潔精反覆洗幾遍,這也可將油汙洗淨。

小論文作文 篇4

  我以後想發明一種東西叫微型的小空調,是因為我們小朋友特別愛玩,玩了之後,就會流很多汗,很難受臉也紅紅的,像一個紅紅的蘋果,就會不停的喘氣,不停地叫著:“熱~熱!”所以,我以後要發明出來的話,那就好多了,每天帶在身上又不會累。它會想一塊橡皮擦那麼大,隨便放在哪裡都可以,放在袋子裡,或者把繩子吊起來,掛在脖子上,那樣的話就可以盡情的玩了,都不會流汗,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都可以。

  我要知道怎麼做的話,我現在就可以做出來。

小論文作文 篇5

  今天,數學老師在課上給同學們發了一張卷子,卷子上所有的算式都只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是乘法,第二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其中的一個乘數都是由9組成的。然後,老師平淡的說了一句同學們習以為常的話:“請同學們把這張卷子寫完。”說完這句話後,老師清了清嗓子,接著說:“大家要在五分鐘內完成喲!”她話音剛落,全班所有的同學們都驚訝的張大了嘴巴,彷彿能裝下十個雞蛋,因為我們要在五分鐘內完成三十道乘法計算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被我們公認的`“計算高手”也倒抽了一口涼氣。但事不宜遲,時間畢竟不等人,大家必須爭分多秒,所以都拿起筆來進行計算。

  五分鐘後,這三十道令人望而生畏的乘法計算全班所有的同學竟沒有一個同學做完。這時老師開口了:“大家先找找所有算式的規律。”大家都不知道老師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但是都積極的開始找規律。幾分鐘後,同學們都只發現了一個規律——一個乘數的是由九組成的。但老師卻若有所思的望著我們。“難道還有別的規律嗎?”我疑惑的想。就在這時,老師又說:“其實,我們可以以9999×5846=58454154這道題為例,大家可以發現積中的5845其實就是5846減去1得到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積前面的幾位是由不是9組成的乘數減去一而得到的。”我看了看,發現果真如此。“而後面的數是由9組成的那個數減去另一個乘數減一的差而得到的。最後再把兩次得到的數放在一起就得到了最終的積。但是這種方法只能在一個乘數比9組成的乘數小時才行的通。”

  今天,我們又學到了一個妙招——吠陀數學中的關於九的乘法算式。

小論文作文 篇6

  星期天,看見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忍不住嘆氣“唉,看來又是我做‘苦力的時間了’我拿起爸爸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塗上鞋油仔細的擦了一遍皮鞋又重現‘青春’這是為什麼呢?我不經疑惑。”

  於是我找到另一雙新鞋和舊鞋進行比對我先用手觸控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比舊皮鞋的表面要光滑。舊皮鞋塗上鞋油後,仔細觀察,雖然亮了非常多但仍無法跟新皮鞋比。皮鞋亮度是否與皮鞋光滑度有關?

  我去取一雙舊皮鞋,在放大鏡下皮鞋顯得凹凸不平。然後我再皮鞋都比較粗糙的1區和2區塗上鞋油仔細擦拭,2區不塗做空白對照。我發現1區擦拭後,表面明顯光滑非常多,放在用陽光下也比2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有這樣的差別呢?

  於是我就去問爸爸得知:皮鞋表面原本就不是絕對光滑的,如果是舊皮鞋就更加不平了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方向上產生反射,看上去沒什麼光澤。但鞋油中的一些小顆粒正好填補在皮鞋的凹坑中,如果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的更平均,就使皮鞋表面更光滑,平整光線反射更強。

  透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得秘密了!

小論文作文 篇7

  怎樣才算是聰明的人的呢?嘻嘻,聰明的人是懂得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的人。古人云:“此話怎講?”那好吧,我就大發慈悲地告訴你們事情的一五一十吧!

  記得有一天,我們家要熬粥吃,因此,媽媽就讓我去專門賣粉的店鋪買東西。我一走進門口,就看到許許多多的粉,我問老闆:“阿姨,你們這裡有米粉賣嗎”“有有有,要多少有多少,小朋友,你要多少啊?”阿姨說道。“恩…… 阿姨,我想要1斤。”我說道。“好嘞!”阿姨笑著說道。“阿姨,多少錢啊?”“恩……2塊錢”

  阿姨說道。啊喲,我沒有零錢,只有5塊錢,我把錢給了阿姨後,等待著阿姨找回我錢,可能是顧客多的原因,阿姨就找給了我4塊錢,我心想5——2=3呀!我馬上把錢還給了阿姨。阿姨還誇我是個好孩子呢!

  看吧,數學真的很有用吶!

小論文作文 篇8

  有一天,我在玩一個遊戲,碰上一道挑戰題,只要題目做對了就能得到相應的獎勵,題目是這樣的:從1+2+3+……100=?我心想這樣要加到什麼時候啊。我趕緊請教爸爸,爸爸教了我一個好辦法:例如從1加到6,可以組成1+6=7、2+5=7、3+4=7,再將三個7相加或者是3×7,得數就是21。計算方法是將第一個數1和最後一個數6相加得7,再和最後一個數的一半相乘,即和6÷2= 3相乘,3×7 = 21,這樣就方便多了。我試著算了一下,從1加到10就是1+10 = 11,10÷2 = 5,11×5= 55;那麼從1加到100就是1+100= 101,100÷2= 50,101×50= 5050。

  哈哈,加法變乘法,算起來又快又準,數學真奇妙,數學無止境,數學真是快樂的天堂!

小論文作文 篇9

  為什麼米飯可以粘東西?

  大家應該早就知道米飯可以貼上東西了!因為在家時經常看見奶奶爺爺在粘紙或者粘破了的東西。不過時間長了它就會自然地掉下來,所以說用米飯粘東西也有壞處。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為什麼米飯可以粘東西?做個小實驗吧~

  這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冰箱裡所剩無幾的白米飯拿了出來,又去將放在儲存櫃多年的破紙掏了起來,實驗便開始了。先將米飯磨碎,磨成很細很細的米碎後,在一點一點的放在白紙破損的地方,很快一條破損的白線條就復原了,只不過還剩下一點痕跡。滴答滴答時間過得真快,終於在十五分鐘的努力下我將一張破的沒法入眼的白紙邊的嶄新嶄新的,這其中的奧妙我也不知道多少!

  據我瞭解:因為米飯中含有澱粉,煮成米飯後澱粉遇水糊化,有了粘性。小提示:不過澱粉中含糖份,時間過長,會失去粘性。

  怎麼樣,這個小知識會讓你受益匪淺麼?

小論文作文 篇10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旅行。旅行怎麼能少了水呢?於是,我和爸爸一起去買水。

  到了商店,我亮著嗓門對服務員阿姨說:”阿姨,我要買三瓶水。“爸爸指了指掛在牆上的牌子。我順著爸爸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牌子上寫著:”裝修清倉,每樣物品買2送1“幾個大字。我想:買2送1,2+1=3瓶,那我不是隻要買2瓶就夠了!我又對阿姨說:”阿姨,我只要買2瓶。“阿姨笑眯眯地給了我3瓶水,而每瓶水的價格是1元5角,我買兩瓶水那就是:1。5元+1。5元=3元,我花3元錢可以買到3瓶水,比平時便宜了1。5元,平均下來每瓶水的價格是1元。我給了阿姨一張5元的紙幣,阿姨找我了兩個一元硬幣,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走了。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去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吧!